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宝 河 局</font></b></h3><h3> 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在开封设宝河局一处。六年(1649年)因怀庆有铜、煤而移至怀庆府。设炉18座,十四年(1657年)停,所铸钱背为“河”字。十七年(1660年)又开,康熙元年(1661年)又开铸康熙钱,旋停。六年(1666年)复开,九年(1669年)停,二十四年(1685年)重开。</h3><h3> 雍正七年(1729年)开铸雍正通宝钱,背满文“宝河”,九年(1731年)停。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宝河局未开铸。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开铸当千、五百、百、五十、当十各种大钱。十一月饬开归、河北两道于河北地方雇匠试铸铁钱,建炉一座。年底又在怀庆、河内县购铁开炉,并在<font color="#ed2308">省城开封</font>新建宝河钱局改铸铁钱,五年(1855年)十一月开铸。到了咸丰九年(1859年),因钱日多,渐至壅滞,将省城原有的4炉及已有20炉减至8炉的怀庆局一并撤掉。</h3><h3>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宝河局重新组建开工,每月铸10炉,可出钱8640串,每文重7分,光绪末年停铸。</h3> <h3>顺治通宝背河</h3> <h3>顺治通宝,宝河局,单汉字“河”</h3> <h3> 清代顺治年间及以后的河南省铸钱局,称之为宝河局。</h3> <h3>顺治通宝,宝河局,左满文“河”右汉字“河”</h3> <h3>康熙通宝宝河局</h3> <h3> 据资料记载: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八月,河南巡抚陈夔龙以“豫省银贱钱荒”、“且邻近之湖北、江苏、山东等省,均以先后制用”为由,奏请朝廷“设局开铸铜元”。遂于1904 年10 月20 日在开封开炉试铸。1905 年3 月14 日获得朝廷恩准; 5 月18 日起,河南铜元局从上海购买的机器设备陆续运到,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铜元局投产之初,每日可出产当十铜元九万余枚。所铸铜元为“光绪元宝”。因铸造铜元有大利可图,各省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以各种理由,竞相鼓铸,各地各省愈铸愈多、愈铸愈滥,价格大跌; 铜元的制造陷入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河南省正式开铸铜元时,全国各地已有近二十个省局开铸“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次年,户部制定整理圜法章程十条,对各地造币厂进行了裁撤合并,并对铜元的成色分量、种类及各类配铸数额都做了明确规定,把铜元铭文改称为“大清铜币”。河南省铜元局改称大清户部( 后称度支部) “汴”局。</h3> <h3>光绪通宝宝河局背星月</h3> <h3>光绪通宝宝河局背下星</h3> <h3>光绪通宝宝河局背上左星</h3> <h3>光绪通宝宝河局背上月</h3> <h3>河南“光绪元宝”铜元铸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 1904 ~ 1909) 。正面有“河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等铭文,中有太极图。背有“H0 - NAN” ( 河南) 、“TEN CASH” ( 十文) 等文,中有龙图。龙图分水龙、旱龙、八星水龙、大清龙等。</h3> <h3>光绪元宝十文太极(上两图为网络图片)</h3> <h3>河南太极十文</h3> <h3>大清铜币宣统己酉年二十文中心汴(网络图片)</h3> <h3>大清铜币丙午年(1906)当十文中心“汴”——光绪</h3> <h3>光绪戊申年一文中心“汴”</h3> <h3>1911 年10 月10 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全国革命党人闻风响应,很快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满清王朝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 年临时政府决定铸造货币,6 月8 日参议院决定“开国纪念币以国旗嘉禾图案为主,以后各省依式铸造”,河南省在开封铜元局开始铸造民国铜元。1914 年1 月2 日,河南铜元局收归中央财政部,改名为财政部河南铜元局。河南省遂在开封铜元局开始铸造民国铜元。由于机器设备的添置、加工规模的扩充和工艺的改进,这时的河南铜元局日产量已高达当十铜元90 万枚。民国初年,张镇芳、段祺瑞先后任河南督军,开铸中华民国十文铜元。开铸不久,因过度滥铸,铜元对银元的比价一再下跌,河南省1 元银元最高可合139 枚当十铜元。</h3> <h3>1914 年7 月26 日,财政部、币制局会呈大总统袁世凯《裁撤各银铜元局及限制铜元铸数办法》,将河南铜元局撤消。1918 年,河南督军赵倜开始恢复铸造,并改铸当二十铜元。民国期间,军阀混战,逐鹿中原; 每一任督军、主席上台后,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都大铸特铸铜元,以牟取暴利。1922 年冯玉祥督豫时改铸当五十大铜元,因铸量大,铜材料缺乏,就将开封相国寺八角琉璃殿内五百尊铜罗汉全部熔毁铸为铜元,据记载每个铜罗汉可铸当五十铜元约4000 枚,折合银元100 元,共计5 万元。这也就有了“佛化钱”的称谓;今天我们手中的当五十义旗嘉禾铜元就有可能是毁佛所铸的。</h3> <h3>民国河南当二十文党徽铜元</h3> <h3>1928 年秋军阀韩复榘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改铸当百文铜元; 1929 年又发行当二百文铜元。1930 年冬,刘峙任河南省主席,毁熔小面值铜元,继续制造当二百铜元。</h3> <h3>民国河南当二百文党徽铜元</h3> <h3>民国河南当壹百文党徽铜元</h3> <h3>中华民国二十年河南省造百文</h3> <h3> 按面值分,民国河南铜元的面值有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六种,其中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面值的铜元,均有菊花图案者。</h3><div> 当十铜元正面铸有“中华民国”、“当十铜元”字样,中间为菊花图,左右有嘉禾纹饰。</div><div>背有英文“HO - NAN” ( 河南) 、“TENCASH” ( 十文) ,中为五色旗与十八星旗交叉图。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铜元的图案设计与当十铜元基本相同,只是文字、旗帜、花形、纹饰绘刻略有不同。河南铜元币面的菊花图,位于币正面的中间,是图案的主图,这与湖南省民国铜元上的菊花图案位于双旗交叉之间,并非主图,且置于币的背面颇不相同。河南铜元使用菊花为铸币的主要图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根源。<br></div> <h3>开封铜元局铸币精良,版式繁多,其中不乏精品,甚至有名列铜元小十珍 的“ 汴 ” 字大清铜币二文和中华民国双旗嘉禾伍百文。本人收藏有限,将在今后补充相应铜元照片。</h3><h3> 文中文字来自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