<h5><font color="#167efb">作者:陈宗权<br></font><font color="#167efb">中 国 摄 影 家 协 会 会 员<br></font><font color="#167efb">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摄影家协会主席</font></h5> <h1><font color="#010101">(一)、大海与湖泊<br />1、巧妙利用水中倒影构图。要拍出好倒影,需要主体优美,水景开阔干净,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才能吸引人。从构图上一般采取对称式构图,借助水平面来分割画面,使倒影与景物所构成的对称之美是最常见的表现技法。</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2、去除水中的反光。一是用偏振镜来避免水面上杂乱的反射光:二是在镜头前安置遮光罩。<br />3、打造波光粼粼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水面虽然美丽,但在拍摄时需要使用遮光罩和偏振镜来避免杂光的影响。<br />4、拍摄大海时要合理安排海平面。海平面在画面中央时,会让人们感受到对称式的美感:将海平面放在画面的中上方,可以表现大海的辽阔和一望无际。<br />5、海上日出或日落的前景搭配。日出日落时分的大海,因为色彩的变化和层次,己经极具画面感了,可如果不希望画面空洞的话,可以选择用一些景物作为前景,增加立体感。</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平静的水面清晰地将停泊在码头上的游船倒映在水中,让画面看上去显得宁静优美,给人带来一种虚中见实的感受。(摄于青岛)</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天高海阔让人心旷神怡,而蓝天白云和碧海在远方渐渐融为一体,让人看上去更显宽阔。(摄于马尔代夫)</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在拍摄场景中,寻找与主题相呼应、相配合的景物作为前景,使单一空洞的湖面变得丰富,烘托了画面氛围,还营造了景深,增加了立体感。(摄于济宁)</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天空和海水都被朝阳染成了橘红色,海面上的天鹅悠闲在水中,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能感受到大海的平静,给人们一种温暖的感觉。(摄于威海)</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太阳渐渐升起,为了让画面不显空洞乏味,拍照时在画面中安排了礁石和人物作为前景,以此丰富画面,增加意境。(摄于北戴河)</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二)、草原与沙漠<br />1、将地平线尽量放在画面三分之一的位置。放在上1/3处则可以表现辽源开阔;放在下1/3处则可以表现万里天空。<br />2、在一望无际的美景里安排主体。为避免单一,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与场景有关联的元素,作为主体景物出现在画面中。<br />3、留意大景中的小景。为了跳出俗套,在拍摄时要用不同的眼光,留意大景中精美的小景致,减少人们对画面的审美疲劳。<br />4、刻画沙漠的质感与细节。要选用低角度的侧光或侧逆光,突出轮廓和线条,形成明暗影调,丰富画面层次。</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将沙丘放在画面上部的1/3处,从而更能表现出沙丘的形态。(摄于新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静谧的草原搭配上具有活力的羊群,充满了生机,又增加了层次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三)、日出与日落<br />1、寻找日出日落的最佳时段。一般情况下日出拍摄的最佳时间是日出前半小时,而落日拍摄的最佳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时到日落之后的十分钟之内。<br />2、突出天空和云霞。让太阳的色温体现在云彩上。<br />3、借助其他景物突出日出日落。适当增加一些人文气息的元素,来烘托画面的氛围。<br />4、正确曝光。一般使用点侧光或中央重点测光,依太阳的量度确定曝光量,前面的景物则成为剪影效果。</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太阳即将落下,暖暖的影调让人感到温馨,前景中的线条烘托了画面的氛围。(摄于福建)</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按天空亮度曝光,可以得到主题明确且具有美感的剪影。(摄于马尔代夫)</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用自然景物来表现日出日落,更好地为画面增添了活力和动感。(摄于荷兰)</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四)、冰雪<br />1、突出冰雪的质感。要选择可以表现质感的侧光或侧逆光,再配置有色差的参照物,适当增加一点曝光量,才能使画面有层次、有质感。<br />2、正确设置白平衡。一般设在自动上,也可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设置。<br />3、利用色彩或景物对比突出冰雪。白色的雪景纯洁美丽,如果能在拍摄时加入一些色彩元素作为陪体,更能为画面带来生机和活力。</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树枝自身的颜色搭配上白雪,线条感更加突出,同时也衬托了雪的质感。(摄于临沂)</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利用灯笼的红颜色突出雪的色彩,增加了画面的活力和跳跃。(摄于临沂)</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骑行的色彩点缀着画面,让作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摄于济宁)</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五)、山脉<br />1、利用不同视角突出山脉的特殊造型。要表现山的陡峭,就需要选择用较低的角度进行仰拍;要表现山脉的开阔和山峰构成的线条,就需要登高临远用俯视的角度拍摄;要表现山脉整体样貌,就用平视的角度来表现。<br />2、利用不同光线烘托山脉的氛围。用侧光可以表现山脉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神秘感。</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用全景手法纪录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摄于金山岭)</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用局域光表现出当光线射到山顶时所出现的壮美景色,让画面充满了可读性,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摄于瑞士)</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侧逆光的拍摄,增强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展现了层层山脉的光影线条。(摄于坝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六)、瀑布与溪流<br />1、拍出如纱似雾的效果。固定相机,慢门拍摄。要设置快门优先,使用1秒以上的时间,降低感光度,这时如光圈达不到要求,还需使用减光镜来降低进光量。<br />2、拍好汹涌澎湃的瀑布。要将我们眼中奔腾且具有动感的瀑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除了选用高速快门凝固瞬间之外,还应注意光线的运用,最好选择侧光来表现。<br />3、安排好陪体突出瀑布与溪流。在拍摄中可以寻找象石头、树叶等环境景物作为陪体。但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用慢门拍摄,使瀑布犹如纱曼般从高处飘落。(摄于黑龙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七)、雾景<br /> 虚实对比是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段,而飘逸流动的雾景就是这种手段的典型。我们可以将云雾中所露出来的景物作为主体,这样便可以表现出虚实感,给人一种朦胧美。<br /> 因为雾景的颜色和流动的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曝光。为此在拍摄时,可以采取分区域模式拍摄,当白色的云雾占据画面大部分位置时,为了拍出够白的雾,就要根据“白加黑减”的原理,来设置曝光补偿。</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画面中流动的云雾飘忽不定,山峰在雾中时隐时现,给人以朦胧的感觉。(摄于湖南)</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