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恩師马长礼,弟子新友叩首泣。追思雨露師徒情,梨園芬芳逢盛世。

物联飞歌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著名京剧艺术家马长礼先生</span></p><p><br></p> <p class="ql-block"><b>师徒情缘—记述卫新友拜师马长礼的真实故事懷念恩師马长礼,徒儿新友叩首泣。追思雨露師徒情,芬芳梨園逢盛世, 1982年初夏,河南省京剧团领导推荐我到北京京剧院,拜著名艺术家马长礼先生为师。我非常高兴的到了北京,经北京京剧院院长张梦庚先生介绍,我见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马长礼先生。看到师父,我们简直就是一见如故,我心情激动,倍感亲切!师父通知乐队来院部,一会儿功夫乐队的老师们就来到办公室,好几位院领导也非常安静的坐在那里。张梦庚院长说:“长礼呀,你不是要考考他吗?开始吧”!当时我非常紧张,师父看出我有点怯,拍着我的肩膀说:“闭上眼,沉住气”。乐队开始,京胡老师问:“长礼先生,什么调门?”,师父马上说:“按卫新友说的调门”。当时我就想这肯定是师父的专业琴师!开始考试了,先考的是《空城计》,另一出戏是《三家店》。我一唱完,乐队的老师们纷纷交头夸赞“嘿,小马长礼呀!” 师父很开心,跟院长说:“安排日期吧,这个徒弟我收了!”。当时的我真是兴奋极了,接着就搀着师父下楼去俱乐部舞台上排戏。排完戏师父对我说:“你准备一下,到院部领帖子到民族文化宫参加拜师会” 1982年6月25日拜师仪式这天,京剧界光临的艺术家们名望之高,人数之多可以说是我前所未闻的。李洪春(师爷)、刘盛通(师爷)、张君秋 、李万春 、马崇仁、吴世泉(我妻子的父亲,李多奎大师的亲传弟子)、吴晓琳(我的妻子,李多奎大师的亲传弟子)、老王玉蓉、小王玉蓉(师娘)、谢虹文、 于世文 、李慕良 、李志良 、尚长春(尚小云之子)、 钱元通、刘秀荣、张春孝 、孙毓敏、 张国楚 、冯志孝、 王雁 、谭世秀 、吴雪 、 童葆等等一众名家、大师亲临见证了这次“马长礼收徒仪式”,让我受宠若惊!真可谓:高朋满座,蓬荜生辉!规格之高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北京市和文化部的有关领导也赶来现场为我师父收徒表示祝贺,光小轿车就停了上百辆,签字簿上来宾们签下自己的名字,密麻麻的三大张至今我还完好无损的珍藏着,留给我的是最难忘的人生记忆,成为了我人生最为宝贵的传世珍宝! 拜师后,著名京剧老旦艺术家吴世泉先生(我的岳父)领我到师父家,重新给师奶、师父、师娘磕头后,又在师父家“小宴”一场。拜师礼成之后,我被安排住在离师父家很近的北京京剧团宿舍,和师父一起上下班,师父开车去哪儿,就把我带到哪儿。在北京那段时间,师父对我特别好。从基础戏学起,师父手把手的教我,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反反复复唱腔一字一句的掰,动作一个一个的来。我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努力刻苦的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把师父的东西尽可能扎扎实实的多学多掌握一点。曾记得,《赵氏孤儿》我学的最“瓷实”;其次学的是《苏武牧羊》师父见我学的特别卖力,进步也很快,多次亲自拉弦给我吊嗓门。这段从师经历,为我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日后在河南省京剧团安身立命的良好契机。 当时的北京市文化局长兼北京京剧院院长张梦庚,看我是个不错的苗子,就和师父合计着把我调到北京京剧院。当时我是河南京剧团的老生主演,单位给我写信并给北京京剧院写信说“卫新友在我们团是挑大梁的不能调北京”。无奈之下师父只好说:好好好,先让他回去,有事以后再说吧。后来师父在信中反复提到让我去北京的事情,并嘱咐,让我跟领导好好讲,尽量让你们团能放你,师父在京也想想办法。最终,因种种原因,没能满足师父的愿望。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一直留在了河南省京剧团(后来升级为河南省京剧院)时光飞逝,岁月荏苒。36年后的今天,时过境迁,记忆中每每浮现出师父的音容笑貌,还是那样亲切!仿佛是在昨天,那么清晰可见 讲述:马长礼亲传弟子卫新友 整理:董宪雷, 定稿:宗蓮花 </b></p> <h3>口传心授言传身教</h3> <p class="ql-block">誉有小马长礼之称的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表演艺术家卫新友逝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