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春天叫婺源!

侦察老兵

<h3>婺源的春天一直比较向往,各种渠道和媒体一直都在推送和宣传春天最美的某某景点,N年前去过一次婺源,那时还不爱好摄影,手拿卡片机也拍过李坑和晓起,但后来一直期盼有机会拍一次春天的婺源,也许最近工作压力大一直也想出去放松下,恰逢摄协的同仁们组织去婺源采风,我便利用周末两天时间,背起设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婺源行!</h3> <h3>月亮湾是婺源的名片式景点,我们到了已接近黄昏末,下车匆忙拍了几张,巧遇有渔火独舟,拍了几张!也许好久没拍了,老是掌握不好感光和快门,拍了好多模糊的废片!</h3> <h3>晨起江岭,海拔较高,爬到一号观景台已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长枪短炮,脚架林立,中国式摄影又一次的体现,在一声声的挡着镜头的招呼声中,我独辟蹊径,下到观景台下草地上选一平地,开工!俯瞰晨曦中的江岭村,一片金黄,蔚为壮观!</h3> <h3>走进庆源古村,感觉并没有像李坑等村那样精致和熙攘,但这儿的小桥流水古村古貌,给人更多的是那种古朴安逸和沉淀厚重的气息,这个未经商业开发,仍然保持着古风建筑,民风纯朴的小村庄,当你将它们都锁进你的镜头时,你就会发现,它们展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会让你得到很多的惊喜,我觉得比起李杭,晓起这些商业化的景点村落,庆源,真的能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梦景中!</h3> <h3>走进庆源古村深处,突然被一村民叫住(后了解此人叫詹启良,是古宅第八代主人),看我背着两个相机随推荐他家祖上留有一处古宅,邀请我们去拍一拍,在他得带领下辗转曲折的来到村子的东北角,一座古宅坐落眼前,来到门前《敦复堂》的门牌特别显眼,敦复堂是一幢徽派古建筑,是时为庆源首富的詹庚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历时5年建成,占地500余平方米。屋顶为四合院格式,分前后堂。水檐天井。正堂中题有“敦復堂”,两侧中柱上贴挂楹联,屋中天井四周砌砖,正中摆放一口大缸承接天水,门前照壁写着福字,意寓福满缸。</h3><div>由于常有摄影人去古宅拍摄,古宅主人对摄影非常专业,他 会引导着游人从不同的角度留影、拍摄。同时还扮演抽烟“麻豆”,很有气质、上像。看墙上的照片, 敦复堂还接待过像周润发这样的很多名人!</div> <h3>临近傍晚,来到思口村的板凳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木质搭建的简易桥,看起来确实像板凳清澈的河水缓缓从桥下流过,几条渔船静静地泊放在桥边,村民和游客在桥上鱼贯而行,一派田园风光!</h3> <h3>休闲的渔民,坐在船上发呆也是一种享受!</h3> <h3>这网撒的很有艺术性!</h3> <h3>清晨,驱车来到另一个古村,查平坦村,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山村都被晨雾弥漫缠绕着,似仙境一般。</h3> <h3>雾锁文笔塔,雨下的很密,似雾似雨,我背着两个相机,拿着摄影架,还要打着伞,踩着泥泞的山路找寻最美得景色和角度,很累,但比起美景的陶醉,脏累和起早贪黑都值得!下山双脚已全是泥!浑身都已经淋湿!这就应了一句话,干什么也不容易!</h3> <h3>晨起的村民在村内的池塘洗菜洗衣,山泉从池塘循环流走,对于北方人显得那样奢侈!</h3> <h3>凤山村,金庸的祖籍地,村内有一古塔名为龙天塔,村名塔名寓意龙凤呈祥之意!</h3> <h3>虹关村背枕青山,清溪穿村而过,细雨蒙蒙整个村落和山峰都笼罩在雾气中,忽隐忽现,雨后的油菜花和桃花更加娇艳,红黄之色衬托着青瓦白墙像天然的彩墨山水画、田园中的电线上落着几只乌鸦,远远望去像是空中的音符,远山,小溪,油菜花田,烟雨弥漫,好一幅江南鱼米之乡的美景!</h3> <h3>老农赶着水牛去稻田耕种,长满青苔的古桥,高耸的古樟树,这景致似曾相识,梦中还是电影中,一时沉浸其中,呆呆的看了半天!</h3> <h3>两天的婺源行,还有很多遗憾,还有好几个计划的景点没有拍到,还有好多美景受限于设备和技术,没能拍出最佳效果。两天的时间也许太紧,不能够凝心聚力的沉下心来真正创作一番,集体行动的缺点就是只能走马观花的拍摄,世事总难全,且留些许遗憾,作为再次去婺源的动力吧,下次,婺源您等着!!!!</h3><h3>摄影,文——鄃城行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