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的爱与智慧——关于电影《热血教师》的讨论

库亚鸽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好老师的爱与智慧</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电影《热血教师》的讨论</h3><h3></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 热血教师克拉克</b></h3><h3><br></h3><h3>又到周日,追风班的“周末影谈”如约而至。今天和同学们讨论的是美国电影《热血教师》,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教育电影。主人公罗恩•克拉克28岁就被评为“全美最佳教师”,以他的事迹为背景改编的电影《热血教师》轰动了整个美国。</h3><h3><br></h3><h3>罗恩•克拉克原本是北卡罗莱纳一名优秀教师,他每教一个班,都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当他看到了一则关于纽约市贫民区师资紧缺的报道,于是决定放弃学校给他的优厚待遇,充满激情地北上纽约哈林区,教一群人人头疼、人人都以为没有未来的学生。</h3><h3><br></h3><h3>那是怎样的环境啊,毒品、绝望、游手好闲、家庭观念淡漠……校长是不求有为、但求无过的,老师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学生是捣蛋顽劣、为所欲为的。克拉克一下子制定了五十五条班规,他要教会孩子们文明、礼貌、积极、上进。为了实现目标,他想尽办法:只要学生安静听讲十五秒,他就唱一瓶牛奶;他带学生唱出美国总统的名字;他和孩子们玩双跳……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自然是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他曾愤怒到差点把夏米克连人带椅子一起丢到窗外,他曾带病上课昏倒在讲台边,他曾在病中通过录相坚持给学生讲课……电影所能呈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最后的美好结局:克拉克改变了这群“坏孩子”的人生,他们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他们有了新的人生方向。</h3><h3><br></h3><h3>以前看这部影片,我总是油然而生对克拉克的崇敬之情,如今再看,想起的却是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 热血教师的规则</b></h3><h3><b><br></b></h3><h3>晚上八点,“周末影谈”准时开始。和同学们边梳理情节,边讨论克拉克带领学生创造奇迹的方法。</h3><h3><br></h3><h3>同学们首先提出克拉克树立的规则。有了规则,同学们的行为就有了约束。我趁势贴出了克拉克的55条班规,让同学们读一读:</h3><h3><br></h3><h3>1、与大人应对,要有礼貌,有分寸。回答问题时,要说“是的,先生”或“不,先生”,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是”或“不是”的表达都不行;</h3><h3>2、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h3><h3>3、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要对游戏获胜者或把某事做得特别出色的人表示祝贺。鼓掌至少持续3秒钟,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h3><h3>4、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h3><h3>5、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h3><h3>6、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也回问他问题;</h3><h3>7、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h3><h3>8、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h3><h3>不要咂嘴、发啧啧声、转眼珠,或做出对人不敬的手势。</h3><h3>9、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h3><h3>10、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h3><h3>11、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h3><h3>12、改同学试卷时要特别谨慎;</h3><h3>13、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念的一字一句;</h3><h3>14、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问题;</h3><h3>15、不要主动讨奖品;</h3><h3>16、每天都要做完作业;</h3><h3>17、换科目的时候,动作要快、要安静,要守秩序;</h3><h3>18、做什么事都要有条理;</h3><h3>19、老师在指定作业的时候,不要叫苦,如果谁违反了,他就必须做两倍的作业;</h3><h3>20、别的老师来代课,也要守班规; </h3><h3>21、课堂上发言,或起身,应该讲规矩;</h3><h3>22、不可以上课上一半,起身去倒水;</h3><h3>23、见到每个老师,都要说某某老师好;</h3><h3>25、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h3><h3>26、不要帮同学占位子;</h3><h3>27、同学受罚的时候,不要看着他,更不要议论;</h3><h3>28、对作业的问题,可以打电话来我家,我没接的话,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够了;</h3><h3>29、用餐要讲究礼仪,克拉克老师耐心地将西餐的全套礼仪教给孩子,孩子们居然很爱学,象小绅士一样。</h3><h3>30、吃完饭,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h3><h3>31、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惜服;</h3><h3>32、坐车要坐好,别打扰司机;</h3><h3>33、认识新朋友,要记住对方的名字;</h3><h3>34、吃自助餐,或与人同桌,取菜不可贪多;</h3><h3>35、别人掉东西,请弯腰去帮他捡;</h3><h3>36、进门时,如果后面有人,请他扶住门;</h3><h3>37、别人碰到你,不管有没有错,都要说声对不起;</h3><h3>38、进行校外教学时,无论到哪一个公共场所,都要安安静静;</h3><h3>39、去参观别人的地方,要不吝于赞美;</h3><h3>40、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保持纪律,可拉克老师把学生们叫到礼堂里,坐好,手放在大腿上,眼睛看着前面。然后,克拉克先生不断地在礼堂的各个位置出现,喊学生的名字,想办法骚扰孩子们,看哪个孩子破坏纪律。生动有趣,用心良苦。</h3><h3>41、接电话的言谈要得体;</h3><h3>42、一趟校外教学结束,要谢谢所有随行的老师和家长;</h3><h3>“我不在意你是否感谢我,我关心的是你要学会在别人给你提供额外帮助的时候,你能恰当地表示感谢。”</h3><h3>43、搭乘电梯时,要站右边,请赶时间的人走左边;</h3><h3>克拉克教孩子“在自动扶梯上,要站在右侧,从左侧走动”,“在进入电梯、地铁或地下通道前,要礼让出去的人先行。”</h3><h3>44、列队行进时不要说话;</h3><h3>45、不可以插队,但看到别人插队时不可以大呼小叫,让老师知道就好;</h3><h3>46、看电影时不要说话;</h3><h3>47、不可以带玩具到学校来;</h3><h3>48、有谁欺负你,让老师知道;</h3><h3>49、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坚持, “我希望他们(我的学生们)有勇气为自己的信念义无返顾地付出努力,并为他们想要做的事情而奋斗。”