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日晒或是风吹我都无所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关掉了手机管他谁是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要去理会是是与非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天亮走到天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从不觉得疲倦</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路上听见老大放这首歌,旋律和歌词一起,我就知道我这篇美篇背景音乐非他莫属了,只是没想到第一天真的从天亮走到天黑,巧合?天意如此也!</div> <h3> 年前,就听群里友友顺哥说起他的家乡,新平嘎洒镇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孤独、闭塞、不食人间烟火,却安静、美丽、自然风光秀丽,特别是当地特色美食“棕头煮鸡”,发了一窝照片放毒一样的让我们中毒不轻,看来不亲自去一次,这毒就中的无药可解。嘎洒农贸市场采买食材,专捡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乡买,又好又新鲜,还有很多我们不多见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野菜,看看摸摸闻闻,老中医般的“望闻听切”,打听名字、做法,大概没有见过我们这群孩子样好奇的人吧,卖家也是一一耐心解答,还有那糯糯的包谷也是让我们挪不开脚步,买买买。</h3> <h3> 到新平不买新平腌菜的人应该很少吧,你看这群人,围着咸菜摊子各种品尝,老板热情的招呼:都可以尝啊,尝尝不要钱。酸腌菜、蒜苔、酸笋色泽鲜艳,看一眼立马让你口齿生津,豆豉、酸肉风味独特,口味纯正,必须要买,因为我们要学着做当地风味的菜肴。</h3> <h3> 采购完毕,顺哥领着走一条路,除了他,我们都是第一次走,就在常规到石门峡的公路下面穿村子爬升到对面,一路走一路可以看见原来的那条路。虽然新铺了水泥路,但是山高坡大弯急,一路坐的是提心吊胆,手心冒汗。转过一个180度的大弯,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杀猪宰羊办喜事,让我们吃了一惊的是,桌子长街宴样一长溜的顺公路而摆,额滴个乖乖,还算来的早,要是客人都来了开席了人坐满了,这条路不知要堵成什么样子,而且极不安全。真的感叹,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生活的样子远远是我们不了解也不曾想得到的,行走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遇见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风景,了解我们不知晓的世界。</h3> <h3> 峰回路转,雨季未到的南恩瀑布便出现在了眼前。水帘稀稀缕缕的垂落下来,“哀牢第一飞瀑”少了震撼视觉的水幕,多了秀气温柔的样子。此时吸引我们眼球的是那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那竹节烟筒让我们一个个秒变,充满野性与趣味。</h3>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午餐在“香山别墅”上去一百多米左转进去,一个有着很好听名字的——“香村小榭”农家小院。“榭”,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听这名字很有韵味,果真女主人是一个老师,自己在马鹿塘办幼儿园。提起马鹿塘我说二十多年前大学毕业那年采风去过,当时不通公路,我们一群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背包徒步两个多小时进去,晚饭时候正赶上村里的一场婚礼,很兴奋的我们拿出相机拍照,却被村民制止,说是会把他们的魂魄拍走,不准拍,可见当时的马鹿塘是多么的落后闭塞。女主人说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的非常好,建新乡政府已经搬到了马鹿塘。男主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厨师,参加过饮食大赛并拿过奖,他家自制的老火腿、腌肉都是选用吃野菜,喝山泉的山猪用传统工艺制作,香气四溢,绝对让你吃一次想两次;还有釆自大山金黄透亮的野蜂蜜和烤全羊;“香村小榭”建有一个小平台,下面一片核桃林,远眺视线开阔,可以看风景,怎么样?