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2018年3月21日</h3><div>地点:牛蹄∽巷口∽野里∽莲池沿线</div><div>走访对象:25中贫7家贫困学生</div><div>信息提供:付琼</div><div>走访领队:盛连丽</div><div>参加人员:卢晓莉,盛晓敏,曾秋秋、杜小芽,陈明洪</div> <h3> 8点半准时在高桥收费站集中,两车合并一车向牛蹄25中出发。(原本打算兵分两路走访,因人手不够放弃)</h3> <h3> 美女司机手上的瓜子是坐在副驾上的杜大姐“专制”——爱的味道</h3> <h3> 早餐是小芽专门为大家做的三香包子,车里弥漫着爱的味道和油菜花的香味,美美哒</h3> <h3> 汽车很快到了在25中门口,等待中也忘不了要臭美臭美哟</h3> <h3> 陈主任(陈明洪)安排上午没有课的李老师带我们先走较近的三家。</h3> <h3> 从学校出门向左转不到2里路,就到了张建芳家。</h3> <h3> 张建芳是25中八(2)班在读生,母亲聋哑,父亲劳动力弱。父母均在家做农活,农闲偶尔做点小工补贴家用。学校中餐和住宿全免,由父母负担的只有晚自习补课费和晚餐费。考虑该父母还年青,且只负担一个孩子,经走访者商量决定暂不支助。<br></h3> <h3> 合影留念</h3> <h3> 从张建芳家岀来,步行大约15分钟路程就到了毛银银家。</h3><h3> </h3> <h3> 毛银银,16岁,25中高一〈2〉班在读生,两姊妹读书,弟弟上小学四年级。父亲去年得了心梗,母亲在餐馆洗碗,每月挣一千多元,除去父亲的医药费和孩子们的学习费用。维持生活都很困难。毛父曾经向村领导反映过情况,未得到解决。</h3><div> 经走访者商量决定:由月行一善对毛银银予以助学支助(从4月份执行每月300元高中助学金额)</div> <h3> 合影表示第二家走访结束</h3> <h3> 从毛银银家出来,驱车向第三家即张茜茜家出发。</h3><h3> 一行人继续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前行,穿过一大片油菜花,我们来到张茜茜家。</h3><h3> </h3><h3> </h3> <h3> 路难走,但走访家人心理的路平坦着哩,看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了。</h3> <h3> 张茜茜,就读于25中九年级〈4〉班,养父母离婚无人管,借住在养外公外婆家。</h3><div> 一见门,先闻其声的是依里哇啦说个不停的外公,当着孩子的面数个不停,内容只有一个,外孙女不是亲生的,只是因为没人管所以没办法不得不管,外婆比较含蓄点。</div><div> </div> <h3> 孩子非常坚强,硬是把眼泪噙到离开外公外婆才流出来。</h3><div> </div> <h3> 一行走访的月善元老盛晓敏当场表示愿意一对一助学张茜茜,并承诺常去看望茜茜。带路的李老师也答应即便茜茜三个月后考不上高中都会开绿灯让她复读一年再考。</h3> <h3> 上午走完三家已是中午12点半,返回学校在师生食堂排队就餐。</h3> <h3> 饭菜贝贝香,没有凳子,美女们站着排队后继续站着吃饭。</h3> <h3> 放下碗筷,继续走访,还有四家等着我们!</h3><h3>下午李老师有课,改陈主任为我们带路了。</h3> <h3> 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巷口村当坝组郝怡家。</h3><h3>郝怡,25中高二〈5〉班在读,妈妈失踪,父亲不务正业,常酒后打人,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现爷爷奶奶年岁渐高,奶奶68岁,爷爷70岁,靠低保生活,爷爷不生病时很勤快,常做小木活赚点小钱补贴孩子读书用。郝怡成绩好,也很懂事,孝敬爷爷奶奶。</h3><h3>经月行一善走访的们们经商量决定对郝怡长期助学(从四月份执行每月300元高中助学)并用以买代捐的形式为其爷爷订制了30个小木桶。</h3> <h3> 阳光的郝怡和勤劳的爷爷</h3> <h3> 正在画订制木桶简图的卢姐,顺便说一句,我们的走访三部部长卢姐,今天可是带伤坚持走访哩,为卢姐点赞献花🌸</h3> <h3> 与靠湖而居的郝怡一家合影再见</h3> <h3> 离开巷口,驱车前往金鼎镇野里村后田方向前行,这一路走得惊心动魄。</h3><div> 先是我们跟掉了陈老师的车,美女秋秋的车走在一个岔道上,在一个角度非常非常窄的地方右转向时,右后轮单轮压在大石头上,其余三车轮几乎悬空,在路面极其狭窄的情况下动弹不得。