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就是你一直想找的笔法

文致

<h3>第一课:</h3><div>1.点划的完备性:起、行、收要做完整。</div><div>2.弹性:入笔时要调整笔锋,让笔亳富有弹性。</div><div>(无名指顶起来,让笔亳成弧形)</div><div>3.换气:不能强扭过来,要有意识的调整笔锋,让笔亳收拢,富有弹性,再向另一个方向行笔。</div><div>4.入笔的角度要注意,还要注意到点划之间的连贯性,做到笔断意连,牵丝映带,行云流水。</div><div>5.注意字“型”的姿态,高、矮、肥、瘦……横向取势?还是纵向取势?</div><div>6.反正要记得:临摹是为了学会“创作”。不要为了临摹而临摹,不要一味的追求“像”。要弄懂其中的内在关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看到帖中这样写,还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让我来变,可以做出多少种更有趣味的“变化”来?书法最忌讳“雷同”、“齐整”,只有不断变化,不断的制造矛盾、化解矛盾,整幅作品才会有起伏,有韵味……</div> <h3>第二课:转、折。</h3><div>1.转折在一幅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书法大家的转折都是非常高妙的。</div><div>2.书法中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圆转,方折。双结合。</div><div>3.上翻、下翻,换气,调整笔锋,再行笔。</div><div>4.左右结构的字,一定注意它中间的“留白”,不能靠得太死。还注意字的开合,倚侧,穿插。</div><div>5.注意每个字的外轮廓形状。横向?纵向?</div><div>6.要提高自己的欣赏眼光。要懂得分析一幅作品的优、劣。眼高手低没关系,通多练习可以慢慢提高。如果看不懂一幅精品它好在哪里、高妙在哪里,你临得再像也没用。到你自己创作的时候,照样是不会创作。到时候还是要回过头来搞懂其中的道理和它的高妙之处到底在哪里?</div> <h3>第三课:笔调。</h3><div>1.音乐有音调,笔有笔调。所谓“笔调”即是笔按下去的程度不同,产生不同的笔调。</div><div>2.古代就有“八分笔”之称。所谓“八分笔”即是笔尖按下去的程度不同,从一分笔到八分笔,八个等级。</div><div>3.字与字之间,单字的上下、左右之间都可以写出不同的笔调,从而形成对比,增加书写的乐趣和作品的韵味。</div><div>4.一到三分笔写出来的字比较轻巧、灵动,看起来比较提神,六到八分笔写出来的字比较茂密、迟重,看起来比较醒目、抢眼。</div><div>5.用一到三分笔写字的时候,往往容易写得轻、飘,感觉不入纸。解决方法是:入笔之后,按着提笔,保持笔尖的弹性。</div><div>6.用六到八分笔写字的时候,往往容易写得脏、堵、乱,那是因为用力过猛,使笔亳失去弹性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按中要有提,保持笔亳的弹性。</div><div>7.古代书法理论中有一句话说:“要提得起笔。”所谓“要提得起笔”就是告诉你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永远都要保持笔尖的有弹性。</div> <h3>第四课:聚散。</h3><div><br></div><div>聚散: 单字的聚散、整篇的聚散。</div><div><br></div><div>一个字,它结构中宫收紧就是:聚。</div><div><br></div><div>)(:内敛,以禇遂良为代表。</div><div>( ):外拓,以颜真卿为代表。</div><div><br></div><div>一幅行书作品中的字可以外拓也可以内敛。</div><div><br></div><div>疏密关系也就是聚散关系。</div><div><br></div><div>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div><div><br></div><div>中间留白、多外面收紧,显得非常庄重。</div><div><br></div><div>黑与白的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div><div><br></div><div>在创作的时候要学会变化:</div><div>上下结构:上部分紧凑、下部分疏朗。</div><div>上下结构:上部分疏朗、下部分紧凑。</div><div>左右结构:左部分紧凑、右部分疏朗。</div><div>左右结构:左部分疏朗、右部分紧凑。</div><div>……</div><div><br></div><div>在章法方面,字与字之间从密渐渐变疏朗就是一种节奏。从疏朗渐渐变紧凑,也是一种节奏。收拢与放开。</div><div><br></div><div>关于聚与散、疏与密、黑与白之间对比关系,要学会举一反三,应用到创作中去。先从单个字开始“玩”,再到整体章法上来“玩”。玩熟练了以后,创作就比较轻松了。