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5707工厂三线建设纪实第二集

陈峰,

<h3><b><font color="#ed2308">祖国不能忘记!空军5707工厂三线建设纪实(第二集)</font></b></h3> <h1>​ 这是现今5707工厂厂区内照片。<br>右手白楼处在1965-1966年时是当时5707工厂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食堂。原来那里有一排国民党的老房子。<br>  从1965年到1968年为了早日建成涡喷-5生产线,从上到下,当时的职工是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工厂初建时的那些同志,他们为工厂建设付出了辛苦。做出了贡献。<br>  到1985年他们中有的已经陆续离、退休了。甚至有的同志已经离开了人世,而尚在各个岗位上的同志,大的已经年过半百,小的也已经接近50岁,他们来三线时,差不多都是二三十岁,这个年龄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精力最充沛,最旺盛的时期,为了工厂建设,他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这里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h1><h3></h3><h3></h3><h3></h3> <h1>是现在5707工厂厂区内的照片.当年左手边是托儿所和木工房,右手边是一排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厂房。白房子前面三号洞入口处原来是113车间荧光室和喷漆房。现在国民党的厂房都不见了。</h1> <h1>  1967年3月、工厂组建了职工子弟学校,当时只有这简陋的两排平房做教室只开办了小学1-4年级有学生74人,教师4人。<br>  学校采取一名老师包教一个班的教学模式。记得当时陈峰上语文课内容,一是学习毛主席语录、二是读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条件非常艰苦。到今天已经有50多年历史了。<br>  许多5707子弟都在此上过学。70年代后期5707工厂又重新在对面山上建了新学校。</h1><h3></h3><h3></h3> <h1>  80年代5707工厂修建的家属宿舍。开始大多数房间面积只有18-22平方米,一般要住一家人4-7人。非常拥挤。条件相当艰苦。照片中的房子是稍后建造的面积稍微大一点。<br>  早先这里是一排平房,有一个篮球场,是空军后勤部,汽车二团配属5707工厂一个汽车排的驻地。当时配的车辆是从苏联购买的嘎斯-51型汽车。这个大门是5707家属区大门。</h1><h3></h3> <h1>  左面这栋红房子赵兰曾经在此住过。里面的楼房是80年代初建的,楼房第一次有了阳台。现在5707人绝大部分已经搬到遵义市市区居住。现在留守人员很少。</h1> <h1>  这是1970年开始建造的住房,1-4号楼, 这栋楼房一套房间面积只有18、9平方米。<br>  此楼由工厂自行设计,由湄潭县建筑社施工,现在看来,这4栋楼房无论是设计的合理性还是使用面积,施工质量都是低标准的,但在当时,却可以说是工厂最好的住宅楼了。这4栋楼的造价为毎平方米58、98元。<br>  陈峰曾经住过。每月租金1元2角钱。电费2分钱一度,水免费用。</h1><h3></h3><h3></h3> <h1>大家看到的一排低矮小房,在遵义有特殊的用途。它是5707工厂每家每户的煤棚,是专门用来装煤的。<br>  当时煤炭非常便宜,散煤5元钱一吨,块煤8元钱一吨,每次拉煤厂里都是派专车前去,一般每户人家一年烧不到一吨煤。每到星期天,可见有人到山上挖黄泥巴,然后回到煤棚前自己打煤坯,打煤坯的人往往脸花、手黑、浑身脏的一塌糊涂,最使人沮丧的是根本洗不到澡。</h1><h3></h3> <h1> 这是空军5707工厂1976年建造的住房,每户面积22-30平方米,毎平方米造价147、67元,要领导和老职工才有资格住进去。一般年轻人是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的。 <br>在此引用一篇三线子弟网文:<br> 今日会友,聊起作为三线子弟的经历。他惊叹我的故事听起来“很精彩”——“我只接触过老年版的三线建设子弟。你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年轻的三线建设的后代。”<br> 我知道,那些老去的人,脑海中的化石堵住了嘴,如果不进行考古学式的询问,吐出来的只有青春热情的残渣,或者变革中被剧痛割伤的影子——后一点,又往往是他们避而不谈的。中午,试图从母亲口中继而挖掘一点东西,她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我们那时候多红火、多热闹,哪像现在,人都没有集体荣誉感了。我们举办各种小团体,跳交际舞……”而我,我们,作为最后一代其实已经散落到城市角落中的三线建设后人,如果再不提起笔来记录,那残渣也好、影子也罢,都将愈发变淡,最后,变成明晃晃太阳地里的白花花。从前看王小帅的电影、看校友杨潇的《子弟》,总觉得不够,我想,人大概有天然的义务,去记录他的遭遇。 <br>  长久以来,大厂子弟的经历如雨落入土壤一般融入了我的回忆,习焉不察,我从不觉出异样。一次和朋友聊天,我脱口而出:“我们厂”,惹来朋友的嗤笑:“什么叫做‘我们厂’,说得你好像在单位里混了很久,张口就是‘我们单位’、‘我们局’似的”。还是学生的我不知如何解释。我一直以为,“我们厂”和“我家”、“我们学校”是同一种表达。这个自我指涉的词奇妙地将个人与某种组织黏到了一起,水溶于水,鼻息混杂着鼻息,带着天然的合理性将个体的身份划出了边界,嵌在世界井井有条的秩序之中,自然而然。