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2月18日,戊戌年正月初三,我们全家总动员(我和妻子,两女儿,两女婿共六人),乘飞机前往厦门市旅游。</h3><h3> 中午时分,全家人满载着家中浓浓的节日氛围,兴高采烈地踏上旅途。从冰花未融的北国青城,去往海风椰林的南国厦门,一家人共度春节假期,体验一次从未体验过的春节休闲之旅,团圆之旅,并且亲身领略别样的闽南风情,实地探秘古老的客家文化,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事情,也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h3><h3> </h3> <h3>六人的座位都在同一排。姐姐,姐夫中间隔着过道,两人探着身子说着话,妹妹,妹夫一起看视频,不知是打游戏还是看动画片。</h3> <h3>空姐送来午餐,妈妈其实没吃几口,却和人家空姐要了两三次咖啡,同时也一并给我端来一杯茶水。</h3><h3>机舱行李厢上贴着红红的福字,空姐和蔼的服务,甜美的笑容,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吉祥和喜悦。</h3> <h3>飞机准时降落在厦门高崎机场,旅行社的接机人员也如约而至,直接将我们送到入住的维洛拉大酒店。看到酒店外观气派,内部也整洁舒适,而且还是市区中心,心里觉得温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h3> <h3>把行李放下,马上出来找饭店吃饭吧。酒店不远处找到一家吃"煎蟹"的特色饭店,还满座,一边在门口排队等座位,孩子们就一边开始点菜了。</h3> <h3>菜是厦门特色菜,蟹和虾等海鲜都有,那酒也必须得是厦门当地的啊。大女婿出去买来一瓶"丹凤"酒,是厦门当地产的。虽不是名酒,也不贵,喝着口感却不错。出门喝当地酒是我的习惯,孩子们一边吃着海味,一边陪我俩喝几杯,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乐在酒中,也乐在心中。</h3> <h3>第二天(初四)一早,开始游厦门的第一个景点----"集美学村"。这是由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里包括多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规模宏大,国内罕见。</h3><h3>全家人在这里合个影,这也是厦门游的第一张全家福。</h3> <h3>老大夫妇在"陈嘉庚故居"门前。</h3> <h3>老二夫妇在"陈嘉庚故居"院里。</h3> <h3>听完导游的介绍,四个人还不快点走,还在那里嘻嘻哈哈地边笑边走,我俩走在前面,还得回头招呼他(她)们。</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吸着南国初春的清爽空气,我们加快了步伐。二女婿给我们三人抓拍了这张照片,他说想用我的相机学学拍照,我就让给他用,我用另一个装着长焦镜头的相机拍摄。从他后来拍的照片看,这孩子还是有一定的摄影基础的。</font></h3> <h3>集美游览区风景荟萃,走在湖畔的马路上,仿佛置身于画廊之中。身后湖水映衬着对岸校区的楼群,路边的积水倒映着行人悠闲的脚步,头顶上挂着的大红的灯笼,描绘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画中的景色衬托着家人的笑容,家人们愉悦的笑容又反衬着画中的美景。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身边走?</h3> <h3>姊妹三人来个合影,不同的站姿,别样的美丽;相同的喜悦,独特的魅力!</h3> <h3><font color="#010101">行走在绿意盎然的景区路上,二女婿用相机在拍摄我们。大女婿也举着自拍杆,他是要给她们娘三拍照呢?还是要从后面拍我呢?</font></h3> <h3>走累了,妈妈要给孩子们买甘蔗吃,还要人家卖甘蔗的大妈给削了皮,再切开几段,结果切成五段,没我的份。</h3> <h3>沿着海滨路向西,再过天桥,就来到了海边。姊妹三人下去走海边堤坝,我俩人走桥上,二女婿在前面拍照。。</h3> <h3>他还给自己媳妇拍了一张好照片。照片取景角度新奇,曝光把握准确,人物表情丰富自然,背景交待清晰可见,如果构图再完美一些,就可称得上是一副上乘之作了。</h3> <h3>站在厦门海边的礁石上,能望见金门县的大旦岛和二旦岛,两岛距离厦门仅仅十来公里远,据说当年解放军炮击金门时,这两个岛屿首当其冲。