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h3><div>因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据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还有山鸡、鲽鱼、石耳等名贵动植物及钽、铌、重晶石、锌、铁等地下资源。历代名人王安石、辛弃疾、韩元吉等对灵山多有赞美,现代文学家冯雪峰1941年曾作《灵山歌》抒发胸志。</div><div>2006年10月,灵山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01.5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功,2015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灵山位于上饶市中心旅游区域,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教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div> <h3>石人公原有头、有颈、有肩、有身躯。汉、唐以来,无论僧道,都尊称石人公为玉帝派来灵山的保护神,为邑人降魔伏虎,除病消灾,涝年防洪,旱岁施雨。传说自李德胜成仙后,石人公常与李老真君于棋盘峰对弈,二仙棋艺在仲伯之间,有一次二仙弈前商定,此次对弈为判定输赢终局,输者割头以许。石人公输棋后,被李老真君误用茅叶割下头颅,向西北峰下掷去,鲜血染红柴草,至今那一山柴草深秋都成红色。掷头时有36滴血向西飞溅,飘至道士仙峰南降落,化成了三十六尖峰。石人公虽然割去头颅,仍是神通广大的仙人,年年岁岁忠于职守,时时显灵,保佑一方黎民安康,因此乡民在石人公脚下筑庙祀之,进香者络绎不绝。</h3><div>文化大革命时期,石人被当作“四旧”炸毁。今当地居民募资按原貌重垒石人。[1]</div><div>诗词美誉</div><div>宋人焦翠峰有诗曰:“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当日容成丹就去,何当点化作仙人。[1]”作者认为,石人峰乃容成丹就点化而成,这样就赋予石人峰以神奇的色彩,增添了它引人的魁力。明人陈恭亦有诗写道:“口口烟霞望里收,项强曾有一低头?高岩独立真千古,愧杀人间软美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