</div><div><br></div><div>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取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研究“聚散”这个课题的时候,就专门分析聚散,其它的先不管。</div> <h3>第五课:收放。</h3><div><br></div><div>收放:收紧与放开,形成对比关系。</div><div><br></div><div>有收就有放,收的越紧放得越开。就像提按一样,要想提得起,先要按的下去。你按不下去,根本就无法提。</div><div><br></div><div>上下结构:上部分收紧,下部分放开。</div><div>上下结构:上部分放开,下部分收紧。</div><div>左右结构:左部分收紧,右部分放开。</div><div>左右结构:左部分放开,右不分收紧。</div><div>横划放开,竖划收紧。</div><div>横划收紧,竖划放开。</div><div>…………</div><div><br></div><div>矛盾:矛盾是相对应的。制造矛盾,然后又得解决矛盾。形成对比,还要保持平衡。</div><div><br></div><div>收紧的笔画显得比较紧凑。放开的笔画显得比较输啦,比较灵动。</div><div><br></div><div>要对整幅作品做一个梳理,学会变化、变通,要懂得举一反三,学以致用。</div> <h3>第六课:错落。</h3><div><br></div><div>错落是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div><div><br></div><div>左低、右高。</div><div>左高、右低。</div><div><br></div><div>用笔:1.笔按下去、铺亳、住笔,轻提、笔立起来,使笔亳收拢、有弹性,再钩出去。要注意起、行、收的完备性。练习要先慢慢练,然后再加快速度练。不要贪多,把一个字反复去玩味,你会获得很大的收获。</div><div><br></div><div>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但是,不是叫你去抠、去描。而是让你弄清楚笔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原因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div> <h3>第七课:基本点画——横画。</h3><div><br></div><div>基本点画是任何书体都要注意的。基本点画承载了用笔非常难的方面。任何一个基本点画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是根据字形的变化而变化的。</div><div><br></div><div>起笔有着藏锋和露锋之别。起行收非常重要。起笔的角度要注意,收笔的角度也非常关键。</div><div><br></div><div>起、行、收之间有一个“节奏”。其实就是提按的变化、快慢的变化形成笔画的粗细变化。</div><div><br></div><div>往右上斜提上去的横画,往往收笔的时候有一个重压,或者收笔的时候往右下角收笔,这样子才能保持平衡。</div><div><br></div><div>性情的变化即是喜怒哀乐的变化。写字如果缺少变化,写出来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没有灵气。</div><div><br></div><div>作业:梳理整幅作品,找一找整幅作品里面各种横画,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多去玩味,多临,找出他们的区别。找出各种横画在“用笔”上有什么不同?</div><div><br></div><div>关于写横画的弧度的变化,收笔的时候可以应用一个小技巧:捻管。往右下角一捻,那个重压的横画就呈现出来了,非常方便。写不好的同学可以用这个技巧,学得好的同学可以不用。</div> <h3>第八课:竖画。</h3><div><br></div><div>竖画,在整个字的结构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我们人体的脊梁,像房子的梁柱,它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一个字能不能立起来,关键看这些纵向的线条,就是竖画。</div><div><br></div><div>竖画,可以粗,可以细,可以有弧度,朝内,朝外,它就形成了向背、开合。有粗、有细,它就形成了不同的效果。</div><div><br></div><div>然后还有左倾斜、右倾斜,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整个字的重心产生微妙的变化,但是与其它笔画的配合,又使整个字保持了平衡。</div><div><br></div><div>中间的竖画往往是直中见曲,临帖的时候要非常注意竖画的角度,注意它其中微妙的变化,不要一下子就把它写直了。而两边的短竖画都要往里面扣。</div><div><br></div><div>在读帖以及临摹的时候,要计白当黑,不单单要看笔画,还要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留白。</div><div><br></div><div>要注意竖画的起、行、收,以及提、按变化。