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网红湖,访古品味之旅 ——芜湖

不歇火

<h3>芜湖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依靠着长江,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近代,因为《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也是开放的比较早的一批城市,因此城市的经济发展不错。芜湖一直都不是一座旅游城市,但在我心里它倒也有自己的风情。自从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和《一城一味》便对芜湖这座江城心向往之,想去探寻那里的街头巷尾、打卡网红湖,品味芜湖味道是这个假期不错的选择。</h3><h3>此次之行称之为打卡网红湖访古品味之旅,行程为二天</h3> <h3><b>Day1:南京出发一一网红湖一一西河古镇一一回芜湖(住芜湖品小吃)(高德导航蓝色网红湖)</b></h3> <h3>最近,安徽芜湖被曝出现网红湖泊,湖水宝蓝色犹如马尔代夫。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片湖泊的形成画面显示在安徽芜湖有一处湖面,蔚蓝色的湖水清澈见底,犹如美丽的马尔代夫海景,更像九寨沟的海子。连高德地图上也有它的样貌,形状像一只蓝色海星。</h3> <h3><b>从网红湖一一西河古镇</b></h3> <h3>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 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一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 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显得古朴衰老。</h3> <h3><b>从西河古镇一一住赫山公园附近品芜湖小吃</b></h3> <h3>赭山公园的景区有:凝芳园,海棠园,杜鹃园,桂花山,梅花山,樱花山。共有植物种类220种,较名贵的有:银杏,香樟,檀树,枫树等近10万棵。草坪41000平方米。风景林10400平方米,各具特色争芳斗艳。园林美景有:翠明园,舒天阁,中山纪念堂,燎望塔(可眺望长江),聚心亭,"江城入画"坊,千禧亭,凝芳园,月季园。人文景点:中山堂,刘希平先生墓(位于大赭山),戴安澜烈士墓、毛泽东纪念像(小赭山)。<br></h3> <h3>  芜湖的小吃闻名已久,凤凰美食街的开幕更是让芜湖小吃的美名远播到了大洋彼岸。全长666米的凤凰美食街由一条废弃的铁路改造而成,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芜湖本邦菜,还能吃到全国知名的其他菜系,如巴将军的火锅、毛家菜馆和洞庭人家的湘菜、绿柳居的素菜、巴道鱼、杭邦菜等。芜湖本地的一些传统老字号也在美食街上落了户,“耿福兴”、“四季春”、“马义兴”、“同庆楼”纷纷在美食街上开起了分店,虾子面、酥烧饼、鱼丝饼、小笼汤包、牛肉锅贴这些小吃成了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h3> <h3>凤凰美食街虽然称为美食街但多数是经营各地风味的餐馆其中真正有芜湖特色的可能就只是耿福兴和四季春了,四季春也是百年老店,同样上过央视,与耿福兴不分伯仲。</h3> <h3>  耿福兴在芜湖风凰美食街,这里交通很方便。这一条街都是芜湖比较有名的小吃店,在芜湖也是老字号的了,该店主要特色是小笼汤包,虾子面,肉丁烧卖,鸡汁干丝,有酥饼等。都是现买现做,老店装潢考究,气氛优雅,</h3> <h3>虾子面的面条是白的,很细,很有韧性。吃的时候要拌一下,让虾子都混合到面条里,才够味。一吃面条,极鲜,有海鲜的味道。汤也是鲜得要命,不是一般肉汤的味道,或者味精的味道,那时一种特殊的鲜味。可能就是虾子的鲜味。所以虾子面才有名。</h3> <h3>  四季春大酒店位于芜湖着名的凤凰美食一条街,酒店始创于1928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经营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余人就餐的大型酒店。酒店建筑风格古朴与现代相结合,一楼大厅透视性强,主要经营早点小吃,二楼、三楼为大中小型晚宴厅, </h3> <h3>  四季春的小笼汤包,是薄薄的皮儿,口头全是小褶,一道一道的,看起来很精致。小褶的当间露着点儿猪肉馅,上面缀着几小丁葱花。这筷子须一只插进那褶子中间,另一只贴在包子外侧,这样夹起来凑近嘴边,用嘴在包子皮上咬个小眼,用唇啜吸里面的汤汁,声音啜大了点,还滋滋地响。待汤汁啜个八成,将包子在小碟里蘸上香醋,一口吃上半只,猪肉馅入口爽滑娇嫩,兼有小葱、姜米的香味,味道是鲜美异常,那叫一个美。</h3> <h3>芜湖有几个特别著名的小吃聚集地:杨家巷、小圆门、双桐巷和福禄巷,但是自从上次杨家巷出了液化气爆炸的事件,芜湖市政府开始整治小吃街,杨家巷和小圆门都需要重新规划建设,里面的小吃需要暂时搬出去,因为不知道这些小吃会搬去哪里所以这次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杨家巷和小圆门。双桐巷也是芜湖人的心头好,每当夜幕降临,巷间必然人头攒动,双桐巷算是比较好找的,它靠近中山路步行街,在全季酒店的附近,一条还算宽敞的巷子两侧满是小吃摊贩,那里有芜湖著名的老奶奶牛肉面、二姐赤豆酒酿、小高米线、小高生煎等等,我和朋友从巷头一路吃到巷尾,心里满满的吃货的幸福。