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卢龙大西门外的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一个雾霾天来卢龙办事,工作之余开车进了城里(城墙里面),依次去大西门、南门、石塔(陀罗尼经幢)、小西门和修道院及后来复建的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触景生情,儿时的记忆立刻涌上心头,毕竟自己人生的前20多年在这里度过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卢龙,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背靠万里长城,西依青龙河水,呈山环水抱之势。“千年古县”卢龙历史悠久,1980年代,在卢龙县石门镇境内武山的一个山洞内,人们发现了原始人头骨化石,由此证明,距今约50万到100万年前,卢龙地区已有原始人类活动。尧分天下为九州,卢龙地属冀州,商代为墨胎氏封地孤竹国,始有文字记载,迄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后卢龙曾隶属肥子国、辽西郡、平州、北平郡、永平路和永平府。公元598年,始为卢龙县,县城自北魏以来,素为郡、州、路、府、县治所,明清鼎盛时期有“京东第一府”之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卢龙县城大西门,上书“望京”二字。</h3> <p class="ql-block">大西门里走来一对祖孙女</p> <h3>大西门瓮城</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龙城最早修建于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隋唐时西北城叫做“月牙城”。到了明朝洪武四年,有人将“月牙城”向东面扩展了近5公里,雄伟的气势超过了以前的数倍。卢龙城有“三山不显”“四门不对”的说法。其原因是修起了卢龙城,使城西的3座山岭都看得不甚清楚,所以叫做“三山不显”;卢龙城有4个城门,东门叫“旭日”,南门名叫“得盛”,西门名叫“望京”,北门叫做“拱辰”。由于地势的原因,以及为了方便实用,顺河而建的南门和北门不在中轴线上,西门又离南门很近,所以又称“四门不对”。又因为当年建造城门时,运用了声学原理,千百年来,还留下了东门“金鸡叫”、北门“铁棒槌”、西门“牛斗虎”、南门“推车换伞”等美妙传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大西门镇守城门的石狮子已面目全非</h3> <h3>大西门升降门板的滑道</h3> <h3>来大西门遛弯的老人</h3> <h3>步履蹒跚的老者就像这衰老的城墙……</h3> <h3>仅存的南门门洞,也在近期坍塌,道路封闭。</h3> <h3>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陀罗尼经幢,石塔上多层悬挂的风铃荡然无存。</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街南门里的十字路口处,耸立着一座古老的佛塔,俗称“石塔”,学名为“陀罗尼经幢”,因塔身上刻有佛教的经咒——《陀罗尼经》而得名。这座石幢高10.35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为底座,上为幢身。耸立在正方形的石砌台基中央,台基四周以石雕栏柱围绕。 </p><p class="ql-block"> 底座周围有2米高的正方形石栏,12根石柱,12块石雕面。8根为红岩石柱,顶端各有一石狮卧于莲花座上,造型美观,古朴天成;4根石灰岩石柱,主面饰以雕龙,顶端刻有花纹图案。12块长方形石雕面,其中4块刻有雕龙,姿态迥异,妙趣横生;其余8块刻有古代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分为4层,下面3层为基石,4层有8根盘龙石柱绕其四周,里面是8面石雕,均为佛像,造型稳重,雕刻精致。 </p><p class="ql-block"> 幢身为八棱多层建筑,分为7节,各节间设置华盖、幢檐及迎莲、辟邪等石雕饰件。第一节上阴刻金大定九年(1171年)《平州石幢记》;二节阴刻《千手千眼大悲神咒》;三节刻《大佛顶尊胜陀罗尼》,四节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北平石幢记》;第五、六节各面浮雕佛像,雕刻精细,巧夺天工。自上而下,各层之间均有斗拱,重檐相衔,造型奇特。第七节盘盖雕8条巨龙,上为覆莲,再上为仰钵承托球形幢顶,飞檐八角,挑悬风铃,有风乍吹,则叮咚有声,悦耳动听,如进入佛家之圣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塔基损毁严重,再不抓紧修复,恐难耸立久远。</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这座经幢始建于唐朝。当时,佛教盛行,而卢龙历史久远,地理位置显要,故选择此地修建经幢,刻佛经于石上,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然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经幢,已非始建之物。金朝大定九年(1169年),重修了陀罗尼经幢,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行修缮,以后又多次修缮。 </p><p class="ql-block"> 屹立在这里的陀罗尼经幢,已有一千多年。它的存在,见证了卢龙古代的繁荣,见证了千百年来佛教文化的兴盛。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它集佛教内容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雕饰艺术于一体,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研究中国古代各时期建筑科学、雕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早在1956年,就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p> <h3>残破的小西门</h3> <p class="ql-block">与五街的一位左姓大哥小西门偶遇,诉说当年……</p> <h3>石碾破磨</h3> <p class="ql-block">小西门顶部多年前坍塌,至今没能有效修复,只是用钢筋焊了个防护架做支撑。</p> <h3>城墙坍塌严重</h3> <h3>小西门外</h3>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天主教堂是由一座很知名的教堂---永平大教堂原址上复建的。原教堂毁于文革时期的1975年,改建成为县委大会堂。直到2005年才交还天主教管理,回归本真。</p><p class="ql-block"> 据《卢龙县志》记载,天主教是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自迁安建昌营传入永平府地区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建永平府教区,由荷兰人武致中任教区主教。教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落成的,时称永遵十属天主教总堂,这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大教堂,规模大,影响大。</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小南门,右侧是当时几位县委书记的办公室。</p> <p>修道院前走廊,走廊尽头是当时的县委食堂。</p> <p>文革前的县委食堂</p> <p>修道院通往地下室的小门</p> <h3>镀锌铁瓦已成“筛子”</h3> <p>现在修道院看护人种菜的农具</p> <p>幸存的花玻璃</p> <h3>修道院看护人的散养鸡</h3> <h3>现在我们只能通过这幅老照片,来欣赏京东第一大教堂---卢龙天主堂的建筑之美了……</h3>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奉耶稣为天主圣父的圣子、全人类的救世主,由圣父所生,并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卢龙县的父母官责任重大,不能愧对卢龙这个千年古县的称谓。卢龙这点仅存的古迹再不抓紧保护,终将成为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从历史的尘埃中,我们发现她曾经厚重的文化和生活的辉煌。</p><p> 从历史的步履中,我们看到了她蹒跚的形影和艰难。</p><p> 从历史的今天,我们从林立的高楼大厦中,更多的是看到了大兴土木工程而淹没了曾经的文化。</p><p> 而文化只有文化,才是历史的见证和总结。‘’</p><p> ----老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