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生命的纹理——听评班会研讨有感

阿win

<h3>  春暖花开,燕子归来,烟柳吐绿,蛰虫苏醒,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生命每时每刻都在自主地、有序地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生根发芽、抽枝散叶、开花吐蕊、结果成熟,抑或啄卵而诞、黄口啁啾、羽翼渐丰、振翅学飞……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中,作为生命家族的一员,我们每个人也都在生活中不断地成长着。若要找寻成长的源头——基础教育,只拣儿童多处行。校园是承载金色童年欢声笑语的生命场,学生和老师都在这里健康地、主动地发展,都在这里呈现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想这才是生命的本色。生命是有纹理的,大到生命历经的每个阶段之间,都是顺承关系,是不可颠倒的;小到学校和班级的建设,甚至每节课的具体推进过程,每个环节之间都应先后得当、一脉相承,所以关注师生发展也应如是——顺势利导,水到渠成。</h3> <h3>  前些天,我参加了华夏御府校区的班会研讨活动,张慧芳老师的环保主题班会活动《我想让你美下去》,让我颇有感悟。首先,活动以“抓红嘴鸥拍照”这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小品作为开放式导入,提纲挈领地引入班会主题。接着,学生针对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在活动前进行收集整理,并在班会活动上汇报调查结果。然后,学生们开始讨论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将其归类。最后,小组讨论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继而形成并完善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h3> <h3>  整个活动结构合理,推进流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下生发出自己的感悟,并形成解决策略。这次班会活动的开放式导入设计不可不说是一大亮点,作为第三维的家长有效地介入活动,将抓红嘴鸥拍照的爸爸形象演绎得真真切切,学生和老师的表演更是毫不逊色,全场师生都对这个小品赞不绝口。也许是导入的成功奠基,使得后面的各个环节尤为顺利,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仅仅止步于对开放式导入的肯定。“请完整地说一下你设计本堂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参与评课的张向众老师在提问环节放下去这样一个问题,让老师们静下心来思考。</h3> <h3>  听到这个问题,起初我心里有些纳闷,许多老师和我一样,大家都觉得这次班会活动挺成功的,难道环节上出了问题——逻辑不通吗?接着,经验谈经验,部分老师开始“换位思考”,张向众老师为什么会这么问呢?一般来说,一定是环节上有问题。然而,我心里不甘于主观臆想,而是开始沉思,我想静下心来,尽量排除“换位思考”的干扰,用自己学到的真本事去品析这次活动,于是我想起了一年前在常州听课学习的经历……</h3> <h3>  那天下午,外面淅淅沥沥的下雨声不绝于耳,高铁穿行的呼啸声断断续续。教室内,老师们却专注于精彩的听评课活动。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年轻好学的冯凯老师胆大心细,他想借由“瓶子打不开”这个生活现象导入一堂实验课,在学生通过实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再将方法逐一归类,在归类的同时就巧妙地完成了对气压、摩擦力、杠杆、热力学等多方面知识的梳理复习。然而,在课堂环节上,他却忽略了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回归现实生活中,我们首先会遇到并发现问题,接着应该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才会去想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策略,最后如果原因找准了,我们的方法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h3> <h3>  再来看冯凯老师的课堂设计,先是问题呈现,接着每个小组发放“打不开的瓶子”,学生开始各种方法尝试,然后打开瓶子的学生来汇报分享自己的方法,最后由于“瓶子打不开”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所以再将针对不同原因而生效的方法进行归类,并开始梳理复习旧知。