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的——纪念章!

知了

<h1><b>  今年是朝鲜战爭停战65周年。回想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0年到1958年共在朝鲜8年,3年打扙5年帮朝鲜建设。</b></h1><h3><b><br></b></h3><h1><b> 从上世纪末开始,"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民政部下发通知,同时派员下到除西藏外的全国480多个地级市2670个县区单位,从地方最基本的县区民政烈士名单里面,逐一进行核对。该馆2006年公布的数字是志愿军直接战斗牺牲人数为183108人。</b></h1><h1><b><br> 这一数字与军事博物馆公布的志愿军烈士数字相吻合,也是截至目前最具权威的数字。</b></h1><h3><b><br></b></h3><h1><b>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牺牲183000多人,</b><b>除抗美援朝战争初期著名志愿军英雄和团以上干部牺牲后运回祖国安葬外,一些负伤的志愿军官兵回国治疗身亡者也在祖国进行了安葬,</b><b>葬在沈阳、丹东、</b><b>赤壁</b><b>等烈士陵园外,大约有18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与***。</b></h1><h3><b><br></b></h3><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中国人民志愿军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共12人,当年生者只有彭德怀、杨育才、胡修道;烈士李家发、伍先华、许家朋、杨春增安葬在朝鲜,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杨连弟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b></h1><h3><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r></b></h3><h1><b> 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第一位安葬在这处陵园的烈士是赵兴玉,他是66军588团团长,1916年出生,四川省达县石岗岭人,1933年9月于达县入伍,1937年12月在山西省入党,1951年1月在朝鲜战场牺牲。他的入园时间为1951年5月。</b><b>最后一位安葬在这处陵园的烈士,是1994年安葬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何渠若。何渠若1920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入党。1973年9月12日,何渠若牺牲在谈判斗争岗位上。</b><b>何渠若在朝鲜战场战斗了8年,在板门店谈判了3年,最后他被以烈士的身份安葬于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成为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也是级别最高的一位志愿军烈士。</b></h1><h1><b> 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5月1日,当时是志愿军第50军在丹东修建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前后安葬着264位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其中人民英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等13位,团以上干部8位。</b></h1><h3><b><br></b></h3><h1><b> 赤壁市志愿军烈士墓群,都是受伤救不了的伤员,共计安葬着124名志愿军烈士,近七成牺牲时不到30岁。</b></h1><h3><b><br></b></h3><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就志愿军与美军伤亡对比情况:抗美援朝战争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的主攻师师长、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汪洋。这位当年的志愿军第39军116师师长说:"抗美援朝战争,美军伤的多,死的少;我军牺牲的多,受伤的少。原因是美军重武器多,命中后,很少受伤,大都致命,因此我军死亡率高。我军使用的轻武器多,命中后,一般受伤率高,死亡率少。"</b></h1> <h1><b>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间,世界上大大小小几十个列强侵略过中国,区区两万多人的"八国联军"就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b></h1><h1><b><br>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屈辱史。但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以世界头号强国美利坚为首的17国部队打得一败涂地。</b></h1><h3><b><br></b></h3><h1><b>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65周年,当年朝鲜战争四方卷入的原因各不相同,各自在这场战争中的胜负也不尽相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人讲的抗美援朝战争跟朝鲜战争也不是两个可以替换使用的概念。</span></b></h1><h3><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b></h3><h1><b>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半岛双方的胜负得失并不是评判中国在战争中胜败的标准。因为作为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只是整个朝鲜战争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中国的战略目标跟朝鲜半岛是否统一无关,也跟南北双方谁胜谁负无关。作为参战的一方,中国只能以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战略目标来判断战争的胜负。</b></h1><h1><b><b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作为朝鲜战争一部分的抗美援朝战争来说,中国是胜利者,美国是失败者。因为从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来看,是中国达到了战略的目标,而美国则没有达到。