</div><div><br></div><div>作业:梳理整幅作品,从整幅作品中找找各种竖画。看看他们之间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多去揣摩、临摹、玩味,找出其中的规律,加以掌握。以便为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div> <h3>第九课:撇捺画。</h3><div><br></div><div>撇捺画是连带的,我们学习书法,不应该把撇捺画分开来写,分开来讲。</div><div><br></div><div>撇画的收笔和捺画的起笔是连贯在一起的。撇画是边走边提笔,捺画是边走边压笔。</div><div><br></div><div>撇画可以分成:竖撇、斜撇、直撇等。</div><div><br></div><div>撇捺画的几种形态:撇展捺收,撇收捺展,左高右低,左低右高。</div><div><br></div><div>要注意撇捺画起笔和收笔其中的来龙去脉。角度,幅度。用分段的方法去把握笔画的节奏。用外连多边形去分析每个字的字形。</div><div><br></div><div>老师教的永远是方法,我们要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多去分析笔画、字形、章法等等,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书法,不但要用手,还要多动脑,多体会,多总结。</div><div><br></div><div>造化: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要将老师教的方法,化为自己的领悟。</div> <h3>第十课:点画。</h3><div><br></div><div>点画虽然是所有笔画当中最小的单元,但是还是要讲究起、行、收的完备性,这个之前有讲过。</div><div><br></div><div>特别要注意点画入笔的方向和出锋、收笔的方向。写点画时,要保持笔锋的弹性。讲究提、按的动作和笔锋在纸面上滚动的感觉。这样子写出来的点画才能入纸。</div><div><br></div><div>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连带,牵丝映带、呼应关系。</div> <h3>第十一课:笔性。</h3><div>人有人性,笔有笔性。</div><div>笔性:性格、性能。毛笔的性能:软、富有弹性。用笔、笔法。</div><div>毛笔:笔尖、笔肚、笔根。</div><div>发挥毛笔的弹性也就是笔法。</div><div>洗完毛笔之后用一些纸巾吸干水份。</div><div>一个盆子装墨,一个盆子装水,水墨分离。笔根吸满水,写出来的字很润。墨干,水份吸多一点。默稀,水分稀少一点。准备一个砚台磨墨来写。磨墨即是磨心。读帖即是读心。洗笔即是洗心。多看书。修身修己,修炼自己。如何用水和墨?写字要有所考虑,不能浪费纸。一临、二看、三对照。要对比,要思考。用笔是长期积累的。字形是一种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以先注意抓形,把形抓准了,再把用笔加进去,这样字形和用笔都完备了。要自己会给自己治病,自己写,自己批改。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一边写,一边思考、研究。光写,不用脑子,肯定也不行。如何抓字形?(1.字的外界多边形、外界轮廓。2.找参照物,找准点画和点画的方向、位置,点画的长短,看哪边放哪边收?)怎么注意章法?</div> <h3>第十二课:分析结构,结字规律,用笔规律。</h3><div>1.找外界轮廓(金边银角)。从外界多边形分析字的外轮廓、收放、留白、伸展、主体。</div><div>2.入笔的动作,行笔的提按,收笔的方向。</div><div>3.切入、按、转、提、顿、顶、弹性、出锋、钩出……</div> <h3>第十三课:用笔的完备性。</h3><div>1.起、行、收要有动作。起笔是保证一个字的质量的,收笔是保证下一个字的质量的。</div><div>2.发力点。</div><div>3.入、顶、走:通过弹性。疏密对比,也是收放的对比。</div><div>4.笔意连贯!姿态!神采为上!可以写的夸张一些。</div><div>5.一定要注意起收笔的完备性。牵丝与笔画是两码事。牵丝,一定是要等一笔结束了,再通过弹性带出来的。</div> <h3>第十四课:左右结构的字,如何临摹?(是开?还是合?)</h3><div>1.点画入笔方向变化?(是藏还是露)</div><div>2.入笔角度的变化?</div><div>3.点画长短的变化?</div><div>4.点画的的向背俯仰变化?</div><div>5.点画都高矮变化?</div><div>6.转和折的变化?</div><div>7.笔调粗细的变化?</div><div>8.方笔、圆笔之间的变化?</div><div>9.起收、转折的变化?</div><div>10.点话的提按变化?</div><div>11.疏密的变化?</div><div>好的作品一定是耐人寻味的。我们细细的品味这幅作品好在哪里?我们临摹的时候能不能写得像作者一样的好。如果没能达到。就要找出我们和作者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跟作者一样的好呢?