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5年5月我主编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与史料编年集成”(以下简称为“集成”)由北京线装书局正式出版了。出版后从我的角度一直没有写点东西,这可能也是我做事的性格。凡事注重过程,尽可能结果完美,事成之后就算完结。但近两年来,有些学者和同仁,特别是我心中最敬佩的老领导,他们也是令人尊敬的学者,无论为官、为人、为学都是我所敬佩的长者。他们一再的嘱托和鼓励我围绕着这部书写点什么。他们都已是80多岁高龄,他们经历了这段历史。在他们眼里这部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应该好好的进行宣传、介绍、研究。他们期许着我的文章问世。的确,这部书一共16卷45册,2500余万字,定价35000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阅读到这部书。它只能作为一部史料留给这段历史,留给研究这段文学的学者,留给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既然如此,我不能辜负老领导的期望,不能小觑这部书的价值。无论处于一种责任或是使命都应该为这部书写点东西。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想来想去,最直接、最简便、最自主的还是借助美编和微信的平台发表。于是,我就从这部书的编辑缘起、编辑体例、编辑过程,以及该书的内容与价值等作一介绍,以飨朋友。</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北京线装书局王长林总经理专程来到长春,与我商议策划出版一部关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和文学史料方面的集成之作。王总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我于2008年出版的“编年体—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一书。他用一夜的时间读完这部书。于是便萌发了要出版一套有关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与史料的集成之作,并建议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将东北沦陷时期发表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史料尽可能的收全。说句心里话,我内心深处不敢接受这件事。这件事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难度。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一直作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的研究工作,曾去过日本早稻田大学作高访学者,完成了“关于中日对(满洲国)文学研究状况的调查及比较研究”的课题。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和去日本讲学。我深知有关东北沦陷时期的资料收集起来很艰难。再加上我当时工作繁忙,诸多项重大工作任务在身。种种因素难以下决心做这件事。但是王总始终不放弃这部书的出版。他多次来到图书馆说服我。他特别强调,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填补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上的空白。他一再说你是图书馆馆长占有资料的优势,你又是多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又出版了专著,如果现在你不做以后恐怕不会有人去做的。这些无可推卸的理由蕴含着一个出版人的责任和执着。也正是这种责任感动了我,也正是这种执着打动了我,使我鼓起了编辑这部书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使我仿佛又见到了东北沦陷时期的作家们长夜盼天明的身影,又听到了他们在日本铁蹄下的呻吟和呐喊。</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8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个世纪90年代与东北沦陷时期作家与学者合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7年在日本京都“满洲”学问题研讨会上作学术交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3年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h3> <h3> 一旦决定要作的事,那就一定得做好,这是我一贯的性格。于是,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接受和完成这部书的编撰工作的有关事宜。首先制定编辑大纲,撰写编辑凡例,组建编辑队伍,成立编委会。自编委会成立到付梓共召开数十次编辑工作会议,共同研究编辑体例,确定删选作家作品,寻求资料收集途径,制定编辑技术标准,等等。应该说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难度较大的工作。</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参加这部书编辑工作的人员都是我的同事。当时处于几种考虑,一是工作起来方便,遇到问题随时随地即可研究和解决。二是想通过这个项目让这些年轻的专业人员能得到一些锻炼。三是为专业人员积累点科研成果。带队伍,培养人才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关心和最为重视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一个事业要基业长青是靠人才的支撑。</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由于参加编辑人员都是年轻人,她们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历史都知之甚少,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方言俗语以及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情景都不了解,所以在审读他们的稿件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给我的终审带来很多困难。</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尽可能的不出错,更不能出现原则性的问题。退休后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审读。2500多万字的稿件可想而知它的工作强度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审读过程中,我曾经在不断的问自己,这么大的工作量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如期出版吗?能保证高质量的出版吗?因为出版社要求在2015年5月出版,作为纪念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之作。想到这,心中就会有一种恐惧感,甚至会出一身的冷汗。我做事一向认真,特别是学术研究更来不得一点马虎大意,即使是在学术浮躁的年代,我一直坚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出自自己的劳作,不窃取、不抄袭、不挂名、不花钱、不对付。