</h3><h3>五人站成一排,均以眺望姿势,合个影,是不是让人顿生祖国统一之忧思?没有找到帮忙拍照的人,二女婿自告奋勇,亲自拍摄,所以合影里只能少一人了。</h3> <h3>老大夫妇也在这里拍一张纪念照,也是作仰首眺望状。拍摄时我特意把厦门市的地标建筑----双子塔(又名双峰大厦)也放在镜头里,熟悉厦门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哪里。</h3> <h3>我没有去拍老二夫妇的"眺望",而是将他们海岛漫步的状态记录下来,既温情又浪漫。</h3> <h3>我俩的合影,既不是"眺望",也不是"浪漫",而是我在给她讲述那段炮击金门的历史和经过,虽然对这段历史只是了解个大概,看看导游早已离开,我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看她笑的那么灿烂,应该是听得非常感兴趣,不会是觉得我可笑吧。</h3> <h3>这一对儿"漫步"之后就坐在礁石上玩儿起了"吹泡泡",看那份专注,看那份享受,完全就是一对小朋友在玩耍。</h3> <h3>这一对"眺望"以后也玩儿起了自拍。这样的海景,这样的心情,值得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h3> <h3>这是大女婿给自己媳妇拍下的最为成功的一张照片,表情自然,气质优雅,活泼可爱。仅凭这一张照片,就说明其在拍照方面也是有发展前途的。</h3> <h3>离开海边时,俩人的回眸一瞬。</h3> <h3>离开海边时,一个目视前方,一个边走边玩儿。</h3> <h3>再在海边留个影。四个孩子在中间,妈妈依在旁边,心里美滋滋,甜滋滋。</h3> <h3>说笑着走下天桥,去往黄金海岸的环岛路。</h3> <h3>天桥下来,就是著名的环岛路。路旁的碧海,白沙,青草,绿树与彩色路面构成一条色彩缤纷的海滨走廊。</h3><h3>游环岛路,有多种形式,孩子们选择骑行小黄车游览,正在扫码,启动自行车。</h3> <h3>骑行的感觉一定很爽。</h3> <h3>一人一辆,你追我赶。</h3> <h3>这位是出发晚,还是骑得慢?已经落后了。</h3> <h3>孩子们给妈妈也扫了一辆小黄车,她骑行了不远,让我给叫停了。还是放下自行车陪我步行吧,一边漫步,一边拍照。绮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与我同行,一起欣赏南国风情。据说这里的夜晚景色更加美丽,大排档更加诱人。可惜这次无缘享受了。</h3> <h3>把自行车骑到这里拍照,人,车,景同框,尽显时尚啊!</h3> <h3>午餐之后,休息的间隙,几个人又在品尝起当地的水果了。</h3><h3>原来厦门市的小街巷里也有单马拉车出来卖水果的啊,这种马车的出现,并没有影响这座美丽之城的美,到是让人感觉有一种和谐之美。</h3> <h3>下一个景点是"惠和石文化园",主要展现的是园林景观和石雕艺术,还有一个惠女风情表演。大女婿在进园之前给大家拍照。</h3> <h3>这张照片一定拍的不错,从妈妈开怀大笑的情景,就可知晓。</h3> <h3>在园中木屋旁,留下小清新的瞬间。</h3> <h3>一个摆造型,另一个赶快跟着摆,夫唱妇随啊。</h3> <h3>摆摊的吉他,音质怎样不重要,色彩搭配才重要。</h3> <h3>在弥勒佛像前,笑口常开,慈悲为怀。</h3> <h3>与石牛嬉戏,会消解一点自己的牛脾气。</h3> <h3>观看惠女表演,感受园林风韵,欣赏石雕艺术,园中小憩。</h3> <h3>曾厝(cuo)垵,就在环岛路旁,原为海边渔村,现在已经发展为厦门美食一条街,店铺毗邻,摆满各种特色小吃,游人如织,簇拥着观赏,簇拥着品尝。</h3><h3>不知孩子们现在挤在哪里,吃什么美味呢,反正妈妈是被美食所诱惑,走不动了。</h3> <h3>终于开吃了,而且是名吃----"虾扯蛋",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之后,胃口大开,又去品尝没有品过的其它美味小吃。</h3> <h3>一家蛋糕店里有专供品尝的蛋糕,在摊前停下脚步,不紧不慢地品起蛋糕来,右手还端着椰汁,又吃又喝啊!</h3> <h3>老二在曾厝垵门口看到一只品种名贵的狗狗,跑过去和"人家"合影,难道这比进里面吃美食还开心吗?</h3> <h3>还没有吃够,在这里游览的时间已经到了,一起在文创中心前拍张合影,也算是和曾厝垵告个别。</h3><h3>拍照的人又是二女婿了,自从鼓励过他有摄影基础后,拍照兴趣大增,我装标准镜头的相机他一直拿着,我正好用长焦镜头拍一些街景和人物。</h3> 南普陀寺,是闽南最著名的寺院,寺以奉祀观音为主。