有没有吸引到你,那下次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进去坐坐呗。</p> <p class="ql-block"> 主人家的小黑狗,热情好客,见着我们不叫不嚷满有“人”情味的来跟我们的帅锅腻腻歪歪,来我看看是不是“女”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探 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慕名而来探险找隐藏于深山之中还不太为人所知的“燕子崖(岩)”瀑布的,“香村小榭”老板知道在哪里,于是午餐过后他开车把我们送到了路边,手一抬,顺着他的手指我们在远远的大山缝隙里隐约看见了一条白色小瀑布,经验告诉我们不是瀑布小,而是路程遥远。</p><p class="ql-block"> 出发已经是下午三点四十,风大而阳光正好,我们在核桃林里向着峡谷下方行走。如果不看见核桃花开,新发的树叶嫩芽红红的,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香椿。一行人一开始还能在田埂上走,然后还有一段土的道路,然后道路突然就消失,只能在山林里靠着卫星地图找隐约的小毛路。其实很多时候路也不叫路,走的人偶尔有便模模糊糊的成了“路”。</p> <p class="ql-block">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已经可以把瀑布看的更清晰一些也更兴奋,看形状应该到了瀑布的半中间位置了,一叠一跌的水声越发大,非常壮观,这个瀑布才应该是“哀牢第一飞瀑”。</p> <p class="ql-block"> 核桃、野梅子、野芭蕉、黄精、水冬瓜树、椎栗,还有那遍地的荨麻,一不小心就刺你辣你一下,让你记忆深刻,让你来一次不忘。新平哀牢山,不管是大名鼎鼎的磨盘山,还是石门峡,还是茶马古道,还是现在的燕子崖(岩),视线里都是涂满的绿色,像葱郁厚重的油彩,每一笔都让你过目不忘,人在行走,心在游离,这漫山遍野的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这个角度看瀑布,已经可以看见银帘挂青壁,一泄而下坠入绿幽潭,徒步跋涉的好就是可以这样边走边看:茂林、深涧、山花、鸟鸣,阳光穿透树叶斑斑驳驳晃动,脚下落叶厚积沙沙作响,耳边清泉哗哗流淌,每每这种时刻,再难行的道路也让我们走的兴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 接近瀑布的下半程走的是非常艰辛,植被繁密,一看就是少有人到的地方,一直想看这样的野风景,没有污染,没有杂质,一切都是原生态芬芳迷醉,许是瀑布飞花湿润了万物,树木或高大挺拔,或苔藓丛生,树干上附满缠绕的攀爬植物,相依相生。当到达谷底,看见那悬挂于山峦和沟壑间的白色水幕,轰鸣着从两三百米高的山腰倾斜而出,喷薄而下,“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那山水共鸣,水溅深渊,四散的雾气迎面扑来,湿润的不止是脸庞,还有心的沐浴,没有人介意行程的远近与艰涩,开心的欢呼,安静的发呆就是此时此刻最好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被当地人称为“燕子崖(岩)”的瀑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飞仙”瀑布,听介绍说,曾经有一个老板听说了也来探秘,看中了这个瀑布想开发,并取名“飞仙”瀑布。按照他的设想,要架一个旅游观光索道,据说前期投入了二三十万修了一截道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个项目流产了。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瀑布的源头就像突如其来的仙女,飞奔而来,跌落而下,来无影去无踪,确实仙仙飘逸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趁着好心情,大家返程的脚步轻快,我们要赶在天黑之前把最难走的路段走完。去到半山上,天已是层层叠叠渐变的蓝色调,回头看,瀑布又变成蚯蚓样细细弯弯扭扭一小条爬在幽蓝的山坳里。</p><p class="ql-block"> 看来今晚要经历夜徒了。</p> <h3> 喜欢户外徒步以来,第一次遭遇“夜徒”,而且是在哀牢山,地形路线不熟,没有月亮,星星密布,四野黝黑。好在对于此处探秘我们已有所准备,电筒、头灯,手机,各种照明工具跟上,走慢一点也倒走的顺利安全,历时五个多小时,燕子岩瀑布探秘圆满收官。</h3> <h3> 晚上十点左右我们来到了石门峡景区,顺哥的朋友,在景区工作的大哥大嫂接待了我们,把厨房借我们做饭,当然,不是他们私自做主哦,是请示了领导并获准的。对于装备齐全,食材充分又辣糙能干的我们来说,快速做一桌美味佳肴是“小菜一碟”。