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6日,以长丰县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徐庆敢带队的“国培计划(2017)”—长丰县送教下乡—道德与法治示范诊断集中研修活动在北城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县的80多名参训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h3> <h3> 培训指导组严格按照《长丰县“国培计划”(2017)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向参训教师现场发放了调查问卷,参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认真填写,通过问卷,找准问题,诊断症结,对症点评。</h3> <h3> 参加这次活动的北城42中学出课教师王静在“董飞虹名师工作室”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精心备课。课后,指导老师带领参训老师进行集体研讨、诊断。授课老师先自我诊断,提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学科教师代表就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建议。最后,指导老师们针对课堂实施提出可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建议。</h3> <h3> 团队指导老师董飞虹结合课例,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导入、教学新课、总结板书”等方面给全体参训人员进行了培训。董飞虹强调,我们要重视这门课程,认真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里给孩子什么样的内容,要塑造怎么样的一个群体?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从2016年起,“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从表面上只是更名,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见教育部的良苦用心。首先,呼应了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众所周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其次,我们必须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既有孩子通过教育成为社会精英,国之栋梁,也有很多孩子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普通一员,那么我们教材的编排是否都有兼顾?新改编的教材注意了这一点。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显而易见,义务教育教材把“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h3><h3> 董飞虹还强调,我们要思考“谁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h3><h3> 我们还要思考:什么样的评价更重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反观当前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评价,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赞成这一观点,我们本应提供给学生经过甄别的、有用的、强大信息,但事实是我们从未考虑过,只是考分高低的甄别。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显然,这种评价要求,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h3><h3> 团队负责人徐庆敢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中环节的设计要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与学习中来;要让学生脑洞大开,放飞思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尽情展示自己,老师做好指导与观众就好,不要喧宾夺主,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去学习、去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h3><h3><br></h3> <h3> 通过本次精准诊断、对症示范活动,全体培训学员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为第二环节的研课、磨课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