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往事——抹不掉的童年记忆(一)

木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二年前,我生于河北古城保定市,上有一兄一姊。未出满月,父母便把我送到沧州爷爷奶奶家。当时正值国庆节,奶奶抱着襁褓中的我,一家人来到照相馆留影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的沧州市区被称为“沧镇”,属沧县管辖,所以沧州统称沧县专区,后来几经反复,才有了市和县的划分。直到如今沧县也没有县城,县委和县政府机关以及县属单位仍驻在沧州市区,而且沧县所辖乡、镇、村紧紧围绕着沧州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节后父母带着兄姊返保,我便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请了一位奶娘喂养到一岁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后,父母又添一女。国庆节时来沧看望爷爷奶奶,一家人又到照相馆留影。奶娘抱着一岁多的我,奶奶抱着妹妹。父母要带我回保定,奶奶说喜欢我,就没有让父母把我接走,父母便带着兄妹三人返回保定。从此,我便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在沧州长大。 我的祖籍并不是沧州,爷爷在1953年时调到沧州工作,所以这里便成了我的第二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爷爷奶奶家住南门里大街蔡家胡同,胡同口是当时沧州最大的银行(下图所示),顺胡同向东走100多米有5排青砖平房,形成4个小院,就是县委的家属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时南门里大街改名援越街,后又改名南北大街,现在查地图叫清池南大道。蔡家胡同文革时叫光明胡同,经过城市改造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蔡家胡同东头是体育场,小时候去里面坐在水泥阶梯的看台上观看篮球比赛,都是免费的。练习骑自行车也是去那里,围着跑道转圈儿,觉得可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蔡家胡同县委家属院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我渡过了童年时光,至今仍梦寐神驰。那里有奶奶饲养的老母鸡,爷爷种的吊瓜和扁豆,我饲养的小白兔,还有那些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有兴强兴国兄弟,有秀英秀丽姐妹,还有漂亮的金英姐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左右,爷爷奶奶搬家了,离开了那个小院。1985年春节前,我和父亲一起到老邻居家串门,曾回去过一次。1990年再去,那一片已经夷为平地。从此,那个青砖小院的影像只能在我的梦中出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蔡家胡同斜对着的这条街叫顺城街,当时县委机关就在这条街上。街东口有一个早点铺,有时去那里买早点,有馃子、锅饼、豆浆等,小时候拿着一毛钱去吃早点还能剩二分,中午放学买冰棍儿吃。街口还有卖副食水果的店铺,还有一个菜店,经常提着蓝子去那里买菜,记得西红柿特别好吃,5分钱能买一篮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学校的路上有一个两层楼的百货商店,我们叫它“小楼",经常去里面买文具。对面有一家“天一坊”饭店,有时隔着窗户看师傅们包饺子,左手拿皮,右手小指上套一个小勺,一擓一抹,两手一挤包好一个,熟练极了。还有一个刻印章的,我的第一枚印章就是在那里刻的,一直保留到现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1984年时的实验小学,坐落在南门里大街北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2年至1970年我曾在这里上小学和初中,一进校门就是篮球场,也是学校组织开会和活动的地方,教室都是一排排的平房。“文革”期间曾改过校名,隐约记得好像叫“东方红”小学,后来增加了初中班,俗称“带帽”小学,改名“新实验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这一届是小学五年制,快毕业时正是文革初期,学校比较乱,停课很长一段时间。记得是1967年底或1968年初,响应中央“复课闹革命”的号召,通知大家回到学校,并没有恢复正常上课,而是经常开批斗会,批斗那些不知犯了什么错的校长和老师。记得学校图书馆里的很多书说是“四旧",被当做垃圾一样堆在一间房子里,听说要烧掉。有一天不知为什么门没锁,我进去捡了一本书,书名是《宝葫芦的秘密》,我如获至宝一样藏起来,回家才敢偷偷看,当时觉的那本书里的故事特神奇,不明白怎么就成了“四旧"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过了大致一年的时间,1969年初升入本校的初中班,好像只有三、四个班。我的班主任是蔡老师,三十多岁,是一位很帅的教语文的男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上课没有课本,都是本校根据当前形势自编的油印教材,没有物理、化学、英语课程,教材叫做“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等。每天第一节课是“天天读”,学“毛选”、背“语录”、写心得。外语学的是俄语,主要是革命口号,至今能记住的只有一句“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Мао!发音大概是这样的:达,日达拉斯特乌耶特,布来斯达吉尔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初中以后每天早晨都要军训,就是提前一小时到校排队、跑步,还要到工厂学工,到农村学农。学工去过印刷厂、汽车配件厂等,每次半个月到一个月。在汽配厂我在钳工车间学习,因为表现好,被工宣队队长推荐加入红卫兵组织,那时小学生表现好加入红小兵,中学生表现好加入红卫兵,学校发一个红袖章,每天晚上放在枕头下压的平平整整的,第二天上学时戴上感觉可神气了。学农去的是良官屯村,同学们分散住在老乡家里,蔡老师任命我为通讯员,和他一起住在一家,负责通知同学们集合开会、学习、劳动等事宜。蔡老师从学校借了一把小号,让我学习吹起床号,我练了几天都吹不出调子来,便作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学工、学农、军训以外,为了备战还组织全校师生挖地道,24小时三班倒,蔡老师拉着大平板车,我们几个同学在后面推着去砖场拉砖,这样干了有几个月,最后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道网,每个班都有一个洞口,地下互通,还有指挥所,警报一响几分钟之内全校师生全部转入地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0年底,稀里糊涂的初中就毕业了,当时取消了中考,上高中是学校推荐,不是根据学习成绩,而是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表现,家庭有问题的学生学习再好也上不了高中,就这样我这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被推荐去沧州市一中读高中。