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100岁

幸福方圆(朱宝树)

<h3>图片定格时代&nbsp; 文字闪存思想 </h3><div>图文留住记忆&nbsp; 感悟朋友分享&nbsp;</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清明节之后,将迊来农历三月初二父亲100周岁生日。父亲虽然离开我们25年了,可记忆中的父亲从来没有模糊过,这几天满脑子都是父亲,往事历历在目,笑容浮现眼前,对父亲的回忆,就像观看描写父亲影片,百看不厌,感动不已。</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做人要记住他人好,更要记住父母好,摘选对父亲记忆片段写成《我的父亲100 岁》作为送给父亲百岁寿礼,一方面是缅怀父亲,同时提醒大家庭所有成员, 平时一定要记住他人好,尤其要记住父母好,无论父母年轻、年长、年老,健在还是升天,都应该经常扪心自问了: 我记住父母好了吗?!</div><div><br></div><div><br></div> <h1> 我的父亲100岁</h1><h1><br></h1><h3>文字: 朱 宝 树<br>图片: 老照片/百度</h3><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一个思亲祭祖节快到了,今年又是父亲100岁生日(农历三月初二),这几天满脑子都是对父亲的思念。 30年前我们全家为父亲过了七十岁生日,那热闹幸福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浮现在眼前。1993年父亲和我们分开已经25年了,再没有为父亲祝寿的热闹场景,不过这期间,每年都有几次 我们说父亲听的父子聊天时间,父亲精神抖擞面带微笑的样子经常出现。再过数日就是父亲100岁生日了,虽然当初热闹的祝寿场景难以再现,但为父亲准备一份百岁贺礼还是必须的。送给父亲什么礼物呢?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我对父亲的记忆摘选几个片段,作为送给父亲百岁贺礼,相信父亲一定喜欢。这几天我一有空就拿出手机,用文字记录下父亲闪现的每一个瞬间。</div><div>&nbsp;&nbsp; </div> <h3> 父亲名叫陈鸿祥,老家在苏北古城老淮安城内兴文街,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都见过。父亲20多岁就离开淮安来到古镇岔河,入赘外公朱家与我母亲朱玉珍成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除我和二哥随母亲姓朱,其他都姓陈,我排行老五兄弟老三,父亲一生靠做皮匠手艺养家糊口,(我春节回老家家找出父亲用的皮匠工具和我珍藏几十年父亲最心爱的锤子)父亲大我近40岁,我记忆中父亲的形象都是他中老年的形象。</h3> <h1> 幼年记忆</h1><div><br></div><div> 幼年时,父亲是我的红薯夜餐。幼年记忆中,我们兄弟姐妹与父母亲就像这张图中嗷嗷待哺的小鸟与父母一样,八九张嘴吃饭就靠父母大哥做手艺挣点钱买粮买草,全家每天两顿稀饭吃不饱、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事,现代人不懂的词``刷锅等米``,在我幼年时就亲身经历深有感受。我幼年记忆中的父亲,有两件事印象较深。</div><div><br></div> <h1>父亲的夜顿子。(就是夜餐)</h1><h3> 每年秋冬尤其是春节前,是做皮匠手艺人最忙的季节,父母大哥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每天母亲总要做点面糊面条夜餐,父亲晚上收工吃夜餐,无论多晚,总要把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叫醒,在床上哪怕每人吃两三口,绝对不会漏掉一个孩子。习惯成自然了,我们小兄弟姐妹每到父母加夜班,到那个时点都会一个叫醒一个,等着父母给我们吃夜餐。