<div>导游把我们领到寺门口,我们自己进去。寺内游人香客很多,孩子们对寺庙的兴趣不大,各走各的,而且寺院内我一般不给人物拍照,所以,当我俩转一圈后就找不见他们了。塔顶上这只鸽子,仿佛也在寺院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它的朋友,不过我们有手机可以联系,而鸽子只能靠它那双眼睛了。</div> <h3>南普陀寺紧临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来到厦大门口,看看进校园还得办手续,这时距集合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大家在校门口向里望望,算是来游览过了。孩子们又在这里找小黄车扫码,都走不动了,骑车返回还省点时间。</h3> <h3>先扫了两辆,我俩先行出发。在外地旅游,骑自行车游玩还是第一次,既实用又有乐趣,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旅游的新鲜与快乐。</h3> <h3>鼓浪屿和厦门之间的海域,海面上常有美丽的白鹭飞翔,故称之为鹭江。鹭江夜游是夜晚安排在海上的一条旅游线路,乘坐大型游船,欣赏两岸多个景点和几个海上大桥的绚丽夜景。刚开始站在行驶中的轮船上,海风吹来,感觉很冷,但沿途美景,一览无遗,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慢慢地寒意渐消,游兴渐增。</h3> <h3>姐姐夫妇和我俩四个人参加了鹭江夜游,妹妹晚饭前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俩人提前回酒店休息了,因此没有出来夜游。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夜景,应该也是一个小遗憾啊。本来游船下面船舱还有节目表演,但大家都没有下去观看,一方面是被两岸绚丽的夜景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想陪我在上面拍摄,怕我一个人不安全。</h3> <h3>第三天(正月初五)。</h3><h3>鼓浪屿,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名胜岛屿,因其沙滩上一块有洞穴的礁石,涨潮水涌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2017年7月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乘渡轮十几分钟,就登上了鼓浪屿,大家精神百倍,沿着岛上洒满绿意的道路,呼吸着海边湿润的空气,领略着岛上如画的风光,大步流星地走着。</h3> <h3>边走边说,边笑边拍,全然不顾导游的讲解,也不顾身边的景点。导游似乎倒不受影响,还在认真的介绍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和岛上的建筑风格,你们不好好听,反正我是通过耳机在认真地听着呢。</h3> <h3>俩人的合影很有创意。身后是冈峦起伏的岩石地貌,最高处那个尖顶石,就是鼓浪屿上著名的日光岩。</h3> <h3>这俩人的合影算是卖萌吧?身后的园林景观依山而筑,凭水而建,正是鼓浪屿景观独特的魅力。</h3> <h3>翠竹下的合影,环境绿意充盈,春意盎然;人物清新素雅,气质超凡。</h3> <h3>棕榈树下漫步,悠闲自得,时尚靓丽,浪漫优雅。</h3> <h3>娘倆自拍,虽已居高临下,还要高高举起自拍杆,是想把鼓浪屿上所有美景"一网打尽"吗?</h3> <h3>毓园,从林巧稚纪念馆游览出来,与幼儿塑像牵手。</h3><h3>林巧稚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一生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她本人就出生在鼓浪屿上,在其纪念馆外面,塑有一组幼儿塑像,女儿上去与之牵手,意味深长。</h3> <h3>姐姐与幼儿塑像牵手,妹妹也不甘落后。姐妹俩都结婚不久,一样的举动,一样的心愿!</h3> <h3>沙滩上,姐妹俩在嬉戏。这么粗壮的一棵椰子树,居然弯曲了,是姐姐推弯的?还是妹妹压弯的?</h3> <h3>这俩人在这边仔细查看相机里的照片,那俩人在那边摆酷自拍。四人呈现了一幅海滩上的美妙景观。