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兴镇的前世今生

彪哥

<p class="ql-block">会兴镇最古老的原始地图,它也是三门峡市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会兴八卦楼</p> <h3><br></h3><div><br></div><div> 河南三门峡会兴镇,全镇面积31平方公里,镇政府就设在这历史并不远古的会兴镇上。</div><div> 会兴镇初期是蔡姓居住的小村落,古名“蔡家庄”。距现在600多年了。明朝初期村里常有庙会,因为是渡口,南来北往的客商比较多,逐步形成市面。清嘉庆十年改称“会兴头”,由于商行店铺林立形成街道。同治四年改称“会兴街”,环村始建城墙,高八尺,宽两丈,同时建南门、北门、大东门和小东门四处城楼。其中南城门是会兴通往外界的最重要城门。再往南的一道沟叫“大沟底”,其南边的一架坡叫“李家坡”,李家坡的正下方是老车站,即原来的会兴车站,现在的东风市场。南城门外壕沟上建有用青石砌筑宽一丈、高约六尺的石桥。石桥正南方的土埝上是大片庄稼地,这片广阔的田野是会兴人赖以生存的良田,同时也是现在市区的台上大部。</div><div> 会兴街是傍山而建的,北临黄河是陡峭的高崖,西边是弯弯曲曲参差不齐的深沟,东南方是“磁钟塬”的边缘,阶梯而上,为防御故大东门修建在塬上,城楼上有朝阳阁一座,可俯瞰整个会兴街。街中心为三岔路口,往东是东大街,在三叉路口坐北面南有一城楼状建筑,人称“观门楼”,门楼上建有文昌阁,其高大形似南城楼,下有门洞贯通南北大街。北侧有青石台阶可直通城楼上。平日里逢年过节镇里在观门楼上组织开会等大型民间活动。</div><div> 以“观门楼”为中心,向南50米直通南城门,此街为南大街。南大街上较著名的店铺当属“长寿堂”药铺,它是清道光十年(1830)陕西名阳县人车永寿在此开设的中药铺,已有200年的历史了。</div><div> 若从南城门进会兴,西侧是“杜家院”,东侧是“小马家场”。杜家院为相对封闭的大院,三面临沟,其内姓杜的居多。大院内又分若干小院,还有一马厩、磨坊等。</div><div> 过了杜家院往北,西侧是“油坊沟”,东侧为住家户。前行百米进入南大街,是西南、东北走向。油坊沟的北侧沿沟有四座院落,分前后院及后花园三部分。解放后这院里的房子分给几户穷苦人家住,1957年改为“三门峡工区收容所”。</div><div> 会兴街内有华佗庙、龙王庙、马神庙、火神庙、土地庙等众多庙宇,其中最为壮观的当属“后庙”,不知其名,会兴人都叫它“后庙”,坐落在和西大街平行其北六七十米处的“后路”上。也不知是先有后路呢?还是先有后庙?我想应该是先有路吧。</div><div> 整个庙院呈长方形,面积1.5万平方米左右,四周有相连的瓦房作围墙。靠西侧南北两角上各有一高约8米的角楼,是飞檐拱斗式小角楼。该庙院坐北朝南,面临“后路”。院大门处在中央,门外两旁各有一尊石狮,并有拴马石柱数根。沿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门楼除墙外有四根木柱支撑。院内是鹅卵石铺就的平坦广场,可容纳下千余人。</div><div> 会兴自清末至抗战前,一直是盐运码头,每年由山西潞村(运城)盐池经茅津渡口运经会兴的潞盐就有五六千吨。1936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盐务制,改称盐务管理局。抗战前盐务局长是蒋寿一,在陕州设分局,会兴设查盐卡,有盐警20余人,负责缉私巡查。清末民初盐税收的巨额白银和民币为往上解款的安全需要,培养了一批保镖,定期护送,把客头的名字写在旗上,招摇示威,一直到1921年前后废除。</div><div> 1956年街内设置“三门峡工区”,商业中心集中在会兴,到1965年前后,三门峡市政府各市直机关搬出期间,为会兴街的鼎盛期。除市直机关外有机械厂、机修厂、被服厂、童装厂、木器厂、肉联厂、陕县医院等,还有照相馆两家、理发店两家、长寿堂药店、日杂门市部、食堂多家、市供销社、糖烟酒门市部、邮电局、百货店、土产门市部、蔬菜门市部、玻璃行、电影院、浴池、戏院、银行等。每天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那时通往坝头的铁路正在修建中,拆毁了南城楼,公路也从镇中斜穿而过。因为有了汽车,“观门楼”被拆除。那时会兴的沟沟坎坎都住满了人,上海人、东北人、全国各地来支援三门峡的人都或长或短地在会兴住过一阵子,戏称会兴是“小上海”不夜城。</div><div> 会兴渡口几经沧桑,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会兴渡口与对面的茅津村相对,古时平陆属陕州管辖,古统称为茅津渡,原名沙涧渡,明朝方改称会兴渡。