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如果要寻找春的柔美,当属早春的柳树。这时的她,宛苦一团淡绿的烟雾,給人以清香澹泊的感觉。柳枝柔细纤长,还带着细细的绒毛,就像是一位绿发少女在河边梳妆,秀发柔柔地披到腰际。“春江一曲柳千条”,微风一吹,柳丝袅袅飘动,如翩翩起舞,显出万千柔美的态,令人神驰心怡。“柳是春的使者”这美誉,确实是受之无愧的。</h3><h3> 中国载柳历史悠久,在战国时就有记载,到隋唐时已广为栽种了。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在渠两岸广泛植柳树,并御笔书赐垂柳姓杨。</h3><h3> 由于柳树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是干涸的荒原,还是水灾淹没的沼泽,只要有一点它的基因,它就会毫不迟疑地抓住机遇扎根土壤;不论是道路两旁,还是河岸两畔都有它们摇曳的身姿,吸纳着尘埃与废气,奉献出宝贵的氧气,将空气净化。在高山之巅,在游园胜地,在古迹寺庙,在田间地头,在街心公园,在村庄宅院,只要有它的身姿,就能生机勃勃。</h3><h3> 柳树是一种最早的报春树。春天,它最早吐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向人们预报着春天的降临。是它最先换上绿色衣裙,给美丽的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所以它成为民间吉祥树,每到清明节,人们采来柳枝插在门户上,一是图个吉利,二是预示春天的到来。因此,清明节插柳枝成为我们的风俗习惯。</h3><h3> 柳树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絮、柳叶、柳枝、柳根、柳皮、柳屑都是中医传统妙药。据说阿司匹林这种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西药,也是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h3><h3> 千百年来,柳树飘逸、多情、细腻、坚韧的风采,一直是文人骚客笔下赞美的对象。最著名、最脍炙人口的诗篇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赋予了柳树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让人浮想联翩,在陶醉于美妙诗句的同时,更会近距离感受柳树那种清新的气息和柔美的身姿。</h3><h3> 阳光明媚,春意融融,寻花一定要去问柳。</h3><h3></h3><h3></h3><h3><br></h3> <h3>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h3><h3>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h3><h3>——————(宋)杨万里《新柳》</h3><h3>译文: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h3><h3>鉴赏: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h3><h3>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h3> <h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h3><h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h3><h3>——————(唐)贺知章《咏柳》</h3><h3>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h3><h3>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h3><h3>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h3><h3>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h3><h3>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h3> <h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h3><h3>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h3><h3>——————(唐)白居易(杨柳枝词)</h3><h3>译文: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h3><h3>鉴赏: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h3><h3>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h3><h3>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h3><h3>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h3><h3>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h3> <h3>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h3><h3>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h3><h3>————————(隋)佚名《送别诗》</h3><h3>译文: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h3><h3>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杨花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h3><h3>鉴赏: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注:古人常折杨柳枝表送别)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时表面是送别诗实际表达的是对隋朝灭亡的诅咒,因为隋炀帝姓杨 。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h3> <h3>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h3>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h3><h3>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h3><h3>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h3><h3>——————(唐)杜牧《柳长句》</h3><h3>释意:春光无边,柳色不尽。柳、留同音,古人相别,折柳相送。一是“柳留同音”,二取柳枝易活,可随处栽插之意。“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重情,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生存环境远差于今天,今日一别,可能永世难逢!所以古人送您,总是依依相惜,愁肠百结;诗,也写得格外缠绵动情!咏柳实际是惜别。“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这里“小杜”由柳树的“长条缠绵之情”,想到宋玉的《高唐赋序》、楚襄王高唐遇仙女,“巫山云雨之欢,朝朝暮暮之情”。手法旁逸斜出却直指中心意旨。缠绵委婉又意趣幽远。</h3><h3>“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这是“诗眼”!”宦游”则意味着别离!别离则意味着无缘再逢!“灞上汉南”,多少柳树,但也经不住“宦游相别”的攀折!一支柳枝,寄托万千宦游之人的情思牵念!万千柳树,亿万柳枝,“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宦游人的这“许多愁”。</h3><h3><br></h3></h3> <h3>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h3><h3>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h3><h3>——————(宋)寇准《柳》</h3><h3>译文: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柳枝也有他风流的一面呀,悄悄的倒映着钱塘美女在夜色中点灯梳妆。</h3><h3>鉴赏:这首小诗写得清雅别致,题为“柳”,全篇不带一个“柳”字,却处处有着“柳”的影子。开头“晓带轻烟”四个字为整篇诗作定下了轻淡飘渺的色彩基调。“晚凝深翠”,颜色浓了一些,晨光过后,带了一些暮色。</h3><h3>“长条别有风流处”,这句显得极有动感,同时又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柳条长飘的动作化在“风流”二字中。最后一句是柳丝的画面,“密映钱塘苏小家”,好一幅江南春色图。</h3><h3> 身为政治家的寇准竟也能够写出如此清新别致的诗作,而且毫不做作,感情自然地流露。想来该是政治生涯的疲倦吧!