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那么慢、那么美

阿开

<h3>不得不说,有手机的日子简直太便捷了!</h3><h3><br></h3><h3>想去哪儿旅游,火车票、客车票、飞机票,甚至于各大景点的门票以及酒店都能一网打尽;</h3><h3>想谁了,微信视频,那人立马出现在眼前;</h3><h3>饿了,不愿意做饭,拿起手机叫外卖,香喷喷的饭菜送到门口;</h3><h3>不用再去银行排队叫号,手机转账秒到;</h3><h3>好像每个人都成了专家,什么不懂找度娘。</h3><h3>……</h3><h3><br></h3><h3>在手机的帮助下,人好像是如虎添翼、无所不能。手机在手,走遍全球!</h3><h3><br></h3><h3>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怀念原来没有手机的日子。那时的日子是那么慢、那么美!</h3> <h3>原来的日子过的很慢,思念很长、感情很深。</h3><h3>想一个人,能想到心痛;想家,能想到落泪。</h3><h3>想一个人想久了,就会提笔写信,那种托腮执笔、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娇羞神态想必是最可爱的吧。</h3><h3><br></h3><h3>就从把信寄走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开始急切的盼着回信。</h3><h3>每逢落叶随秋风起舞的时节,就是我想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日子。</h3><h3><br></h3><h3>至今还保留着大学期间的来信,几封意义深刻的信,甚至还清晰的记得收到回信时的惊喜、阅读回信时的心跳。</h3><h3><br></h3><h3>真的好想问问寄信人,我写给你的信,你可还小心的收藏?</h3><h3><br></h3><h3>只可惜,如今好多人竟不再知思念为何物!不再知写信之美好。</h3> <h3>从前的日子好慢,一天能做好多事情,可以专心致志的读一本书、可以安安静静的写篇文字、可以一个人坐在阳光下发呆……</h3><h3><br></h3><h3>从天亮到天黑下来,是一个很慢、很慢的过程,能充分的感觉到太阳从升起到日落西山。</h3><h3><br></h3><h3>小时候,假期要去山上砍柴。太阳刚刚升起,一家人就推着手推车上山了。父母、哥哥姐姐去砍柴,我就坐在车上等他们回来吃午饭。</h3><h3><br></h3><h3>山风习习,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林里鸣叫,白云在慢悠悠的走着。等啊、盼啊,感觉太阳就在原地里踏步。</h3><h3><br></h3><h3>从前的日子,内心是宁静的,能感觉到时间在身旁的流淌。每一天,都会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h3><h3><br></h3><h3>现在呢?手里拿着手机,一天就没了踪影。前几天感冒卧床休息,看不进书,拿着手机一会儿看八卦、一会儿斗地主……</h3><h3><br></h3><h3>几个小时倏忽就不见了踪影,感觉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这一天我做了什么呢?脑子里一点点印象都没有。</h3><h3><br></h3><h3>有段时间甚至想关掉WIFI!做个自由的我。</h3><h3><br></h3><h3>时间,就这样被夺走了!</h3><h3>生命,就这样被蹉跎了!</h3> <h3>从前的日子,真的好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近。</h3><h3><br></h3><h3>刚上班的日子里,单位的大姐们教我们如何炒菜、如何织毛衣、以及基本的生活常识等等,感觉到是一种文化的传承。</h3><h3><br></h3><h3>地铁上,几乎人手一份报纸,人们在安静的读报。体现出一种极美的文化氛围;聚餐时,朋友们会聊聊家常、谈谈心;下班回到家,吃完饭,一家人可以坐下来聊聊一天发生的事儿。把孩子抱在怀里,给宝贝儿讲《安徒生童话》。</h3><h3>……</h3><h3><br></h3><h3>如今,一部手机、一副耳塞,就把一个人隔离于世外。</h3><h3>人们不再习惯于问路,而是听着导航的指引。</h3><h3>多数的90后,已不习惯于与人交流,即使在宿舍里,也要微信说事儿。</h3><h3><br></h3><h3>曾问过95后,那么多人总带着耳机,听力不受影响吗?她说,其实有时没听啥,是不愿意跟人交流的标志。不觉愕然。</h3><h3><br></h3><h3>手机,表面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淡漠了。