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马赛是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全世界小资们向往之地普罗旺斯的首府。</h1> <h1> 它位于地中海西北岸,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欧洲的第三大港口。</h1> <h1> 老港已基本僻为民用,白色的动力艇、帆艇、游艇,把港湾挤得密密匝匝,墙桅如林。帆艇占了大多数,其动力靠风和电动机。当顺风顺水时,直挂云帆,利用伯努利效应前行;若“风水”不利,则可改为电动推进。</h1> <h1> 由此可想见,马赛人遗传了祖上的基因,他们热爱海洋、驾舟弄潮。现在虽不必像先辈一样到海外开土拓疆、商务通海,但驾一叶扁舟,扑向大海,搏风击浪,放飞心情。待精疲力竭了,让动力代劳,临风唱晚,披星归港,倒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休闲方式。</h1> <h1> 来到马赛,自然会想起《马赛曲》。<br> 说来有点意思,我知道《马赛曲》竟与两部电影和两个云南人有关。</h1><h1> 第一次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看电影《聂耳》,聂耳在电影里说要写一首中国的马赛歌。我问我哥,这是赛马时唱的歌吗?他说:你个苕哦,这是首法国歌,叫《马赛曲》。</h1><h3> (本图片来自网络)</h3> <h1> 第二次是20年后看电影《知音》,蔡锷将军率部护国讨袁出征时,军乐队演奏的就是《马赛曲》,以壮行色。那昂扬的旋律,与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狄盖特的《国际歌》和阿列克桑德洛夫的《俄罗斯国歌》一样,都是从不完全小节转位后的属音起音,一个四度大跳,具有强烈的驱动性和冲击力。<br> 这是因为它诞生在法国大革命年代,并且是出至于一个军人之手,才有这号角般的力量。诞生时名叫《莱茵河战歌》,1792年,高唱着它进军巴黎的马赛人,便把它改称为《马赛曲》了,后成为为法国国歌。</h1><h1> 二战时,法国陆军太迷信马奇诺防线,结果德军一个迂回突击,便溃不成军;但海军挺壮烈,聚集在马赛港内的法国军舰拒绝向纳粹德国屈服,高唱着《马赛曲》,将军舰全部壮烈自沉。</h1><h3> </h3><h3> (本图片来自网络)</h3><h3><br></h3> <h1> 马赛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情节,它始终围绕着这座城市展开。<br> 四十多年前一个国庆节的晚上,在昏黄的台灯下,我蜷在斗室的小床上,捧着这本书(当时是禁书),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主人公悲惨的命运、离奇的情节和作者巧妙的构思,紧扣心弦。</h1><h1> 距马赛港3公里多处, 就是主人公邓蒂斯开始的苦难之地——伊夫堡。原是早年建造的一座城堡,后改为国家监狱。</h1><h1> 大仲马在此书开篇不久,选中了它作为恩仇情节展开的场景。</h1> <h1> 马赛新圣母家德大教堂,新拜占庭风格。它是马赛的主要地标,坐落在马赛老港南侧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顶。</h1> <h1> 教堂顶上的圣母圣子金像是马赛的象征,同时也是水手、渔民和所有马赛人的保护神。</h1> <h1> 教堂顶立部有一座 镀金圣母像,高达9.7米。几乎在马赛的任何角度都可看到这尊闪闪发光的圣母像,大教堂也因此成为马赛的人心目中的灯塔。圣母抱圣子高高的立在教堂顶端,俯视着整个马赛和地中海,注视着远航归来的人们,守望着脚下的这片土地。</h1> <h1> 教堂面对的大海,水何澹澹,教堂基座下的山顶,岸何竦峙,真有“危楼高千尺”之势。</h1> <h1> 教堂的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汲取欧亚接壤区的波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等东方文化,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h1> <h1> 在色彩的使用上,注意变化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br> 在内部装饰上,往往是在墙面上铺贴彩色大理石,而在拱券和穹顶面则采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成的马赛克,并用金箔打底。一眼看去,那玻璃块又略有些不规则的倾斜。但正是这样一斜一歪,造成灯光散射,更显得五彩斑斓,浮翠流丹。</h1> <h1> 教堂外的观景台是俯瞰马赛和地中海小岛的绝佳地点。天高云淡,日光似泼。极目远望天际,竟希冀看到基督山伯爵华丽的游艇正泊向伊夫岛;回首俯瞰市区,一片人间城廓,长街如带,车行似蚁。</h1> <h1>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中海果真是倾其所有,为人类慷慨解囊。