直到读博时,有一次和师妹吃饭,她很自然地聊到:“我们厂如何如何”时,我吃了一惊,那种习焉不察的感觉突然分离了出来,以极为异样的状态倒刺了我一针,我急忙问:“你也是厂矿子弟?”她点头称是,她来自山东莱钢的大厂,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算迁往内陆的三线建设后人,但是,类似的经验迅速地拉近了我们的关系,我们聊起了挂在脖子上的红绳钥匙串与白球鞋。我意识到,“我们厂”是一个筛子、一个暗号,一个类似天地会中流传的江湖切口。万人如海一身藏,对一句切口,那形状模糊的身体就突然打了磨、削了尖、抹了油——继而冒了头。一言即合,心照不宣:我们有着同样的出身。<br>  “暗号”不成体系,它既包括特殊的词汇与句法,又涵盖了整套言说方式。比如说:普通话。标准的三线子弟只会说普通话、到哪里都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我对后来回迁到城市里,同学们之间交谈用方言、和我交谈又别扭地改成普通话的记忆很深刻——“别(四声)马普”,对他们来说,总是一项辛苦而又麻烦的口技活动。在厂矿中推广普通话,作用类似于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在厂矿这块人为制造的飞地上,几乎是一夜间就涌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然而,不管你说上海话、北京话、湖南话或者东北话,到这儿,就得接受这儿的游戏规则。一刀切的指令如同石灰抹墙,所有带有地域色彩的东西都必须涂平,因为它们是不规则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想想看,方言里揉碎了多少地方植物的汁液、土壤的湿度、食物的气味以及肉体的习惯?<br>  语言是身份与归属的栖息之所。在厂矿这个人造社会中,既然外在的阶层被抹平或者倒转了,那么隐微的,基于语言则分离出各种微妙的阶层视角,水油分层,丝毫不爽。比如,在工厂里讲普通话,回到家,就一定要在邻里间讲上海话,这时候,普通话处于被贬义的地位。王小帅的《青红》里,老一辈的人仍然固执地讲上海话,这是一种从语言上实现的疏离感与自我优越感的建构;同时,面对包裹着大厂的山区中的农民,厂矿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简直毫无悬念地战胜了那些 “土里土气”的方言。这时,私人生活中有时受到压抑的普通话又咸鱼翻身了。地域、物质、观念与文化程度的差异被悄悄挪用到了语言的选择与表述中。自然,从实用交流的角度来说,普通话无疑成为了最便利的交流语言,也成为了日后三线子弟互对暗号的一个法门。<br>  后来,我才意识到,对语言的苍白化处理是与个人身份被抽空同步的,两者都意味着厂矿子弟“在而不属”的无根状态。很多年前,我爱上一个男孩,他来自农村,我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查阅百度地图寻找他的家园,从省入市、从乡入镇、最后精确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中小小的门牌上。面对这种细微而精确的定位,我突然感到一阵伴着惊奇的嫉妒——因为,我没有这种身份归属。一个厂矿,往往埋首在大山中,固然,它在地理上可能会属于离它最近的某个地级单位,但在无论从行政或者文化上,它都是自成一统的,像十九世纪人们热衷于建立的乌托邦世界,一个厂矿是自给自足的,它完全按照一个理念构建而出,处于一块漂移的舞台之上或者悬浮的幕布之下。荒了、死了、完了,也就完了,谁也不用对它负责。曾经涌入这里的人,散了、走了、忘了,也就忘了,他们谁也不是。<br>  “我们厂”这一强烈宣誓身份的语汇,实际上恰恰指向固定身份的消失,而普通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和身份的缺省达成了一致。没有语言,也没有存在的家。作为一个流放者,有时,我羡慕那些“土里土气”的乡音。</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1> 当年空军5707工厂住房和煤棚距离非常近.住房与住房直接距离也非常近,没有什么绿化和规划。显得很凌乱。<br> 下面引用了一篇网文:913子弟编写,悠悠三线情<br>有修改。<br>  我生在5707,长在5707。工厂就是我全部的世界。记得我小的时候,我无忧无虑生活在偏远的工厂,一边玩耍,一边学习。那是一片多么美丽的土地啊……,我从不知道曾经生活的地方,被称为“三线工厂”。    <br>  我们的工厂靠山、靠水、靠李家湾火车站,沿着弯弯的公路,穿过小街,可以一直走进我们的家园奎塘,它像一个乖巧的婴儿,宁静地安卧于仁江河和青山环绕的摇篮里。工厂分为生产、生活区两部分;生产区里有、招待所,职工医院、职工食堂,洗澡堂,灯光球场,大礼堂等设施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小社会。那里的空气一年四季都是新鲜而湿润的,夏夜里可以看见清晰而明朗的星空,夏晚我和童年的小朋友很晚才回家,一般都要坐在家属楼的井盖边或保坎上数星星、看月亮。清晨可以听得见婉转清脆的鸟语。工厂的树木极多,大部分是法国梧桐,分布在道路两旁,它们的叶子在每一个春季里苍翠欲滴,在每一个秋季金灿灿的阳光里,像梦一样的缓缓飘零。  <br>  工厂远离中心城市,始建于1965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群群年青人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大连、成都、西安、上海等全国各地告别故土、家园、大城市走进贵州,来到三线,又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为空军源源不断的大修出了万台航空发动机,运出三线,运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的父辈,在荒凉的大三线,战天斗地,从无到有,用热血与汗水,靠勤劳与智慧,建设了我们的工厂。   <br>  那个年代我随着父辈的青春一起流逝了,厂房学校宿舍等地墙壁上到处可见“学大庆,作铁人” “备战备荒为人民”等字迹,工厂四处可见批斗大字报,浓烈的革命热潮隐约可见当年的情形。     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习惯了每天清晨在广播里醒来。小时候,大人好像总是起得很早,为我准备好早点,然后,我会背着小书包,走到子弟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清晨,校园里薄雾蔼蔼,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一批批和我一样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成长,以后又从这里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曾经,我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直到走出三线,才惊觉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不一样,才知道我们这样的军工厂,被外面的人唤作“三线厂矿”,也许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隐蔽的三线吧。从户口来说,我们属于城里人,从地理位置来说,我们又是名副其实的农村人。特殊的身份决定了我们特殊的生活方式。每天清晨,起床的军号声通过广播在工厂里响起,人们在广播声中睁开双眼,大人们一日的匆忙便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拎着篮子去不远的菜场买菜,顺便带回早点,再唤醒孩子,收拾完后,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地向着子弟学校里去,大人们也匆匆忙忙地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八小时之外,人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消遣方式,是串串门,打打牌。有的人们还保持着农村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区的空地里开出一片菜地,闲时劳动一番。于是,每逢夕阳西下时,可以看见人们扛着锄头回家的画面。到了夏季,天色稍晚,便可见到三三两两沿着厂里的公路散步的人们,庭院里的人家早早搬出了凉椅,聚在一起散凉、谈天,欣赏着如今夜里难得一见的清晰而明朗的星空。 厂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为便于交流,形成了一种掺杂着各地方言的四川话,当我们这群说着特殊的四川话的三线孩子走进外面的世界后,总有着小小的偏见,觉得三线孩子比外面的孩子更多一些单纯与活泼,甚而多了一些特殊的灵气。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使我对外面的孩子总有着一种不同的审视,而对三线人却有着一种特别的好感。<br>后来走得更远,知道在全国各地,散布着许多这样的三线厂,每逢在外面遇着和我一样来自三线厂矿的孩子,我总感到特别的亲切,仿佛四海之内皆兄弟,一见面就成了朋友。 作为时代的产物,三线厂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人们也曾经以自己是三线人而自豪。然而,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三线厂告别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要保军转民,自负盈亏,国营企业的种种弊端一下子暴露出来:机器的老化,转产的困难,地理位置的闭塞,种种遗留问题沉重地压在工厂的肩上,三线人悠闲的步伐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阔步了,在社会转型的轨道上,三线人不堪重负,步履艰难。 <br>曾几何时,三线厂不再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去处了,头上笼罩着破产与倒闭的阴云,三线人不再是让人羡慕的名词了,有着贫穷与落后的忧患。还是那公路,当年那么多的人走了进来,带着火一样的热情,带着蓬勃的精力,带着知识与力量走了进来,建设了我们的三线,而一度,又有人沿着公里走了出去,带着无奈走向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人留了下来,盼望着东山再起,找回昨日的辉煌。当年从天南地北走来扎根三线的人们,工厂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个家,谁也不愿意它会败落,谁也不愿意离开它各自去飘零。 <br>此时的三线工厂已不再是环抱我们的温暖的家,反而成了阻碍工厂发展的障碍,三线人逐渐意识到,工厂要发展,就必须告别我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宁静港湾,到紧贴市场的城市里去捕捉机遇,迎接挑战。 <br>  五十年,三线人走过河东河西,经历过潮起潮落,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起来,也许每一个三线人都会有如我一样的三线情怀,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回想起在三线里生活的岁月,毕竟那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留下了几代人的青春,留下了几代人甜美生活的记录,留下了几代人艰辛创业的历史。</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1>这是2009年拍摄的5707工厂面向四面山方向的厂大门。<br>  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物资匮乏,供应紧张,每人一个月有4两油、半斤肉的供应指标,每月卖一次肉。出了这个大门走几分钟便到了当年的食品站,每次去买肉,现场都是人山人海,有时候要排一天队才能买到肉,而且是排到猪那个部位你就必须买那个部位,碰到猪的肚皮部位,将猪肉买回家后免不了被全家数落一番。<br>​</h1><h3></h3><h3></h3> <h1>当年空军5709工厂后合并到空军5707工厂这是排子洞 ,进洞口照片。<br>空军5707子弟2017年7月重返排子洞,故地重游。这是林洁珍和张永华在排子洞洞口的留影照片。</h1><h3></h3> <h1>现在排子洞被遵义市人民政府定为中华抗战军械库旧址。</h1> <h1>当年空军5709工厂,排子洞内飞机火控雷达修理厂房。</h1> <h1>当年空军5709工厂排子洞进洞通道。</h1> <h1>这是2011年7月拍摄的原空军5709工厂后合并到空军5707工厂排子洞对面的大山。</h1> <h1>  这是原空军5709工厂 一角。<br><br>  1966年5月23日,空军航空工程部副部长杨劲到排子洞定布局,定方案,对穿洞、排子洞利用问题未定,回北京后经航空工程部研究报空军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批准在山上筹建空军29厂。<br><br>  1966年4月29日总后、总参以(66)后厂字第404号文件下达了空军29厂的设计任务书,工程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552工程筹备处。</h1> <h1>  这是当年空军5709工厂卫生所。现在已经被废弃。 墙上的标语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h1> <h1>  这是当年空军5709工厂卫生所。现在已经被废弃。 墙上的标语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当时卫生所的所长叫王德山,(原5707工厂汽车队王丽华的父亲)后调往贵阳空军5708工厂。</h1> <h1>  这是当年空军5709工厂“穿洞”厂房。 空军5707工厂接管后为5707工厂机械加工中心。现在该洞已经被废弃。这是2011年“八、一建军节”拍到的穿洞现状照片。 </h1> <h1>  这是2011年8月,排子洞前的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不能通车了。<br>  1966年11月1日空军航空工程部下达了《关于空军29厂筹备处工程管理人员配备问题》的通知,确定2552工程筹备处主任由张化民(张家弼的父亲)担任。党委书记由朱平(朱少宏父亲)兼任。曾行健、修鹏飞任副主任,行政管理人员由2502工程筹备处调配。 </h1><h3></h3> <h1>  这是当年空军5709工厂锅炉房,现在已经被废弃了。 </h1> <h1>这是赵振波在当年5709工厂食堂前的留影。<br>​ 在当年这是一个多功能食堂,我们在里面看过电影。看过革命京剧样版戏,开过批斗走资派大会。现在食堂已经被废弃。</h1><h3></h3> <h1>  在 赵振波的头上,当年有一只猴子向我们警卫排的一位天津籍战士挑衅,结果被我们战士一枪击中。猴子从悬崖上掉了下来。他现在正在寻找当年猴子被击毙的地方。</h1> <h1>  这是当年警卫战士 ,执勤站岗的小屋。现在已经被废弃。 </h1> <h1>  这是空军5709工厂食堂,空军5707工厂接管后,1976年我们在排子洞集训时就在此食堂内就餐。空军5707工厂与5709工厂相距7公里。<br>  1976年1月21日根据空军党委会第121次会议精神,决定撤销空军5709工厂,5709工厂撤销后,将厂址,部分人员、设备并入5707工厂。<br>  空军后勤部工厂管理部成立了合并小组。具体由5707工厂党委和5709工厂核心领导小组组织实施。<br>  1976年3月10日在此食堂内召开了两厂合并大会。5709工厂共并入5707工厂126人,其中干部25人。空军5709工厂其余人员分别调往洛阳571X工厂、成都571X工厂、贵阳570X工厂及芜湖572X工厂。</h1><h3></h3><h3></h3><h3></h3> <h1>​ 这是2011年8月拍摄的原排子洞空军5709工厂家属房。此地名叫核桃窝。 </h1> <h1>​ 这是2011年8月拍摄的当年5709工厂办公大楼。 现在已经被废弃。</h1> <h1>  赵振波在排子洞前留影。<br>  赵振波的父亲赵群贤,1967年服从毛主席的命令,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一家老小从沈阳空军5705工厂, 支援三线,来到了当年排子洞,空军5709工厂。<br>  排子洞是当年飞机机载设备修理厂房,这是赵振波在给大家讲解当年的情况。他们一家已经是4代人扎根在了三线。老家在哪里?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孩子已经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了?我们这些三线人,大家总结了一条就是一群无根的人。