<br></h3><h3></h3><h3><br></h3> <h1>父亲的烤红薯。</h1><div>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大哥隔三差五要 挑着皮匠担子(所有工具)去黄集仁和等集镇赶集做手艺。那时家里我比较小,每次赶集回来,父亲总会背着其他人从工具箱里拿出用纸或荷叶包着的烤红薯,有时也有烧饼或油条,看着我吃完还再三叮嘱,不要告诉哥哥姐姐们。时间长了我和父亲有了默契,有时哥哥姐姐都在家,我会不停的看着工具箱也不会急着和父亲要带回来的东西吃。</div><div><br></div> <h1> </h1><h1> 童年记忆</h1><div><br></div><div> 童年时,父亲是我的英雄偶像。童年时我最喜欢听父亲讲故事,父亲跟我们讲:因为日本鬼子侵占了父亲老家淮安城,伪军到处抓人,父亲被迫离开老家淮安来到岔河,入赘外公朱家和母亲成亲,在岔河他继续做皮匠手艺。父亲和我们讲的故事很多,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也是让我对父亲非常崇拜的,是父亲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div> <h1>鬼子关卡传情报。</h1><h3> 年轻时的父亲也是爱国的热血青年,岔河是老淮宝根据地,来岔河不久,就开始为地下党组织工作了。他有老家淮安口音,又有做皮匠手艺职业掩护,经常往来于岔河淮安,为地下党递送情报。父亲当时藏情报绝招是把纸条夹在牛皮夹层里,再用明凡把沾上,几乎没有破绽。(牛皮是当时做鞋底主要原料)一次在淮安南闸日伪卡口,突然严查不许人进城,这时来取情报的``城里生意人``是个年岁大的老伯, 和父亲同行,他有城内良民证,父亲急中生智,塞了点钱给一个伪军,用老淮安话和他讲,卖牛皮是急等钱用,自己可以不进城,但要把牛皮卖了拿到钱,买家就在身边,就这样在日伪眼皮下,老伯付了钱,父亲把两捆``牛皮``卖给城里生意人,顺利完成情报传递。</h3><div><br></div> <h1>失联组织不放弃。</h1><h3> 父亲经常和我们讲老淮宝革命故事,讲魏其虎等英雄战斗故事,讲岔河被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的情形,讲他年轻时如何帮助地下党做革命工作的故事。父亲经常说,如果不是两次与地下党组织失去联系,父亲入党比母亲47年入党要早的多。第一次是他来岔河一年多时间,父亲与一个革命同志单线联系半年多,帮助地下党把情报往淮安城里送,上面讲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那个同志已经明确与父亲讲,准备发展父亲参加地下党组织。突然那个同志失去联系好几个月,事后知道牺牲了。失去组织联系的父亲没有放弃,保持原接头方式耐心等待,过了快一年,又有一个修鞋人主动和父亲联骆,父亲又开始与那位同志单线联系为地下党组织工作了一年多,那人再一次明确很快就介绍父亲正式加入地下党组织。可是一次日本鬼子扫荡后,那个同志又长时间失去联系,后来得知又牺牲了,从此父亲再一次失去了组织联系。虽然二次与组织失去联系,没有机会成为党的人,可父亲没有放弃,还是想方设法积极投身工命工作。</h3> <h1>南下不成耿于怀。</h1><div>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父亲积极主动的参加革命工作,很快又成了积极分子,解放战争后期,淮宝老区干部南下,父亲是计划南下人员之一,领导已找父亲谈话征求意见了。虽然当时父亲上有老下有小有点不舍,当想到全国要解放了,可以名正言顺干革命了,父亲非常开心。因为母亲也是47年入党的党员,也没有反对,可当时外公以死相逼,最终父亲没能随队南下,这件事父亲耿耿于怀一辈子,也成了父亲终身遗憾。父亲虽然没有入党参加革命 ,我感觉父亲对共产党是有感情的,他常说:共产党经是好的,就是会被歪嘴和尚念歪。</div> <h1> 少年记忆</h1><div><br></div><div> 少年时,父亲是我的师傅榜样。我少年时光赶上了全家下放,我家下放在岔河公社最穷的前马生产队,38户人家,有近一半常年外出靠讨饭度日。