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月是万物复苏、饱含生机的季节,中国兰州网的记者迎着春风,踏着泥土陆续走进了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上庄村、甘草店镇,用笔触和镜头记录榆中县如何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逐步攻破贫困“堡垒”,确保2018年“减贫摘帽”。</h3> <h3>沿着101省道驰骋而去,一座美丽的村落映入眼帘,红瓦白墙,青山绿水......没人想到,这是三年前还被称为“后进村”的张家寺村……</h3> <h3>初春的张家寺,春寒料峭,不远处马衔山上的积雪还未消融,春播还未来临,老百姓仍沉浸在正月喜庆的氛围里,大妈大娘们裹着厚厚的棉袄,手持红色的绸缎,在村委会大院快乐的扭着秧歌,老大爷们享受着村委会广场健身器材带来的健身乐趣,孩童们奔跑在新建学校的塑胶操场上,身后撒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h3> <h3>张家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宝站在村后的一个山坡上,眺望着这座奋斗了五年的村落,每一个角落都盛满了属于张家寺人的故事。</h3> <h3>“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好不好,那当然看班长!张家寺能有现在的成绩,多亏一个人”,谈及张家寺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身今日省市美丽乡村的奥秘,正在村委会大院晒太阳的王邦苏笑着给记者卖起了关子。</h3> <h3>王邦苏说,你们肯定想不到张家寺以前的样子,我们这儿属于马坡乡,地处榆中县城南部二阴山区,位于马啣山北部山脚,别看现在平坦的省道通到了村门口,放在以前,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村距兰州市区35公里,榆中县城25公里,路没修好的时候,我们去哪都不方便,村里不仅房子差,环境更是糟心,牲畜粪便堆在村巷两边,邻里之间也是互不礼让...... </h3> <h3>再看现在,放眼望去,崭新的房屋住的那叫一个舒坦,村道不仅硬化了,墙面还绘上了讲文明树新风的壁画,以前的废旧草场变成了村委会大院,住的好了,邻里文明了,赚钱都有劲头了!这都是因为这个好“班长”。</h3> <h3>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张家寺有一宝”,说的就是让王邦苏和村民们赞不绝口的“好班长”——张家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宝,2013年,作为驻村干部,张大宝来到张家寺村,开展扶贫工作,“村容破败、邻里不和睦、致富势头弱...”这些都成了摆在张大宝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h3> <h3>张大宝跑项目、要资金、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一件件小事让这个年轻人进入了榆中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眼帘,“要把能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干部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2016年,张大宝被榆中县委正式派往榆中县马坡乡,担任马坡乡副乡长、张家寺村党支部书记,正式成了张家寺村的“班长”。</h3> <h3>要想富,先修路,新官上任,张大宝干了件让村民们刮目相看的事情,“找项目,找资金,再不行,我自己垫资贷款,给村民们把路修起来”,张大宝说干就干,在榆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资200多万元,12公里的硬化道路铺向了每家每户门前;为了让村民住的舒适,投资30万元,对全村危房、危墙进行维修加固;投资90万元,对1.6公里河道进行维修整治......</h3> <h3>一个个项目落地有声、一滴滴变化暖在人心,一个破败凋敝、人心涣散的“后进村”在支部的带领下,来了一场华丽的蝶变。</h3> <h3>张家寺村搞建设不收老百姓一分钱,不给村上拉一分钱的帐,凡事支部想办法,张大宝正是凭借这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务实精神赢得了村民的心。</h3> <h3>班长有能力,就要带动支部,为了让村子活起来,村党支部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加强基层组织、规范村级工作、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举措,以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手和政策明白人为主体,采取以村微信群征求意见、驻村工作队队员上门征询、召开群众代表会议等方式积极开门纳谏、汇集民智,并在广场上设立两块公示牌,一切村务账务大家看,把事情做在阳光下,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h3> <h3>“以前总以为驻村干部就是走走过场装样子,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想到自己的致富路,村民杨芳平颇为感慨。以前,只知道埋头干活种地,却不知道种地还有窍门。为了拓展老百姓的致富思路,张家寺村党支部邀请了城市里的能人,来村里实地把脉,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产业发展”这一思路,并召开村民大会,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h3> <h3>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杨芳平看到了致富的金路子,积极响应号召,带领贫困村民加入到以股份制的方式成立的“幸福农家”旅游公司里去。</h3> <h3>“‘幸福农家’旅游公司幸福的真是我们庄稼人”,作为幸福农家旅游公司的监事,更作为好项目的受益人,村民杨芳平心里有本账,她说,幸福农家旅游服务公司主要发展乡村旅游,请外地能人进村组织本村困难党员成立了榆中荒地家园蔬菜产销合作社,流转外出农户的院子和土地发展农家客栈,请农科院专家讲课,搞测土配方,打造绿色土地用农家肥种植自然生长的蔬菜,用一年多时间申请注册商标“南啣啊宝”品牌蔬菜。