</h1><h3></h3><h3></h3> <h1>  这是空军5709工厂后合并到空军5707工厂,排子洞的远景照片。<br> 在刀刻斧凿般的悬崖峭壁上,有22个洞穴巍峨而神秘地排列在上面。且洞洞相连,名曰,排子洞。远远望去十分雄伟、神奇和壮观,走近洞外仰望悬崖,整个崖壁仿佛扑面压来,让人腿脚发软,头昏目眩。“三线”精英们就是在这种险峻、陡峭的悬崖车间里工作着,试问?在中国有那个工厂的环境能这样惊险、神秘!作者:赵振波 </h1><h3></h3> <h1>  这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军械总库第四分库。现在被遵义市人民政府设为,国民党抗战军械库遗址。<br>  国民党军械库 第4分库 设在距离空军5707工厂以北约7公里的穿洞。并开凿了22个洞,因排列成一排,故称排子洞。<br>  国民党42兵工厂产品就是送到该库收存,再经国民党国防部调配给军队使用,抗日战争结束后,该库随总库迁往西安。当时空军5709工厂就建在此处。这是穿洞的远景照片。5707接管后是机械加工车间。 </h1><h3></h3><h3></h3> <h1>  2017年8月空军5707工厂子弟从祖国各地重返排子洞,蔡一兵(上海),程辉(大连),王建跃,(遵义)查华(芜湖),张家弼(芜湖,父亲张化民时任空军2552工程筹备处主任。5709厂前称),高红庆(贵阳)在洞中留影。<br>  这儿,承载着我们年轻时最美丽的梦。沿路而上,顺路而登,仿佛只是一瞬间,关于这儿的一切都异常清晰,我们又回到那段岁月那个故事。多少年了,在这儿,曾有一群上海人,沈阳人,祖国各地的人一起在这里工作,一起熬夜加班,一起登山拾趣,一起谈古论今,一起欢声笑语,这儿,曾融入了那群人最狂热的青春之恋。<br>  许多人这是离开李家湾之后的第一次重游,有些留恋,有些伤感,有些压抑,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如此陌生。张家弼适时握住夫人的手,问:是不是感慨多多?浅笑,点头却又轻轻摇头,故事再美,终已成往事,如微风一吹,总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这重游,何尝不也是一种告别,告别不舍,告别寄托,轻轻转身,只留最初的美好。</h1><h3></h3><h3></h3> <h1>2011年拍摄,赴贵州参加三线建设的老同志在退休后被空军装备部安置回大连安度晚年,这是空军装备部为赴贵州参加三线建设退休人员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盖的安置楼房。</h1> <h1>这是安置楼房的外景照片。</h1> <h1>​这是当年5707人购买粮食的大营粮站开票室。<br>买粮程序:<br>1、将购粮本交给开票人员。<br>2、根据你所需购买品种、数量交钱后给你开票。<br>3、凭票到仓库称粮。当时毎斤大米1角3分9厘。毎斤面粉1角7分。毎斤苞米9分。</h1><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1>蔡一兵在大营粮站,开票室拍照室内情况。</h1> <h1>  这是大营粮站现状照片,从1965年起经过50多年风吹雨打,整个粮站变化不大,还是过去的老样子。 </h1> <h1>​ 这是大营粮站大门照片,当年毎一位5707人可能都到过此地。过去买粮是一个负担。每次买粮都很累。<br>  记得少年时一次扛30斤粮,要走2里路左右,由于体力不够,路上要休息几次才能将粮扛回家。遇到买面粉,浑身都是白的,又洗不到澡只用凉水冲一下了事。</h1><h3></h3> <h1>1974年3月29日下午2点,空军5707工厂首批下乡知识青年欢送大会后,部分家长、领导及知青们的合影。<br>  左手楼房为国民党42兵工厂遗留的营房,营房墙壁上写的标语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现在只能看见“高举”两个字。<br>  左手一排为文化大革命产物“大字报栏”。背后为食堂的一角。<br>  下乡的知青们每一个人都胸戴大红花,此时他们无比光荣。<br>第一排左起:<br>赵兰、连美英、知青办领导、赵建琴、张玉琴、林洁珍、知青办领导、曹志萍、梁西平的父亲、朱平、李廷功、高昌、陈峰的母亲李秀英、王明全的母亲、李朝中的母亲。<br>第二排左起:<br>李鸿文的父亲李信、李朝中的父亲李长明、张玉琴的父亲张继刚、方宏连的父亲方济金、曹志萍的父亲曹进才、顾永刚的父亲顾发生、李伟的父亲李春友、吴树青的父亲吴国兴、赵建勤的父亲赵金生、林洁珍的父亲林章富、蔡一兵的母亲赵秀芝、张成栋的婶婶、张家弼的母亲任静之、方宏连的母亲、赵兰的母亲。<br>第三排左起:<br>王明全、李朝中、顾永刚、张成栋、李伟、吴树青、方宏连、蔡一兵、李鸿文、张家弼、陈峰<br>​</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1>​ 1974年3月29日空军5707工厂首批子弟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来到了鸭老山解放军总后勤部204农场。<br>  当天农场官兵敲锣打鼓,在道路两边热烈欢迎我们下乡,接受解放军再教育。<br>  由于不符合知青下乡政策。一年后我们集体转场,到新浦、新文公社知青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br>  当时女生发的是空军军装,男生发的是陆军军装。工作服是草绿色抗美援越夹克式,这种工作服为了适应越南的气候,衣服腋窝下可以透气,裤口可以扎成绑腿状。是从昆明军区调拨的。在当时非常时髦。当年有一套草绿色军装穿在身上,是让许多人非常羡慕的事。<br>  此照片是到达204农场后的集体照片,照片中的人个个风华正茂,其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16岁。