</h3><h3>50、要乐观,要享受人生;</h3><h3>“保持乐观的态度,尽情享受生活。有些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学会为每件事作好准备,去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我自己也在努力培养这种品质,并且以此来影响我的学生。”</h3><h3>51、既然想做一件事,就只管去,教育孩子们,凡事想好了就勇往直前地去做,全力以赴,这样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后悔。</h3><h3>52、从错误中学习,继续向前迈进;</h3><h3>53、不管如何,一定要诚实;</h3><h3>54、抓住今天;</h3><h3>55、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好、最好的人。</h3><h3><br></h3><h3>这些班规其实更像是温馨提示,只列出应该怎么做,是教育中最细微却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如果一条一条对照,同学们还真未必都能做到。比如第13条“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念的一字一句”,我也曾反复提醒同学们,但到集体朗读时,还会有同学心不在焉。</h3><h3><br></h3><h3>这个过程中,有同学提到克拉克发起脾气来好可怕。我解释道:这个细节也是很重要的,一是说明当时的学生有多么顽劣,也说明克拉克老师心中多么愤怒,这些为后来的变化做铺垫,突出克拉克老师带领同学们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哈哈,这不是语文句子赏析的套路吗?若从看电影看出语文答题方法,也是意外收获)</h3><h3><br></h3><h3>然后,同学们又列举了“采用新奇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安静听讲喝牛奶”“跟学生玩双跳”“说唱美国总统名字”等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既梳理了电影的情节,也渐渐理清了电影的核心:克拉克是个充满激情的热血教师、是个讲规则的教师、是个有方法的教师。</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 好老师都是相同的</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从克拉克创造的奇迹,很自然地谈到了上周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我提出问题:你觉得克拉克老师和马修老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h3><h3><br></h3><h3>同学们开始纷纷列举:</h3><h3><br></h3><h3>黄玉青:“他们都想改变学生。”“他们对待学生的心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h3><h3><br></h3><h3>曾苇蔓:“他们对学生都很有耐心。”</h3><h3><br></h3><h3>林银翡:“他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带领学生超越自己,走向成功。”“他们并不会因为接手学生的好坏,而且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因为他们有这种坚定的信念,他们遇到困难就会迎难而上,而不是扭头就走。”</h3><h3><br></h3><h3>…………</h3><h3><br></h3><h3>同学们讨论中,我也不断插话,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补充:</h3><h3><br></h3><h3>“他们都和学生共同生活,所以很快找到了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这就是驯养吧。”</h3><h3><br></h3><h3>“在马修之前,也有老师,在克拉克之前,也有老师,但之前的老师没有改变学生。因为他们看不到学生的潜能。而马修老师和克拉克老师却能发现孩子的潜能。”</h3><h3>“他们都曾遭遇挫折,都曾面对挑战,但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念。”……</h3><h3><br></h3><h3>讨论的好处就在于各人不同的想法碰撞在一起,产生出新的想法,从而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讨论的话题。</h3><h3><br></h3><h3>在讨论之后,林银翡负责对大家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h3><h3><br></h3><h3>克拉克和马修老师的相同点主要有:</h3><h3><br></h3><h3>一、他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带领学生超越自己,走向成功。</h3><h3><br></h3><h3>二、他们并不会因为接手学生的好坏,而且放弃对学生的教育。</h3><h3><br></h3><h3>三、他们对待学生的心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h3><h3><br></h3><h3>四、他们都曾遭遇挫折,都曾面对挑战,但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念。</h3><h3></h3><h3>五、他们始终相信就算是熊孩子也会有她们的特长与优点,只是一直没有人发现,不愿意去挖掘她们的优点和去培养她们的兴趣爱好。</h3><h3><br></h3><h3>这个总结还是很到位的嘛。总之就是好老师都是智慧的,而智慧背后,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高尚的灵魂。</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 努力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讨论的最后环节,从电影到现实。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h3><h3><br></h3><h3>这个话题比较自由,也比较轻松。同学们真是畅所欲言了,有的说喜欢和学生谈心的老师,有的说喜欢爱笑的老师,有的说喜欢体贴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喜欢尊重学生的老师。</h3><h3><br></h3><h3>齐佳琪张口来了一句:“喜欢发钱给我们的老师。”能在老师面前无所不谈的学生,肯定是喜欢老师的了。至于发钱嘛,还是等老师有钱了再说吧。</h3><h3><br></h3><h3>还是符晶比较理性:“该严肃的时候严肃,(平时)也可也和我们打成一片。”</h3><h3><br></h3><h3>我更理性:好老师不等于每个人都喜欢的老师。假如有一位老师每个人都喜欢,那一定不是好老师。好老师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方向,不能只为了学生喜欢而放纵错误。好老师恰恰是有些同学因为受了约束而不喜欢的,但那些同学心中也会承认这是个好老师。</h3><h3><br></h3><h3>讨论到这里,一个小时的时光已过去,我贴出夏米克写自己眼中的克拉克的文章,让同学们读一读。同时布置一个作业,把今晚讨论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在随笔里。</h3><h3><br></h3><h3>我也要向着同学们心目中好老师的方向努力,给同学们带个好头,先把讨论记录写好。</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