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些手札信手拈来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真草间出,映带匀美,笔意婉转停匀,妍润多姿,表现了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试想病患将手札捧在手中,对于病痛的恐惧,顿时好了大半!</h3><h3><br /></h3><h3> 历代名家书写的药方字幅,很多都是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苏东坡《覆盆子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等。</h3><h3> 近现代也有知名画家自己写药方看病,如:陆维钊、张宗祥、马一浮 、诸乐三等。</h3><h3> 我藏的云南的名医:吴佩衡、戴丽三、姚贞白、姚芑堂、李继昌等名医的手札,这些名医曾在全国都有盛名,其艺术水平不低于近代书画名家写的药方。<br /></h3><h3><br /></h3><h3>下面可以对照欣赏!</h3> <h3><br /></h3><h3>戴丽三(1901一1968),字曦,号徐生。昆明人。云南著名中医学家,五十年代任云南省卫生厅长,民国时期云南发生过著名的戴丽三被绑架案,与徐悲鸿在昆明被盗的国宝八十七神仙卷一样,成昆明奇案。</h3><h3><br /></h3> <h3>吴佩衡(1888-1971年)</h3><h3>名钟权,四川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吴佩衡18岁时,受业于当地名医彭思溥先生,20岁左右曾听学于火神派真弟子卢铸之(1876-1963年)先生的"扶阳医坛"。其后深精《内经》、《难经》、《伤寒论》经典著作及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先生(1804-1901年)《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认为"盖凡一种学问,非寝馈其中数十年,斯难知其精义之所在。"1930年吴佩衡先生代表云南中医界应邀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反动条例。其后留沪行医6年,抗战前夕返回昆明并行医,1939年被推选为省、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5年创办《国医周刊》杂志,以资促进中医学交流。1945-1950年间,创办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任校长职。解放后,先后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中医药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桃李满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为火神派传播竭尽力量。</h3> <h3>姚芑堂,云南著名中医。油画家姚钟华先生大伯。</h3><h3><br /></h3><h3>……我童年就居住在武成路,福寿巷有我的祖居,那是一个"走马窜阁楼"的院子,中间一个方正的天井,靠南有不大的水池及小石山,正屋是我大伯父姚芑堂的诊室,旁边一间是他的卧室,大伯父爱玩古币,我儿时每去就要跑到他床边去摆弄那串沉甸甸的"通洞钱"……而这院子最特别的是楼上楼下挂满了无数的匾联,我们这个家族从乾隆年间姚方奇算起,到我父亲这一辈,行医已历五代,在滇中也算得上"名门"了,每为人诊疾治愈后,多有送匾联者,上至云贵总督下至乡绅巨贾,那些匾联多为当时名家所书写,刻制精美,以晚清到民初的为多,还有一些挂在我二伯父姚仲逵经营的在武成路中段(过去叫武庙下街)的药铺"福元堂"上,那些匾联的内容都忘了,那时我太小,今年堂弟承济告诉我,他记下了我祖父诊室的一幅对联,为祖父好友云南名士陈荣昌所书: 夜读忆儿时摊书月照冰壶馆 春晖恋亲舍对牖云生玉案山 "冰壶馆"是祖父静轩先生的诊室之名,大约是出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h3><h3>摘录:云南著名油画家姚钟华回忆录</h3> <h3>以下是艺术家的手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