对于交战的中美双方来说,战争的开始是在鸭绿江边,停战时是在三八线,中国军队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这一仗打出了一个几百公里的安全缓冲区,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也打出了至今的和平。这是评判中国获得战争胜利最主要的根据。</span></b></h1><h3><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span></b></h3><h1><b>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北***,美国每到日子都要纪念朝鲜战争,而最大的胜利国中国近几十年不纪念"抗美援朝"胜利的怪现象,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是:中国执政当局怕美国不高兴。</span></b></h1><h3><br></h3> <h1><b>  看看中美大规模介入这次战争的方式:</b></h1><h3><b><br></b></h3><h1><b> 这是美军仁川登陆后,极目望去,霸气的物质基础,钢铁洪流,气势极盛。</b></h1><h1><b>"联军"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b></h1><h1><b><br></b><b> &nbsp;</b><b>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墙:</b><b>美国官方公布的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伤亡数字:</b></h1><h1><b> 死亡 美国:54,246,联合国:628,833、 负伤 美国:103,284,联合国:1,064,453、被俘 美国:7,140,联合国:92,970、 失踪 美国:8,177,联合国:470,267。</b></h1><h1><b><br> "联合国"军伤亡失踪总计220万人左右。</b></h1> <h1><b>  这是志愿军入朝的场景,最可爱的人,背着自己的行囊,带着轻武器默默的挥别了身后的国土,跨过了鸭绿江。</b></h1><p><br></p><h1><b>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入朝的部队有38、39、40、42、66、50、20、27、26军共9个军。</b></h1><p><br></p><h1><b> 从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入朝参战的部队有64、63、65、60、12、15军6个军。</b></h1><h1><br></h1><h1><b>1950年10月19日,炮兵第8师、高射炮兵第1团随第一批部队过鸭绿江;23日,炮兵第1师和炮兵第2师第29团入朝;至1951年4日,陆续入朝的炮兵有经过改装的炮兵第2、第8师,和组建的炮兵第7师、火箭炮兵第21师、防坦克歼击炮兵第31师和第32师,以及高射炮兵第61、62、63、64师。</b></h1><p><br></p><h1> <b> 从1951年月6中旬以后,第三番参战的部队有67、68、47军另有36、37军2个军担任朝鲜3个机场抢修、维护和警戒任务。</b></h1><p><br></p><h1><b> 1952年9月,23、24、46军入朝,轮换20、27、42军回国;</b></h1><h1><br></h1><h1><b> 1952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元山地区防御任务。</b></h1><h1><br></h1><h1><b> 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16、1、54、21军先后入</b>朝。</h1><p><br></p><h1><b> 朝鲜停战后,大部分部队回国。第1、16、21、23、54军留朝。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分3批回国。</b></h1><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志司指挥机关58年10月26日最后一批回国。</b></h1><p><br></p> <h1><b>  这张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捐献飞机大炮的收据,时间是1951年9月1日。该收据有代表主任和经收人的盖章。我就想,以前做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捐献的是3千2百元(实际只相当于以后的3角2分钱),钱虽然不多,但是都开了正式的收据。后面的是毎月捐6千元(等于新币6角钱)捐半年,3万6千元(新币3元6角)捐完后,当地妇女分会还发给证书。</b></h1> <h3>  <b style="font-size: 20px;">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国援朝总会发动全国民众,为援朝战争捐献飞机大炮。</b><br></h3><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1><b> 截至到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捐款踪迹55650.37万元,相当于可购战斗机3710架。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人民群众倾囊而出的所有。</b></h1><h1><b>1952年6月24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告捐献武器运动已经胜利结束。</b></h1><h3><b><br></b></h3><h1><b> 但各届捐款热情不断停战后还在捐。195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公布第二次捐款情况:自1952年1月22日至1953年8月31日,共计收到捐款21,302,488元。</b></h1><h3><b><br></b></h3><h1> <b>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掀起了4次参军高潮,全国青年有207万人参加了志愿军,保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员的补充,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h1><h3><br></h3> <h1><b>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先后组织了三届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将士。给志愿军官兵共授予了国家层面的两个纪念章;</b></h1><h3><b><br></b></h3><h1><b> 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于1951年4月初赴朝,5月29日回到北京。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派遣的、代表全国人民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及所属文工团等一行五百七十五人,在团长廖承志、副团长陈沂、田汉,秘书长李颉伯的率领下。