</h3> <h3>人站在礁石上,不远处红白相间的航标灯与远处若隐若现的岛屿,构成一幅优美的海景图画,这让我想到了张暴默当年唱的那首«鼓浪屿之歌»,歌词第一句就是: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这首歌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知道张暴默的人恐怕也是少之又少了。</h3> 说到航标灯,还得给人家拍一张站在高处"扬手指航"的照片,表明全家人都要沿着妈妈这座航标指引的航线向前行进。<div>背后的建筑是当地人建在海边的别墅,那个低矮的旧式水泥碉堡,就是当年国民党军队守卫鼓浪屿时,阻击解放军的军事阵地。据介绍,鼓浪屿是1949年10月17日才解放的,就是说,新中国开国大典时,这里还由国民党统治着。岁月变迁,沧海桑田,让人感慨万千!</div> <h3>娘三个在岛上自拍合影,一样的装束,一样的神态。</h3> <h3>全家人也来个自拍合影。装束不同,姿势不同,但笑容相同,喜悦相同。</h3><h3>背景那个尖顶大石头,就是日光岩。</h3> <h3>俩人在一个"巧合"的街角。</h3> <h3><font color="#010101">抓拍这娘俩的我,被二女婿抓拍。尽管背景有点杂乱,但现场感很强。</font></h3> <h3>这就是我当时抓拍的娘儿俩。女儿还是专注地玩儿她的泡泡,妈妈依偎在身边,回头冲着给她们拍照的我咧嘴笑着。</h3> <h3>行走在菽庄花园弯曲交错的小路上,依栏小坐,歇歇脚,留个影。</h3> <h3>置身热带林木的葱郁中,也是惬意舒适,上山也不觉得多累。</h3> <h3>海边留影,背景是海水,小船和对岸金色的沙滩,还有掩映在茂密树木中的一幢幢红顶白墙的别墅。</h3> <h3>岛上的海鲜排挡,各色小吃琳琅满目,选自己喜欢的先尝尝。</h3> <h3>吃的是同一种,是谁请客呢,多要几种,让姊妹俩解解馋。</h3> <h3>人家在查看手机上的照片,我在抬头仰望什么?也许是望一只天空中飞过的海鸟,也许是望那边山上的一处风景,也许……</h3> <h3>游览了岛上的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等景点,大家累了,坐在路边的石凳上休息,相互把小吃给身边的亲人吃。中间那位和我一样,没人给小吃,他"茫然"地看着别人,我"茫然"地拍着他(她)们。</h3> <h3>岛上各类风格的建筑很多,大多为外国人和华侨所建,造型别致,装修考究,而且都有故事。我到是听得认真,可孩子们却兴趣不大,只对自拍合影感兴趣。这样也好,我记住了这里的故事,你们记住了你们和妈妈的欢笑。</h3> <h3>吃过了岛上的小吃,四个人还要喝点什么。不管是品品咖啡,还是喝喝奶茶,既可体验一下岛上咖啡店的浪漫情调,也可顺便歇息一下。</h3> <h3>我俩不需要歇息,继续在海边逛着,有这么多的美景,需要我们欣赏和体验。</h3> <h3>凭栏而立,海风拂面。身后碧蓝的海水波澜起伏,对岸厦门市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南国初春的景象,让我们这个春节快乐无限。</h3> <h3>我依栏而坐,远望天边,思绪飞扬,美美地感慨一番。今年过年,全家人来到厦门海边,是一种未曾尝试过的美好,也是一种未曾发觉的美好,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日子,美好的家!</h3> <h3>晚上回到厦门市区,一家人又去逛夜市。</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四天(正月初六)一早,启程去游永定土楼。厦门距永定大概有二百公里,据说要坐三个小时的车。我们是第一批上车的游客,上来之后就开始自拍"全家福"。</font></h3> <h3>永定土楼位于福建龙岩市,这是山区居民的一种建筑,历史久远,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它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有著名的土楼4000多座,其中圆楼有300多座。永定土楼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h3>到达土楼时已接近中午,这里下着雨,每人买了一件雨衣,在最具代表性的"承启楼"前先合影,再来一张"全家福"。</h3> <h3>承启楼始建于明代,竣工于清代康熙年间,历时半个多世纪。楼高四层,里外四圈,直径七十多米,共有四百多个房间。承启楼,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圆形土楼,号称"土楼王"。