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言:</h3><div>人借调到浙江嘉善负责塞纳蓝湾项目营销工作近两个月,除了热情的嘉善同事谈及“地嘉人善”的掌故外,最多的谈资就是西塘古镇。但是由于工作节奏的问题,一直只闻西塘之名,无缘相见。最后,在即将离开嘉善之际,才有两次暂短造访江南六大水乡之一西塘的机会,亲密接触日夜两种异样生活之美后,方油然而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感。第一次造访是随风潜入夜,借着夜色的掩护下,携营销部三朵奇葩(三位当地同事兼向导)融入西塘酒吧一条街,做客凤吟酒吧,觥筹交错间,亲身体验古镇极具现代感的夜场生活,在这里一切显得格外妖饶与暖昧,喧嚣感直追丽江,由于这非初体验,只能说整体氛围不错,却谈不到惊艳的新鲜感。反而离开前中午2-3小时的临幸游玩,却给我一个真实的古镇全貌,重温《谍中谍3》中古朴与自然,特别是融入常驻居民的市井情景氛围,真正感受到“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句话的内涵!</div> <h3>吴根越角,情迷西塘</h3><div>西塘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它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上海后花园――浙江省嘉善市(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喻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特别是《谍中谍3》的实拍取景,使西塘名声大噪)。它始于春秋,建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今朝。 名列中国百强景区38位,年接待外地游客约269万人次。我之所以情迷西塘,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自然栖居的江南水乡的质朴,由于有常驻居民几代人生活在这里,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并没有完全被泯灭,全貌受商业破坏相对较小,客栈、饭店、特色小店、酒吧都融入一种统一西塘的风格,不做作,而顺其自然的成份而使其相得益彰;第二是这里的传说多,故事多,特别的热情的嘉善同事讲的“送子来凤桥”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作为谈资时常告诉身边的朋友,去时千万别走错,一定要遵从“男左女右”的原则;第三是和团队兄弟姐妹们的珍贵记忆,酒吧内围桌而坐,把酒言欢。虽然仅短短的56天,我们共同经历了忐忑不安的开盘,4大银行与人民医院的产品推荐会,12辆奥迪A6L看房车及花车载着50名CACO行销同事横扫周边八大乡镇,十一期间的狂销,房交会的漂亮战役,看着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业绩冲200,我们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感到骄傲。也许我的到来与离去如同是过山车般迅猛,但是我深信大家的每一分努力都会成就我们共同的梦想――龙禹塞纳蓝湾,后面是你们的主场,加油!</div> <h3>桥,廊,弄――西塘多故事</h3><div>西塘有三多――桥多、廊多、弄多,而且相关的故事特别多。说到桥,小小西塘竞有各式各样的桥近百座之多,我当时只感觉桥挺多,没想一查还真够震撼的,看来我在西塘只能算简单逛过的,被戏为闪游客。有印象的只有“送子来凤桥”,至于著名的卧龙桥、五福桥、安境桥可能走过,但同事兼职导游们不尽职,没给讲过,可能也是我没要求,通过这件事越发感觉在旅游板块专业性的重要性。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 。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而“送子来凤桥”最能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供女子使用。上左侧石阶男子步步高升,上右侧小坡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谈到廊棚可以说是西塘特有的建筑,有人说除了颐和园就这最地道了。所谓廊棚就是带屋顶的街。造型古朴的廊棚在西塘竟有1300米长,一色的黑瓦盖顶,沿河而建,摭风挡雨,连为一体,特色商家与原地居民都以此处为乐,动与静之间,形成独有的情景生活情趣。关于廊棚的产生除了功能性,闲时在网上问一下“百度”大爷,还真有两个版本的故事,一是“为郎而盖”,一是“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走进古弄,感觉最深的就是尺度感,商业古街也就是四人并行的尺度,这样使我们这种游客走在里面东看西逛更方便,同时也更加显得人与人之间的亲近。走过最有名的“石皮弄”,开始时并不知其名,只是感觉脚下的青石板路岁月磋砣,留下一串串时光斑驳的印记。买了一份手续西塘的地图,行文中查阅才知道西塘的弄大有名堂,我所见仅冰山一角。西塘目前有120条弄堂,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宅内弄,属于整体建筑的一部分,也称陪弄;一类是前通街后通河的,称为水弄;还有一类是将两条平行的街道连通的弄,称为连街弄。最有名的是上面提到的石皮弄,还有最窄处仅有30厘米的野猫弄。有人说弄堂是西塘人的命脉,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代表着西塘一种内秀性格文化。</div> <h3>乐不思蜀在西塘</h3><div>根据自行造访次序,先谈谈夜西塘。夜色下的西塘分为动静两大分区,一是塘东街酒吧一条街的喧嚣热闹与流光异彩;一是依烟雨长廊河岸两侧的客栈的古雕门庭与昏晕灯光。听当地友人讲,投资客栈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旅游旺季,一间古香古色的临河小屋也可租到1000元/夜,而且空置率极低,普遍生意皆好;塘东街酒吧,我只造访过凤吟,听说红庭、江南忆、风雅颂也非常有特色,但怎奈不是人满为患,就是过于幽静,在朋友强烈推荐下,我们将凤吟作为的据点,开始体验西塘的纸醉金迷,搭讪也成为一种交流的主题,五湖四海皆朋友,也有妄想者带来不快,坚决回以颜色,但欢乐依然的现场的主流。白天的西塘,还原了自己的本色――古朴与自然,简单环游之下,我看过河间穿梭而过且笑声不断的乌蓬船;听过沿河剧场传统越剧的美声;吃过没多少肉馅但晶莹体透的小馄饨与强烈推荐的臭豆腐;踏过不知名的几座古桥与弄堂。同时也有收获,彩去堂出产特色的记事本与手绘西塘地图,还有淘碟吧中友人推荐和代买的两张黑胶(伊人如梦与墨西哥民谣)。</div> <h3>离开之际,远望西塘,水色连天,白墙墨顶,舟影粼光,古桥无语,廊棚倒影,弄堂静音,恰如一幅浓墨淡彩的国画,古朴与自然之风预扑面而来。别了西塘,别了兄弟姐妹,我想还会有机会再相聚。</h3> <h3>文为原创,借图网络,旅行图文,温故知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