</b></h1><h3><b><br></b></h3><h1><b> 1952年9月18日至12月5日以刘景范为总团长,陈沂、胡厥文、李明灏、周钦岳等人为副总团长的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赴朝,这届慰问团的规模比上届更大,它是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民族的代表,各地区的烈属军属、工农业劳动模范,妇女、青年、文教、工商、宗教各界和海外华侨的代表及文艺工作者,共1097人组成的。</b></h1><h3><b><br></b></h3><h1><b> 1953年10月20日停战后的第三届慰问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贺龙任总团团长,下设8个分团,一行4000余人。慰问团汇集了全国各界优秀人物代表。<br></b></h1><h1><b> </b></h1> <h1><b>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成员佩戴的章。</b></h1> <h1><b>第一届赴朝慰问团51年秘密(全穿志愿军服装)赴朝赠的主席头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因大部分部队都在前线打扙,受赠到的人不多。</b></h1> <h1><b>  第二届慰问团去朝给全体指战员赠全国政协制的带主席头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此主席头像小章一样获得的人很少。</b></h1> <h1><b>  </b></h1><h1><b>1952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人员的纪念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抗美援朝纪念章,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颁发的唯一一种纪念章,也是全国性机构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颁发的仅有的两种纪念章之一,另一个是和平鸽章。</b></h1><h1><b><br> 195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决定制作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给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人员。</b></h1><h1><b><font color="#b04fbb"><br> (有此纪念章的官兵有不少在以后的战斗中牺牲了)。</font></b></h1><h1><br></h1> <h1><b>  此章1952年6月份全部授以完毕。而且授时非常隆重。</b></h1> <h1><b>  部队授章时情景</b></h1> <h1><b>  第三次53年10月20日停战后去的慰问团代表全国人民给每位在朝官兵包括朝鲜人民军官兵授了以著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的和平鸽为图案,制作了精美的和平鸽纪念章。</b></h1><h3><b><br></b></h3><h1><b> 因为此章上有"和平万岁"四字及象征和平的"和平鸽",所以,当时人们把它称之为"和平万岁"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凝聚了祖国人民对广大志愿军官兵的深情厚谊,加上其独特的设计,深受志愿军指战员的喜爱。</b></h1><h3><b><br></b></h3><h1><b> "和平万岁"纪念章距今已有65年历史了,发行量较大,影响力也最大,因为她代表着荣誉,代表着一种精神,在我们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很多人要看着老美的脸色过日子,他们却能握着它,豪迈地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b></h1><h3><b><br></b></h3><h1><b>(有此章的说明活过了停战以后)</b></h1> <h1><b>  原发原盒实属目前仅见品,大鸽子,直径4.6CM,发于师级以上干部,颁发量200多枚,带原盒国内首见。</b></h1> <h1><b>  1953年停战后朝鲜政府发放"朝鲜祖国纪念章",也授予给了志愿军将士。朝文的是在朝鲜颁发,中文版的是委托中国制作在已回国的参战官兵中颁发。</b></h1> <h1><b>  1958年2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作出了永久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业绩和欢送志愿军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和战后时期在朝鲜留下的不朽功勋和光辉业绩,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的记忆中,将同朝鲜国家的繁荣发展一同放射光芒。"朝鲜内阁还作出了向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致由全体朝鲜人民签名的感谢信和向还在朝参加朝鲜战争的志愿军全体官兵授予"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修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和纪念塔并采取永久性的保护办法等决定。</b></h1><h1><b><br></b><b>(此章代表58年还留在朝鲜的志愿军)。</b></h1> <h1><b>1958年,还向志愿军全体人员和中国援朝地方人员授予"朝中友谊纪念章。</b></h1><h1><b>这就是中朝从国家层面上所授的抗美援朝期间的所有纪念章(不是军功章)。 &nbsp;</b></h1><h1><b>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功臣和英烈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功荣誉称号,还授予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英雄光荣称号(只是称号未颁发勋章)。</b><b>只是朝鲜政府给颁发了朝鲜的军功章。</b></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八年来,志愿军英勇奋斗,艰苦奋斗,创造了无数功绩,出现了三十余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三十五万余人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各级勋章、奖章。</span></h1> <h1><b>  &nbsp;</b><b> 除了国家层面的还有志愿军层面发过的纪念章。</b></h1><h3><b><br></b></h3><h1><b> 1953年10月20日至25日志愿军炮兵第一届功臣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也是维一个兵种会议能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出席代表120人。