</div><div> 最后还是胆大心细的秋秋将右后轮倒退移开大石头才得以脱险!这里必须为秋秋的驾驶技术大赞👍 </div> <h3> 接下来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h3><h3> 前面带路的陈老师的车转弯时不小心右前轮直接悬在了河坎上。</h3><h3> 千斤顶用不上,抬车吧,除陈老师一个党代表外全是女的。</h3><h3><br></h3><div> </div> <h3> 使不上千斤顶的陈明洪老师很是焦急。</h3><h3> 陈老师既是月行一善的家人,又是孩子们的好老师,更是今天走访的带路功臣</h3> <h3> 恰在这时,远远看见卖水果的小三轮车扯着大嗓门吼起过来了,原本去帮助别人的月善家人也只有求助这位大哥了,他很豪爽,四处观察后说,抬,只能抬。</h3><div> “一二三,起”!杜小芽的号子喊得太响亮了,车轮不好意思了,耐了一会!咕噜一下上岸了,大家总算松了一口大气。 </div> <h3> 这位头顶花袖套,脚穿水胶鞋的朴实小商贩帮我们把车车抬起来后说了一句让我们笑了半天的土豆语言,他说:“刚才就看到你们的奥迪车在高起边消来消去的”。“消来消去”,问他什么意思,他补充说:“就是跑过来跑过去的赛”!唉哟喂,这个词用在我们走错路在山坡上连转三圈样样儿再形象不过了,高手在民间啊!</h3><div> 此语一岀,大家早已忘了刚才的惊险和无助,从此一路“消来消去”嬉嬉哈哈!忘了路滑,忘了疲劳,忘了小雨沥沥。</div> <h3> 小雨还在小下,(似乎这次是我们月行一善近三年来上百次走访中的第一次下雨吧)</h3><h3>大家走在有菜花清香也有泥巴坨坨的乡村田坎路上,笑声洒满田野。走访的人儿啊!仿佛永远自带阳光。</h3> <h3> 走访途中,相互关爱,相互搀扶,相互感动,是走访天使们的常态,更是月行一善的一道美丽风景。</h3><h3> 在这里,我们送爱出去的同时,我们收获的岂止是温暖和快乐……</h3> <h3> 这就是开车走路都“消来消去”的秋秋</h3> <h3> 雄纠纠的冰粉大妈杜小芽</h3> <h3> 小心呀!穿高跟鞋的老盛</h3> <h3> 走在我左前面的是月善元老盛晓敏,张茜茜一对一的爱心妈妈。</h3> <h3> 历尽艰险,终于来到了杨成莉家。</h3><div> 杨成莉,就读25中初三〈4〉班,父死母嫁,靠年老的爷爷打点零星小工免强维持生活,收入微薄,属精准扶贫户。</div><div> 鉴于杨成莉三个月后就中考,也源于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远,我们商量决定,如果孩子能顺利考上高中,月行一善愿帮爷爷搭把力,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地完成高中学业。</div> <h3> 与大家合影的是杨成莉的二爷爷,她的亲爷爷外出打工不在家。</h3> <h3> 下面是我们今天走访的第六家,陈文英家。</h3><h3> 陈文英,孤儿,25中九〈4〉班学生,爸爸去逝,妈妈改嫁,借住在姑姑家,姑姑16岁就带起侄女从惠水嫁在金鼎镇野里材场上,姑姑今年25岁,自己有2个孩子,有公公婆婆还有个九十岁的奶奶。</h3><h3> 尽管如此,姑姑姑父仍然负责起了陈文英的所有费用。为姑姑姑父点赞的同时走访代表们决定鼓励孩子也奖励姑姑姑父的无私付出,给予陈文英长期助学(从四月份起执行初中助学每月200元)</h3> <h3>姑姑外出打工了,只有陈文英单独与大家合影留念。</h3> <h3> 小雨还在下,走访还在继续……</h3><h3> 路窄会车好难。</h3> <h3> 终于到了今天走访的最后一家了。</h3><h3> 李天羽,25中七年级〈5〉班,到家才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妈妈有精神病,父亲在遵义做钢筋工,最近手受伤在家休息。初中学校费用几乎全免,家里又只有一人读书,父亲打工收入基本能维持现状,经商议决定,暂不给予李天羽经济支助,和孩子保持联系,常与精神鼓励。</h3> <h3> 一直到照合影也没能见到孩子爸妈的身影,也一直没能进到家里。</h3> <h3> 今天的最后一张合影了,大家都有些累了吧,走访也该下班了!</h3><h3> </h3><h3><br></h3> <h3>再见,孩子们!</h3> <h3>感谢今辛苦开车的曾秋秋</h3><div>感谢辛苦走访家人们</div><div>感谢提供信息的付琼美女</div><div>感谢月行一善5百多位家人的爱心付出</div><div>天佑善人,爱岀爱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