临帖的时候觉得自己临得很不错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创作,你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了。</div><div>学习书法要懂得化繁为简。一个点画怎么写?这个点画有多少个变化?是根据一个怎么样的规律去变化的呢?点画知道以后,然后结构它是怎么样安排的呢?</div><div>然后写好一个字之后,又怎么样写好一个字组呢?写好一个字组之后,又怎么样写好一行乃至于篇呢?就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临摹就是去走古人走过的路。要意会古人,明白古人的这个意思。什么叫做传承?他走过到这里没走了,我们继续走,就叫做传承。</div><div>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创作。</div><div>作者这样写,我们临摹的时候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一定要弄清楚这样写的理由,才会有所收获。</div><div>1.加强对笔画的理解。</div><div>2.加强对毛笔的掌控能力。</div><div>如何当一个好的书法老师?</div><div>1.如何临帖?作者的背景、故事,作者的平生,源头,溯源。</div><div>2.如何分析字形?用外界多边形分析法。</div><div>3.如何分析用笔?观察起、行、收的完备性。</div><div>4.如何分析章法?主笔、收放、行气、布白。</div><div>学习书法要懂得化繁为简。</div> <h3>第十五课:启发式教育,总结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h3><div>1.用笔是书法基础。</div><div>2.掌握毛笔的笔性,知道怎么去用笔,然后了解结构的特点。</div><div>3了解章法。</div><div> 临摹升入了,创作就自然而然了。</div><div>点画规律与变化。</div><div>1.上下结构怎么安排?</div><div>2.左右结构怎么安排?</div><div>3.半包围结构怎么安排?</div><div>4.独体字又怎么安排?</div><div>用笔的起、行、收一定要做到位。在行笔过程当中,你要非常注意,笔要开始走了,你要考虑到你这个笔有没有弹性?锋是不是铺开的?是不是中锋或者是不是侧锋能够转为中锋?行笔是不是有弹性?收笔是不是收好了。起、行、收我们分清楚线条和牵丝的一些变化。出锋的时候一定要把笔尖调整好,不要盲目的出锋。收笔一定要收到位。收到位就是为了下一个字的起笔的行走。</div><div>我们要观察字形的走势。它是一个怎么样的外界轮廓?找一些参照物。我们根据参照物安排点画的位置、方向。这个字的势态是怎么样来的?它是不是垂直的?它是斜向哪一边?</div> <h3>第十六课。找出外界多边形和主体部位。</h3><div>单字:疏密的对比。</div><div>字组:疏密的对比。</div><div>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当计白当。</div><div>夸张手法,一定要做到位。</div><div>行笔有没有弹性?</div><div>锋是不是中锋?铺开的?</div><div>收笔有没有收好了?</div><div>密如何密?疏如何疏?密就是点画靠近,它就密了嘛!点画打开,空白多,它就显得舒朗。这种疏密的对比,它就会形成一个节奏感。</div><div>书法之所以难,它就难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物象。如锥画沙,屋漏痕……王羲之看鹅划水,悟到笔法。学习书法一定要去“悟”,感悟!</div> <h3>第十七课:初学者如何洗贴?</h3><div>1.取法乎上,选历史长河中大家公认好了,高级的。</div><div>2.墨迹为上,选墨迹本比较好!</div><div>3.初学者选字帖,选规范一点的比较好。</div><div>4.魏碑,初学者首选《张黑女》《张孟龙》。</div><div>5.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你选的字帖要是自己喜欢的。不要别人说好,你就选。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div><div>王羲之的特点:妍!好看!漂亮!优雅!</div> <h3>第十八课:化繁为简!</h3><div>1.转:转就是“提”!</div><div>2.遇到复杂的字,我们要把它简单化。</div><div>3.顶起来,有弹性再行笔。</div><div>4.切下去,顶起来,万亳齐立。</div><div>5.一定要顶起来,“有弹性”,再走。</div> <h3>第十九课:如何去控制笔亳?如何提高笔亳的弹性?</h3><div>任何点画的形态取决这三个方面。</div><div>1.笔起落的角度以及方向。从笔尖去入手,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动作”。</div><div>提按的变化,其中的“动作”以及运笔的方向?</div><div>2.入纸的深浅,即是笔调。一份笔,二份笔,三份笔。提按的变化,笔调要有变化,不要描“单薄”了。