本来我是不想去的,望孙成龙的爷爷主张我去,没办法只好去报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中同学都是从各个学校推荐来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班主任姓胡,是个又黑又瘦的中年妇女,整天绷着脸没有笑容,听说以前是医务室的,因为好多老师都被“打倒"了,“根红苗正"的她就当上班主任了。那时老师都怕学生,唯独胡老师敢训学生,我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默索里尼",原由是当时热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里的一句台词:“默索里尼总是有理”,讽刺胡老师总是强辞夺理。高中学习也不正常,上课睡觉、不写作业老师也不管。放暑假时,我们几个同学留下打扫教室,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了“胡老师总是有理”几个字,此后我便辍学出去工作了,再没有回到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的初中毕业证,很有时代特征,年代已久,红色公章不清楚了,写的是“沧州市新实验学校革命委员会”。当时快过年了,有同学告诉我去学校取毕业证,回来后奶奶当宝贝一样叠好藏在照片镜框后面,后来还有我参加工作后获得的第一张奖状,奶奶也珍藏起来。奶奶去世后我收拾遗物时发现的,这才保留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沧州饭店,坐落在新华礼堂对面。参加工作时,负责招工的人就住在这里,我们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这里集合,交了招工表、体检表、户口页等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奶奶一边落泪一边送我到火车站,而我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提着行李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离开了沧州市,从此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下图是新华礼堂,和沧州饭店相对,离实验小学不远。当时是沧州市最好最大的剧场,市里重大会议都在此举行。平时放映电影和戏剧表演,票价最贵的不过一毛钱。我小时候经常去那里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雷锋》等,至今仍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印象里沧州市区并不大,步行不到半小时就出城了。不知谁编的顺口溜调侃沧州城市如何的小:“一条马路两盏灯,三个警察管全城”。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出当时沧州是个非常小的城市。经过不断扩建改造,现在的沧州市应该是一座高楼林立,公路纵横的现代化城市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沧州火车站,这应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儿时印象中的火车站不是这个样子的,可惜没有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沧州长途汽车站,那时出行大都是乘坐长途汽车,所以这里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十一岁那年暑假期间,一个人坐长途汽车去保定看望父母。回来那天下着雨,我坐上车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停了,好多人都下车,我也跟着下车出了站。坐在候车室里感觉很陌生,赶紧去问剪票的阿姨,才知是河间汽车站,幸亏车还没开走,阿姨又让我上车,顺利回到沧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人民剧院前的那条街,有不少商店和饭店,还有家照相馆,小时候照相都是去那里。这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场景,路两边都是卖东西的,每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热闹非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是新华桥。儿时奶奶管的严,不让我去运河里游泳,因为水很深,雨季时水面离桥面很近了。偷偷和小伙伴去过,回来被奶奶一顿训斥和吓唬,再不敢去了。但是有一次奶奶同意我和一群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去新华桥下的运河里挖蛤蜊,顺便在岸边水浅的地方扑腾几下,不敢去水深的地方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爷爷奶奶搬到位于运河西面的市经委宿舍去住了,所以每次回沧州去爷爷奶奶家必经过这座新华桥,现在也不知变成什么模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人民公园,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去里面玩耍。那时没有现在漂亮,只是有些花草树木和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记不清是哪一年公园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人们闻讯都跑去看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公园不断进行改建和扩建,增加了游乐设施和动物园区,漂亮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爷爷奶奶在时,每次休假回沧州都会带着孩子去里面游玩和照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1997年最后一次去沧州移送奶奶的骨灰回祖籍,二十多年了再没有回去过。总想故地重游,一直为琐事所累,未能成行。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再次踏上第二故乡的土地,亲眼目睹她巨大的发展和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六十余年光阴匆匆而过,正如诗人席慕蓉所说:“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谨以此文纪念那些最美的时光和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本文部分图片转自网络,有的注明拍摄者为宗增顺,在此向宗先生表示感谢!本人编辑此文只为纪念,不为谋利,如认为侵权请拍摄者在评论中留言,本人将主动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