<br>女生左起:曹志萍、赵建琴、连美英、赵兰、张玉琴、林洁珍。<br>男生左起:吴树青、张家弼、李伟、方宏连、李鸿文、蔡一兵、李朝中、顾永刚、张成栋、王明全、陈峰。</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3></h3><h1>1980年8月24日, 空军5707工厂第二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合影照片:45名团员代表出席了大会,选举产生了由9人组成的厂第二届团委会。<br><br>后排左起雷达德、金宝荣、曲仁刚、?、曾中良、?、唐中正、张东明、李鸿文。<br><br>倒数第二排左起:?、任连海、?、陈峰、曲春明、顾永刚、周博文、程东洋、黄敏、彭德明、王世芳。<br><br>倒数第三排左起:雷天佐、陈庭荣、?、周泽模、文林安、张继刚、李庭功、蔡英杰、罗显银、王贤祥、何正胜、潘占元、陈仁礼、龙检华、严学良。<br><br>前排左起:肖桂兰、高红军、李朝花、张玉琴、李照美、何萍、蔡惠萍、罗成洪、连素芬、张学佳、张月萍、金玉玲、毛朝莉、李开荣、赵文君、郑素芳、连彩英。</h1> <h1>​ 空军5707工厂1982年2车间老照片。<br>后排左起:杨文森、?王明花、汤玉琴、杜玲、李成兰、朱红、林玉珍、陈红、?周玲娥、王敬芳。<br>前排左起:钱念、李朝花、胡玉清、程洁、顾麟宝、程积仕、?、毛朝莉、袁小萍。</h1><h3></h3><h3></h3> <h1>  解放军5707工厂1980年共青团代表大会时,113共青团代表集体合影。<br>  左起;团支部书记彭德明,程东洋、党支部书记龙建华、周博文、厂政治部主任罗显银、陈峰、毛朝莉、李鸿文、李武珍、黄敏。</h1><h3></h3> <h1>  解放军5707工厂第二批下乡知青合影照片:<br>前排左起王建跃、郭云、刘国民、徐慧、连淑梅、朱少敏、李朝花。<br>后排左起刘国民的父亲刘震中、连淑梅的父亲连兴发、郭云的父亲郭志英、王建跃的母亲杨美文、朱少敏的父亲朱平、李廷功、徐慧的父亲徐正元、李朝花的父亲李长明。</h1><h3></h3><h3></h3> <h1>这是当年在遵义张洁英家后山上的留影。<br>她们身后远处是李家湾火车站。远处的火车隧洞隐约可见,左起张洁华(父亲:张化民)、朱少敏(父亲:朱平)(第二批知青现在武汉)曹健(蔡一兵的爱人、)曹健的妹妹、张洁英(父亲:张化民)。前排的小姑娘是朱少敏的妹妹朱惠玲(父亲:朱平)。</h1><h3></h3> <h1>  看她们是多年轻啊!<br>后排左起5707子弟曹志萍、赵兰、张玉琴.<br>中排左起5709子弟孙文艳、5707子弟赵建琴.<br>前排左起5709子弟鲁怀荣、5707子弟张洁英、5709子弟修亚茹。</h1><h3></h3><h3></h3><h3></h3> <h1>2010年, 蔡一兵(父亲:蔡英杰)看望朱少宏(父亲:朱平)母亲(朱平的爱人)时的留影。</h1> <h1>  2011年6月 左起杨光、陈峰看望在大连离休的老厂长高昌。 <br>  高昌原空军5707工厂德高望重的老厂长,是所有原老一代5707工厂厂级领导唯一还健在的老革命。我和杨光见到老厂长后激动万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淌了下来。老厂长也非常高兴和激动,也和我们一样热泪盈眶。<br>  老厂长先后在贵州遵义空军5707工厂和贵阳空军5708工厂任厂长,是空军支援三线的功勋厂长。被空军装备部安置在大连安度晚年。</h1><h3></h3><h3></h3> <h1>​ 当年张家弼(父亲张化民)代表昆明军区7105部队参加广州全军运动会时的留影。他参加比赛的项目是100米蝶泳。</h1> <h1>当年蔡一兵(父亲蔡英杰)代表昆明军区7105部队参加广州全军运动会时的留影。他参加比赛的项目是1500米自由泳。可惜李鸿文的照片没有找到。他们是一起参加比赛的。</h1> <h1>此照片拍摄于1973年,7105部队(昆明空军指挥所)游泳队全家福照片。<br>  照片后排左起,左二、高东洋、左三、张家弼、左四、蔡一兵。<br>  第二排左二、李鸿文。<br>其中张家弼、蔡一兵、李鸿文代表昆明空军指挥所到广州参加了全军游泳比赛。</h1><h3></h3><h3></h3><h3></h3> <h1>  这是空军5707工厂厂区和家属区之间的仁江河现状照片。河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也没有任何雾霾天气。沿着仁江河畔的崎岖小路去大小岛戏水,游泳。远处白墙红顶李家湾车站是许多三线建设者回归的起点。</h1> <h1>2011年8月,在空军5707工厂家属区大坝下面拍摄的河道照片,河水宁静,清澈见底。</h1> <h1>解放军5707子弟 左起:陈一伍,李朝中,刘国民,刘春华、王建跃、黄旅祥、王德万,张小雁1973年初中毕业留影。</h1><h3></h3><h3></h3><h3> </h3><h3></h3><h3><br></h3> <h1>解放军5707子弟和老师的合影照片。<br></h1><h1>后排左起:陈一伍、刘国民、王德万、刘春华、王建跃、黄旅祥、张小燕、李朝中。<br>中排左起:詹老师、李老师、刘老师、潘占元校长、刘玉英书记、何老师、李老师。<br>前排左起:连素美、李朝花、徐慧、张洁华、郭燕青、高红军。</h1> <h1>方宏连当知青在农场时留影照片。<br>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和爱学习的人,是我们第一批下乡知青中唯一考上正规大学的人。<br>他爱好体育、喜欢文艺、学习又特别的刻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身后的楼房是5707厂知青们的集体宿舍,远处是我们农场的第二篮球场。</h1> <h1>李家湾少年。左起:顾永刚,刘春华,方宏连,王建跃。