下放以后我们没了城镇供应口粮,八九口人吃饭烧草无着落,当时还不允许在街上做生意做手艺,全家人吃不饱饭的巨大压力全部压在父母身上。 父亲那时已经50多岁了,那期间可能是我父母人生最艰难的几年,也是我对父亲了解最多,感受父爱母爱最深的几年。我的少年人生经历,使我早同龄人几年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让我对父母更加崇敬爱戴,关于父亲那段时间的记忆太多太多。</div> <h1>父亲住进牛棚还唱京剧。</h1><h3> 父亲是个心直口快乐观开朗的人,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看到父亲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是在家里没粮没草没饭吃的时候,也不会从他脸上看出来。他平时干活加班时总爱哼哼小调 ,尤其是在 69年冬天,全家被迫冒雪搬到下放的生产队,住进牛棚和山芋窖,在那里度过唯一一个缺粮少油没年货、与耕牛为邻、家里弥漫着牛粪味的春节时,父亲还是不停的哼着小调唱京剧,没让我们感觉到他不开心。</h3> <h1>父亲教我学手艺。</h1><div> 我们家下放以后,全家人温饱成了最大问题,为了每天能吃到一二顿山芋面糊青菜粥,兄弟姐妹除干农活挣工分,还挖野菜充饥,我当时是四年级,坚决不肯上学了,希望能帮父母做点事分点忧,当时我虽然小,一般农活我基本都做过。父亲看我太小,不想我再去干农活,就开始带着我赶集教我做手艺,我记得去黄集摊子摆在姓花的大爷家门口,在岔河摊子只能摆在李家桥头李大爷家门口,就这样我跟着父亲学会了皮匠手艺。我停学跟着父亲学手艺二三年以后,班主任老师多次上门做工作,我才重新回到教室。从那以后一直到我高中毕业,只要父母亲生意忙,我就是他们最好的帮手。这把锤子是父亲心爱之物,我已珍藏几十年了。</div> <h1>父亲带着我们去种自留地。 </h1><div> 下放那几年,生产队遭殃下放户遭罪,更是父亲最辛苦的几年。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带着我们 翻地车水栽秧割稻 种自留地的情景。记不清下放以后哪一年,我们家大部分人已回到街上,队长好心啊,划几亩自留地给我们自己种,这样就可以少分一点山芋胡萝卜稻子给我们,减轻集体负担了。自留地在共场边高地上,旁边有水渠不能灌溉,我们从街上到自留有六七里路。春天父亲就带着我们用叉子,铁锹翻地晒土,到夏天用水车车水,栽下秧以后,父亲每天带着我们冒着酷暑,踩水车四五个小时才能把水上足,秋天收稻子了,收成肯定不好,可那不多的却是全家一年口粮稻子和烧草,父亲和我们还要一担一担挑到街上。我当时可以挑七八十斤,父亲50多岁了,他也能挑上百而八十斤走上好几里路啊!</div> <h1>父亲带着我们上树砍柴下河割草。</h1><div> 下放农村那些年,不但吃不饱,冬天烧草是大问题。秋冬季节,父亲经常利用闲一点时间,带着我们去树木茂密的河堆树林里,上树砍树枝,把落下的树叶归集起来用网袋子抬回家。夏天父亲经常带着我们一起去河里捞水草,把水草晒干拉回家,以备冬天雨雪天烧。有一次我们和父亲去南大京下河捞水草,突然我感觉左脚被什么划了一下钻心的痛,我一边喊父亲和哥哥一边往岸边走,到岸边一会儿红水泛起一片,父亲帮我洗去脚上污泥,发现大脚指旁被削去五分钱硬币大一块肉,白色骨头看的一清二楚,父亲吓坏了,大哥背着我,父亲用随身带的毛巾裹住我的脚一手捏着伤口一手捧着脚一口气跑了二三里路把我带回家。母亲打来水帮我冲洗伤口,在伤口上按了很多很多香灰,止住了血,又用棉布条把我脚裹的紧紧的。母亲是一边哭一边责怪父亲一边帮我裹脚 ,父亲一直捧着我的脚,也心痛的流着泪。说来也怪,那么大伤口,又是夏天,母亲就用香灰帮我换几次也就好了,从那以后父亲再不许我们任何人下河捞水草了。</div><div><br></div> <h1> 青年记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h1><div>&nbsp;&nbsp;&nbsp;&nbsp;&nbsp; 青年时,父亲是我的人生向导。