</div><div>笔头(指起笔)的形态,是方的还是圆的?方,切出来就会方。圆,藏锋的就会圆。</div><div>如何能写出来,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关键就是掌握、控制笔亳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字帖要“读帖”, 表现出来是一个怎么样具体的形状?然后要想,我要怎样表达,才能达到字帖上的这个形状?首先要从哪里入笔?1.入笔的角度和方向?</div><div>2.入笔的深浅?然后是具体他是方的?还是圆的?方,我们就“切”。圆,我们就“转”。藏锋、露锋,这些东西,我们都要考虑好。</div><div>3.写!写完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哪个地方还没有做到位。我们继续写,然后对照,找出不足的地方。进步,就是我们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就叫做进步。</div> <h3>第廿课:章法的梳理(一)单字的变化。</h3><h3>章法讲究变化。大小的变化,虚实的变化,块面的变化。</h3><div>单字(变化)☞☜字组(变化)☞☜行气(变化)☞☜一篇(变化)。</div><div>把握好主体的情况,注意“收”、“放”的变化。像“千手观音”一样产生变化。</div><div>主体与主笔之间的对应关系。</div><div>写下一个字,要参考上一个字来写。</div> <h3>第廿一课:章法梳理(二):字组的变化。</h3><div>1.上下字之间的关系。注意每个字“放”的位置的不同。往往“放”的是这个字的主笔。</div><div>2.字组之间的关系。(不能等距)注意组一组之间的间距变化。要像看高山一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才会显得自然。</div><div>3.注意字组内部间距,还有字组与字组之间的间距变化。</div><div>4.练习的时候,先用笔标出来字组,谁和谁是一组?三三两两,然后再开始练习。</div> <h3>第廿二课:章法梳理(三):学书脉络与方向。</h3><div>正式场合:要求规范,工整。</div><div>笔记、记录:随性、潦草。</div><div>1.用笔,可以从米芾、赵孟頫入手。学会用笔之后,再绕回来向“圣教序”学圣结构。</div><div>2.章法:小字,可以学王羲之的手札,学宋代人、元代人。大字,可以学明清,傅山、王铎。</div><div>用笔:起、行、收,提按、转折。怎么入笔?怎么压?怎么行?怎么收?(起、行、收的完备性)入笔怎么按?怎么提?怎么入笔?怎么按?怎么提?怎么转?怎么折?</div><div>结构:1.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div><div>2.左右结构,(包括左中右结构)。</div><div>3.包围结构,(包括全包围、半包围)。</div><div>4.独体字结构。</div><div>结构对章法的重要性。</div><div>1.左右结构:倚侧、开合、错落。</div><div>2.上下结构:托附、含盖、错落。</div><div>3.包围结构:包得住。</div><div>4.独体字结构:可大、可小。</div><div>转,有上翻,下翻。</div><div>折,有耸肩、平肩、掉肩。</div> <h3>第廿三课:章法梳理(四):关系。</h3><div>线条艺术,造型艺术。线条是书法的本质。制造矛盾,化解矛盾,既对立又统一。</div><div>一,大小的变化:渐变!渐大,渐小。</div><div>1.中轴线不变,左右两边同时渐大,渐小。</div><div>2.左边对齐,右边渐大或渐小。</div><div>3.右边对齐,左边渐大或渐小。</div><div>左右两行之间要穿插着。左右两行之间,不能同时大,同时小。</div><div>二,粗细变化:夸张!!!让粗的更粗!细的更细。粗:笔按下去。细:笔提起来。</div><div>左粗右细。</div><div>左细右粗。</div><div>上粗下细。</div><div>上细下粗。</div><div>独体字,可粗、可细。</div><div>粗的比较“实”,醒目!</div><div>细的比较“虚”,灵动、空旷。</div><div>收,收紧。放,放开。</div><div>用手掌打比喻。手掌是主体,手指是可放的部分。</div><div>收放:</div><div>1.上收下放。</div><div>2.上放下手。</div><div>3.左收右放。</div><div>4.左放右收。</div> <h3>第廿四课:章法梳理(五):总结。</h3><div>字的大小要有变化,中轴线要有摆动,摆动后又感觉很直。不直之直。上下,不齐之齐。</div><div><br></div><div>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启发!祝愿各位书友,书艺更上一层楼!<br></div><div><br></div><div>书艺交流,请加微信:WZ1501791792</div><div><br></div><div>也许你拥有的,正是别人想要的!</div><div>转发!转发可让更多的人受益!</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