</h1> <h1>2011年8月,发小,同学和好邻居在当年居住过的房子前面拍照留念。<br>左起:刘国民,李朝花,高红军,徐惠,刘春华。</h1> <h1>左起:徐惠和刘春华,两位邻居在各自的家门口手拉手拍照留念。</h1> <h1>2017年刘春华重返遵义,这是在遵义茅台镇拍照留念。<br>左起:王德万,王建跃,顾永刚,刘春华,刘夫人。</h1> <h1>2017年刘春华来到成都和发小在一起。左起:陈峰,刘春华,朱绍宏。</h1> <h1>2018年刘春华在武汉和发小在一起。左起刘春华,吴英明,郭艳清,朱绍敏。</h1> <h1>2011年8月,5707子弟自发组织了,《空军5707厂三线情怀怀旧之旅》其中有一项游泳活动。<br>大家经过20多年,有些人已经有30多年没有到5707工厂家属区外面的大坝游泳了,看顾永刚所摆的姿势就是兴奋。<br>  游泳开始后,大坝上,宁静的河水已经被打破,坝下翻腾的浪花把大家带回到了儿时,参加游泳活动的发小们在畅谈着,女生中只有郭颜清穿了游泳衣,其他四人高红军、朱少敏、李朝花、徐慧被大家游泳的场面深深吸引着,她们犹豫是否应该下水。<br> 看到大家游泳的场面,李朝花终于忍不住,在没有穿游泳衣的状况下,毅然跳到了水里 畅游了起来。<br>  接着,高红军也在没有穿游泳衣状态下被李朝花拉下了水。看到这种情况朱少敏也义无反顾跳到了水里。<br>  这时坝上只剩下徐慧,徐慧东躲西藏,犹豫不决,想下水可又没有游泳衣,这时陈峰和杨光一个眼神交流,两人从水里冲上大坝不由分说,抬起徐慧就把她扔进了水里。可惜这一最精典的场面没有被相机抓拍到,否则这张照片将是这次活动最使人难忘的照片。这可能是她们4人在这一生中,唯一一次没有穿游泳衣游泳。今天大家都从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全部变成了十几岁的孩子,在水中打起了水仗,男生打女生,打的十分高兴和开心。最后女生被打的抱头鼠窜。<br>在水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一定要记住2011年8月1日这一天。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再来畅游仁江河。</h1><h3><br></h3> <h1>1977年拍摄的照片,左起:吴传普时任113车间主任、张生田时任技术检验科科长、吕师实时任技术检验科副科长、俞启华时任技术科科长、洪德华时任检验科科长、顾发生时任112车间主任在遵义会议会址的留影照片。</h1> <h1>1978前排左起张生田(技术科科长)、俞启华(111车间主任)、朱平(厂长)、洪德华(检验科科长)、吕师实技术科副科长。后排左起李立、吴传普(113车间主任)、张仲琪(厂部办公室主任)、黄昌海在娄山关的留影。</h1> <h1>这是空军5707工厂113车间1977年团组织活动时的留影。 <br>前排左起:李武珍、林洁珍、刘芬、毛朝莉、付维佳、胡泽芬、单凤芝。<br>第二排左起:彭德明、周化民、杨廷刚、尹廷正、张荣光、赵贵军。后排左起:吴成年、向文平、周博文、石建康、陈光华、程东洋。</h1><h3></h3><h3></h3> <h1>70年代5707子弟学校篮球队合影照片。<br>第一排左起:张杰、朱莲秀、李成兰、邓自力、罗成洪。<br>第二排左起;高红军、吴宝琴、田杰、宋英、向霞。男生左起:朱朝平、李建忠、苏忠国、吴宝晶、徐树敏、田昌海、程辉、邓跃进、任连海。非常珍贵的照片。</h1><h3></h3><h3></h3> <h1>  1984年空军5707工厂2车间部分同志合影照片。<br>前排左起:?、刘武成、李军、杨文森、程积时、?。<br>后排左起:唐素全、陈红、林岩、李光芬、?、毛朝莉、?、张红、?、万明华、黄自义</h1><h3></h3><h3></h3> <h1>1984年2车间领导和车间部分女工在一起的合影照片。</h1> <h1>原空军5707工厂使用过的保温桶。</h1> <h1>第二排左一雷里,这是雷里1983年的留影照片。<br>  1983年6月19日在5707工厂111车间团支部活动时,工友们留下了青春美好的回忆 。<br>后排左起:李洪杰、廖宏昌、曲春庭、李朝利。<br>第二排左起,雷里、杨宁俊、吴功林、林岩。<br>前排左起:罗洪志、李成兰、程洁、蔡惠萍、曲仁刚。</h1><h3></h3><h3></h3><h3></h3><h3></h3> <h1>2013年2月1日这是陈峰和老同事原空军5707工厂111车间雷里在一起的合影照片。我们身后是他所在空军某工作单位,成都某军用飞机场。身后的米-171型直升飞机隐约可见。雷里身边是他的勇士爱车,这张照片与上一张照片相隔了30年。</h1><h3></h3><h3><br></h3> <h1>976年113车间好朋友,同事在一起的留影。<br>前排左起:肖江、杨秀芳、赵贵军、周博文、张玉成、彭长君、郑华敏。<br>后排左起赵良、王家启、黄昌海、赵家正、王春华、聂志明、王晓云。</h1><h3></h3><h3></h3> <h1>空军5707工厂子弟, 1981年发小、同学、朋友.<br>左起:顾永英、吴宝琴、高红庆、张玉茹在李家湾顾永英家房后留影。这张照片被贵阳5708工厂错用为他们工厂子弟,在林城往事中能找到此照片。</h1> <h1>欢送孙玉江夫妇调动工作到空军5719工厂留念,带小孩的分别是孙玉江夫妇。<br>  孙玉江曾经担任过5707工厂,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现居住在成都市,在李家湾时与陈峰、郭云、张晓雁、时惠丽等同住在一排平房,范广田调35厂后由孙玉江居住。是多年的老邻居。<br>后排左一:欧德华、何长寿、谢永忠、王春华、王家启、周新华、彭位全、柒元邦、?、?、张月平、?、付兴群、王小平、孙秀梅。<br>中排左一:?、何弟华、?、张荣海、余承培、易忠海、钟钦才、高卯生、黄昌海、许晋卿、任成文、顾麟宝、袁喻毛、丁长义、王秀芳。