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始祖 -—轩辕黄帝

郑金玉(佛名:释妙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明始祖---轩辕黄帝</b></p> <h1><b>  作者郑金玉,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和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妇女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成员,中国嵩山少林寺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老干部局老年书画院研究员,南京长江书画院一级画师。其绘画作品先后在法国、俄罗斯、埃及、印度、毛里求斯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展出,获得多个奖项。入编画册100余册。其代表作品《少林寺六合拳图》长卷,被少林寺方丈收藏,并两次被中国邮政制成贺卡和邮册发行,同时被列入世界第四十三届邮政日首发仪式作品和国际少林武术节指定礼品,受到多家媒体采访和跟踪报道(点击百度:郑金玉少林六合拳图)了解更多信息)。 </b></h1><h1><b>手机:13838039133; </b></h1><h1><b> </b></h1> <h1><b> 前 言</b></h1><h1><b> 《文明始祖 --轩辕黄帝》颖拓长卷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郑金玉于2006年至2018年创作完成的又一力作。在创作过程中郑金玉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多方咨询专家学者并实地考察,经过了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刻画完成。作品采用中国最古老的汉画石刻艺术拓片的颖拓形式,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无限敬仰。</b></h1><h1><b> 河南是中华民族轩辕黄帝的故里,古老的汉画像石刻大多出自这里,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发掘之后,不仅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指出,"汉画像石刻气魄沉雄博大,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盛赞汉画是高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评价其"气势磅礴,风格独特。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令人一见倾心。其艺术的气概与魅力,已够令人惊心动魄。那粗旷的手法,准确扼要的表现,把繁杂的生活情景与现实形态高度概括,精微的细节被统一在大胆的几何形与强烈的节奏感中"。</b></h1><h1><b> 郑金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倾情于石刻的颖拓艺术,临摹了许多汉画像石刻拓片,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涵盖了先祖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场景。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b></h1><h1><b> 由于她对艺术过于的挚爱,长期废寝忘食的工作,过多地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从2007年至2018年期间成了医院里的常客,曾多次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先后四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做了5次较大手术,最后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十年当中,她总有一个愿望难以释怀:这件长卷是她多年追求的梦想与夙愿,也许是她最后的艺术高峰,她总担心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对艺术的执著使她一次又一次顽强地活了下来。每当身体好转的时候,她就会拿起画笔,记录或勾画一些与轩辕黄帝相关的内容,终于坚持到了今天。 </b></h1><h1><b> 2018年初春,《文明始祖 --轩辕黄帝》30米颖拓长卷终于完成。先后以文明始祖、炎黄二帝、黄帝诞生、黄帝成长、创造舟车 、兵器发明、炎黄结盟、征战蚩尤、建都有熊、仰韶文化、仓颉造字、名著传世、农耕劳作、荣成造历、嫘祖始蚕、嫫母织布、高擎龙旗、统一华夏、夏朝国树、鼎定中华、龙去鼎湖、拜见轩辕、姓氏根脉、中华大典、国盛民强等25个画面连成一体,如江河澎湃、气势恢宏、深沉厚重。</b></h1><h1><b> 人生就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而作品就是人生历史的丰碑。如果说《少林六寺合拳图》长卷是郑金玉人生中的第一个丰碑,那么《轩辕黄帝》颖拓长卷,就是她人生中的第二个丰碑!面对长卷,笔者不仅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奔腾向前的宏大气势所鼓舞,更为一个弱女子志存高远、献身艺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意志力所深深感动。</b></h1><h1><b> 禹化兴 著名画家 全国美展第七届 、第八届评委。 </b></h1><h1><b> </b></h1><h1><b> </b></h1><h1><b> </b></h1> <h1><b> 痴心不改 画艺人生</b></h1><h1><b>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b></h1><h1><b> 民建郑州市委主委 孙 黎</b></h1><h1><b> </b></h1><h1><b> 郑金玉是我在民建的老朋友,她个头高挑,大方和善,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她,至今保持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是绘画界的翘楚。她早年创作的《少林六寺合拳图长卷》作为少林国际武术节的指定礼品蜚声海内外。这次创作的《文明始祖 --轩辕黄帝》颖拓长卷,是她坚持十多年艺术探寻的又一个高峰,也是郑州民建对黄帝拜祖大典活动的鼎力奉献。</b></h1><h1><b> 《文明始祖 --轩辕黄帝》颖拓长卷,共有25幅画面组成,其创作既具有艺术性,更具有时代性和收藏价值。其艺术性,就是长卷在内容上系统展现了轩辕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对华夏文化的影响;艺术形式上采用石刻拓片的颖拓形式,使画卷厚重、雄浑、简洁、粗旷、大气,极具时代感,更贴近华夏远古文化原始、古璞的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画卷。