</b></h1><h3><b><br></b></h3><h1><b> 剧说此章发出极少,现能存世已罕见。(中国徽章专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革命一级文物)。</b></h1> <h1><b>  </b><b>1953年在中南海怀仁堂志愿军第一届炮兵功臣代表会议留下的信息很少,也许这是维一能见世的现场照片。</b></h1><h1><font color="#b04fbb"><b> </b></font></h1> <h1><b>  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志愿军炮兵已名副其实地成为起到重要作用的"战争之神"。据美国军方统计,战争中美军伤亡有62%系炮火所造成,32%系枪弹所造成,4%系地雷造成。</b></h1><h1><b><br> 单讲志愿军高炮部队共击落美机413架,击伤1559架。 在上甘岭战役中,高炮第601团(后由第610团接替)与独立高炮第20、第35营,作战43天,击落敌机50架,击伤154架,并迫使敌校射飞机只能在距上甘岭外围炮兵阵地8000米以外的空中活动。根据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回忆录记载,在美国空军和海军不断进行猛烈而准确轰炸的情况下,志愿军炮兵和地面力量仍得到了极大加强,1952年9月,曾发生过志愿军单日发射4.5万发炮弹落在第8集团军阵地上的情况。到了10月份,志愿军炮兵更是创造了一天发射9.3万发炮弹的记录,有力的支援了前线步兵的作战,这里与高射炮兵的对空掩护密不可分。</b></h1> <h1><b>  节时老妈翻出几个章,装它们的牛皮信封都已霉烂,多年后从见天日。查找资料后发现加上原有的;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两国,国家层面赠发给志愿军的纪念章基本齐全了!</b></h1><h1><b> 这些纪念章与勋章物品代表了他整个8年朝鲜志愿军的经历。从经济价值来看不值多少钱,但都是他用青春与命换来的。我懂这些章的意义:它们见证了新中国之初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历程。如懂它:它们最珍贵,也最无价。</b></h1> <h1><b>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功臣和英烈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功荣誉称号,还授予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英雄光荣称号(只是称号未颁发勋章)。</b></h1><h3><b><br></b></h3><h1><b>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的立功喜报。</span></b></h1> <h1><b>志愿军总部签发的一等功的立功喜报。</b></h1> <h1><b>  志愿军政治部签发的军属证明。</b></h1> <h1><b>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发给烈士家属的烈属证明书。</b></h1> <h1><b>志愿军后勤部:第一届后勤功模、第二届功模纪念章。</b></h1> <h1><b>  志愿军汇演纪念章,旗帜造型,当中是毛主席头像以及橄榄枝等,背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1954·8·1。</b></h1> <h1><b>  志愿军第39军是一支有着骄人战绩的英雄部队,1950年10月19日首批入朝,在朝鲜战场奋战2年零9个月,歼敌4万余人。在整个朝鲜战争中,39军共牺牲7298人,负伤10254人,付出了巨大代价。</b></h1><h3><b><br></b></h3><h1><b> 39军</b><b>开创了中美军队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交锋的纪录,重创美国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它号称组建以来,160多年从无败绩。</b></h1><h3><b><br></b></h3><h1><b> 创造了"若干之最"。最先与美军交锋并取得胜利、最先创造以一个连歼灭美军一个连的战绩、最先缴获美军飞机、最先击毁美军坦克、最先迫使美军成建制投降(迫使美25师24团一个黑人连115名官兵集体缴械投降。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成建制地在军官的带领下向志愿军投降,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最先攻入平壤和汉城、志愿军前出攻击到最靠南部的部队、一个师一次战斗俘敌最多(一次战斗歼敌3300余人,其中俘敌2500余人其中美军800余人,创下了志愿军一个师一次战斗俘敌的最高记录、最先实施坑道作战……</b><b>1953年5月</b>,<b>39军班师回国。</b></h1><h3><b><br></b></h3><h1><b> 39军出版的特刊封面</b></h1> <h1><b>  这是入朝第一战打响第一枪的39军军长吴信泉和政委李雪三为1952年7月39军出版的特刊"抗美援朝英雄像集"提词。此像集上是开战20个月来荣立一等功的39军志愿军官兵。</b></h1><h1><b> 39军在朝鲜战场没有打过败仗。因此,39军的将士们说:"38军是万岁军,我们39军是常胜军!"</b></h1><h1><b> 39军军长吴信泉被"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称之为"可怕的人"。</b></h1> <h1>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赠"纪念章1枚。其他军有没有纪念章,查不到任何信息。</h1> <h1><b>  这是一张从住地经新义州到朝鲜的通行证:当时凭这样的通行证进出朝鲜。看那入境章可是志愿军后方留守处的。应该当年我与母亲去桧仓郡时也是凭这样通行证入朝的吧?</b></h1> <h1><b>  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停战后志愿军部队逐步开始撤军回国。</b></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b>1954年2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常务委员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组织"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團"分赴各地慰問解放軍。</b></h1><h1><b> 慰问日期为1954年2月17日即农历甲午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象征和祝愿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吉祥、团圆、幸福。