父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一位非常识事的伟大父亲,无论是我身处农村发奋求学,还是参加工作以后,父亲对我讲的通俗易懂大白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指引着我人生方向。</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div> <h1>``求人不如求自己``。</h1><div>这是父亲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让我受益终身的一句话。父亲带着我们做了很多又苦又累的事情,同时不停的向我们灌输求人不如求自已、要自强自立、依靠自己改变命运的思想。我18岁时还在读书,那个时候我们户口还在农村,家庭十分困难,求人不如求自已嘛,我一边读书一边帮助家里做事挣钱,争取自食其力,减轻父母家庭负担。当得知有机会参加高考时,我更加有了奔头,更加发奋求学,希望通过自已努力改变命运。我永远不会忘掉我在朱坝复习时,父母徒步往返五六十里,冒雪送去的棉鞋和米,还有父亲的叮嘱``多辛苦一点看书学习,求人不如求自己``啊。工作以后,我在学习工作各个方面之所以能有较快的进步,都离不开父亲这句名言的激励。</div><div><br></div> <h1>药人的不吃犯法的不做。</h1><div> 这句话是我工作以后,父亲经常提醒我的。他并不了解银行工作性质,但他知道我在银行工作一定会碰到钱。这句话就像一副警钟挂在我耳边,伴随我从工作到退休,在银行工作近40年,见过灯红酒绿,有过钱权在握,是父亲早年教诲,我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再看看许多革命同志过早``牺牲``了,更加敬佩父亲英明伟大,更加感谢父亲。</div><div><br></div> <h1>``手艺不精 万代灰孙``。</h1><h3> (意思是说做事不精通,永远被人瞧不起)。这是我跟父亲学手艺时父亲经常对我说的话,父亲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我十二三岁跟父亲学手艺,当时我逢的鞋子只要有一点点父亲认为不合格,必须拆掉返工。那两三年父亲对我严苛要求,培养了我做事认真不马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性格。此外我还有守时守信讲究条理性等习惯性格,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所以说,父亲是我人生向导</h3> <h1> 成年记忆</h1><div><br></div><div>&nbsp;&nbsp; 成年时,父亲是我的牵挂担忧。当我30岁左右步入成年人行列时,父亲已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了,儿女们都长大人,生活不像过去苦了,全家人共同心愿就是能够让父母亲过上好日子。我虽然成了家,有了儿子,工作也比较忙,但是那个阶段,我的心始终离不开父母,由于父亲身体状况,父亲成了我最大的牵挂担忧。</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 <h1>父亲的老胃病。</h1><div> 我记忆中父亲除了一生辛劳,还有两次死里逃生。好像是68年左右,父亲突发胃穿孔毛病,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都非常差的情况下,父亲在洪泽医院做了胃修补手术,检回了一条命。从那以后遇到下放,吃辛受苦,饱一顿饥一顿,胃子根本得不到保养,我们做儿女的年龄小也顾不上父亲术后体弱多病的身体。父亲胃病不断,近十年后胃病又发作了,在县医院做了胃切除大手术,仅保留胃体四分之一,(如果在今天可能早戴上胃癌的帽子了)父亲再一次死里逃生。从那以后,父亲饮食总是母亲精选细做,少吃多餐,倍加呵护。虽然父亲到了晚年,胃子恢复非常好,可我们做儿女的都很担心啊,我工作以后离开了家,几乎每周要回家一趟,就是放不下父亲,担心他的身体。</div> <h1>父亲的香烟店。