课堂环节明显颠倒了原因和方法的先后顺序,因为在生活中从来都是遇到问题,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才是由根到干,再到枝叶的顺承关系,这才真正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可能一针见血地猜中方法,然后再去思考这个方法为什么管用的原因。</h3> <h3><font color="#010101">  吴亚萍老师在评课时,一再强调:“不要先教方法,要先找原因,根据原因想方法。”随后,吴亚萍老师又热心地为大家重建了这堂课,即呈现“瓶子打不开”的问题,接着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多种原因,然后针对不同原因想方法,最后用实验来检验方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班会活动的评课现场,我回过神来,那堂常州的课堂实例让我找寻到了判断而今这次班会活动各环节是否合理的准绳——根据原因找方法。不难判断,张慧芳老师的这次班会活动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凑,设计流畅合理。也就是说,结合之前的学习所得,我并不觉得环节设计上哪里存在问题。想到这里,我反而心中有些激动,我很期待张向众老师接下来针对此次班会环节上的评价。“就课堂或活动环节关系问题,专家们评课会不会有相悖之处?新基础理论支撑下的课堂评价标准真的能做到一致且有规律吗?”我心中有些打鼓,又很想获知结果。</font></h3> <h3>  “请老师们注意,并不一定做得不好才提问,做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拿来提问的。”张向众老师面带微笑地看向大家,“这次班会活动的环节设计十分值得大家学习,环节合理才能有效推进。”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在鼓掌的,两位专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给出的评价是明确且一致的。由此,我进一步坚定了学习“新基础”的信心,新基础理论并非高高在上、难见首尾,她带给了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踏实感。</h3> 回到家后,我的头脑仍旧兴奋不已,在处理先后关系上我联系教学实际,不禁想到了很多值得琢磨的有关顺承关系的现象,我的内心仿佛一枚在清泉中逐渐舒展开的茶叶,由叶柄向叶缘发散开去的脉络清晰可见……<div>【思考一 灌输式教育风靡但不可取】</div><h3> 从社会这个大的方面来看,我们正在由以效率和利益为本的工业社会向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要求转型的客观需求,教育也不例外。讲求以人为本的学校整体转型变革便应运而生,然而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推行班级授课制以来,讲求高效率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种“工业化”色彩浓厚的观念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即使今天的我们想改变自己,也会一不留神就掉入以效率为先、以分数论英雄的灌输式教育的窠臼之中。</h3> <h3>  为了能快速掌握解题方法,抓到分数,我们老师想法设法给孩子们找窍门、挖捷径,编出了五花八门的顺口溜或速成公式。结果我们的孩子知道每个字都怎么写,却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造出来的,更不用说字形背后的含义;我们的孩子知道各种形状的面积计算公式,却不一定知道它们是怎么推算出来的,更不用说拼割图形的灵活运用。 </h3><div> 举个例子,孩子有个数学问题不会解答,于是他来向老师求教,老师接过孩子的笔一步一步地讲解,并一步一步地替孩子把过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老师问孩子:“理解了吗?”孩子说:“理解了。”接下来,老师让孩子沿着还是“热乎”的记忆把刚才的过程复述了一遍。复述得完整,就过了;复述得不完整,再灌一遍。负责任的老师还会为孩子总结一下小窍门或速成公式,以备下次快速解题。整个过程,看上去一气呵成,孩子也达到了理解的程度,相当高效。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学生所谓的理解在顺序上就是颠倒的! </div> <h3>  现实中许多孩子,老师给他讲会了,没多久他又不会了,这是为什么呢?似懂非懂的学生看到老师把解题过程告诉了他们,老师讲完后让其重新讲一遍,这时的学生多半不是一边思考一边讲自己的方法,而是结合着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来一步步地往结果上“扣”,孩子像死记硬背课文一样把这道题的方法或公式硬生生地死记住了。根据答案去理解方法,这怎么能叫理解呢?遇到陌生的同类题型时,谁来告诉学生答案——好让他们顺着答案往上摸索方法呢?先分析题目,再尝试方法,最后验证答案,这才是正向地解决问题,这才是顺理成章的解题思路啊!只有正向地真实地解题思路才能为学生下一次遇到问题独立地自觉地解决问题打好基础。