</b></h1><h1><b> 在慰问活动中,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赠送颁发了纪念章。</b></h1><h1><b> </b></h1> <h1><b>  还留在朝鲜的志愿军没发此章。见很多人都以为是抗美援朝纪念章,实际上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纪念章。(留守在朝鲜的志愿军没发,回国的部队官兵有发)有此章的不一定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b></h1> <h1><b>志愿军总部印制了年画和茶缸送予解放军&quot;老大哥&quot;。</b></h1> <h1><b>这是志愿军赠送"老大哥"的缸子。上面印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b></h1> <h1><b>这是志愿军发的日志本:与54年全国人民慰问团赠的不同处,志愿军53年赠;上面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b></h1> <h1><b>这是志愿军发的缸子,上面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赠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b></h1> <h1><b>当年祖国慰问团去朝鲜慰问时也给朝鲜人民军赠送了杯子。赠给英勇的朝鲜人民军,中朝友谊万岁。</b></h1> <h1><b>朝鲜人民军也被赠予了和平鸽纪念章。</b></h1> <h1><b>  1955年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功人员勋章奖章的决议》,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未能实施和授予,实为广大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部和战士的一大憾事!</b></h1> <h1><b>  抗美援朝期间各地各部门很多都发过抗美援朝纪念章,剧说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是能搜到的品像比较好的其中一部分,看看也好。</b></h1> <h1><b>  </b><b>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吕厚民回忆说:</b></h1><h1><b> "那是1958年,我作为随军记者,到朝鲜访问。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无以言表的激动之情包围着。于是,我拼命地拍,要把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一切尽可能地收入镜头之中。有一天,我正在咸兴北道沙里院大街采访朝鲜人民群众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热烈感人的场面,使我立即意识到,这是难得的机会。我拼命冲出人群时,正好有一辆朝鲜人民军的吉普车停在路旁。我说明了情况,便登上了吉普车的盖子,迅速举起了相机,按下了快门,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摄进了镜头:两位手中挥动着鲜花、眼中含着泪水的志愿军战士,被高高举起,周围是欢呼相拥的朝鲜人民军官兵和群众,中朝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友谊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久,这幅照片先后在德国和苏联举办的国际摄影展上分别获得了金、银质奖。1963年2月的一天,我正随毛主席在杭州,新华社给毛主席的秘书来电话,说我的《欢送志愿军归国》的摄影作品,在古巴举办的国际摄影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古巴有关方面邀请我前去访问。</b></h1><h1><b><br> 汪东兴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让汪东兴征求我的意见。我一听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心里很激动,并表示想去古巴访问。毛主席得知我的想法后当即予以批准。于是,我便成为我国解放后第一个因获奖而出访外国的摄影家"。</b></h1><h3><b><br></b></h3><h1>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军公告。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留在朝鲜停战委员会内的志愿军代表,仍将同朝鲜人民一道,继续执行监督朝鲜停战协议实施的任务。</span></h1><h3><br></h3><h3><br></h3> <h1><b>  自隋唐一千多年以来,朝鲜半岛的安全就是中国安全的一部分。1961年,中朝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目的就是为了把朝鲜半岛的安全纳入中国管理之下。<br> "不在场",如何管理自己的安全?</b></h1><h1><b><br>  一千多年来,中国在朝鲜半岛完全"不在场"的时间,大概只有从甲午战败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五十多年,期间由于"不在场"而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人们记忆犹新,这里就不必赘言了。</b></h1><h1><b><br> 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中国的在朝鲜半岛的存在,不存在就不能管理自己的安全。同时,中国需要恢复自己独立自主的对朝政策,而不能继续以美国的政策为政策。</b></h1><h1><b><br>  中国在朝鲜半岛追求的目标是"和平",美国追求的目标是"朝鲜弃核",中国的政策理应体现出和美国政策的差异性。</b></h1><h1><b><br>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北南既已和解,何况中朝?</span></b></h1> <h1><b>  2014年4月4日在媒体的报道中,惊喜的发现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国家派出的"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工程工作组"拜謁了平壤市內的朝中友誼塔,并敬獻了花圈。看到这则消息倍感欣慰,它表明一个甲子后,国家正式启动了在朝鲜境内志愿军烈士陵园墓地的维修保护工程,这也引起了志愿军老战士和烈士家属们的广泛关注。</b></h1><h3><b><br></b></h3><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对于境外大量的志愿军无名烈士,志愿军老战士、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李际均将军说过:他们有祖国,他们不是孤魂野鬼。</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