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题记——神山之王的冈仁波齐<br> 在这几天整理滇藏线的美篇时,脑海里总按不住2012年骑行新藏线时,那荒原苍茫的壮美画卷的涌现。而最深刻的,莫过于转冈仁波齐神山的印记,时隔近六年,转神山的一幕幕仿若昨天,闭上眼缓缓仰望,立刻的崇敬与肃然。<br> 神山——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686米。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冈仁波齐还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的朝圣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称。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络绎不绝,它是佛教徒心目中的“世界中心”。 </h3> <h3> 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该峰四壁分布极为鲜明对称,形似圆冠金字塔。至今,仍是一座无人征服的处女峰。<br> 冈仁波齐雪峰附近,发育了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们分别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萨特莱杰河和恒河的上源,所以,在人民心中,这里成了万山之祖、百川之源。<br></h3> <h3> 在西藏,一个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去冈仁波齐朝圣。他们认为: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 500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h3><h3> 冈仁波齐虽然不能攀登,但可以用另一种虔诚的方式接近这座神山——转山,这是无数朝圣者和探险家的神往之地。即便不是信徒,到神山朝圣,无异于经历一次人生特殊的灵魂洗礼。</h3> <h3> 翻看着当年转山时拍下的照片,再次将心遗落在转山路上,那山、水、人,无不让我为之震撼,那善、美、真,让我心魂至顶膜拜……思绪久久的停留在那一张张转山路的画面上,停留在记忆中,久远却又清晰。</h3> <h3> 骑行在新藏线上!</h3> <h3> 虽离神山还远,但山色已示威严</h3> <h3> 向着塔尔钦,向着神山方向进发!</h3> <h3> 神秘中的冈仁波齐</h3> <h3> 隐约中,神威乍现!</h3> <h3> 黄昏前的纳木那尼峰!</h3> <h1> 时间回到2012年7月27日 </h1><h3><h3> (新藏线骑行的第17天)</h3> 早7:12起床,在昏暗中摸索着吃完干粮早餐,又带了点干粮与一瓶矿泉水,便与队友“土匪”、“雨点”于7:38在微弱晨光中轻装出发。 </h3><h3> 今天,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崎岖高原上,将徒步近57公里,同时将翻越近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之前了解了一些骑友转山的情况,通常是清晨四点多出发,到晚上11点才转完,或者用两天的时间去转山。</h3><h3> 我不知道我们转山会转多久,但,我相信,我能成功的一天转完神山,带着坚定的信念,鼓舞着另两名队友,我们开始了艰难而神圣的朝拜之旅。</h3> <h3> 迎着晨光出发!<br> 我与“土匪”、“雨点”于7:38出发。今天,在这海拔四千多米的崎岖高原上,将徒步近57公里,同时将翻越近5700米的 卓玛拉山口,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h3> <h3> 霞光掩映</h3> <h3> 朝霞射在远处的纳木那尼雪峰上(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86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h3><h3> 一抹朝晖、霞光掩映雪山、圣湖,那一刻我觉得无比宁静,且绝世美丽。</h3> <h3> 纳木那尼峰</h3> <h3> 刚走不久,“土匪”就被拉后了,我与中间的“雨点”的距离也渐渐的拉开;不久遇见一个28岁的藏族青年,与他同行了五、六公里,他也逐渐的被拉下不见了踪影。</h3><h3> 最先要穿过的,是神山西南侧的高山峡谷。缓步走进山谷,红褐色山峰如守卫天庭的将士垂直高耸,一条从雪山消融而下的小溪淙淙流淌,一小片蓝天在浓云疾走间偶尔展露。而转经道,就是朝圣者们在乱石疏草中,用身体、用脚印走出的一条隐约的坑洼小路。</h3> <h3> 半山上的曲古寺</h3> <h3>红褐色山峰,如守卫天庭的威严将士!</h3> <h3>在浓云疾走间展露出一小片碧蓝的天空!</h3> <h3> 神山里的悠闲</h3> <h3> 一路转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h3> <h3> 神山周围很美,山也很有特点。约11:14分,云雾间,终于望见了若隐若现的神山,心里顿生无比的崇敬与激动,便坐看云散,边吃干粮边等待云开雾散时,一睹神山真身显现。 </h3><h3><h3> 云雾飘渺间,转山的藏民(上至老人、下至背在背上的1、2岁的小孩、还有蹦跳前行的儿童、逆时针转山的苯教徒),他们朝着我迎面走来,带着友善而温暖的笑,那一个个坚定而虔诚的目光中,透出对神山无比的膜拜。