</h3><h3><br></h3> <h3>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h3><h3>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h3><h3>——————(宋)曾巩《咏柳》</h3><h3>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h3><h3>鉴赏: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h3><h3>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h3><h3></h3><h3><br></h3> <h3>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h3><h3>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h3><h3>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h3><h3>————————(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h3><h3>鉴赏: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h3><h3>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h3><h3>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h3><h3>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h3> <h3>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 </h3><h3>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h3><h3>————————(宋)翁元龙《醉桃园。柳》</h3><h3>译文: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莺、燕在柳丝间缠绵徘徊不断穿行,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h3><h3>鉴赏:这首词咏柳。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遂将柳拟人化,借柳以咏离情。上片写驿道旁、长亭边的柳。这是人们祖道饯别之地,这里的柳年年岁岁为人送行,年年岁岁迎送春天,成了离情别绪的象征物。下片转写西湖烟柳。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画船,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h3> <h3>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h3><h3>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h3><h3>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h3><h3>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h3><h3>————(唐)柳宗元《种柳戏题》</h3><h3>译文: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耸入蓝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h3><h3>注释:1、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对,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大意即召公有惠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所种的甘棠树,还做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后世诗词中,遂用“思人树”作为赞美官员有惠政的典故。柳宗元在此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h3><h3>2、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h3><h3>鉴赏:《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说其“别具一格”,是因为柳宗元这位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诗人,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平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h3><h3> 首先可见到首联两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仔细想来,种柳劳动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自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经柳州,此乃地点所在也。另外在语言上,诗歌一开始,柳宗元有意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十个字,居然嵌入了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h3><h3> 而颔联针对上联所写发了一番感慨,先想像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绝不是作者的自夸,实际上,作者心里非常明白,在他所处的时代里,作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能亲自参加公益劳动的“一方诸侯”实在少之又少,因而有这样的自信。</h3><h3> 前两联柳宗元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展开描写,使诗题中的“戏”字落到了实处。后半段的戏笔的成分似乎已大为减少。在此两句中,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人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的举动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面画龙点睛的议论。</h3><h3> 而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感同身受。</h3><h3> 不过,虽然作者力图使这首诗基调轻松、语言幽默,但由于诗人的经历、秉性以及所表达的主题的需要,事实上,诗歌是越写越严肃,越写越接近自己的一贯风格的。</h3> <h3><h3> 柳树的一年四季,很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有乐有悲,有甜有苦。</h3><h3> 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一阵春风吹过,柳树爆青了,长出了新的枝条,枝条柔软,而且很长很细,像一条条长长的鞭子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长在枝条上的叶子绿茵茵的,一阵阵微风吹来,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远远看去,就象婀娜多姿的美少女笑弯了腰。 </h3><h3> 春天来得好快,悄无声气、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抽芽了,各处的野花、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东风中摇弋、轻摆,好像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感人。</h3><h3> 春姑娘要休息了,夏姑娘来了。</h3> 夏天,柳树狭长的叶子从淡绿色变成深绿色,茂盛的生长着。柳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天然大伞,中午烈日炎炎,柳树默默地用自己的身躯为人们遮挡着夏日如火的骄阳,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却从不向人们索取任何报酬。<h3> 秋天到了,垂柳的叶子好像变轻变老了一般。秋风飒飒吹过,由绿变黄满天飞,有的落到校园的操场上,有的飘到大路边。有的飞到小河里。秋风无情,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去打扫落叶,把叶子细心地埋到垂柳的根部,使它变成养料,好让垂柳明年重发嫩芽,长得更加茂盛。</h3><h3> 冬天,柳树变得光秃秃的,任由风欺雪压,柳树姑娘依然笑傲东风,无所畏惧。雨雪纷飞的季节里,柳条儿照样会随风飘荡,即使没有了绿叶的包装,即使自己变得憔悴了,但还是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产生爱恋。<h3> 坚强的柳树,春天,你装扮大地:盛夏,你为人们遮荫蔽日:金秋,你使大地充满了活力:寒冬,你坚强不屈的精神令人动容! 也正因为历经了风吹雨打,在来年的春天,柳树才算做长大了一岁,才会长出比过去更加繁茂的枝叶来。</h3></h3></h3> <h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里,每当我们在公园、在湖边、在河畔走进杏花雨中,看杨柳轻歌曼舞,听黄鹂枝头鸣啭,总感觉走进了大自然的水墨画。<h3> 我爱柳树,尽管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但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我爱柳树,不仅因为它轻盈柔美的风姿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妩媚的风采,还因为它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它从不计较生存条件,校园里,公路旁,池塘边,小河岸,到处都能看到柳树那婆婆的身影;它不需要种子,只要把枝条插进土里,无须人管理,自己就会默默地成长,正应验了那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爱柳树,还有它那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它虽然没有松树般的伟岸挺拔,也不像白杨树那样正直不阿,更没有榕树华贵般的遮阴避日。但柳树在主干二、三米处就开始分枝,它的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既为主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又保持了水土不会流失。</h3><h3> 我爱柳树, 我赞美柳树,也赞美具有这种品质的人。</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