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家暴中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心理咨询师 翊萍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和治疗那些在家庭暴力冲突中受到伤害的人,他们承受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对他们的一生造成极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暴中的孩子,有时仅仅只是一个目睹的旁观者,往往就会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访者小伦,他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暴虐之人,他喜欢喝酒,常常对母亲非打即骂,万般折磨。从小到大,他和他的妹妹就在惊恐中度过的。他的母亲非常懦弱,保护不了自己也逃离不了那个家,小伦长的大些,六七岁时懂事了,见父亲残酷无理,整天喝酒打骂母亲,他便开始为母亲出头,护着母亲,父亲便连他一起打,他性格倔强,不堪忍受,奋力回击,这样一家人常常打成一团,他打不过就跑,父亲就满大街追着他打。可是他的那个妹妹,性格与他截然不同,她胆小温顺、懦弱,又加上年龄小,就成了那个每天在胆颤心惊中,看他们打架的人,她无可逃脱、无计可施、无处躲藏,每天在惊恐中度日,常常吓得躲到床底下。不打架的日子,她便变得十分听话乖巧,讨好父亲。父亲倒也没有对她怎么样。时光流逝,他们就这样在暴力冲突中长大了,小伦变得好斗要强,他的妹妹看上去一直懂事乖巧,可是在她临近青春期的时候,她的精神崩溃了,变得喜怒无常,成了精神障碍患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过度承受惊吓的结果。</p><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小伦没有精神崩溃,而是他那个从不参与战争的妹妹呢?刚开始小伦和他的妹妹都同时承受惊恐与无助,然而当小伦大一些,他不堪忍受时,他奋起用自己的力量来反抗了,那些累积的惊恐、愤怒化为反抗的力量爆发出来,于是有了后来与父亲无休止的战争,当然他的身体也常常受伤,无疑他的身上和心上必定都是伤痕累累的。但一个事实是:他的惊恐和愤怒转化为斗争的力量爆发和释放了出来,因此他没有被压抑恐惧到精神崩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妹妹就不同,她年龄小,在家庭当中本就是最弱的一个,当她还没有多少认知能力、还需要成年人庇护的年纪里,却长期处在一个惊恐万分的暴力环境中,在那个年纪的认知里,父母就是她的天,当她看着父母每天打架,那个本该保护她周全的母亲却整天狼狈不堪,伤痕累累,她的内心里是怎样的无助、怎样的恐惧、怎样的绝望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本该天真烂漫、开心调皮的年纪,她变得小心讨好、懂事乖巧,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小孩子因为恐惧或变故而变得“懂事”,那是一种深深的绝望!那些小孩子本该有的被爱被呵护的需求和渴望,全被压抑和恐惧覆盖。可是,那些没被满足的需求,却从来没有减少过,最终都会以另一种极端的形式呈现,她用自己的崩溃——这种自伤的方式来重新获取,获取家人的关注和爱,只不过这注定会伤了自己一生。</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案例,这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女记者,34岁,丈夫出色,有一女儿,经济状况很好。在外人看来,她完全可以说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找到咨询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她每次见到母亲,就想把她碎尸放进冰箱里!她被这个可怕的念头吓到了,理智上她知道自己绝不可以这么做,可是这个念头却越来越频繁的、不可扼制的冒出来。她恐惧极了,她觉得自已的头脑越来越失控,她说她怕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做出来,这多么可怕,她变得惶恐不安。无疑,这是一个强迫性思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咨询进行的漫长而艰难,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进展。咨询师渐渐发现,她很难与别人建立真正的连接,交流时,她只顾说自己的事情,什么我很忙,我采访了几个人,写了几个报告。在她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老师问她有什么感觉感受时,她都说“没有感觉感受”,就应该怎样怎样……。由此可见她只有一个“超强大脑”,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她的理性分析能力很强,任何事情都说的头头是道,但就不涉及感觉感受,咨询师一追问,她就逃开了,或许她已经太久没有用心去感觉和感受这个世界了,她的头脑里只有“应该”,从小应该就努力学习、应该考很好的大学、应该考研、应该争取好的工作和收入、应该结婚生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成长经历同样令人唏嘘,她的父亲是一名看守所警察,或许职业使然,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人格缺陷),他管教犯人时用的暴力手段,竟然也用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父亲对她的学习及管教非常严格,女儿不能犯任何错,一旦犯错就会抓住头发暴打,她自己的描述是,常常打完之后一地头发。每次犯了错,她都非常恐惧害怕,在父亲回家之前,她都躲到床底下,等父亲回来消了气才敢出来,如果躲不及 就必然是一顿暴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样的境遇里,她还是一路考上了很好的大学,还读了研究生,最后成了一名记者,工作也很出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人,她是怎样成才的呢?她又是如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被虐待的时候,她难道不难过、不害怕、没有恨吗?可以确定是有的,一定会有。只不过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她会一直为这一切开脱,加上父亲打他的时候一定会说“我都是为你好,让你将来成才!”一个人本能的潜意识是:我要活下去。所以她的潜意识就“选择”了屏蔽那些不堪的感受,她认为父亲对她的打骂、严厉管教都是爱她的表现,她自己承受的所有痛苦都是理所应当的,都是为了成才。只有这样想她才能得以继续学习生活,她建立起了强大的“防御机制”,将一切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都合理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她仍然能够成才,仍然可以生活,可是一个人生命的所有发生都会留下印记,每一件都算数,它并不会因为你想忘记就可以忘记,它已经深深的烙印在身体的记忆里,而且它会时时作用在剩余的生命里。这位记者就是,那些早年被她压抑和屏蔽了的痛苦和怨恨,多年以后又以另一种变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她内心里最深处的愤怒和恐惧,演变成强迫性思维里的毁灭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位父亲早年管教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一定是真的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好的,希望孩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过着安定祥和的日子。这应该是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愿望吧。可最终,他的女儿工作还可以,其他的,已经与他当初的愿望背道而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遭遇了家暴的孩子最后都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对Ta的生活造成影响。有的在工作关系或两性关系中总是受虐,痛苦不堪又摆脱不掉;有的继承了原生家庭暴力管教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又继续折磨自己的孩子,即使打过孩子立刻后悔,下次还是会打,因为根本控制不住;有的从小见证了父母婚姻痛苦的模样,从而恐惧两性关系,一生不敢结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衡量一个人一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考上名校、事业有成就是成功吗?如果说这是社会评价意义上的成功,那么成功之后,是否有足够正常的心理状态去过好此后的生活,是否能够让自己不至于陷入心理疾病的漫漫纠缠中,更值得我们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么希望每个孩子“成功”的背后,只有以爱来支持的努力、奋斗、拼搏,而没有千疮百孔的伤痕累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u>心理咨询电话:13563805609 微信同号</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u>如果您喜欢文章,除了收藏还可以转发出去哦。</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