高压锅火腿煮红豆、青豆米煮大麻菜、麻婆豆腐、青椒腌肉、炒香肠、茶叶菜炒豆豉,还有通海特产豆腐干和表姐带去的泰国肉松,嘚嘚,加上新平腌菜,一共十一个菜,板扎啊,小酒喝起。我们带去的葡萄酒喝完了,大哥的朋友又拿来自家烤的小锅酒,糊香糊香的酒度不是太高,男女老少通益,这场酒认识新朋友也足够缓解疲乏,喝吧喝吧喝个痛快通透!</h3> <h3> 喝到一点半,夜深酒浓不宜在夜黑风高里露营,那么我们就在景区的空房里“露”,温温暖暖的感觉有木有?非常感谢石门峡景区的领导和哥弟们!</h3> <h3>“燕子岩”云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探 山</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h3> 三月十八日星期日,老历二月二龙抬头。远方那绵延起伏的绿色邀我们迈开步伐,任风吹乱发丝,采撷了水的清灵,还有山的浑厚召唤着我们一行向着顺哥家老家前行。这是一个叫“大平掌”的小山村,虽然山高路窄,但是在过年的时候已经铺上了水泥,一聊天,老乡会自豪的说是习主席帮铺的,那感觉,真的好像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他们的亲戚那样的亲切自然。</h3><h3> 地息偏远的小山村是一个彝族村寨,目前有36户人家,四周青山掩映,寨子周围栽满核桃树,寨里到处都是羊圈,栽种核桃和养殖山羊是老乡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村子基本上都是低矮的土基房,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做点小本生意去了,只偶尔见得到老人和孩子留守。</h3><div><br></div><h3><b><br></b></h3> <h3> 可爱的小陈帅锅,念你这么爱心满满的爆棚,起来吧,别蹲着了,饶你不“罪”。第一次参加活动就啃了“硬骨头”的帅锅很好的体验了户外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很有团队精神,体力也是棒棒的。</h3> <h3> 只要心里有风景,到哪里都是风景,就像三毛说的: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短暂的抛弃尘世,我们的心在自然。亲近的接纳朋友,接纳看似的贫穷与落后,那是我们的心在相互给予温暖,岁月路遥同珍重,不负尘缘不负真。</h3> <h3> 又白又细腻无味的“高岭土”,像凝固的面粉,听说可以吃,我们就尝尝。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观音土),因江西省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质纯的高岭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高岭土用途十分广泛,是制作陶瓷的绝好材料,也是重要的耐火材料,可以用在很多工业制造上。真是不查不知道,查了才知道不能吃哦亲们!</h3> <h3> 看什么呢这窝人?照片最左边玩机机的是我们的向导,原来是因为他说前方的那个山头就是我们即将要去探秘的发启崖——石老虎,据说是因为最高峰顶上蹲着的那个石头,像只猛虎。老大万翔带着望远镜,于是我们轮着眺望先感受一下。</h3> <h3> 画圈圈的顶上果真看着像一个动物蹲守着,不同的角度一下看着像老虎,一下像头水牛,一下又像蟾蜍或者活灵活现的老鼠,三分看七分想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喽。</h3> <h3> 有些人喜欢窝在家里,像古井里的苔藓,美丽但是寂寥。我们喜欢在阳光里明媚,浑身染着山林的色彩,在落叶里浅静行走,听沙沙的声音在旷野里脆响,任心情在薄雾浓云里快乐。</h3><h3> 远看石老虎悬崖峭壁的一座山,像“自古华山一条道”一样,窄窄的山脊上我们在行走,有些路段看上去就根本没有路,不是向导带着,我们一定不敢贸然上去。一下正常往上走,一下向下迂回再找路向上爬,向导轻车熟路,我们走的是小心谨慎。老大万翔一路发现着石斛,兰草,黄精,偶尔见着一个个的坑向导告诉我们这是鸡枞窝,么么,简直想象不出来鸡枞也会长在这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得山之精华,肯定特别的香甜吧。靠山吃山,向导说他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每年捡鸡枞可以买五六千块钱,还有采挖各种草药等,运气好的话一年单这些山珍也可以买个万把两万块钱,加上核桃和养殖,只要你吃得苦,一年收入个几万到十多万不是问题。可是因为地方太偏僻难在,留不住人和心,现在政府出资在嘎洒镇旁建别墅,马上第一批有25户人家要搬迁下去居住了。</h3> <h3>发现石斛,还有名贵药效较好的“铁皮石斛”:</h3> <h3> 石老虎远看是一座山,走到近处才发现它是由三座彼此相连又独自突凸的大石头组成,悬崖峭壁,巍峨挺立,怪不得向导在村子里就说估计你们女的爬不上去,如果不敢去,那就站着远远的看看。