<br>前排前一:张锦富、王可党、庐锦章、张生田、蔡英杰、孙玉江夫妇、任鸿发、张继刚、陈俊培、王庭昌、苏武德、刘世林。</h1><h3></h3><h3></h3><h3></h3><h3></h3> <h1>欢送高红军调动工作到5720工厂 留影。 <br>前排左起:郭义、徐宏、郭燕青。<br>中排左起:李时珍、单淑玲、魏凤英、弈红珍、左志先。<br>后排左起:屈秀芳、唐志英、高红军、何绪珍、时慧丽。</h1><h3></h3><h3></h3><h3></h3> <h1>1981年在办公楼工厂灯光篮球场上的留影。<br><br>后排左起:潘和兵、李建中、郭利联、高东洋、徐树敏、朱小昆、王向军、曾军、易伟旺、冯国彬、姜文安、王家启、王明忠。<br><br>第二排左起:宋向新、王凤雷、?、刘石林、舒忠国、李鸿文、杨光、卢锦章、姜学宽、顾永刚、高建、?、唐定帮、朱志起。前排左起;王小萍、左志先、李?、王世芳、高永华、连素英、李才珍、张玉琴。照片背后是原来113车间焊接、导管组现在该厂房已经不在了,篮球场也已经消失。</h1> <h1>1985年,空军航空工程部体育运动会西南赛区5707工厂篮球队在成都空军5719工厂老篮球场上的合影照片。<br><br>  这天陈峰因为回成都父亲家没有参加合影,非常遗憾。<br><br>照片前排左起:李成梅、左志先、李成兰、余子莲、钱兵、何晶、张英、朱莲秀、高永华、张宝功。<br><br>后排左起:周兴文(遵义体校)、杨光、孙华、江海(遵义体校)、高东洋、徐树敏、朱小昆、江文安、郭利联、陈峰缺席。</h1> <h1>2011年11月, 空军 5707工厂老同事在参加空军5719工厂老厂长刘义贵70大寿宴会上欢聚一堂。前排左起陈峰、杨木兰、张冬莲、朱惠玲、肖桂兰、邓放丽、王川桥。<br><br>后排左起5707工厂老厂长甘震林、5707工厂老厂长宋国梁、5719工厂老厂长刘义贵、陈恒之、王兴汉、5707工厂老书记雷达德。其中刘义贵、宋国梁、陈恒之、肖桂兰都是原大连空军5706工厂老同事。刘义贵和陈恒之都是湖南老乡同一天入伍当飞行员,是多年的老战友和好朋友。</h1> <h1>  这是1970年5707厂子弟学校第三个班小学毕业照。<br><br>第一排左李朝利、彭小亮、范义、吴忠静、任连海、张永成、朱少峰、齐华。<br><br>第二排左王晓民、唐老师(班主任语文老师)、刘老师(校教导主任)、杨老师、陈老师(数学老师)、军代表、孙翔。<br><br>第三排左王杰、李晓民、陈海、朱连英、赵芳、邢小兰、罗成红(班长)。</h1> <h1>  2011年8月1日,原空军5707工厂部分子弟从祖国各地相聚来到了贵州,遵义市。开启了一次空军5707工厂三线情怀怀旧之旅。这是在原5707工厂办公楼前的留影照片。<br>  照片前排左起:陈峰、朱惠玲、李朝花、连淑梅、高红军、代军的孙女、颜昌元副厂长、刘广平厂长、郭彦青、时慧敏、孙晋飞、秦皓梅、易向东、林洁珍、李成兰、李晓锋。<br>第二排左起,向霞、赵玉梅、邢月娇、鲁惠明、徐慧、游建荣、邢梦梅、张洁华、朱少敏、林玉珍、范萍、刘春华。后排左起,张晓雁、金州、罗京、李朝中、李鸿文。<br>后排左起,代军、朱绍宏、顾永刚、范玉康、陈平、王建跃、蔡一兵、陈卫东、吴树青、刘国民、杨光、曲春明。</h1><h3></h3><h3></h3><h3></h3> <h1>2017年7月,原空军5707工厂同事重返遵义,这是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贵州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在一起的合影照片。<br><br>左起<br><br>第一排:张玉琴,赵建勤,连美英,蔡惠萍,袁小萍,曹志萍,刘月英,郑华敏,徐伟,毛朝莉,万明华,李武珍,张红,贾宝钢夫人,杨建新,张东明,程东洋。<br><br>第二排:陈峰,赵兰,高红庆,杨秀芳,唐小琳,闫彩英,任月芳,林洁珍,钱永碧,郑华敏,翟鸿,张永华,朱绍宏,王明全,李旭,杨廷刚,唐树全,查华,李朝忠,程辉,王坤,黄敏。<br><br>第三排:宋国平,周义兵,石建康,刘成西,林登松,张大友,郭利联,王家伦,吴英明,唐东正,王建跃,贾宝钢,李鸿文,顾永刚,蔡一兵,张家弼,张玉生,王德万,徐勇,吴树青。</h1> <h1>编后语:</h1><h3></h3><h1> 三线,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个神秘的领域,无不充满传奇色彩、神奇故事,蘑菇云腾空,火箭飞天,核潜艇下水,战机展翅,呼啸的列车穿越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大裂谷,这壮丽的画面、惊天奇迹的诞生无不与三线紧密相联,在那巍巍群山间、莽莽丛林里、连绵草原中、茫茫沙漠上,弹指间,崛起一座座钢都、煤城、城市,一轮举世瞩目的“太阳”从这里冉冉升起。<br><br>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策建设三线,规模布局之大,资产占有之多、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广,动员幅度之阔,在新中国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上千万三线建设者在这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改善我国生产力布局,增强国防实力,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壮歌。<br><br><font color="#ed2308">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在此向曾经战斗在祖国三线建设的人们致敬!</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