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挠搁是反映古代广大农民庆祝丰收景象时,将子顶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欢乐的民间舞蹈。大同地区远在300年前就有挠搁,蔚洲疃的挠搁,在大同地区是数得上的!</font></h3> <h3> 挠搁人儿”按照民间神话、传奇故事或者戏曲人物化妆成金童玉女、和合二仙、青蛇白蛇、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煞是好看。</h3> <h3> 挠搁的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底座儿”身上的功夫。“底座儿”必须压稳脚根,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这样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儿”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下凡一般。艺高的“底座儿”,跟着锣鼓节奏,步伐变来换去,动作极其优美,常让人拍案叫绝。“底座儿”扭得越花哨,上面的“挠搁人儿”表演得就越好看。“挠搁人儿”表演得越好看,叫好的人越多,而叫好的人就越多,“底座儿”便会扭得越起劲。</h3><div> </div><div> </div> <h3> “挠搁人儿”不仅要聪明好看,而且年纪不能大,体重一定要小,因为挠搁要在大街上走很长很长的路,被扛在上面的“挠搁人儿”如果太重了,下面的“底座儿”就会吃不消,而且即使不走长路,光是把握重心这一点也很难做到。</h3> <h3> 表演时,“挠搁人儿”一般由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扮演,男女皆可。</h3> <h3> 美貌的“挠搁人儿”虽然身着长衣、飘带,其实也没有多少表演,不需要唱,也不需要舞,只要放松身心,随着下面的“底座儿”扭动,自由地摆晃就可以了。</h3> <h3> “底座儿”多由青年壮汉扮演,身着彩衣,按丑角儿化妆,以此逗人发笑。</h3> <h3> 他(她)们得到的最大回报,是观众的夸赞。看到一个个俊俏乖巧的“挠搁人儿”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端坐着,表演着,观众们大多会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不仅嘴上夸赞,还要用手指指点点,说谁家的“挠搁人儿”漂亮、喜人。这时候,高高在上的“挠搁人儿”便会跟喝了蜜水似的,美不滋滋地甜。</h3> <h3> 铁座上的小孩儿称为“挠搁人儿”,下面的壮汉称为“底座儿”。</h3> <h3> 由壮汉扮演的“底座儿”虽为丑角,但并不是真正的演员,真正的演员是铁座上的“挠搁人儿”。</h3> <h3> 过去,村里会挠搁的人是很风光的,表演的时候管吃管喝还受人待见,而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成了一些年轻人学习挠搁的原动力。现如今生活好了,看挠搁的人多,想学挠搁的人却很少。还有就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些家庭出于安全等方面原因,不愿意让孩子上挠搁。</h3> <h3> 做“挠搁人儿”是一项很荣耀的活儿。因为他(她)一定要长得出众,不是俊男,就是美女,否则不可能被组织者选中。</h3> <h3> 铁座上的小孩儿称为“挠搁人儿”,下面的壮汉称为“底座儿”。</h3> <h3> 担当挠搁载体的“底座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必须是健壮的成年人,体力要好。其次,必须是爱红火的成年人,走起路来逗人发笑。再次,还要多穿些衣服。这倒不单是因为正月里天气尚冷,还因为挠搁架子需要绑在他身上,衣服单薄了,必然会勒得难受。另外,行事要稳当,毛毛躁躁的毛头小伙儿是不大相宜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缘故,所以做“底座儿”的一般都是“挠搁人儿”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自己关心、自己操心,让别人做“底座儿”,做家长的还不放心,倘若有个三长两短的,谁管呢?</h3> <h3> 做“挠搁人儿”也实在不容易。你想,“挠搁人儿”是被绑在上面的,绑上去后便失去了自由,其实并不舒服,不但不能随便动弹,而且饿了不能吃,渴了不能喝,想大小便更是没门儿,难受了跟大人说,底下吵吵嚷嚷的,大人们根本听不见。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不舒服处,比方说,高高地被人“供”在上面,仅西北风吹着这一条就让他够呛。</h3> <h3> 挠搁这“玩艺儿”就是在一个壮汉的肩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高约一米,铁杆顶端安有铁座,铁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小孩儿。</h3> <h3> 过去表演挠搁的时候,要请“花乐班”专门画些戏曲中的脸谱,在挠搁表演中加入戏曲内容,更加好看、传神。如今会化戏妆的人越来越少,原本很有特色的装扮也渐渐远离了挠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