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常州的春天来了!</h3><h3>红梅阁前的那几株老梅,开得明媚,衬着明黄色的墙,倒是多了几分禅意!</h3> <h3>常州人瞿秋白有一首五言诗,写的就是红梅阁前的雪中红梅!此时吟诵,最有感觉!</h3><h3> 《红梅阁》 瞿秋白 近代</h3><h3>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h3><h3><br></h3><h3><br></h3> <h3>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确如此,梅花的香味果然只有在最寒冷的时候,才是沁人心脾的。十里梅林,固然绚烂美艳,但扎堆的香味,却太过喧闹了,有失梅的品格。</h3> <h3>外面红梅开得热闹,家里的春兰,也悄默声地开了!含着凝露,沁着幽香……</h3> <h3>苏东坡有首写春兰的诗,很有趣。前四句是一位交杨杰的先生些的《春兰》诗,后四句,才是东坡先生续的,很是新颖别致。</h3><h3>《题杨次公春兰》苏轼</h3><h3>春兰如美人,补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h3> <h3>家中赏幽兰,窗下见曼陀。窗外墙角下,开满了山茶花,每次见到它,总会想到《天龙八部》中,王语嫣家的曼陀山庄……如今,常州城里,山茶花亦是随处可见,春雨微寒中,正印证了一句诗:满城微雨湿山茶。</h3> <h3>妈妈家的后院,有两棵杏花树。可能今年的冬天不太冷,杏花早早地开了!这是一种有着旖旎情怀的花儿,她总是与江南的春雨,温润的春风在一起,诸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日边红杏倚云栽”……而这些美妙的诗句中的“红杏”,在江南却很少一见,常见的,只有这种叶片近乎透明的白色微黄的杏花,在小溪边,老树旁,古塔下,低调地生长绽放,偶尔随着微风,飘落一地杏花雨,那香气,也是若有若无的,若不凑近了闻,竟不知道杏花香是如此清幽……<br></h3> <h3>屋里屋外,已是春意盎然,小区的院子里,皎洁的玉兰,已经在空中盛开,艳红的贴梗海棠,含蓄地在地面绽放!这就是春的模样!<br></h3> <h3>再过几天,三月的大街小巷,会是玉兰花的天下!她的净,她的美,恰如羽衣仙子,却又平易近人。阶庭下,院墙旁,临风皎皎,阳光下,烟雨里,束素亭亭……
运河边、细雨中的垂柳,这个季节的柳色最是宜人,柳条刚刚发芽,嫩嫩的,透着浅黄的绿色,远看,一缕缕,如轻烟笼罩,总是让我想起满城烟雨半城柳的清丽与飘逸……<br></h3> <h3>
运河边、细雨中的垂柳,也是这个季节最柔情的景致,柳条刚刚发芽,嫩嫩的,透着浅黄的绿色,远看,一缕缕,如轻烟笼罩,满城烟雨半城柳的清丽与飘逸就是江南情怀了!</h3> <h3>从早春二月,到烟花三月,雪天细赏的梅花,佛塔下遇见的杏花,河畔如烟的柳丝,蓝天下招摇的玉兰……三月底的花神,应是“无俗念”的梨花。
有两阙描写梨花的词,实在是上佳。一阙,是长春子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有这么两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写出了梨花脱俗灵秀的神人气质。另外一阙,是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一阙《眼儿媚》,“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br></h3> <h3>接下来,该是最美人间四月天登场了!桃花、樱花、海棠,次第亮相!……</h3> <h3>海棠美艳高雅,还有一种柔媚姿态。苏东坡有首海棠诗,意境是我最喜欢的。“东风袅袅泛丛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浪漫极了……今年,一定要在夜色中赏一次海棠!</h3> <h3>四月天的紫藤,不得不说。青果巷邻水院落的一架紫藤,最具古风,虬髯般交错的根藤,明艳浪漫的紫藤花,恰如红拂女与虬髯客;明珠园中,小桥两旁的紫藤,沿着桥上拱形架,形成了紫色的拱门,夕阳下,美得炫目。<br></h3> <h3>牡丹和芍药,花王和花仙。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是四月的压轴!柔美雅致,充满诗意的芍药,是五月的花神!</h3> <h3>“春来无事,只为花忙;身无所累,只为闲忙。”这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了。
我们,总在为生活而奔走,大多数时候,都迷失在熙攘往来之中,其实,还是应该以这样的闲情滋养自己,将生命旅途中不停的奋斗与追逐,变得更加淡定与笃定。
不记得谁说过的,诗和远方,从来都是眼前与当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