其时代性,就是该作品全面歌颂传承黄帝文化,宣传河南,推广中原形象。炎黄文化是中华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和平、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收藏价值,就是指对黄帝文化、拜祖活动的参与者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念实物,习之了解中华文化,藏之中华民族瑰宝,传之弘扬华夏文明。</b></h1><h1><b> 郑金玉是民建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郑东新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金水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在她身上没有世俗画家的浮躁,有的是大师对艺术的情怀,对绘画的执着,她对艺术的追求是纯粹的,对民建文化建设的奉献是肯定的。艺术追求无坦途,传承创新无终点,愿她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多出精品,取得新的成就。</b></h1><h1><b> </b></h1><h1><b> 2019年3月21日</b></h1><h1><b> </b></h1><h1><b> </b></h1><h1><b> </b></h1><h1><b> </b></h1><h1><b> </b></h1> <h1><b>   </b></h1><h1><b> 勇于创新的艺术家郑金玉 中國中國画学会副会长 </b></h1><h1><b>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马国强</b></h1><h1><b> </b></h1><h1><b> 工艺美术大师郑金玉,十几年青灯孤影,坚持《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颖拓长卷创作,她笔耕不缀,一信动经年,痴心不改,終成煌煌巨幅大作。一位女画家独立完成黄帝历史题材,画界翘楚实至名归,应给予肯定和褒扬。</b></h1><h1><b> 郑金玉以她对黄帝文化独特的历史感悟、独特的艺术认知、独特的笔墨表现,以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轩辕黄帝的恢弘历史。其立意深远,选材宏大,在当今社会有着积极地作用。长卷以黄帝文化为历史背景,通过25幅独立的画面,较为系统地表现了黄帝的一生。展开画卷,每一幅都有历史故事的画面给人以感慨和视觉冲击力,彰显出画家的大气度、大格局。</b></h1><h1><b> 表现风格上勇于创新。作者选择以颖拓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绘画界实属罕见,因为远古时期没有纸质传世,只有石刻、画像石、青铜器等,而石刻、画像石、画像砖等又是迄今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素材,是远古文化的真实遗存。作者用颖拓的艺术手法将黄帝文化以拓片形式表现出来,清晰、完整、生动、真实地再现了黄帝文化的艺术神韵。</b></h1><h1><b> 石刻艺术大多出自于河南,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探究民族文化根源最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它古拙、雄浑、奔放的艺术特色,使绘画的黄帝文化令人震憾、自信、博大、勇武,一展民族文化之雄风。作者在创作技法上没有简单的比照拓片去画拓片,而是采用颖拓的写实手法,实施多种绘画技法,进行艺术加工和概括,去表现古老石刻艺术的古拙与雄浑、奔放与简约,力求贴近远古文化,显示出画像石刻的艺术效果,使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跃然纸上。这种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与尝试,不仅是绘画形式的创新,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部艺术画卷。</b></h1><h1><b>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它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画卷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使后世子孙不忘先祖功德,文明精神代代相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到如今,黄帝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根源。长卷用颖拓的绘画元素、写实特征表现历史,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现实意义明显,很适合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根脉传承、华夏统一团结、热爱祖国的普及教育,是文化进校园,讲好中国故事的好载体,好形式。</b></h1><h1><b> 2019年11月11日</b></h1> <h1><b>文明始祖 </b></h1><h1><b> 具茨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的辛店镇境内,主峰风后岭海拔793米。相传是轩辕黄帝的创业基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b></h1> <h1><b>炎黄二帝 </b></h1><h1><b> 炎帝和黄帝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在具茨山的主峰,有自然形成的炎黄二帝巨像,在中国历史上,炎、黄二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b></h1> <h1><b>黄帝诞生 </b></h1><h1><b> 大约5000年前,公孙少典生了一个儿子叫轩辕。因生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他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b></h1> <h1><b>黄帝成长 </b></h1><h1><b> 黄帝生性灵活,少年时期对周围的事情就有很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长大之后,诚实勤奋,见闻广博,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有熊氏部落的首领。</b></h1> <h1><b>创造舟车 </b></h1><h1><b> 《汉书》载:"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黄帝之前人们出行,无论远近皆为步行,十分不便。黄帝怜民奔波之苦,由此创造出舟车,指南车等,使出行极为便利。</b></h1> <p class="ql-block"><b>兵器发明 </b></p><p class="ql-block"><b> 黄帝时期,人们为了狩猎、农耕、部落发展需要,发明创造了弓箭、兵器等。