</h3> <h3>  吴亚萍老师曾在一节通过画图找规律的数学课评课中说过:“学生说画图,老师也说画图,画图到底是为什么?画图是手段,通过画图找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才是目标。”“老师的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为了让孩子在学习算术方法的时候出成绩,就采取死记硬背速成公式的方法来突击,其结果是你在教方程的时候将异常难教,自食恶果。”回想实际问题,小学升初中,数学应用题方法上由算术方法为主流向方程解题为主流的转变中,很多习惯了算术方法的孩子们简直是痛苦至极!这都是灌输式教育惹的祸。</h3> <h3>【思考二 反思与重建是互生关系,重建很重要】</h3><div> 一堂课上完,有时候老师们只注意写一写反思,并不注重如何重建。其实,建立在反思基础的上的重建对我们的成长更重要,更有现实意义。反思,即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重建,在建筑上是指建筑损毁后重新建造建筑的意思。而在生物中则是指因病毒入侵而导致细胞被破坏,细胞自我重新修复的能力。在新基础课堂教学中,反思和重建是指教学结束后,教师自觉地通过教学日记、案例记录和上重建课等方式,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行为的感悟过程、改变过程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留下成长的痕迹。反思更侧重对这堂课的二次认识,重建则更侧重于如何通过改进形成更具可行性的新教学方案。</div><div><br></div> <h3>  从异同点的角度来分析,反思和重建都是教学结束后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反思更像是分析问题,而重建则是在解决问题。在我们评课的时候,做一个问题的解决者往往要比做一个问题的提出者更受欢迎,因为没有什么评价比能够把改进教案设计落到实处更让人心服口服。所以评课时,在思考问题和给别人建议的时候,要学会尽量做一个反思之后自觉重建的人。 </h3><div> 重视重建,并不代表重建为先。先反思再重建也是一种顺承关系,不可颠倒。反思是重建的依据,重建让反思落到实处。重建可以是在头脑中预设的重建,也可以是付诸于实践的重建;可以是反思后的重建,也可以是反思重建后二次反思再二次重建。我们不能忽略重建,也不能草率重建。只有这样理解,我想才能更好地去内化自己听评课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师生共长——“育生命自觉”。 </div> <div>  我常常看到学生完成试卷后无所事事,交完试卷后又热衷于马后炮式地交流答案,先检查再交卷本是顺承关系,这个过程明显被孩子颠倒过来。我有感而发,检查和验算也是一种反思,这种反思应当成为一种自觉,完成工作或作业时,就势进行检查或验算,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div><div>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在解理科题,我们通常会进行反思——检查或验算。有这么一种重建式的检查和验算,引起了我的思考:高质量的检查和验算我想不应该仅仅是把结果代入题目中进行检验,也不应该仅仅是通过反思然后进行修修补补,更不应该仅仅是沿着原来的思路把文章或解题过程梳理得更加通顺合理,更应该试着“清空”自己,然后重新进行构思,或者说只当自己没有做过这道题目,重新进行解题以达到检查或验算的效果。这种重建式的思维带来的效果绝对更精准到位。</div> <h3>【思考三 “我为什么而学?”——学习应是一种生命自觉活动】</h3><div> 当下,许多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很糟糕,他们似乎并不知道为什么而学,要么喊口号,要么稀里糊涂。每天早晨,孩子们吃完爱心早餐,不由地背上书包,披着晨曦,迎着和风,听着鸟叫,来到学校,这本来是多么美好的一天的开始。然而,孩子们个个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学校吗?“因为爸妈送我来的学校,所以我就来学校了。”“因为同龄人都来学校上学,我不来学校,总不能在家里闲着呀!”“老师喜欢好学生,所以我既然来了学校,就要好好学习。”这些想法绝对客观存在于部分孩子的心中,甚至于深入“童”心,根深蒂固。例如“为了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将来能更有出息。”这样的传统教育应试观念难道不正在毒害着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吗?</div> <h3>  “要考高分,要高效率!”这种“工业化”痕迹明显的目标真的是“我为什么而学?”这一问题的答案吗?“别人学,我就学呗。”这种“从众”心理又让多少后进生每天都过得稀里糊涂?迎宾大厅里陈设着一盆美丽的鲜花,它并不愿意每天面朝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它更愿意面朝真实朴素而又美好的阳光,因为趋光是植物与生俱来的一种自觉。