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大年初三(2月18日),我们家一行5人,早上9:10分乘坐D5242,从武昌直达襄阳东站。经历2个多小时即到。早春的襄阳啊!春意寒寒。吃罢午饭已是中午两点半了。</h3><div> </div><div> 第一站 唐 城</div><div><br></div><div>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岘山临江风景区,东连江水,南跳鹿门,西依岘山,北接古城,依托襄阳建城2800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将岘山、汉水、孟浩然、习家池等大批代表性襄阳文化元素注入景区,使其独具蕴含岘山文化、汉水文化、诗歌文化、史学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等在内的襄阳文化高地,为游人呈现"一枕春梦,浪漫唐城"的极致之旅。整个唐城占地600亩,步行大概要5个多小时,才能走圈。</div> <h3> 唐城建筑分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水系六大类。</h3><div> 九大建筑群包括:明德门、朱雀廊、东西市、青龙寺、唐皇宫、西明寺、胡玉楼、高力士宅、涧南别业等,细节考究古香古色。</div> <h3>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德门。导游介绍说:每天早上9:30有《大唐迎宾》的演出;朱雀廊:10:00有奇人导事的演出;花萼相辉楼:11:00有《大唐飞歌》的精品演出,且都是免费观看。可惜我们都未看成。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之前(即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丶山西的勸雀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遗摵的是后唐的战火将这座名楼摧毁殆尽。而后少有人知晓"天下第一名楼''。</h3> <h3> 随着人群,我们走在''朱雀廊"道上,两边的商铺都挂着红红的灯笼,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春节的喜气。游人熙煕攘攘,穿梭往来,连接不断。到了"瓮城'',他们几个年青人一口气爬了上去。仰望着高高的城墙,腿都软了。"外婆,快爬上来吧,快爬上来吧!"只听见我的小外孙扯着嗓门喊着。这时,我使足了劲,拿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终于登上城楼了!哇噻!向下俯瞰跳望,唐城建筑群太宏伟了。来不及思考,连连''咔嚓'',拍了很多人文景观,不少游客三五成群合影留念,租了唐装,摆各种优美的P0S E ,我也象个老玩童,倘佯其中。广播里不断传来《市集》的歌曲。我们5个人不掉队,你帮我拍,我帮你拍,那真是:笑声在唐城里荡漾、幸福在唐城里流淌、吉祥在唐城里飞扬!</h3> <h3> 我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了。孩子们又观看了"唐皇宫"、"青龙寺"、东市''等,四个小时过去了,路灯亮了。等候了很久的司机,专程带我们吃了襄阳老字号"邓记牛腩"牛肉面。结束了一天的旅行。</h3> <h3> </h3><h3> 第二站 : 习 家 池</h3><h3><br></h3><h3> 习家池,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园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少有的汉代名园,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风凰山南麓,史载为东汉襄阳候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所建。习郁在白马山下筑一长六十步、宽四十步的土堤,引白马水建池养鱼。习家池中圆台上建有重檐二层六角亭,俗称''湖心亭"。其周绕以雕花石栏,凭栏可赏出水芙蓉,悠然游鱼。</h3> <h3> 第二天早上,吃罢早歺,我们乘车来到习家池。穿过风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欣赏着汉代名园的旖旎风光。渐渐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其间: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h3> <h3>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一池晶莹,笑容可掬。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副池,干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盛衰变化。</h3><h3> 驻足北望,高岗之上,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古色古香,深邃典雅。</h3> <h3> 如果你是夏天来,这里群山环抱,苍松古柏,花香鸟语,风景幽静,有"华夏第一城池"、"干古帝乡"、"智慧之城"等美称!</h3><h3><br></h3><h3> 第三站 : 古 隆 中</h3><h3><br></h3><div>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一27岁)隐居之地。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他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div><div> 干百年来,多少游人慕名而来,多少感怀流连于此。她是一座城市的门户,也是一座城市的底蕴。</div><div> 看!古隆中牌坊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div> <h3> 牌坊前照相的游客排着长长的队,轮到俺们了,顾不上姿势、顾不上表情,连连拍呀拍!<br></h3> <h3> 顺着人流来到"草庐亭'',穿过躬耕田,真是一步一景。我们直奔''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栓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h3><h3> </h3> <h3> 也巧,正赶上每天16:00整对游客的专场演出。观看节目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不少年青的父母干脆背起心爱的儿女......。</h3><h3> 演员的妆扮出场,一瞬间将你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那个年代。</h3> <h3> "三顾茅庐"故事梗概:</h3><h3> 刘备同关羽和张飞带着礼物,连夜来到隆中。看门的小童听说他们是来找自己的主人的,回答说:"先生不在家,早上就出门去了,也不知去了哪儿,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h3><h3> 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家,又和关羽、张飞一起,顶着漫天的大雪去隆中。可是到了才知道,诸葛亮已在头一天和朋友出门云游去了,三人又扑了空。</h3><h3> 过了些时候,刘备准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恼火了,但刘备并不灰心。三人再次来到卧龙岗,听小童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等着,过了好大一会儿,小童才出来把三人请进草屋,说是先生醒了。</h3> <h3> 先是自我介绍,接着谈论起天下大事来,刘备表明了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和意愿,诸葛亮见刘备谦虚诚恳,便说:"荊州地势险要,是个用兵的好地方,刘表既然守不住它,将军应当取而代之。先占据荆州,站稳脚跟,再取益州,然后联合孙权,交好西南各族,待时机成熟,再向中原发展。那么,统一天下的大业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时锣鼓喧天、观众掌声雷鸣、连连叫"好"!</h3><h3> 从此以后,诸葛亮用他全部的智慧和才能辅佐刘备打天下。</h3><h3> 演出结束后,游客纷纷和演员合影留念。这时,已是下午四点半了,我们急着下山赶火车,由于时间把握得好,于是顺利坐上了18:15分的返程车。一路上,切身感受到诸葛武候的机智和三国文化的精粹。</h3><h3> 新春享遇襄阳,穿越干古帝乡!幸福满滿!收获满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