</b></p> <p class="ql-block"><b>炎黄结盟 </b></p><p class="ql-block"><b> 炎黄结盟是我国原始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此,终止了炎、黄各有天下之半的局面。两个部落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b></p> <h1><b>征战蚩尤</b></h1><h1><b> 蚩尤乃"九黎之君"。九黎也是古代一个部落联盟,蚩尤是其酋长。黄帝联合炎帝,征战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被拥为"黄帝"。</b></h1> <h1><b>建都有熊 </b></h1><h1><b> 相传黄帝建都于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因而黄帝又被称为有熊氏(他的后人中便有以熊为姓氏的)。</b></h1> <h1><b>仰韶文化</b></h1><h1><b> 黄帝时代,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最明显特征是红陶上常有彩绘几何图案或动物花纹,故也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h1> <h1><b>仓颉造字</b></h1><h1><b> 远古时代无文字,交流不便,黄帝命大臣仓颉"作书",观星宿分布,察山川脉络等,汇集总结前人的符号,逐步形成了文字。</b></h1> <h1><b>名著传世</b></h1><h1><b> 自从有文字开始,我们的祖先便有名作传世。相传,黄帝留给后人的是《黄帝内经》,炎帝传下来的是《神农本草经》。</b></h1> <h1><b>农耕劳作</b></h1><h1><b> 从炎帝开始和黄帝在位期间,大力开发农牧,播种耕田,植百谷草木,使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中国几千年男耕女织的状况也就是从炎帝和黄帝开始的。 </b></h1> <h1><b>荣成造历</b></h1><h1><b> 黄帝立甲子纪元年,迎日推策,观测天象,掌握规律,以60年为一甲子循环年,发明甲子历律,立四甲(年 月 日 时)纪元。</b></h1> <h1><b>嫘祖始蚕</b></h1><h1><b>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被后人尊称为"蚕神"、"祖神"和"人文女神"。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元妃,生玄器、昌意二子。 </b></h1> <h1><b>嫫母织布</b></h1><h1><b> 嫫母是黄帝的次妃,《路史后纪》卷五纪载:"次妃嫫母,貌恶德充"深受黄帝敬重。嫘祖发明养蚕,教民养蚕制丝;嫫母教民织布,做衣,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相传,嫫母发明了镜子。 </b></h1> <h1><b>高擎龙旗</b></h1><h1><b> 黄帝统一天下后,采用由各部落图腾组合而成的龙图腾,作为有熊国的族徽和旗帜。之后,"龙"即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h1> <h1><b>统一华夏</b></h1><h1><b> 黄帝征战天下,统一万氏部落,融天下为一家,开拓了大片的疆土,奠基了中国版图,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肇造了中华文明。黄帝的丰功伟绩被永久性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b></h1> <h1><b>夏朝国树 </b></h1><h1><b> 松树具有二亿三千万年的历史。黄帝时期,先祖们认识到松树具有万古长青的特质,与国同岁。在夏朝被立为国树,并被称为社稷之树。</b></h1> <h1><b>鼎定中华</b></h1><h1><b>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黄帝制做宝鼎用以祭祀天、地、人。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不仅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安定、团结、和谐、统一的象征。</b></h1> <h1><b>龙去鼎湖</b></h1><h1><b>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湖涘(si)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故后人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b></h1> <h1><b>拜见轩辕</b></h1><h1><b>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上古时期人们在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拜轩辕"的说法。 </b></h1> <h1><b>姓氏根脉</b></h1><h1><b> 黄帝时期也是姓氏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黄帝统一了万氏部落,使华夏民族的姓氏得以传续。据统计,黄帝时期发展和繁衍的姓氏占当今中国姓氏的90%。后世子孙共尊炎帝和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h1> <h1><b>中华大典</b></h1><h1><b>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中国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成为凝聚全球华人力量、连接两岸同胞亲情、促进世界和平统一、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b></h1> <h1><b>国盛民强 </b></h1><h1><b>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国的崛起和强盛,引起世界的关注。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华裔不忘先祖功德,继承先祖伟业,"和平和谐和睦,同根同祖同源",团结一致,走向辉煌。</b></h1> <h1><b>作者的话:</b></h1><h1><b> 自2006年我参加了河南新郑举办的首届"轩辕黄帝拜祖大典"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先祖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轩辕黄帝是《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中排五帝之首的中国"第一帝",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他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太多的发明创造、民族文化和丰功伟绩。