视频里是第一座,高大威猛笔直的看似无路可走,那么就见石迂回,另辟蹊径,向下绕过在找路攀爬上去:</h3> <h3> 征服第一座悬崖峭壁,站在上面鸟瞰四周才发现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了,继续向着紧邻的更高的第二座陡峭大石头前进:</h3> <h3> 如果第一个石头山上还有一点平坦的话,第二个石头山简直就太陡峭尖锐了,稍平的最宽处绝不超过一米,两边如刀削般的削下去,人站在上面要小心翼翼的避免碰撞。还好老天特别照顾,晴朗的天空风悄无声息,要不然不敢上去,否则一阵风吹过可能就“晕瓜”了,而且极度的不安全。“山高绝顶人为峰,海阔心无界”,茫茫林海在眼底,在脚下,奔涌弥漫,嘎洒坝子全入眼底一览无余。</h3> <h3> 最高峰——石老虎,相隔数米,近在咫尺我们却放弃了,因为地形复杂,最高处两个大石天然组合,光滑的没有抓着处,没有攀登工具和绳索 ,出于安全考虑,就这样看看,“摸摸”也挺好。这个角度看过去,我看见了一只乖乖的狗狗,顽皮的卧在山高密林处。</h3> <h3> 探洞,小小的洞口,进去却是错综复杂的空间,蝙蝠的天下:</h3> <h3>收获不错:不同品种的石斛和何首乌。</h3> <h3>这样的树包石随处可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探美食</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来到新平,探水探山怎不探美食,更何况三月的新平哀牢山春光和煦,山花浪漫。三月的哀牢山森林郁郁葱葱,广阔土地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沟多箐深,草本、木本植物众多,山坡上,田野里,树梢上,无数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水沟旁,池塘边都生长着各种叫的出叫不出名的野菜,可以说,生在云南的春天,生活在哀牢山的春天的人们是幸福的,它能让你大开眼界,能让你一饱眼福和口福。</h3> <h3> 顺哥家棕园里挑一棵六年龄的粗大肥硕,不大也不小,不老也不嫩的棕树,老大麻溜的用链锯锯倒,顺哥用砍刀修剪,然后合影留念带回村,满地跑的土鸡逮一只,当然是老乡逮,我们付款啦,然后把白白嫩嫩的棕头剥出来,切片,漂洗,冷水煮开的才不苦,合着鸡汤的香,那个鲜香清甜,确实板扎,大平掌的“棕头煮鸡”果真名不虚传!</h3> <h3><br></h3><h3>上两图:“三叶”草,比较像花园里栽种的幸运草,炒番茄没想到口感也很不错。</h3><h3>下两图:“象耳朵”菜,顾名思义,颜色像大象耳朵,皮质厚实也像大象皮,头天买了清洗后水焯好,把涩味漂去加豆豉炒,很香。</h3> <h3><br></h3><h3>上两图:攀枝花煮酸腌肉,酸爽滑腻的傣族特色。</h3><h3>下图左:粽头煮鸡,</h3><h3>下图右:自家腌制的土猪肉。</h3>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上两图:黄精尖,好多人没有见过吧,没想到素炒吃相当的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下两图:茶叶菜炒豆豉,很有质感,越嚼越香:</font></h3> <h3> 还有核桃花、马桑花、大麻菜、花椒菜、荨麻叶、野蒜、玉荷花,染饭花、石头鱼等等,“甜菜、茨头菜、羊奶菜”更是被称为“哀牢春三珍”。好多野菜,药食同源,又好吃还是好药材,入春后,风高物燥,嘴唇干裂,心火旺,吃点野菜,清肝明目,泄火滋润,除火开胃还可增进食欲。</h3> <h3> 黄精、黄精尖和黄精花,补脾提气、润肺生津、恢复体力的最佳食材:</h3> <h3>主菜“棕头煮鸡”,解馋了也终于“解毒”了:</h3> <h3> 向导、大哥和我们,一大家子一样其乐融融享受这得天独厚的山珍美食:</h3> <h3> 俗话说得好:一带搜山,二带打猎。我们探水、探山、又探美食,走不同寻常的路,深度体验不太为人所知的风景和美食。从大学时代采风起,已经无数次的到过新平,到过哀牢山,每一次来都是一次全新的感受。漫漫原始森林、见证历史的茶马古道,悬崖峭壁的峭壁飞瀑,哀牢腹中流淌的石门清泉,还有彝族的粗犷,花腰傣的柔美,哈尼族的奔放无不在心里留下美好的印象。行走的力量也让我们乐此不疲的在这块厚泽的沃土上留下了足迹和美丽、潇洒的身影。</h3><h3> 再见,美丽的哀牢山,我们还会再来的!</h3><h3><br></h3><h3> 谢谢顺哥的精心策划!谢谢老大万翔的组织付出!谢谢大家一路同行!</h3><h3><br></h3><h3><br></h3><h3> 玉溪“万翔户外”</h3><h3> 2018.3.17----18日哀牢山探秘</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