它摧动惊涛塑岸,形成深港水道,它提供舟楫之便,促进通商繁盛,它营造细雨和风,培植物产丰盛,它哺育沿岸万物,造就雄州雾列。<br> 地中海, 地球上的物华天宝之地。</h1> <h1> 坐车行驶了20分钟,便到了埃克斯,它曾经是普罗旺斯地区的首府。<br> 缤纷琳琅的色彩与丰富多姿的文化,使埃克斯成为世界各地的文人雅士和游客所喜爱和向往的旅游城市。<br></h1> <h1> 埃克斯素有“千泉之乡”的美誉,在市区的大道和广场周围有许多大型的喷泉及SPA、游泳池等。</h1> <h1> 雕塑、古舍,薰衣草,赋予了埃克斯清新淡雅的艺术氛围,熏陶着市民们的优雅举止和贵族气质。</h1> <h1> 埃克斯又是一个学生城,人口仅只14万,但有41000左右的大学生生活在这里,另有四所千人以上的高中。</h1> <h1> 普罗旺斯莱内国王雕像</h1> <h1> 法国著名画家塞尚,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h1><h1> 塞尚是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发小,但塞尚不像左拉那样潜心创作。他常去巴黎结交各种画派人物,如雷阿诺、莫奈,但相处没多长时间就感到不自在了,便返回家乡重新做银行家,但不久又会去巴黎再度拿起画笔,老是在巴黎和埃克斯之间来回倒腾,煞是好笑。</h1><h1> 晚年终于跑不动了,这反倒促使他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脱离了西方传统艺术的窠臼。</h1> <h1> 我们来到大师面前,准备互拍几张留作纪念。这时沿街过来了一对颤巍巍的老夫妇,冲着我们微笑,我们在回报微笑的同时就想,他们不会找我们有什么事吧?就停了下来。他们走到跟前,示意把相机给他,要我们站到塞尚雕像边上去。明白了,他要帮我兄弟俩合照。<br> 照完了就又颤巍巍地走了,我们目送着两位老人渐渐远去。他们是为我们来到他们的家乡,尊敬他们家乡的艺术家而用这种方式为我们服务一下,以表谢意。</h1><h1> 类似这样的场景,我在国外碰到了好几回。<br>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我们坐下吃饭时,取出相机一回看,差点喷饭,镜头把塞尚拦腰截断了。</h1><h1> 不过也好,这既纪念了塞尚,也会使我们对这件事留下深刻的影响。</h1> <h1> 这条街好像国内的美食街,餐厅、咖啡厅一家挨着一家,把门口挤得满满当当的。其实进门一看,里面空位还挺多。</h1> <h1> 埃克斯的人们 也许就是要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享受地中海的阳光。</h1> <h1> 靠近海边的地方,法国菜比巴黎便宜不少,我们就有点放胆了,什么蜗牛、鹅肝、生蚝、地中海对虾等等,就像梁山好汉进店:有什大好的牛肉,只管拿将上来! </h1><h1> 再上几杯干白干红,也不枉来过普罗旺斯一趟。</h1><h1> 船上酒吧卖的一小杯威士忌,约半两,5欧!</h1><h1> 这就逼得我弟弟在西西里上岸后,到一家酒吧,“走私”了店里剩下的大半瓶“杰克.丹尼”,夹带回了船,过安检时竟没被发现!真是这样吗?我怀疑他们是睁只眼闭只眼吧,否则代管起来他们也会嫌麻烦。</h1> <h1> 美景美食后,最大的遗憾就是导游没安排让我们置身薰衣草海洋中的项目。</h1> <h1> 如果说巴黎是名媛贵妇,马赛则是大家闺秀,如果说巴黎是浓妆艳抹,马赛则是素颜朝天。也许,这就是法国南北风格的差异吧。</h1> <h1> 今晚好歹把《轮游地中海》的最后一篇对付出去了。后面还有两个城市,因特拉肯和苏黎世。但“辉煌号”离开马赛后就驶回热亚那,剩下的旅程就没有它什么事了。既离开了地中海,更没有轮游。<br> 我始终认为,美篇是一个为照片服务的平台,它不是写文章的地方。确切地说,它是用来为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进行配文说明的。若用来写文章,写的人不方便——该写的没照片可配,有照片的有时又得硬凑上几句;看得人我想更不方便了——这怎么回事?不是美篇吗?怎么啰里啰嗦的这么多话?或者相反——你这是写游记吧?怎么左一张右一张地发照片呐?把文章都碎片化了。<br> 我“明知故犯”,是有点小原因的。<br> 按以往,我所有用笔写的玩意儿都是放在QQ空间里的,主要是用以与好友们切磋交流,另也可长期保存。但不知何年何月,马化腾先生脾气上来了,将我空间文章里所附的照片悉数删除,并标以“作者已删“的字样。不仅删了,还赖是我自己删的。</h1><h1> 这还有公理吗?</h1><h1> 算了,年纪大了,也不敢随便生气,便好言与客服沟通,至今半年多了,杳无音讯。这样一来,有些照片们也许就永远化为乌有了。<br> 我在想,凑合着过吧,也许哪年哪月又回来了呢。<br> 写这《轮邮地中海》8篇,决无替游轮公司做广告的意思,仅是对喜欢旅游的,尤其是老年朋友们谈点感受。"何去何从”,悉听尊便。</h1><h1> 对于在下来说,舞文弄墨,不甚成器。聊当戊戌春试笔,古稀治痴呆吧。😜</h1><h3><br></h3><h3> 2018.3.16 汉口 一得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