</h3> 在这一刻,在冈仁波齐的灵光里,在这与世隔绝的雪山深谷,如置身天庭。仿若间,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身在天上的阿里。 </h3><h3> 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走了那么远,也许不是为了看神山的风景,只是要走到这大地之巅,来遇见真正的自己。</h3> <h3> 沿途有好几座寺庙,因赶时间,只能远望~</h3> <h3> 云雾缭绕间,神山若隐若现!</h3> <h3> 乱石间穿行</h3> <h3> 玛尼堆</h3> <h3> 连翻几道地狱坡后,艰难的向海拔近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攀登,在乱石间沿着转山人脚步磨出的“山路”攀升。一路的玛尼堆,一路是疲惫歇息的转山人。 </h3><h3> 终于,终于的攀上5700米的卓玛拉垭口,与鲜艳的五色风马旗一起飘飞、招展;和着心中的、一起随风肆意舞动经幡…… </h3><h3> </h3> <h3> 翻越一道又一道的陡坡!</h3> <h3> 五彩的风马旗</h3> <h3> 在5700米高的卓玛拉山口,五彩的风马旗在大地和苍穹之间飘荡摇曳。</h3><h3> 据说它能连接尘世和灵界,据说风吹动经幡,能把人们的祈望和祝福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卓玛拉山口这些层层叠叠的风马旗,应该是离神灵最近的吧,在这里的愿望、祝福,神是不是会最早听到、看到?</h3> <h3> 翻过卓玛拉山口,便一路下山了。 </h3><h3> 陡坡底,一汪碧蓝的湖水,仿佛一枚难掩光华的冰清冷玉,无比寂然地幽隐在这深山野谷。后来,我才知道她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凄美故事名字:慈悲湖。</h3> <h3> 万年冰川</h3> <h3> 一汪碧蓝的湖水,仿佛一枚难掩光华的冰清冷玉,无比寂然地幽隐在这深山野谷 ——慈悲湖。</h3> <h3> 神山东侧风景大变,代之以急陡的满山碎石。这超过60度的垂直陡峭,被许多人封为全程最危险地段。</h3><h3> 没有路,只能在陡峭的乱石间,跳跃的、小心翼翼的行进。面对这仿佛一触即溃的石坡,我只能沿着模糊的路径,顾不得走太快很容易伤到脚踝,顺势快速的几近小跑般行进,好让危险的一脚还没溃踏,新迈的一脚安全的着地。<br></h3> <h3> 在下坡路段,又结伴了一个非常纯朴的,大约十六、七岁的藏族少年。在简单的交流中,彼此很快就那么信任,在路过每一个有着故事的石头时,少年总带着我去做藏民们转山才知道的一些磕、拜礼节,时而用额头去拜那圣石,时而用膝盖伸进石弯以示虔诚。</h3> <h3> 纯朴的藏族少年!</h3> <h3> 康巴姑娘的手印</h3> <h3> 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其中,想着这样一条砾石草坡的路,不知走过了多少从千万里遥远跋涉而来的人,又走过多少不同宗教却有着共同虔诚信念的人。</h3><h3> 而此刻的我,就走在这条无数朝圣者走过的路上,行进在神圣的冈仁波齐转山路上,只觉得他们沿路洒下的执念、信仰,虽看不见却又真实的存在、并一路延伸远方。</h3> <h3> 用一世的虔诚来丈量!</h3> <h3> 高海拔上的行走是艰难的。</h3><h3> 走着走着,自己的大腿越来越硬,脚步越来越沉,真可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有6公里,还有3公里……</h3><h3> 远方美丽的纳木那尼雪峰又重现,塔尔钦已清晰可见,却又好像遥不可及,脚步好像已不听使唤似的越来越沉,脚底,脚底离地面也越来越近…… </h3><h3> 终于,用了10小时40分钟走完57公里,于18:18分达到住地,艰辛而幸福的完成转山之旅。</h3> <h3> 一路艰辛,一路虔诚,回到塔尔钦!</h3> <h3> 在冈仁波齐,在转山路上,我艰难的用脚步丈量从尘世到神界的距离;用身体的劳累换取灵魂的轻盈!一路疲惫而宁静,一路辛劳却虔诚。</h3><h3> 让心灵澄净,让灵魂得到宁静。当我一步一步丈量着从尘世到神灵的距离,我的脚步从轻灵慢慢变得迟缓,我的呼吸渐渐变得沉重,望着无比接近的蓝天,望着连绵不断的群山,望着脚下似乎没有尽头的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看到,在这神圣伟大的造物主脚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渺小,望着身边匆匆走过的朝圣者那坚定的面容,我的内心,再一次感受到他们的虔诚与强大。</h3><h3> 转山的过程,当时觉得那么漫长又艰苦,现在想来,却是短暂而安然,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真正的宁静,那是来自世界中心的灵魂的呼唤。</h3> <h3> 神山旁的圣湖——玛旁雍措</h3> <h3> 转山~转水~转佛塔</h3> <h3> 远远的再次回望,神山仍清晰可见。</h3><h3> 而当转身的那一刻,唯有默念……</h3> <h3> 生命,</h3><h3> 就是一趟不间断的行走。</h3><h3> 或许, </h3><h3> 我们一直都在渴望和寻找, </h3><h3> 那份从尘世到神界的感召。</h3> <h3> 骑行路上的班公湖!</h3> <h3> 骑行路上的‘死人沟’美景!</h3> <h3> 远方,唯有默念!</h3><h3><h3> 远方,灵魂的召见!!</h3><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