我做为一名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将先祖的功迹描绘下来,传续后人,使每一位华夏子孙不忘先祖恩德,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创业精神,激励后人同心同德同源,和平和谐和睦,共同完成祖国大统一、大融合,使我们的祖国再创辉煌。 </b></h1><h1><b> 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酷爱绘画和颖拓艺术,小学时代的画,同学们说是"描"出来的,我很委屈。中学时代被推荐到少年宫学习绘画,作品《民族英雄岳飞》参加了河南省博物馆举办的画展。大学时代,我以全国专业课分数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工作后,在郑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第一项成绩,就是创作完成了《少林寺六合拳图》长卷。在我的艺术生涯中,用勤奋刻苦,废寝忘食,成绩优秀这几个词来形容,应该是不过分的。我是一名画家,又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美术家,如何选择适当的艺术形式表现轩辕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了摆在我面前的头等大事。由此,在创作《轩辕黄帝》颖拓长卷的艰辛历程中,我多次往返黄帝故里,翻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图像内容。先后绘制了大量的草图和画稿,经过反复推敲筛选,确定了十九幅内容作为歌颂轩辕黄帝的初稿。初稿完成后,我却为作品的表现形式犯了愁。于是我先采用了工笔重彩的形式,废寝忘食地描绘了十幅之后,兴高采烈地去征求专家和同事们的意见,但因作品过于细腻、缺乏时代感而认可度不高,最终被放弃。思来想去,最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汉画像石刻的颖拓表现形式。 </b></h1><h1><b>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就对汉画像石刻艺术以及颖拓艺术情有独钟,并对其表现形式有较深刻的感悟。汉画像石刻艺术可谓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厚重、雄浑、简洁、粗旷、大气、极具时代感,是其它任何画种都无法代替的艺术形式,符合表现远古时代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面貌。但是,这种形式虽好,却不好表现,不可能用石刻的方法去完成。于是,我就想到了用画笔画出石刻艺术效果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大家经常看到的颖拓石刻拓片效果。我认为,用这种形式表现轩辕黄帝的生活场景和丰功伟绩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这种想法确定之后,我先后到河南省的南阳、安阳、洛阳;山东省和法国巴黎、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考察石刻艺术及拓片效果,并走访了国内较知名的拓片高手和收藏专家,细致认真地观看、研究、对比其表现效果。 </b></h1><h1><b> 由于对艺术的执爱和长年废寝忘食的工作,过多透支了自己的身体,造成自身免疫力骤降,心脏衰竭严重。从2007年开始,因为感冒而住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年住几次医院已经是我的常态。曾多次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先后四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做了5次较大手术,最后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十年当中,我经常以泪洗面,欲死不成。但在我的心中,总有一个愿望期待着我,使我一次又一次顽强地活了下来。每当在我身体好转的时候,都会紧握手中的画笔,记录或勾画一些与轩辕黄帝相关的内容。每当我摊开画卷,就会遭到家人的反对,几次都是画着画着,画进了医院,出院后继续再画。那几年,我反复多次地拿起画笔欲罢不能,起笔又止,深为不能顺利地完成画卷而陷入痛苦之中。2017年初春,我又一次拿起了画笔,摊开了未完成的轩辕黄帝长卷,同样又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这一次,我义无反顾,默默祈祷。因为,完成这套作品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一生追求艺术巅峰的夙愿。我剩余的时间也许不多了,谁也不能再阻拦我。就这样,我终于坚持了下来。</b></h1><h1><b> 2018年初春,轩辕黄帝的长卷终于创作完成。我内心别提多高兴了。为了更加完善作品的内容,我拜访了著名画家,全国美展第七届、八届评委禹化兴老先生,同时拜访了多位传拓名人和史学专家。他们都分别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给予肯定和赞许,同时提出了增补中原文化内容的意见,为此,我又在原来作品的基础上,新增了四个内容,更加充实了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内涵。在此,我要感谢民建郑州市委领导,多年来给予我的培养、关心、支持和鼎力帮助,使我坚持到今天;感谢人民医院的专家和护士为我保驾护航,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疾病的痛苦;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不离不弃总是关注在我的身边;感谢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事,他们总是怀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没有你们,没有大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作品就不会顺利地完成并与观众见面。 </b></h1><h1><b> 作者郑金玉 2018.8.16</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 郑金玉</p><p class="ql-block">主编: 徐建斌</p><p class="ql-block">文字: 刘文学</p><p class="ql-block">装帧: 禹文</p><p class="ql-block">设计: 张立</p><p class="ql-block">校对: 王进喜 </p><p class="ql-block">编委: 轩辕文喜 轩辕云海 轩辕敬贤 耿丁午 叶厚贤 周源 李桦 罗鲁泽 李仁清 魏建利 徐魁 马阿米娜 董国殿 徐文涛 韩茹梅 </p><p class="ql-block">总策划: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法人 禹化兴</p><p class="ql-block">主办方:郑州市政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