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樟脚村

不喜晨曦

樟脚村,在福建泉州涂岭镇,一座香樟树下的彩色石头村,名字里逸出的香味诱惑我前去看看。<div>到达泉州动车站转搭去泉港的班车,在涂岭镇路口转公交进村,春节期间,公交免费带游客游览,左转右转车上就寥寥两三人。<div>入樟脚村找间民居住下,就慢悠悠在不大的村里闲逛。</div></div> <h3>毛毛雨中,村落很小,很干净,一眼望尽,不惊艳,但还是有好感。</h3> <h3><font color="#010101">沿着卵石堆砌的高高低低时宽时窄的巷道爬到后山,700年前的樟树是不存在了,但耕地只有900多亩的这山区小村,各种树木还是众多的。回头遥望山下的村庄,石头厝夹在现代的高楼里,显得不太协调。</font></h3> <h3>走在这些重重叠叠毫无布局依山势而建的石头屋群,感觉有些像走在迷宫里,这家的屋顶下个台阶可能就是别人家的后院。</h3><h3>屋的外墙全都是用卵石堆砌到顶,卵石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风化后的大致颜色为红褐、灰白、藏青、米黄色。而户与户连接的巷道也是用卵石铺就,很平整不磕脚,不知是被岁月磨平还是被工匠巧手敲平。</h3> <h3>不小心就走入农家的院子,看着农妇利用五颜六色的打包带编织手袋,和她闲聊的结果是带我进入她家看那类似于跃层式的一楼,从二楼开始才有宽阔平整的厅面,无法理解四层的楼高地基是如何打造的。</h3><h3>遇到老人袖手悠闲在屋前散步,打个招呼,老人家就热情为我打开封闭的石屋看屋里的设施,讶异于旧时华南地区家装的雷同,不明白资讯不发达的上百年前,这些家具款式是如何流行到这偏僻的乡村。</h3><h3>老人家诉说着石头屋的故事:其实屋子都成了危房,只是镇里五年前下令不给拆建要保护起来,可惜晚了,已经不完整。</h3><h3><br></h3> <h3>手工豆皮制作坊,不用刻意找,总会走到。两个老人家在里面忙忙碌碌着。</h3> <h3>这是一门传自明清的老技艺——手工豆皮, 纯手工熬制出的樟脚豆皮,薄如蝉翼,半圆而不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豆清香。 把黄豆磨成浆后,挤压出豆汁倒入煤炉上的陶锅中,豆浆表层会慢慢凝结成皮,变黄,15—20分钟才能挑出一层。上锅后,控制浆水温度关系到豆皮制作的成败,温度高了,结不了皮,低了又会结成块状。整一个过程还不能离开人,两老人得轮换吃饭外出。</h3><h3>无人继承,他们也只是习惯而做。</h3> <h3>夜幕降临,村里有人收拾农具,有人端碗站在屋檐下吃饭,孩童追逐,游人离开,难得的朴素,名副其实的村落。</h3> <h3>早晨太阳出来,经过昨晚细雨的清洗,风化的石头在阳光下色彩斑斓,眼前确实一亮,很有兴趣再走一遍。</h3><h3>早晨街道上的狗最多且都很友好,遇见昨晚的老人家和农妇,都很热情和我打招呼,“这么早啊?吃了吗?”,好日常,就像我是他们早就认识的邻居。而豆皮作坊的老夫妇却对我说:“来迟了,我们已经磨好豆汁”。我干脆搬张凳子认真看他俩干活。</h3><h3>有温度的村庄!</h3> <h3>巷道边有一两棵梨树开了花,柔化了棱角分明的石屋,绿叶掩映下的石头厝感觉比昨天美多了,或许是因为我和它熟悉了吧😊</h3> <h3>年久失修的石头厝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它的周边冒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楼房,被淹没被遗弃是逃不脱的。</h3> <h3>朋友很不可思议,看建筑,比这些有设计感有名气更辉煌大气的多了去,这些有什么可看的?或许吧。<br></h3><h3>看民居,只是想看朴实的智慧,惊讶于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睿智。看民居,也是看岁月,抚摸着那些石头,感受着指间流逝的光阴,有种想听到它说话的渴望。</h3><h3>在回程的动车上往外看,闽南的大地偶尔还是有石头厝的群屋出现,有时间的话,还是会再去看看,比如去福建平潭县。</h3><h3> ——摄于2018.2.2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