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只因为在偶然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不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身边,想你时你在眼前……<br><br></b></h1><h1><b><br></b></h1><h1><b>从未曾想到,一次偶然间的不期而遇,便让我莫名的爱上了你,你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清雅含蓄的气质使我为之心醉;你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深深吸引着我的目光。</b></h1><h1><b><br></b></h1><h1><b><br></b></h1><h1><b>中式家具,你体现的是一种东方式的典雅与高贵;是一种中国人才懂得的生活情调。</b></h1><div><br></div> <h1><b>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里这样描述说:“中国人是聪明的、伟大的悠闲者。”简单的一句话,不但道尽了中国人的风情与优雅。也一语道破了国人对中式家具的钟爱有嘉的文化根源。<br><br></b></h1><h1><b><br></b></h1><h1><b>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与传承,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同书法、绘画、音乐、中医、诗词曲赋等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式家具从最初的形式模仿、元素堆砌的探索阶段,到发展成熟的明清家具,再到现在开始关照意境、打破传统家具形式的藩篱。但其风格造型却始终是品质和时尚不可替代的绝佳极品。</b><br></h1><div><br></div> <h1><b>所谓中式家具,就是在骨子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灵魂的家具,具有“恬淡儒雅,中正仁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追求低调、有质地、有内涵,有传承。它在传统美学规范之下,运用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家具拥有典雅、端庄的中国文化气息和传统文化精髓。<br><br></b></h1><h1><b><br></b></h1><h1><b>中式实木家具,取材天然,历经天地日月滋养,风雨寒暑,终成可用之才。设计者凝聚毕生修为,驰骋想象,梳理古今,寻祈灵感,始成外化。加工者精研细雕,组装成型。制家具者将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倾注之上,祈盼茫茫人海中高风亮节、谦谦君子、慈悲仁爱之士、志趣儿相投者与之共鸣、共赏。</b></h1> <h1><b>中式家具研究学者、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老师王世襄先生,以“十六品”高度概括明中家具的特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这些中式家具所包含的内在特征,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元素。<br><br></b></h1><h1><b><br></b></h1><h1><b>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这也引导着中式家具进行新的探索。这种潮流体现出的是中国人对属于我们民族生活美学的不懈追求与探索。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在深入理解中国家具造型、装饰、意境的人文内涵基础上,融合现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审美需求,既具中国传统家具的意境,又不失时尚感。</b></h1><div><br></div> <h1><b>中式家具最典型的连接方式-榫卯结构是科学和设计的极好结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榫卯结构是中式家具的灵魂。<br><br></b></h1><h1><h1><b><br></b></h1><h1><b>榫卯的起源始自河姆渡时期,远古时先祖们为了造木房,灵机一动而产生可拆卸的创意,这便是榫卯结构的雏形。因此,榫卯结构比起汉字发源更早,是比汉字还要早的手工智慧。</b></h1><b><h1><b><br></b></h1></b><h1><b><br></b></h1><h1><b>几千年间,特别是自宋代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榫卯结构日趋成熟,并衍生出“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上百种花样。这些榫卯虽然形状不同,但却各有妙处,适用不同的家具,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 ;使各部位的组合更简单明确,更合乎力学原理,更加美观与实用相融。</b></h1></h1> <h1><b>现代社会,人们都在快速的时间洪流中寻找自己的一个生存技巧,可以供我们闲下来体验生活的时间并不多,已经很少有人可以修身养性。中式家具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深邃的社会内涵,更适合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所以这份感情、这份生活境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br><br></b></h1><h1><b><br></b></h1><h1><b>中式家具,或许就在一瞥之间掠一丝震颤,飘一缕回香,留数十年回味。中式家具的理念,不奢望契合普罗大众。而在于浸润谦恭、恬淡、仁和、淳厚、写意的生活真性情。这是一种东方式的风雅与悠闲,只有懂得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懂得中式家具的深刻文化内涵。</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