</h3> <h3>濮家凉粉主要分炒粉和刨粉</h3> <h3>荷叶大烧卖</h3> <h3>蓝义兴烤鸭表皮红润油亮</h3> <h3>聚味香猪蹄材质用的“金钱蹄</h3> <h3>小海螺的沙煲种类繁多</h3> <h3>小邢板栗始于1995年</h3> <h3><b>Day2上午:凤凰美食街早茶一一老海关一一天主教堂一一英国领事馆一一中江塔</b></h3> <h3>  鸠兹广场依山(赭山)面湖(镜湖),临路(北京路)傍街(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位置优越,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是承载芜湖市悠久文化历史内涵,是反映芜湖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最富艺术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是芜湖市中心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h3><h3> 鸠兹广场,最吸引人的是广场中心处拔地而起的高达33米的青铜雕塑,这尊雕塑是以芜湖古名"鸠兹"鸟为原型,加以艺术的夸张设计而成。九只姿态各异的鸠兹鸟,一只只都像振翅欲飞。顶端托起一只金球,仿佛是托起芜湖的希望。整个雕塑既庄严肃穆,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雕塑四周是几十枝喷出的水柱,色如银,形如剑,直冲天空,与青铜雕塑浑然天成为一幅"鸠顶泽瑞"的景观广场北侧最富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当属历史文化长廊。它由24根石柱支撑,每根石柱的四壁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h3> <h3>滨江公园是芜湖人周末放松心情的去处,浩浩长江在这里安宁地流淌着,倚着栏杆望向远处心里的烦恼似乎也随之消散。从芜湖老海关到中江塔是滨江公园的精华所在,一路走走看看。</h3> <h3>在滨江公园的广场对面有一个天主教堂,那是芜湖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建的,当时是安徽地区主教廷所在,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芜湖天主教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长江中路90号鹤儿山南麓,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1895年6月落成,是安徽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天主教堂之一,其规模仅次于上海徐家汇教堂,在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安徽更是首屈一指,素有江南“小巴黎圣母院”的美誉;就在芜湖天主教堂建造的第四年(1891年),一起震惊中外的“芜湖教案”发生。</h3><h3><br></h3> <h3><b>英国领事馆</b></h3> <h3>从天主教堂出来向西走100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芜湖百年历史英驻芜领事署,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范罗山和雨耕山上,由英驻芜领事署旧址、总税务司公所旧址、洋员帮办楼旧址三个单体构成。领事署建于1877年2月,为英国建筑师设计,原设计图曾在绢上绘制,设计十分精巧。东、西、南三面均有拱券回廊,廊柱挺拔、圆券清秀,配以石砌基座、白色廊石柱和连续拱券,拱顶夹砌青砖,色彩搭配协调柔和。大楼之间为八角形大厅,大厅两边各有两间办公用房,皆有壁炉。整个建筑比例适当,造型庄重典雅,在建筑施工质量和内外装修均属上乘,是安徽省最早的、至今保存最好的外国领事馆之一。</h3> <h3>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是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傲然矗立于长河口(青弋江汇入长江处)北岸的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据《芜湖县志》记载:“工未竣,或谓与工关有碍,折损一二层。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乃落成”,表明建此塔是“以镇水口”。</h3> <h3><b>Day2下午:从中江塔一一鸠兹古镇</b></h3> <h3>鸠兹古镇位于芜湖市经纬二路,主打传统徽派建筑群,古镇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500米,以扁担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板块:西侧是静态区域,以书院、会馆、名人故居为主,潮州会馆、徽州会馆、湖南会馆等重在体现商帮会馆文化;俞宅、吴明熙大宅、张宅、王宅等展现名人故居文化;李漱兰堂、通德堂、项家钱庄、留春园则再现了丰富的传统业态。东侧是动态区域,以风情酒店,特色小吃,互动体验,客栈和酒吧休闲类为主。</h3> <h3><b>游玩鸠兹古镇一一回南京</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