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印象

雪玫

<h3>  柬埔寨,一个静谧而古老的国度。</h3><h3> 在这次旅行之前,她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存在,曾经只在旅行杂志上看见过夕阳下吴哥窟的美景。这次旅行还没来得及作攻略,几个老同事说走就走就出发了。在与她亲密接触以后,我惊讶于她曾经的辉煌,那散落在暹粒城中历经岁月摩挲的吴哥城堡,那沉睡千年的高棉微笑,都一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以最真实的面目展现在我的眼前。</h3> <h3>  柬埔寨王国,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首都金边。</h3><div> 柬埔寨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1世纪建立了统一的王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柬经历了长期的战争。1993年,随着柬国家权力机构相继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实现,柬埔寨进入和平与发展时期。但柬埔寨如今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div> <h3>  2018年3月10日,从成都双流机场搭乘春秋航空的航班经过3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于下午当地时间3点半降落在柬埔寨第二大城市暹粒市机场。</h3> <h3>  从飞机上俯瞰脚下的土地,绿色森林覆盖着一座座红顶的房子,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钢筋水泥,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柬埔寨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h3> <h3>  在暹粒市入住的酒店,舒适又温馨。</h3> <h3>  酒店的泳池</h3> <h3>  下午参观吴哥全景博物馆,初步了解吴哥王朝的历史。博物馆里,360度绘制的风景图覆盖的区域几乎相当于四个篮球场大小。在这张巨大的环形画幕上,有4.5万多个人物,描绘的是12世纪的吴哥历史。采用实景与3D画的巧妙结合,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十分震撼。这座博物馆于2015年12月才对外开放。让这家博物馆成为现实的一切——资金、概念、设计和艺术家——几乎都来自朝鲜,而不是柬埔寨。</h3> <h3>  这是全景博物馆的外观,馆内不允许拍照。</h3> <h3>  执勤的交警和他的坐骑</h3> <h3>  柬埔寨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居高不下的物价和低廉工资收入导致人们生活贫困。街上随处可见乞讨的小孩。</h3> <h3>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被称作柬埔寨的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h3><div>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有“雕刻出来的王城”之美誉。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尼“婆罗浮屠”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div><div>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div><div><br></div> <h3>  它曾长期淹没于丛林中,直到1860年才由法国探险家深入暹粒北部寻找而发现。</h3> <h3>  吴哥窟是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四周回廊的故事浮雕令人惊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城内古堡高高矗立,城外护河城紧紧环绕,河道旁是高大的菩提树。</h3> <h3>  吴哥窟里的庙堂、佛塔及附属古堡建筑之间均有阶梯、扶栏、柱廊相连,墙上遍布深深浅浅的青苔,敏捷的长尾猴成群结对飞檐走壁,突显了这千年古堡的没落。</h3> <h3>  高大的菩提树</h3> <h3>  精美绝伦的浮雕</h3> <h3>  黄衣僧侣与虔诚的信徒</h3> <h3>  席地而坐的小游客</h3> <h3>  塔布隆寺,整座寺庙被一种叫做蛇树的树木所盘踞,它们粗壮油亮的根茎,绕过石梁,钻入石缝,在屋檐在窗门恣意盘旋,将寺庙活活吞噬,形成了一道壮观、独特、怪异的景象。</h3> <h3>  巴戎庙,四面都雕刻着王朝全盛时期,国王加亚拔罗曼七世的面容,象征眼观八方耳听四面的四面佛菩萨,世人称之为----【高棉的微笑】,神秘的千年微笑。</h3> <h3>  姐妹庙旁街头小歇</h3> <h3>  吴哥城外水面宽阔的护城河,河道边公路两旁一排排参天古木直入云霄。这里没有高速公路,只有这样的高树公路。</h3> <h3>  在吴哥地区,有着上千座的古文明遗迹,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红的神庙,称为”女人的城堡”,是”谋求幸福” 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王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h3> <h3>  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主体建筑三层院落的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描绘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修罗孙陀和乌普孙陀两兄弟争夺飞天提络塔玛的故事。东瞿布罗的山形墙散落在地上,描绘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恶魔掠走罗摩的妻子悉达的故事。</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女王宫由铁矾土建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金色的光芒,颜值不输当年。</div><div><br></div><div><br></div> <h3>  女王宫外的护城河</h3> <h3>  我们一行和当地导游在女王宫前的合影</h3> <h3>  打野果子的小姑凉</h3> <h3>  摆小摊的小兄妹</h3> <h3>  洞里萨湖,它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平坦、广阔,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它像一块巨大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h3> <h3> 热闹而嘈杂的码头,一艘艘被漆成天蓝色的木船在不停地穿梭,它将游客送往洞里萨湖的深处,突突突的轰鸣声夹杂着船上冒出的柴油燃烧后的滚滚浓烟弥漫在码头上空。</h3> <h3>  船头上, 一个个10来岁的孩子身材是那样瘦小,面容是那样饥黄,在船头不停地指挥着进出码头的船只,他们撑着桅杆,从这个船头熟练地跳上那个船头,俨然是饱经风雨的生活舵手。不由得感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h3> <h3>  这是韩国人捐建的学校,据说是孩子们迫于生计无法上学而废弃了。</h3> <h3>  洞里萨湖,这里有最美丽的日落,这里生活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人家,他们是越南人的后裔,战争造成了他们有家难回,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没有国籍,打渔为生,以船为家,不能上岸。</h3> <h3>  水上人家,潮涨潮落,在风雨里飘摇。</h3> <h3>  适者生存,你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呢?</h3> <h3>  在柬埔寨旅游短短的5天时间匆匆结束了,对这个国家的记忆却是独特和深刻的,从导游的言语之中流露出对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羡慕之情,心生自豪感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也意味着破坏,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的教训是惨痛的,会花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经济发展的滞后使这个国家没有大兴土木,生态环境没有遭受人为的破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是幸福的,医疗免费,上学免费,没有房贷的压力,他们可以长久的无限地享用大自然的馈赠,还有神灵的庇佑。</h3> <h3>  本文部分文字来自网络,部分图片由同行人拍摄,在此一并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