正因如此,我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撰写的文章以及研究的课题等都获得好评和奖项。这部书也是如此,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也要保证出版质量。为此,在整个编辑过程中,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将所收集的作品,凡是竖版的都变成横版,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最大的障碍是对作品文字的校对,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俗语或应用面极窄的方言,加之当时印刷中出现了许多繁体字、错字、讹字、造字、坏字等都作了必要的修正。章节、段落、句子、文字、标点、符号都作了一一校对。各种字典词典就是顾问,随即翻阅请教。2<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500余万字的作品和史料就是这样完成的。由此可见,这部巨作不是简单作品的堆砌,而是一部具有独特的编辑体例,融进了图书馆学中的目录学、分类学、文字学以及检索、校勘、标点等基本知识。也许这就是图书馆人的工作特长。耐住寂寞、坐住板凳、工作认真、与事较真,这也是图书馆人的特点。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一种职业精神。</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特别一提的是,我的先生也是起早贪黑的帮助审读。因为他是我的同学,都是学文学专业的。更大的优势他是出版社的编审。他的文学修养和文字能力足以承担起这部书的审校。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仅保证了书稿的如期付梓,更重要的是在书稿的质量方面也让我有所心安。<br></h3> <h3> 审校稿终于完成了。对全书稿件开始进行整理排序,然后,将稿件按卷有序的装箱打包,运往北京线装书局进行印刷。</h3><h3> 稿件运走了,写字台空了,书房也显得敞亮了,随之我一直绷着的神经舒展了,一直紧张的的心情也放松了,终究一项浩大工程结束了。但同时也觉得心里空空的,接下来没有事情要做,又有些迷茫。</h3> <h3> 2015年5月,这部书终于出版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全书共16卷45册,2500余万字,收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达万余篇,介绍东北沦陷时期的主要作家70余人,发表过作品的作家百余人,基本包括了一直生活在和曾经生活在东北沦陷区的所有作家。“集成”还介绍了东北沦陷区出版的各种文艺刊物160余种,以及东北沦陷时期创办的主要文艺社团 20余个,以及出现的各种报刊上的文艺社团百余个。“集成”编辑了一些影响沦陷区文学的社会时事和日本帝国主义镇压沦陷区文学出台的一些高压政策等。“集成”是以编年体例编辑,在每年的卷终附有“年度大事记”。</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3><br></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今天,距离东北沦陷已过去70余年,虽然曾经有过一些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关注,但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言只能是一个方面,或是一个团体,或是一个作品,或是一个作家,或是一个流派。而“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与史料编年集成”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书名中的“作品、史料、编年、集成”囊括了东北沦陷14年的文学作品和史料。</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是在一个特定的年代所形成的特殊文学现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只有短暂的14年,但从“集成”中的作品创作倾向、作品数量、作家心态等因素反应了14年文学发展的脉络和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一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一时期文学特征是:以诗词、歌谣、话剧为创作形式的抗联文学的兴起;以反映东北故乡突变、苦难与觉醒为主题的“夜哨”作家群的形成。这一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豪爽、悲凉、强悍、野性的关东人物性格,呈现出了鲜明的关东文化色彩。这个时期的文学在整个东北沦陷的14年中最具有鲜明性和进步性。</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二阶段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艺文指导要刚”出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个时期文坛特征是文艺社团流派的兴起和创作的活跃。创办刊物,结集出版,创办特辑与专页的形式展示各自的创作业绩,并在相互渗透、影响、竞争和对峙中体现各自的文学主张和审美价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三阶段是从“艺文指导要刚”出笼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艺文指导要刚”的颁布,给当时的东北文坛罩上了一层阴影,给活跃在东北文坛的作家们套上了各种各样的枷锁。因此这个时期是东北沦陷区的文学进入最黑暗、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集成”中的作品与史料不仅鲜明的反映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境遇。</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 再次翻阅这部装帧精美,设计大气的集成之作,不由自主地又翻阅起了这部书的“卷前卷”,又一次认真的阅读了初国卿教授为这部书作的序。当我读到“我在感叹东北沦陷时期那批学人作家于苦难死亡线上即屈辱挣扎,又顽强抵抗;即佯装亡国顺民,又深怀民族大义的同时,亦深深敬佩在全媒体时代浅阅读泛滥的当下,还有像刘慧娟、夏正社和王长林这样的学人、出版人,不忘历史深处那个特定的极端语境里的14年文学,这不仅仅说明他们三人都是东北人,更说明在文学弱化的年代里,他们作为学者,作为出版人的文化良知与文化担当。”读到这我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了,泪水流了下来,心也在隐隐作痛。尽管是这样,泪水中还是包含着欣慰和激动,因为我做了一项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大事,它不仅仅是从研究领域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描写了东北沦陷14年人们生活的场景,它通过一些真实的创作描写了这段历史。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如何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百姓实施精神统治和压迫。想到这些,无论付出多大的辛苦,熬去了多少的心血,忍受了多大的屈辱,对个人而言都是值得的,它毕竟是一部留给历史、留给世人的一部意义非凡的鸿篇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