会兴渡地势险恶,自古就是豫晋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军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晋“假虞灭虢”即是由该渡口过河一举灭虢的。公元前624年,秦伐晋也是由此北渡的,历代通往西安的黄金水道也是在该码头转运停歇。</div><div> 三门峡大坝拦水之前,出北门有一条蜿蜒而下往西北方向通向渡口的古道,其两侧是高耸的悬崖峭壁,距渡口一里许有三口土空洞,故取地名“三孔窑”。此地道路甚窄,两侧尽是黄绿相间的称作狼泥土的硬土,震耳欲聋的轰隆声顺着路槽传过来,愈往下去声音愈大,路边竟有一眼清澈见底涓涓而出的小溪。来到渡口,黄河咆哮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翻着巨浪滚滚而去,几只小木船摇晃着停泊在岸边,这就是20世纪50年代的会兴渡口。1964年修筑了会兴通往渡口的柏油马路,1982年整修码头,建成一号低水位码头,二号和三号是高水位码头,会兴渡口从此风雨无阻,渡客和车辆随到随渡,彻底告别了靠人力、风力的木帆渡时代,上世纪60年代使用机动拖轮,80年代使用钢壳机船,直至1993年三门峡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会兴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div><div>一</div> <p class="ql-block">会兴镇以张氏姓人家居多,且出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如进士张沣翰、进士张际熙、举人张显相、解元张克广、武举张礼、武举张长发、武举张经纬、经魁张舒翼、武举张大醇、武举张大有、举人张大成、经魁张冲翰、举人张贻栋、举人张坤,以及数不清的贡生、监生、太学生、国学生、廪膳生、庠生等等,既有文进士、文举人,还有武举、武生,可谓文物双全、文武兼修,并且陕州唯一的解元也出自会兴,&nbsp;“一门张家人,半个陕州城”,是妥妥的耕读世家、名门望族。</p> <p class="ql-block">会镇银局成立于清咸丰八年,清政府在此设局抽厘【有名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各省设立厘金局卡以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最多】,钤有“会镇银局”商号的槽锭,即是此种经济制度的产物。此枚银锭虽有残损,但钤印清晰,存世稀少,十分罕见。盛产于三门峡市会兴镇的“公镇XX”陕槽,一种是会镇和商号名组成的陕槽,数量较多一种是会镇和匠名组合的陕槽,如“会镇王成”,较为稀少。</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会镇,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会兴镇。位于晋、陕、豫三角三门峡市北郊,黄河南岸。境内有会兴古渡,与茅津渡、风陵渡并称黄河三大古渡,历来就是晋、陕、豫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军事要地。会镇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货物流转,百业俱兴,会兴镇,清及民国时,为山西潞盐(晋盐)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咸丰初年,河南省在会兴镇成立河东总岸,专营潞盐。自清咸丰八年,清政府在此设局抽厘,钤有“会镇XX”商号的槽锭有30多家,足见会兴当时的兴盛,即是此种经济制度的产物。至于其形不类于河南腰锭,而取形于陕槽,足见受陕商交易便利之影响。</p> <p class="ql-block">《道光元年辛巳科各省同年全录》,有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美国犹他州家谱网复印本、美国hathitrust图书馆,是1821年的河南乡试资料。原本应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犹他州家谱网和hathitrust图书馆均为复印本,里面有陕州会兴镇举人张沣翰(后成为进士)资料,于是摘录于此。</p> <h3>原来会兴上村岭下,己变成人工湖景点</h3> <h3>会兴上村岭建成黄河公园东大门</h3> <h3>卫星俯看会兴镇</h3> <h3>你能回忆起老街的样子吗?</h3> <h3>彪哥17703986630(微信同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