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篇》2018/03/19重游古城西安

Yu-nan

<h3>中华碑林是书画文化与石雕艺术集合的文物。当你看完曲阜、临沂等碑林,如果有机会到西安,千万不可错过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碑石刻艺术馆:收集荟萃了自汉至民国时期的墓志、经幢3000余石,无论在碑石的存量,还是其文物价值,都位于全国碑刻石林之首。文字借碑石之固而久存,碑石因文字之珍而扬名。碑石刻的保留使得历史和文字得以永存,也为书法和碑刻艺术得以流传。</h3> <h3>进入古城墙内书院门附近的碑林,首先需要拜谒的是太和元气坊,它不是一般的建筑装饰和门面,自 明清时期便成为孔庙的标配建筑符号。"太和元气"意寓为孔子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之源。始建于明万历20年(1592年)。</h3> <h3>农历二月二,落春水,龙抬头。陕西关中到了踏青的时候。碑林的腊梅、桃花、玉堂春、迎春、榆叶梅……正值含苞待放、妖冶争春的时分。</h3> <h3>大夏 公元407-431年,建都于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 石马简约粗犷的雕刻留下了时代的审美,而其文物价值在于马前足的铭刻。</h3> <h3>唐(公元618-907年)白居易曾这样描绘当年的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登观音台望城》"。当年名列世界四大名都的长安,每日以晨钟暮鼓开启关闭城门的,据说景云钟最初是置于西安钟楼。</h3> <h3>陈列于碑石刻第二室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当是一位饱读经书的僧人撰写,碑头庄严晧瀚的二龙戏珠设计,它是否奉旨而造?该碑为《中国通史》及《中国书法史》所收,如今的拓本已是洛阳纸贵。</h3> <h3>怀素的字以专家之手碑刻后适才潇洒存世。</h3> <h3>熟练的师傅完成这样的拓本需要1.5小时。</h3> <h3>博物馆商店对外出售,成为有价文物复制品。</h3> <h3>工序一:覆盖宣纸</h3> <h3>工序二:粘墨。师傅要拓制的是千万件之一的《东坡真迹》</h3> <h3>工具:墨汁,刷子,拍包等</h3> <h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1697年御笔</h3> <h3>一笔虎 马德昭书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h3> <h3>西域的开通,历代的建都,汉唐的雄伟,佛教的流传以及民族的融合,使得陕西保留了丰富的墓志碑刻,仅唐代便有18个皇帝的墓葬选在了关中盆地,博物馆内的《西安石刻艺术馆》,保存了汉唐时期的大量石刻。</h3> <h3>馆前集合的历代拴马石</h3> <h3>著名的"昭陵六骏" 六匹不同血统的骏马或驰骋,或嘶鸣...虽然早已缺失断裂,但体现了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其中有驭手牵引的只能是复制品。</h3> <h3>这匹骏马的名字非常有征战意义,叫《什伐赤》</h3> <h3><font color="#010101">陈列于陕西省博物馆的《马踏匈奴》,记录了汉王朝的雄浑气魄和强大军力。</font></h3> <h3>东汉时期的《走兽》 1960年出土于西安国棉二厂 。写实的手法与浪漫的艺术表现: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雕工简洁,历经2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已经具有至高的石雕艺术境界。40年前与现老伴儿拍托时,曾骑在上面照相,它见证过美好甜蜜的青春!</h3> <h3>《鸵鸟》出自三原,唐武宗端陵李炎墓(公元846年)。拙朴中透着绝顶匠意与超然审美。</h3> <h3>碑林的不少馆藏如同洛阳龙门的造像:缺脑袋少胳膊腿。原因不外乎是风化加人为破坏。</h3> <h3>碑林博物馆近些年实现了数字化播展讲解,增加了主题展区:文物图书中心、佛教造像馆。后者保留了北魏至清的作品,其中不少发掘于西郊空军通信学校。从造像风格上看,北魏的清秀端庄,北周的壮硕浑厚,隋代的灵动华美,唐朝的写实传神。</h3> <h3>唐代造像艺术上已属于高大上</h3> <h3>陕西具有无比丰富的地下文物及历史陈迹:半坡遗存、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昭陵、茂陵、大小雁塔、香积寺……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熟悉陕西,建议你先看省博和碑林再决定行程。</h3> <h3>除此,还可以了解汉唐之前的辉煌历史。由此可追溯到秦统一前的氏族部落的活动,列国征伐出战,原始农耕狩猎,先人烧陶、冶铁、铸铜……</h3> <h3>汉代叫做兴城</h3> <h3>展品出自省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