</h3> <h3>2016年公司还带动12户困难户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带动18户困难户发展种植业,起到了示范作用,旅游公司和合作社用工都是本村村民,每小时10元的工资,来去自由,不受时间限制,为困难户增加收入,解决困难户打工难问题,2017年通过产业发展建设小康村和省级美丽乡村,农旅公司建设民宿托老院和幸福榆中为老驿站,盘活了村庄闲置资源。</h3> <h3>谈及2018年的发展思路,杨芳平信心十足,2018年年初,农旅公司成立注册了拓展性党支部,发挥成功人士党员优势,完成77户建档立卡户农产品订单及销售,联络完成农超对接、机关、学校食堂对接,确保120户一般贫困户蔬菜订单,保证他们的今年的收入。</h3> <h3>杨芳平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建立张家寺爱心基金电子商务超市,解决五保户和一二类低保户日常用品,整村农户实行积分制管理,电子商务超市商品作为奖励品。</h3> <h3>四月份,他们还将根据规划与企业共同建设20年产权的新村民社区,让城市人进入农村享受村里人蓝天白云、绿色食品的农耕生活......</h3> <h3>谈及张家寺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身今日省市美丽乡村的奥秘,见证张家寺村发展蜕变的两位老党员裴如祥、张文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村子能有如今的变化发展,还与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村党支部和支部“好班长”的带领密不可分。</h3> <h3>曾经当过生产队队长裴如祥说,70年代张家寺村发展靠年轻有力的队长带头干活,现在张家寺村村民的发展致富还得靠有头脑肯实干的好“班长”带头!</h3> <h3>“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修路时,路边堆得大石头没人管,铲车也推不了,张大宝亲自在路边搬石头、推石头,当时就觉得后生可畏”,张文选感慨到,一天到晚不闲着,跑项目、要资金、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自己垫资贷款给村民修路,一件件关乎村子发展的小事大事,张大宝都冲在前边,事事亲躬亲为。2016年,在张家寺村领导班子选举中,张大宝全票通过,正式成了张家寺村的“班长”。</h3> <h3>张文选还说到,现在放眼望去,崭新的房屋,硬化的村道,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以前的废旧草场也变成了村委会大院,墙面还绘上了讲文明树新风的壁画,住的好了,邻里文明了,赚钱都有劲头了!这都是因为这个好“班长”。如今张家寺村在张大宝的带领下,还积极发展起农家乐,成立旅游公司、蔬菜产销合作社,修建托老养老院、特色民宿院落,打造乡村旅游,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愈来愈高。</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裴如祥与张文选每天会时刻关注村微信消息,群里通知村里建设发展有意见需要征求,有项目建设要大家出力,裴如祥与张文选都会积极回复和参加。裴如祥说,作为一名曾致力于带动村子发展的老队长、老党员,现在更得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带头作用,群众做不到就得带头先做到,树立带头致富导向,为脱贫攻坚出份力。</font></h3> <h3>张文选说,作为老党员要带头支持党支部工作,为村建设多建言献策,下一步计划建议村委会扩大河道治理面积,为村民腾出更多种地亩数,多做村民思想工作,转变致富思想,配合张大宝书记工作,争取以后将张家寺村荒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一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h3> <h3>蜿蜒的水渠穿过张家寺,通向大山深处,水渠内的积雪在初春暖阳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村民们讨论着种植的品种,村中央厨房、配送中心、流动式托老院......这一个个即将实施的项目都成了杨芳平和村民们心中的脱贫金路子,有梦无惧远方,张家寺村民们的小康生活指日可待。</h3> <h3>“轻点鼠标,就能把马坡乡蔬菜卖到全国”,这句在五年前还被王学勤当作天方夜谭的话没想到在今年四月竟然实现了!</h3> <h3>习惯了每日守在地头期待菜贩子来收菜的王学勤万万没想到,近几年,马坡乡的蔬菜在电商的带动下,早已成了“网红”,热销全国各地。</h3> <h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脱贫攻坚期,电商如何更好助力农民打通农产品出售的“最初一公里”实现脱贫致富?3月9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见到了“网红”马坡菜,聆听了马坡乡村民如何依靠电商把滞销蔬菜变身蔬菜干,搭上脱贫致富“电商快车”的故事。<br></h3> <h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马坡乡的农民们趁着晴好的天气,不误农时,沃肥、铺膜、耕地、播种……眼前是一派热火朝天地春耕场面。</h3> <h3>“现在准备种小麦和玉米,等再过段时间就种莴笋和菜花”,正忙着在地里沃肥的马坡乡上庄村村民王学勤一想到今年的菜可以稳赚一笔,笑容溢满了眼角,“今年已经和榆中县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签订了蔬菜订单合同,等莴笋和菜花产出后,就可以直接以4毛/斤的保底价卖给蔬菜种植公司,他们会把蔬菜利用网络卖出去,再不用担心地里的菜卖不出去了。” </h3> <h3>“上庄村海拔高,村民一般以高原夏菜种植为主,以前因道路不便,农户种植的蔬菜在集中上市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蔬菜价格波动大遭遇滞销,农户的菜在一两毛钱卖不掉的情况下,都倒到了地里”,榆中县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化祥告诉记者。