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曾园原名虚廓园,位于常熟古城区九万圩。是晚清著名小说家、翻译家曾朴的故居。与西边的赵园相邻。赵园原为明万历监察御史钱岱所筑“小惘川”部分遗址。清嘉庆、道光间为邑人吴峻基所有。同治、光绪间阳湖(今常州)赵烈文寓居常熟购得此园, 题门额“静圃”,俗称“赵园”。苏州地区师范凭此二园而建,后不断升格: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常熟理工学院。升格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时,搬迁异地。而今苏州地区师范的旧址又恢复了园林,取名为“曾赵园”。</h3> <h3>1978年3月8日,早春的寒意还没有褪去。我们来到常熟虞山脚下的苏州地区师范报到入学,正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学生。学校分文科、理科、艺术科(还是叫文艺班记不清了),我们编入了文科(1)班,是中师生。</h3><h3>学校校门朝北,面前是一条碎石小街道,隔着街道就是宿舍区,宿舍区大门和校门隔路相对,都有些破损。校区小,恐怕现在的纯初中学校大多比他大。校区东面有些假山树木,那是曾园留下的遗迹,早上常有同学在假山旁读书,恐怕这里是学校最漂亮的地方了,也最有浪漫气息。进入校区,得走过一座小小的石桥,也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文科教学楼在南面,很破旧,大概三层吧?每层有四个教室,我们的教室在三楼。</h3><h3>教学区的中心是学校图书馆,印象是平房,藏书多少不清楚,反正我原来读到的书少,常去借书都能借到喜爱的书,图书馆管理员是一位很慈祥的女老师,好像六十来岁了。学校图书馆给我们教益甚多,我们对它感情很深。可惜借到的书往往有缺页,甚至中间几十页都被人撕掉了。也难怪,当时好书难买,穷学生也买不起,有人就窃书,反正不算偷。</h3><h3>图书馆西边是一片简陋的操场,场上只有两副篮球架,它承载了全校师生所有的体育活动。</h3><h3>校区西部是食堂,平房。记得开大会时饭厅还兼会堂。饭厅里都是小方桌,没有凳子,吃饭一律站着。伙食大家没意见,当时我们的要求低,只求吃饱不求吃好,常能吃到食堂的特色菜粉蒸肉,很开心。我们吃饭不分餐,从没发生矛盾,同学关系很融洽。开始时吃不饱,刚从农田里爬起来的同学一顿要吃一斤米饭,而学校供应早饭二两,中饭晚饭各四两,得加饭,慢慢的也适应了。说到吃,记得“五一”后顾惠军在家里带来大半蛇皮袋袋糕宵(晒干糕栗子),放宿舍里,大家走进走出抓一把,不到三天,竟吃了个底朝天。</h3><h3>饭厅西边有个池塘,河上有曲桥,河水很清。学校没澡房,夏天常去游泳洗澡。池塘西边是艺术科的琴房,悠扬的琴声常在那里飘出。艺术科女生多,打扮得很时髦,不过对我们这些乡下来的穷小子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读鲁迅看到“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娶林妹妹的”一语,我信服。</h3><h3>宿舍楼很破旧,好像连柱子都没粉刷。宿舍大概原来是教室,每个宿舍一间房,两个宿舍中间没隔墙,实际就成了一个宿舍。睡双层木架床,一人在床上翻个身,一排架子床都在抖动。睡觉时最亲近的是隔壁宿舍睡相应位置的同学,可以说悄悄话。我旁边睡着邻宿舍的唐寿泉,他躺着看书,我一伸手就可以抢过来。一个宿舍一般睡八个人,很挤,连箱柜都不好放。两个宿舍有谁讲一句话,谁都听得到。宿舍里除了挂一盏不太亮的电灯,没有任何电气设备。夏天热得难于忍受。</h3><h3>生活是艰苦的。吃饭学校供给,平时零花钱好多同学几乎靠学校发的助学金。助学金一至三元,多数二元。农村来的同学,好多人家里实在带不出前来。特别是一些老三届的同学,家里都有孩子,生活着实不易。听说高祥生同学已经是三个女儿的爸爸了,大概已有两个孩子上学了,我们常看到收信人为“高祥生爸爸收”的信件就知道是他女儿来信了。我们在背后常议论他真的不容易。</h3><h3>录取这个学校,因为是中师,大家都有点情绪,尤其是后来扩招了大专班,大专班同学比我们晚两个月报到,他们的到来更刺激了大家的神经,为此还闹了一场风波。</h3> <h3>就是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两年学习生活。至今回过头来,还是对她充满感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