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戏曲进校园”是对文化自信的增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广大少年儿童小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br> 中华戏曲对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精彩的典故,从明辨是非善恶、知晓人情事理,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戏里戏外都有生动的体现,这些也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戏曲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戏曲中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生文化教育全过程,增强了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可谓“以善先人者,谓之教”。青少年对戏曲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奋发成才,必能成为实现“中国梦”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h3> <h3>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h3> <h3>让学生们认识戏曲里面的服装所代表的人物。</h3> <h3>县剧团的工作人员在讲戏曲的历史和发展</h3> <h3>青衣的扮演者在给同学们讲解</h3> <h3>包青天扮演者的清唱</h3> <h3>花旦扮演者</h3> <h3>师生共同感受戏曲配乐</h3> <h3>“戏曲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戏曲中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生文化教育全过程,增强了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可谓“以善先人者,谓之教”。青少年对戏曲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奋发成才,必能成为实现“中国梦”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