在成立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之前,张化祥曾在甘草店经营一家农资公司,为兰州、定西周边的农民供应肥料种子,经常与经销商、农户打交道,他明白,农产品能否卖得好,打通“最初一公里”是关键。</h3> <h3>在经过反复调查了解和学习后,张化祥决定在马坡乡上庄村成立榆中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主要做高原夏菜脱水蔬菜加工产品,填补兰州市脱水蔬菜加工的空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市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让周边村子的农户们不再因为蔬菜滞销蒙受损失,有效打通马坡乡农户们出售蔬菜的“最初一公里”瓶颈,为榆中县高原夏菜脱水蔬菜走向全国搭建了快捷、便利的流通渠道。现在马坡乡下辖的上庄村等7个村的50多户农户已经和公司签订了蔬菜订单种植合同,公司需要什么蔬菜农户就种什么,避免了农户每年的盲目跟风种植,农户家里每年产出的订单种植蔬菜直接拉到加工厂,由加工厂进行加工,就可以直接销往全国各地。 </h3> <h3>2016年榆中南山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脱水蔬菜加工体系项目投产以来,公司生产的“啣山老农”牌脱水蔬菜已经远销乌鲁木齐、北京等城市,获得消费者的青睐,2017年店铺销售额达到5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500元,户均种植增收5000元,安置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50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h3> <h3>兰州甜百合干、莴笋干、野蕨菜……昔日平常农家蔬菜变“网红”,马坡乡村民搭上了“电商快车”,走上致富通道。</h3> <h3>最后一站,记者走进甘草店镇,正好看到乔老汉在自家的院子里用榔头一遍遍地翻动着春耕备用的磷肥,老伴儿坐在一旁用油掺拌着备耕的小麦种子,不大的小院洒落一地春光,乔老汉的心里亮堂堂的......</h3> <h3>即将告别三辈人住过的老房子,搬入村里集中建设的新房,58岁的榆中县甘草店镇钱家坪村村民乔正安心里盛满了期待。</h3> <h3>“六月份我就能和老伴一起搬进红砖白墙的新房子了”,望着安置点上树立的施工效果牌,乔正安咧着嘴笑呵呵地说,本来计划过两年拆掉家里的土房子,在老房子地基上重新建几间房,没想到可以享受到异地扶贫搬迁这样的好政策,现在只需要掏一万元,就能直接搬进新房子了,这一搬,圆了我六十岁前搬新房的愿望。</h3> <h3>在钱家坪村钱家坪社安置点,将同乔正安一起搬迁的还有24户村民。这里也是甘草店镇2018年新建的5个集中安置点之一。“全村共有12个社624户人2310人,在集中安置点将安置建档立卡户24户。”钱家坪村村委会主任乔世祥说,安置点建设完工后,为方便搬迁村民就医、就学、就业和办事,后续还将建设相关配套的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等,确保贫困户能“搬得出、稳得住”。</h3> <h3>记者了解到,2017年,甘草店镇安置点作为榆中县第一批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已完成各项工作,目前已有36户村民入住。2018年,甘草店全镇共确定农村集中安置点5处,计划安置农户91户307人。</h3> <h3>新房的钥匙一直被蔡希龙当成家里的宝贝,2017年12月,蔡希龙锁掉家里的土房子,拎着行李攥着新房子的钥匙,来到位于甘草店镇上新建的敞亮单元楼里,一万元住楼房,这是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梦。</h3> <h3>“以前在东村往镇上走得一个多小时,买菜得开着三马子到镇上,出来一趟特别不方便”,说起以前在村子里的出行,蔡希龙说,“搬迁点建好以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收拾老房子的东西,趁过年前搬进敞亮干净的新楼房,现在过个街就可以买到新鲜蔬菜,买药送孩子上学都方便,没想到,期待了这么多年的‘楼房梦’就这样实现了。”</h3> <h3>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来说,搬进新房并非终点。“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这句被许多驻村干部们挂在嘴上、记在心里的一句话,也牢牢扎根在甘草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永涛的心里,他说,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老百姓住进新房子,而且要防止“住上新房子、过着苦日子”的事情发生,甘草店镇下一步将通过发展种植蔬菜、马铃薯、养殖肉牛、羊等种养产业保证老百姓稳定增收。</h3> <h3>张永涛还说,甘草店镇政府还将积极推进甘草建材产业园建设,加快榆中康洁农业示范园、芳美肉牛养殖合作社、海韵农业示范园等龙头企业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使贫困户广泛参与到产业链中,确保稳定增收能致富,使搬迁的困难群众逐步迈向富裕的小康之路。</h3> <h3>2018年,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愿望,乔正安希望六月花开的时候,能早些领到新房钥匙和老伴一起住进新房,蔡希龙有个“老板梦”,他想先加入合作社,赚了钱之后盘下楼下的铺面,自己当老板,“楼房梦”“老板梦”“致富梦”.......期待百合花开传佳音。</h3> <h3>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修路盖房、电商扶贫、产业发展、异地搬迁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榆中县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拥抱实力榆中、魅力榆中、生态榆中、富聚榆中、幸福榆中、实干榆中,祝愿榆中早日实现脱贫梦想,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记者 丁小岚 刘瑞瑞 王彦达 宋戈 曹莉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