</h3><h3><br></h3><h3>家庭里、单位上、餐桌旁,所有的公共场所,多数人都是手里拿着手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h3><h3><br></h3><h3>有人说,消灭扒手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支付宝;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打败夫妻感情的不是小三儿,而是手机。</h3><h3><br></h3><h3>细想一下,确有道理。</h3> <h3>从前的日子看似单调的,其实是宁静的、不受外界喧嚣的干扰。人们的神态也是平和与悠闲的,不似如今的焦虑与烦躁。</h3><h3><br></h3><h3>从前,好多家庭每逢年底就开始预订来年的杂志,一般都订《大众电影》、《散文》、《读者》、《作文》等等,班级的角落里也有《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杂志。</h3><h3><br></h3><h3>看纸质书,所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一个章节可以反复读,几遍过后,整段文字好似图片,会印在脑子里。</h3><h3><br></h3><h3>看手机获得的却是零散的碎片信息,转瞬间就烟消云散,多数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可是,一个人的时间有多少可以用来打发呢?</h3><h3><br></h3><h3>从前的日子,可以心无旁骛的做一件事儿,不受外界干扰。</h3><h3><br></h3><h3>现在的日子,吃饭时手机放在桌上、睡觉时手机放在枕旁,即使读书时,也要放在身旁,以便能不时的翻翻朋友圈、顺便浏览下所谓的天下大事……</h3><h3><br></h3><h3>即便是工作时间,也不时的瞄眼手机,看看有无电话、有无微信。</h3><h3><br></h3><h3>手机,就像是人的第三只手,随身携带。倘若有天忘了带手机,整整一天都会惶恐不安,仿佛错过了什么大事。</h3><h3><br></h3><h3>人,真的成了手机的奴隶。一日不见,寝食难安!这样的日子,何来自由,更别提快乐。</h3> <h3>从前的日子,消息虽然是闭塞的,可人却是独立自我的、自由的。</h3><h3><br></h3><h3>从前的日子,每个学生手里都会有一个摘抄本,读报或看书时遇到好的句子、格言要记到上面,没事儿时常常背背,写作文时能用上。没有网络,每个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各具特色的。</h3><h3><br></h3><h3>从前的日子,是自由的日子,不用放逐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就可以安静下来。</h3><h3><br></h3><h3>下班后的时间是自己的,可以安心的陪着家人,不用担心一个电话就被叫走。</h3> <h3>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太绝对了反而不对了。手机给了我们方便的同时,也随手拿走了属于我们的东西。</h3><h3><br></h3><h3>给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削弱了你独立思考的能力;</h3><h3>给你提供了各种方便,剥夺了你的隐私与自由;</h3><h3>帮你打发了时间,也蹉跎了你的岁月;</h3><h3>表面上朋友多了,交心的却少了;</h3><h3>泛泛的交流多了,触心的话语没了;</h3><h3>面对面交流方便了,思念的深度变浅了。</h3><h3>……</h3><h3><br></h3><h3>人人关注着手机,势必要忽视周围的一切。看着明星们各种花边新闻,内心随着起伏跌宕,无法安静,更无暇审视自己的内心,没有了对生命的感悟,忽视了旅程的风景……</h3><h3><br></h3><h3>人的一天,被手机控制着;人的命运,被手机主宰着。</h3><h3><br></h3><h3>有人会说,那你就关掉手机,过没有手机的日子吧。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已至此,唯有适应,闹中取静。</h3><h3><br></h3><h3>如果说哪天穿越回到了过去,也许会怀念现在快捷的日子。</h3><h3><br></h3><h3>现在的我,还是好怀念过去没有手机的日子。</h3><h3>从前的日子,是那么慢、那么美!</h3><h3><br></h3><h3><br></h3><h3>文/阿开</h3><h3>图/丰子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