</h1><div> 父亲60好几岁时,我们兄弟姐未大部分成家了,家庭经济情况也好了,都不同意父亲再那么辛苦做手艺,希望父母过点好日子。父亲是勤劳闲不下来的人,我家住临街门面房有窗户。好像是大姐出的主意,让父亲卖香烟有点事做,当时我在县银行工作,找人从糖烟酒公司批发两箱子香烟还有火柴,用自行车背回家,父亲香烟店开张了。听说陈大爷卖香烟了,左邻右舍都来买,过两天,父亲开始限售了,再过两天,开始有条件的卖了,他看谁顺眼才卖,不顺眼的就不卖,就是母亲买香烟,也要搭售火柴,他理由很简单:香烟是我三儿子好不容易从洪泽买回来的,很快卖完怎么办?只要父亲高兴,儿女们都随他,就这样父亲香烟店开了几年,我是他采购员,父亲非常开心</div> <h1>父亲的伤病腿。</h1><div> 父亲生性好强不服老,就是70多岁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有一次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跌倒了,大腿根剧烈疼痛,哥姐们带他去医院检查,是股骨颈断了,如果是现在还可以换一个,可30多年前哪有这个条件啊。父亲就那样忍受剧烈疼痛几个月,以后也是在疼痛和行动不便中生活。二哥专为父亲用旧自行车配件改装了一辆三轮车,改善了父亲出行条件,父亲很开心,但是父亲行动不便、时常发作疼痛的腿,让我们始终放心不下。</div> <h1>父亲的老糊涂。</h1><h3> 父亲到了晚年腿脚不便,脾气不好让母亲和儿女们都能接受,可是父亲的``老糊涂``让儿女们尤其是母亲有点束手无策。我们回家母亲、哥哥姐姐们常常对我说,父亲老糊涂了,喜欢说鬼话了,刚刚吃了饭,他告诉邻居说,家里人不给他饭吃,还说有人要在他饭里下毒想害死他等等。那个时候我们只觉得是老糊涂,不知道可能已经是老年痴呆了,可是那样让家人非常担心啊。从那以后糊涂越来越厉害,儿女们回家都习惯给点钱买点好吃的带回家,有时候谁看他谁给他钱都记不清了。好在自始至终我回家,他都认识,到后来他对我和二姐夫李玉成认的最清,其他人都记不清,对邻居说,家里只有我三儿子买东西给他吃给他钱,真是非常糊涂了,全家人都非常难受非常担心。再后来,父亲肺心病也越来越厉害,经常夜里咳嗽无法入睡。记得是一九九三年农历五月二十,我们一家三口回家看望父母,带着父亲晚年最爱吃的快餐面等好吃的,我坐在父亲床前,他很快吃了快餐面和鸡蛋,边吃边和我讲了好多事情,我给他钱他收好,还要我们有空多带孙子回家看他。他把最心爱的孙子锦波叫到床前,说到几年前几个孙子骑三轮车掉下河的事,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一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感觉父亲非常非常清醒。下午我们回洪泽了,二姐夫专程回家看望我父亲,晚上是二姐夫陪着父亲的。第二天天没亮,我们听到父亲离我们而去的消息,真的不敢相信啊!就这样父亲慈祥的笑容永远定格在那里农历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一日</h3> <h1> 中年回忆</h1><div><br></div><div> 中年后,父亲是我的思念回忆,人到中年,上有高堂下有儿女是最幸福事,可我步入中年却与双亲分离,看到亲朋好友同龄人有父母可孝敬非常羡慕,对父母的思念更切,特别是思念父亲,回忆父亲点点滴滴,就像欣赏天上繁星,越是夜深人静,越是远离繁华,星星越明亮,记忆越清晰。</div><div><br></div> <h1>父亲的``谎言``。</h1><div> ``我不饿我不累``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的话。摆摊子做手艺,母亲递饭给父亲大哥我三人吃,父亲经常是借口不饿不吃或吃两口就饱了,尽量多省一点给我们吃。种自留田挖地,踩水车,我们兄弟姐妹轮流休息,他总是说不累,从农村挑粮草上街,我们换了几个人,他就是不肯换,肩膀肿了垫上毛巾,还是说不累,等等等等。当时我们小不在意,现在想想,父亲当时也50多岁人了,太不容易了,父亲所谓``不饿不累``都是谎言,他是爱儿女心疼我们,宁愿自己忍饥挨饿吃苦受累啊。</div> <h1>父亲的善良。