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豫章香樟树(四首)

云木欣欣

<h3> </h3><h3> 诗文、摄影:云木欣欣</h3><h3><br></h3><h3> (一)大隐藏市</h3><h3><br></h3><h3> 钟情系豫章,自汉已闻香。</h3><h3> 碧叶云间握,深根地脉张。<br> 花繁蜂赴宴,果熟鸟充粮。<br> 大隐如高士,盘龙市井藏。</h3> <h3>  香樟树四季常青,为豫章本土树种,早在汉朝已开始种植,一直分布十分广泛,现被定为本市市树。树龄才几年大的小樟树已渐挺立起来,栽种超过五十年的樟树可达五六层楼那么高,更是玉树临风,气象不凡。<br></h3><div> 虽然香樟树四季常绿,但每季都有其独有的风韵。每到春天,香樟树开满了比桂花还细小的小白花,一朵朵簇拥在一起,满树芬芳,沁人心脾,然而香樟树的一个“香”字并非由此而来,而是因其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具有天生的抵御虫害的能力,这也应该算是香樟树被广泛栽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div><div> 待到冬天万木凋零殆尽时,香樟树依然生机盎然,此时在香樟树层层的绿叶间坠满了一粒粒如珍珠般大小的黑果儿,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樟树籽,这些可是整个冬天丝光椋鸟、白头翁、八哥等留鸟的救命口粮。粒如珍珠般大小的黑果儿,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樟树籽,这些可是整个冬天丝光椋鸟、白头翁、八哥等留鸟的救命口粮。以往荤素搭配来吃的留鸟在寒冷的冬天却很难找到虫子,有了到处可见的樟树籽儿,鸟儿们就不愁度过缺粮的冬季了。</div> <h3> (二)护冢老樟</h3><h3><br></h3><h3> 山人曾仰叹,弹指几轮回。<br></h3><h3> 每遇凄风恸,犹疑故友来。<br> 绕台遮密雨,背日积青苔。<br> 泉下如闻是,狂歌对举杯。</h3> <h3>  令我莫名感动的是守候在八大山人衣塚墓旁的一株老樟树,树龄约有五百年,比山人还要年长些。但见老樟满目碧色,曲曲折折,盘根错节,虽然也和馆内的其它老樟树一样要好几个大人才能抱拢,但看上去并不伟岸,高度也不及其他樟树的一半。我仔细一看这株老樟树的枝条不少竟然从上面倾泻下来,一根接着一根,长长短短,层层叠叠的,几乎把下面的衣塚墓给遮住了。为了更好地守护衣塚墓,这些枝条竟然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向上争夺阳光的机会,五百年来就这样用自己的身躯为山人遮风挡雨,无怨无悔。每当去纪念馆参观的时候,我都会久久凝神着这一株老樟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谁说老樟树没有灵性呢,它不但有灵性,而且是如此重情重义,虽然只是山人的衣塚墓,但好歹是一个念想啊,山人若泉下有知,当倍感欣慰矣!</h3> <h3> (三)植樟老人</h3><div><br></div><div> 晨昏河岸上,时见八旬翁。</div><div> 选籽香樟下,培苗沃土中。</div><div> 心牵常乐此,树壮已生风。</div><div> 最惬闲来坐,听禽啭绿丛。</div> <h3>在玉带河河畔,几乎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人们都会看见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虽然个子不高但却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原先是厂里的退休职工,人们亲切地称他艾师傅。艾师傅每天来此忙忙碌碌的只做一件事情:植树。他先把挑选好的一粒粒樟树籽一一埋在路尽头的小土坡上,待小树苗破土而出,长到一两尺时就分开来种植。艾师傅平日里为小樟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选种,挖洞,浇水,剪枝,还要用细木棍固定好树干,整日里忙得不亦乐乎,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来这一带散步的行人都夸艾师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可艾师傅只微微一笑,说他这样做只是打发打发时间而已。艾师傅的行动感染了大家,年轻人或帮他拎着桶子去河里取水,或和他一起用铁锹挖洞,年长一些的则一再叮嘱他干活一定要小心点,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对于路人的好心艾师傅连声道谢,干累了他就坐在路旁的石椅上,一边悠闲地喝着从家里带来的热茶,一边望着渐渐长大起来的小樟树们,像是看着一个个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眼里满满的都是怜爱。</h3> <h3>    (四) 生机重现</h3><div><br></div><div> 天寒凝湿翠,万树裹冰霜。</div><div> 不啻弯腰苦,还兼断臂伤。</div><div> 日开重抖擞,垒破复轩昂。</div><div> 又逗丝光鸟,穿梭为食忙。</div> <h3>今年一月下旬,豫章城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冰冻天气卷土重来,在冰块的不断重压之下,一些常青树不堪重负,满树苍翠的香樟树更是首当其冲,不少长有丈余的粗枝被硬生生地折断,露出了里面新鲜的肉色,着实令人心疼。望着被折断的翠枝一车车被当成垃圾运走,我心里十分惋惜,所幸的是几天之后,冬阳终于普照大地,压在枝叶上的厚重冰块纷纷坠落,香樟树终于昂起了低垂的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挺拔,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冰冻的魔咒终于解除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