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师古传情,初心为书法。习书者都有心里体会,书法艺术高无止境,寻绎难求。在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的重要标准。今人得大处,古人得细处。今人求观感,古人求内质。是故,古帖初视之波澜不惊而习之逾久爱之弥深,今人之作,初视之震撼不已,而久习之索然无味。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西汉杨雄也曾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你平时心里的波动,你的性格、才气,最后都能通过字体现出来。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又遵循行文法度,合乎天然;既需受高人指点,却又不泥于古,不落旧窠,不划地为牢,不固步自封,善于临空俯瞰,观其大略,悟其要旨,进而另辟蹊径,拓展新意,渐入佳境。那么,书法的“正道”是什么呢?敬畏祖宗,遵守传统才是书法正道,继承传统,向历代经典学习,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再延子孙,尊重祖宗后再谈创新,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和发展动力,也是我们继承传统的最终目的。书法是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它承载文化,传播文化。没有汉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无论是古时候一笔一画地手书,还是如今在电脑键盘上敲打,汉字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载体,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继承创新史。博采众长,涵养深厚才能逐渐提高,老一代书法家曾精辟地说过:“书法一道,青年时代是比才气,中年时代比功力,至老就全是学问的较量了。”书法家除了自然寿命的竞争以外,那就是涵养的竞争了。书法与学问,互为因果。一个人的学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长期刻苦学习、孜孜以求获得的。笔墨的内涵,艺术的品味和书写的内容,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学养,离开了也就什么都不是了。哈哈,不多说了,还是继续带大家看看师古群最可爱最可敬的老师他(她)们本人及作业与作品吧……</h3> <p>【师古传情,初心为书法】创始人及本文编辑——蔡成平,江西万年人。👇</p> <h3>师古书法公益公开课老师:上海老兵(易水寒),山东滕州人。👇</h3> <h3>深圳风神(黄昌军)江西广丰人。👇</h3> <h3>国展评委,广州永龙(肖永龙),湖南凤凰古城人。👇</h3> <h3>青海春暖花开(吉正龙),青海西宁市人。👇</h3> <h3>海南张筑(张筑)海口市人。👇</h3> <h3>山东求己(赵光武),山东聊城人👇</h3> <h3>山西究竟是块石头【空】(杨建华),山西长治市人。👇</h3> <h3><font color="#010101">山东我的楼兰(刘常忠),山东烟台市人。👇</font></h3> <h3>天津高翔(高翔),天津市人。👇</h3> <h3>山西怡然(王莉莉),山西临汾市人。👇</h3> <h3>深圳风凌落(贺风莲),江西萍乡市人。👇</h3> <h3>河南石占(邵砧),河南襄城人。👇</h3> <h3>江苏一夫(侯卫东),江苏泗水人。👇</h3> <h3>江西小马制笔(马锦澄),广东汕头人。👇</h3> <h3><font color="#010101">辽宁豪迈(武玉田),辽宁朝阳人。👇</font></h3> <h3>河南平安石(薛西平),河南开封人。👇</h3> <h3>南昌南浦云(徐东林),江西南昌人。👇</h3> <h3>江苏六月荷塘(何美霞),江苏扬州市人。👇</h3> <h3>山西祁新业(祁新业),山西运城市人。👇</h3> <h3>吉林芝蒲(石艳秋),吉林松原市人。👇</h3> <h3>广西孤卓(卓永忠),广西河池人。👇</h3> <h3>山西时光你慢点走(贾月),山西临汾人。👇</h3> <h3>湖北勿粗心(谢春龙),湖北监利县人。👇</h3> <h3>吉林朱丽杰(朱丽杰),吉林松原人。👇</h3> <h3> 甘肃王斌(王斌), 甘肃陇南市人。👇</h3> <h3>深圳崇文阁(王凯),安徽马鞍山人。👇</h3> <h3>河南砚川斋主(张柯),河南平顶山人。👇</h3> <h3>甘肃醉墨(刘永珍),甘肃静宁县人。👇</h3> <h3>广东在校大学生(葛家帅),河南焦作人。👇</h3> <h3>河南方圆之间(张洪涛),河南周口市人。👇</h3> <h3>山西平山布衣(郭建军),山西临汾市人。👇</h3> <h3>辽宁成(王连成),辽宁大连市人。👇</h3> <h3>辽宁徐子(徐立杰),辽宁朝阳人。👇</h3> <h3>浙江山人一墨(徐军敢),浙江金华人。👇</h3> <h3>广东发哥(廖冬发),广东韶关市人。👇</h3> <h3>广西美师(覃志伟),广西河池市人。👇</h3> <h3>湖北喻言文(喻言文),湖北武汉市人。👇</h3> <h3>河北笑颜如花(张学红),河北霸州市人。👇</h3> <h3>广西收藏世家普洱茶(杨智),广西河池市人。👇</h3> <h3>宁夏竹林风(陆治昌),宁夏固原市人。👇</h3> <h3>山西武墨(贾云贵),山西临汾市人。👇</h3> <h3>吉林一叶之秋(闻淑清),吉林松原市人👇</h3> <h3>吉林平安是福(祁秀清),吉林松原市人。👇</h3> <h3>甘肃仁杰(梁仁杰),甘肃兰州市人。👇</h3> <h3>山东大唐盛世-唐糖(唐文君),山东青岛市人。👇</h3> <h3>吉林彦墨香(刘彦忠),吉林省松原市人。</h3> <h3>甘肃雄剑(南鸿智),甘肃会宁县人。👇</h3> <h3>师古书法公益公开课老师:江西寻风堂主人(王新园),江西乐平市人。👇</h3> <h3>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是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艺术分化出来,确立了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要想求得较高的造诣,就要比一般人学得广泛、深刻,要得到比一般人多得多的营养,其中很大的成份就是对传统的学习和研究。书法师古与师今,因为此问题,非取法乎上,取法高古能一言蔽之。取法乎上,是一个结论,不能阐明为何要上。书法的取法问题,本质来说,不仅不在于时间,也不在于是不是从书法本身。孙过庭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如禅宗所说,不仅仅经能阐道,草木河山,无非示现。所以古今很多优秀的书家,不仅能从今人中获益,甚至能从孩童村夫的笔迹中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从物象中取解。比如观白鹅戏水,观剑舞,见担夫争道,见船夫摇橹,见夏云变换,都可以。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对笔法已经窥见堂奥,属于过来人回头一顾,事情无所遁形。初学不可以。黄山谷这样聪明的人,也因早岁误学周樾,成为终生憾事。就如同普通人只能看见金子是金,看不出含金的矿石,也不知道怎么提炼。也如同饮水,普通人,只会饮江中水,溪中水;他们不会利用草木根茎的水,空气中的水。所以任何技艺的初学,皆是大、粗、疏,惟有纯粹,目标明确的东西,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那么答案来了,所谓取法古人,正是因为古人的笔迹,所处时代越远,作为诗文、墓表、信件等实用功能的角色才越来越淡化,作为书法范本的角色越来越纯粹,这种纯粹的角色,可以引起人的恭敬心。这不是对碑帖的恭敬心,其实是对自己身心的恭敬心,抱着这种恭敬心,才足以凝练起人的精神。师古传情,初心为书法,感恩有您…………!</h3><h3><br></h3><h3> 小编逸少(蔡成平),江西万年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