</h1><div> 我深知``人间有三分苦,父亲吃了十分``,当我工作有能力了,我能买到吃到喝到最好的东西,一定会带点给父母和兄弟姐妹分享。我带回去给父母的,他们总是舍不得自己吃,一定要会分给家里其他大人小孩。过去讨饭人很多,无论是到我们家门口还是在父亲摆的摊子上来讨饭的,只要锅里还有,父亲总是亲自去盛一点给讨饭人,常常在摊子上做事吃了一半的时候,有讨饭来了,他会把碗里饭给人家。父亲常说,我们少吃一口,那些没饭吃的人就能多吃一口。我两个妹妹有时会被父亲责怪甚至打骂后不肯吃饭,父亲经常是硬逼她们把饭吃下去,他生怕儿女挨饿受冻。对人是这样,对小动物也是一样,父亲是非常喜欢小猫小狗,家里养过一个大狗,生了好几个小狗狗,那时候人都吃不饱,父亲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要给小狗狗吃饱。</div><div><br></div> <h1>父亲的眼泪。</h1><div> 父亲是个非常刚强的人,可也有柔情落泪的时候,我见到父亲除大伯去世、我脚受伤流泪,还有就是大哥成家不久,有一天晚上,我听父母亲和大哥说分家的事,说是分家实际就是分开烧饭吃。我当时感觉到他们都很伤心,那天晚上我看到父母大哥都哭了,我在床上听到也伤心的哭了一晚上。当时不理解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开烧饭吃,后来才知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好像分开时间不长还是分不开,接着下放更分不开了,一个大家庭同甘共苦过日子。除了这次,就是二姐和两个妹妹出嫁时,父亲都背着人偷偷的流泪,感觉那个时候父亲很伤心。</div> <h1> 父亲百岁大寿</h1><div><br></div><div> 这几天我脑子里全是父亲,是父亲一百岁生日,今天中午吃过饭,孙子睡觉了,我躺在沙发上拿出手机,一边回忆一边写着。 老人过寿蒸寿桃是我们老家的风俗,父亲七十大寿时,我们全家欢聚一堂为父亲祝寿,那个热闹欢乐的场景一直在眼前飘荡,记得那天是我借了一部傻瓜相机带回家,在家里为父母拍了这张合影,好像也是父母两人唯一一张合影,家里冰箱柜子等背景虽然乱一点,你们看父母笑的多开心啦!那天我们蒸了很多很多寿桃堆放在堂屋桌子上……写着写着我睡着了进入了甜美的梦乡:</div> <h1>为父亲百岁大寿祝寿了。</h1><h3> 我们蒸了更多更多寿桃,全家五六十口人都回老家岔河为父亲祝寿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了,高朋满座,儿孙满堂,在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中,我们老兄弟姐妹七对排队磕头,孙子重孙子辈一个接一个磕头,父母亲坐在寿堂中间高兴的合不拢嘴,向每一个人分发红包,摄影师为我们全程摄像。我们还包了街上最好的饭店,租了刚修缮好的老家会堂,二哥二姐从洪泽带来演出班子唱戏。大哥二哥拉二胡,大姐二姐我们所有会唱歌的人一起上台,为父亲献上祝寿歌,演出人员演了精美节目,大会堂台下几十张八仙桌坐满了亲朋好友和邻居,桌上摆满了水果点心,百岁寿星父亲和母亲坐在最前面一边看演出一边叮嘱我们照看好小孩,接待照顾好客人……祝寿场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h3> <h1>``爷爷爷爷,我要看旺旺队``。</h1><div> 小孙子睡醒了从卧室出来,冲到我跟前,一边喊一边枪我手机,太阳从西边窗户直射在我身上,我被吵醒来了,揉揉眼,看看窗外,看看孙子,原来父亲百岁大寿祝寿场景是一场梦啊,我是多么不想醒啦!我无赖的把手机递给孙子,闭上眼还想回到刚才的梦境:心想如果父亲百岁大寿祝寿场景,不是梦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那该多美多好啊!!</div><div><br></div><div> 幸福方圆(朱宝树)</div><div> 2018年3月20日</div><div> 北京 宽心居</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