</h3><h3>导游讲得仔细,游客听得认真。</h3> <h3>土楼内部结构和布局非常完美,一层层的木制"阳台"下方,挂着一圈圈鲜艳的红灯笼,造型别致,古色古香,极具山乡神韵。底楼的每个房间都开着门,出售着当地特产,有茶叶,土烟等等。</h3><h3>注意到镜头下方了吗?</h3> <h3>土楼的结构,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几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内,朝夕相处,和睦共居。这种传统居所,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下着小雨,我还地用我的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雄伟而厚重的古建筑。</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狭窄的土楼院内的过道里,拥挤着熙熙攘攘的游人,小雨中这俩人依偎在一起,反倒显得很浪漫,也很有情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雨停了。土楼院中,在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红灯笼,红春联,红毛衣,还有那红红的"年年有余",在嫩绿的小树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font></h3> <h3>从院里出来之后,我俩在"土楼王"前单独合影,她穿着她的大红毛衣,我戴着刚才卖的斗笠。<br></h3> <h3>老大在土楼外面的小树下,也找到了清新,清新的绿色,清新的气息,还有清新甜美的笑容。</h3> <h3>该离开了,带着美好的记忆,迈着喜悦的步伐,提着相机,戴着斗笠……</h3> <h3>返程的路上,大家并未感到乏困,还是兴致很大。姊妹四人各自干着自己的事,妈妈高兴地欣赏着在这里买的桔子。个头这么大的桔子,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也是在永定土楼的收获。</h3> <h3>第五天(正月初七),应朋友之约,来到莆田市游览。莆田的木雕和金银珠宝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近几年"莆田系"医院也名声在外。不过我们不是奔这些来的,朋友一早从莆田高铁站接我们去游览的是一处胜地----湄州岛的妈祖祖庙。湄州妈祖祖庙在世界妈祖文化当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建设年代最久远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里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h3><h3>首先游览了妈祖文化纪念馆。馆内详细介绍了了妈祖的一千多年的传承和湄州妈祖祖庙的历史沿革。看纪念馆的建筑就气势非凡。</h3> <h3>到湄州岛时,下起了不小的雨。大家排着长队等候登岛的渡轮。老大夫妇在回头招呼我们。</h3> 妈祖庙坐落在山顶上,雄伟壮观,祖庙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庙前广场宽广开阔,虽然下着中雨,前来进香的信徒众多。妈祖祖庙,名副其实的万众敬仰之地!<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随朋友一起来到他们农村的旧居。周围都是在全国各地挣了钱的村民们,回家乡盖起的高楼,这是当地的风俗,朋友也准备要盖。院子里的孩子们都是从各地回来过年的小辈,聚在一起打游戏。我家二女婿也参加进去了,大哥哥和孩子们玩的热火朝天,大姐姐站在身旁看的也热情高涨。</font></h3> <h3>第六天(正月初八)上午,乘机从厦门的高崎机场起飞,直飞家乡呼和浩特,结束了这躺全家人的新春之旅。六天的旅程,时间很短,只走马观花地游览了这座美丽之城很少一部分,但南国风情我们终于领略了;客家文化我们也已探秘了;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休闲,也感受了不一样的团圆。</h3><h3>厦门,谢谢你,谢谢你留给我们的快乐,这份快乐将永久地收藏在我们的记忆中!</h3><h3>再见,厦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