孩子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体,他们无须从小就负重前行,他们应该像初生的小猫小狗一样,无忧无虑地、主动健康地学习抓老鼠、看门的本领,他们不是为了别人而学,而是自己成长的需要。如果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从心底明白这一点,也许他们就能明白每堂课我该做些什么,每一天我该怎样度过。哪里还用得着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教?</h3><div> 同样道理,老师的生活状态亦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工作挣钱养家”,甚至“混口饭吃”的层面,那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我们内心只把自己当成了一台工作机器,毫无成就感、自豪感、使命感可言。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很憧憬这样一幅画面:头发苍白,行动缓慢的我驼着背弯着腰,一个人正在树下乘凉,曾经总是围在我身前身后要跟我比个子的孩子们三五结伴徐徐从远方走来,如今这些需要仰面才能看清楚面容的孩子们个个都已梦想成真、事业有成,他们相约前来看望自己心中那位不老的老师。这是我的梦想,也是生活中鼓励我前行的目标和动力,我要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成为年老时能跟儿孙们津津乐道、如数家珍的一笔人生财富。</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学校这个生命场里,不管是教还是学都应该成为一种自觉,为了自己的成长需求而去教或学,这才是生命的本色。顺应成长的规律,自觉去提升自己,这才是生命的纹理。由此我联想到去年我上过的一次班会研讨课,为了让有限的班会课时间呈现出更多的学生资源。我在班会课之前收集了许多孩子自己写过的作文,并将与班会主题有关的作文片段筛选出来,然后让孩子们尽量在班会课上用自己的话再现这个自己亲手写过的片段。我没有要求他们必须背诵,但他们基本都选择死记硬背。结果,两股战战的他们一直都在嘴里小声念叨着“台词”,以至于除了背台词他们根本无心去参与其他班会环节。这一点被细心的叶澜老师看在眼里,评课时提及这个情景,引得包括我在内的评课老师们都忍俊不禁。</font></h3> <h3>  明明是自己写出来的片段,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选择死记硬背呢?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记不住自己曾写过的话呢?表面上看,好像仅仅是因为紧张,其实并不然。之前的作文是他们为了自己而自觉写下的,现在的作文再现是他们为了班会而被动完成的,所以班会课上呈现出来的时候,效果不如他们自觉动笔写下来的时候。那么班会课上呈现作文这样的文字资源,真的无法变成学生为了满足自我成长需求而做出的自觉呈现吗?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到自觉呈现,之所以我的那堂班会课没有做到,是因为这种分享作文片段的形式在班会课上没有形成常态化,班会课上“演”的成分并没有完全剔除。为专家或其他听课老师而上研讨课,还是为自己而上研讨课?</h3><h3> 叶澜老师评课时说:“让孩子们想说点啥就说点啥。”正是要告诉我,应该让学生自觉发声。换句话来说,我和孩子们没有彻底形成自觉。当然,培养这种自觉是长程性的。如果我和孩子们真的做到了“心中无专家”,真的做到了自觉教与学,这个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学生在呈现过程中间忘词,我相信他们也会灵活处理的。</h3><div> 综上所述,在我们行动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行动,这是一种顺承关系,绝对不可含糊,甚至颠倒。学习,应是一种为了我们自己而进行的生命自觉活动。</div> <h3>  说到上研讨课“心中无专家”,这让我想起去年李政涛老师来我校评段加翠老师的一堂语文研讨课《珍珠鸟》时的情景。李政涛老师问及段老师学习新基础两年来的一些变化时,段老师的回答让我心中产生共鸣,所以记忆犹新:“若说发生的变化,以前上研讨课我心中装的是专家,现在上课我心中也有专家,但更多的是孩子和自己。”这句实在话最终赢得了李政涛老师的赞许。将这件事与张向众老师评张慧芳老师的班会课——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相映成趣。</h3> <h3>  为了让课堂上的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在平实且真实的课堂中得到生长,我们更多的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而不是换位思考专家们为什么这么提问,专家们到底会怎么想,无论是上课,还是评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