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诗歌惹情扉——记教学调研周高二语文组周三公开课

余干一中 江帆

<h1><b>木植散发着新鲜的体香,色彩也是吸引眼球的,红绿的梅朵,青黄的菜苔,浅绿的紫柳……它们仿佛是唐诗里的插图,一不小心就把我们的教学调研周牵拉进来。高二语文组则投入于诗歌的鉴赏之中。</b></h1> <h1><b>一、<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江心明月日未寒,燕归碧宇舞幽兰</span><br /></b><b>本周三第一节高二语文公开课是江燕老师上的鲍照的《拟行路难》。在课堂开头,江燕老师班上同学进行阅读分享,提高学生的积累量。分享过后,江燕老师通过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教师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本首诗的情感,挖掘诗歌的主旨。之后通过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式来了解鲍照及其诗歌风格,其中引用了钟嵘《诗品》中的"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和沈德全《古诗源》的"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来帮助学生了解诗人,随后进行了知识迁移,让学生了解类似风格的诗人,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了小小的检测,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点。</b></h1> <h1><b>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臂一挥霸气足,普存高祥九天舒</span>。<br /></b><b>张普祥老师,用他每一根白发都代表着知识的架势给我们带来李白的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张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为三个,分别是认识李白,了解写作背景 。 理清诗歌思路,体会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意境赏析,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感。<br /></b><b>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带入诗歌,引导学生自主鉴赏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问答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其中灌输学生答题技巧,可见张老师的功力深厚,最后知识迁移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以致用,大大了提高课堂效率。</b></h1> <h1><b>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雨淅沥尤为美,娟娟水宿湘君旁</span><br /></b><b>董小娟老师用她的柔情带我们领略了《湘夫人》,感受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悲剧。董老师用《诗经 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导入,美哉!一个活灵活现的湘夫人立在眼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想冥冥之中董老师和湘夫人之间是有某种因缘的,不然我们无法透过柔情似水的董老师来感受柔波逐流的湘夫人。接着董老师带学生走进这个爱情故事,找出诗歌的诗眼,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挖掘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再把握诗人情感,然后将主人公与诗人进行对照,揣摩诗人的写作意图,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充实的内容也让学生收获颇丰。</b></h1> <h1><b>张爱玲说她一生最珍惜懂得,要获得她的爱,必须要懂她。诗歌亦是如此,要想它爱你,必须要懂它。而我们一中语文人就是这样爱它懂它的,只有这样,才有诗意的人生。我羡慕做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而诗歌让我努力去成为这样的人。</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