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

静水深流(黄)

<h3><b>  邝里洞村:宜章县教育局结对帮扶的重点贫困村,2015年起派出3名队员的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以来,各级各部门投入资金达500余万元,其中投入80万元新修或拓宽通村公路10余公里,投入120余万元新建了村级小学,投入一百余万元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投入一百余万元,解决了20多户贫困户住房改造的任务,其他公共设施改善或帮扶村民发展生产投入达百万元。到2018年初,已经有49户贫困户197人实现了脱贫的目标。尽管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为基础差,起点低,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的差距。扶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b></h3><h3><b> 本篇收集了邝里洞15个自然村以及全体贫困户的图片,以期有助扶贫工作的开展。</b></h3> <h3>  笆篱镇邝里洞村位于白沙圩东部,15个村自然村散落于连绵群山之间,全村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可耕种面积1200亩,属于典型的南方丘陵石山地貌,人均耕地面积仅0.7亩,人均水田面积仅0.4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和个体农耕。辖区内285户1529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67口人。</h3><h3> 邝里洞村自然资源匮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村民生活艰苦,嫁入村里因忍受不住贫困的艰辛而离夫弃子的家庭为数不少。因为贫穷落后,能力较差的男性村民无奈地选择了或智力或肢体残缺的女性结婚成家,为贫困和艰辛埋下根源,终身未娶的鳏夫,或因子女残疾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能力的消解成为贫困人口,全村因病因残致贫的占贫困户半数以上。</h3><h3> 因为贫穷,因为落后,勤奋成了生活的唯一选择。邝里洞村民一直保持着勤劳质朴,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行走在山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面向黄土辛勤劳作的村民,因为可耕可种的地少,见缝插针在石间边地种上果树和蔬菜,更不存在田地荒废的情况。家家户户都还坚持养几鸡养猪以补贴家用或改善生活的传统农家生活习俗。勤奋读书是村里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从桐木冲自然村读书走出去的邓秀新院士是邝里洞村的骄傲,也是全村教育后生学子的楷模,他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全村读书出去在单位任职的有近10位科局级领导干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商的村民也保持勤俭本色,虽未闻有富商巨贾,大都收入殷实,事业向好。</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村里那些事</h3> <h3>  郭家(8组)是邝里洞最大的自然村,全村姓郭而得名。明朝洪武年间郭氏被当朝派驻当地驻军,军改民后定居此地,繁衍后代至今已有700年历史,郭氏后人聪明英勇,曾有人科考中湖南省状元,村里的门楼显示郭家曾经的辉煌,门楼前面的拴马石,记录了郭家人才辈出。现在,全村56户,300余口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且已全部脱贫。</h3> <h3>  彭家(9、10组)彭姓村民聚居,全村12户70余口人。解放前期,因为有村民收藏了驻扎在圣公坛朱德部队参谋长谭兴,招致国军报复火烧村庄,所以村里看不见稍显年代的青砖房,后来所建民房全是土坯房,在外务工的村民回村建的四层洋楼特别抢眼。2017年教育局资助了三户特别贫困户兴建了住房。历来村民厚道朴实,思想保守,经济严重落后。全村有5户因娶回或病或残的妻子而致贫,享受国家低保生活。</h3> <h3>  水浸窝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窝里,靠地下暗河排水,故称水浸窝村。全村钟姓,23户百余口人,村民聪明能干,外出务工经商者众。</h3> <h3>  马仔窝,谭姓和付姓村民居住,4户10余口人。有3户村民新建房屋外迁至和谐新村,老村庄近数年均未新建房屋,看起来显得传统古朴。</h3> <h3>  仰家,近十数年陆续从邝里洞顶龙排迁出此地居住,靠近白沙圩东部山缘依山而建,与白沙圩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思想意识相对开化,外出务工或经商成为习惯的思维,村民生活较为富足。全村20户一百余口人,有五户贫困户均已脱贫。</h3> <h3>  陆家,有10户人家,以陆姓为主,现有4户常住,三户贫困户均已脱贫。</h3> <h3>  窝里,因地处三面环山的山窝而得名,早些年人丁兴旺,最多的时候达300多人,50余户。现仍居于村里的人仅有三户,不足10人,多是年老体弱的村民。大多农房空闲无人居住,走进村庄巷道,每栋老宅建筑都十分考究,有多栋老屋的转角都是一米五、六高的整块青石板砌成,且雕刻有寓意吉祥的图画,墙角地面却杂草丛生,布满青苔,一派荒凉景象。外出务工就业人多,久在他乡为故乡,回村建房置业的少,近几年来未曾有人在村里新建住房,每次走进窝里村,却并不伤感,反而为走出去的村民庆幸,这里的条件确实不适宜居住和发展,祝愿走出去的村民能够更早更快过上想要的生活,窝里,终将会成为窝里人对故乡的回忆。</h3> <h3>  长子窝,仅有4户村民,范姓为主,多外出务工经商。</h3> <h3>  顶龙排村,全村谭姓为主,30户100余口人,2015户实施新农村集中建房,是邝里洞村的样板美丽乡村。村民生活富裕,没有贫困家庭。</h3> <h3>  “和谐新村”,周边几个自然村的村民迁移到此集中建房居住,已有近10户。</h3> <h3>  黄泥塘村,以谭姓和廖姓为主,30多户100余人口。</h3> <h3>  大塘湾村,大山脚下的小山村,10余户人家均为邓姓,村民勤劳善良,任劳任怨。83岁的邱有菊老人,儿子在外地务工,她一个人独自生活,田间地头,忙里忙外,他栽种的瓜果蔬菜上市时,他常到白沙墟去贩卖。贫困户邓喜龙,全凭勤俭脱贫致富,肯学肯干,2016年栽种培育苦瓜酒,去年开始养殖香猪,出栏10余头,今年继续扩大养殖,并开发脐橙种植。全村6户贫困家庭都已摆脱贫困。</h3> <h3>  枫树坳村,地处邝里洞村山脊,属邝里洞村中心位置,是通往各村组必经之地,村民有经济头脑,大部分外出务工或经商。</h3> <h3>桐木冲,邓姓村民聚居,全村15户40余人,3户贫困家庭。民风淳朴,素有勤奋好学的的传统,邓秀新院士的老家。</h3> <h3>庙背岭村,范姓聚居的小村庄,地处半山腰上,地势陡峭,可以耕作的土地少,全村仅有6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村里那些人</h3> <h3>  她是大塘湾村的邱有菊,今年83岁,她的丈夫20多年前就去世了,儿子邓欢恒在深圳的一家印刷厂打工,49岁还没结婚,一年到头很少回村,即便是春节,也很少回家。</h3><h3> 随着年龄增大,驼背得越来越严重,站起来也不足一米高,耳背听不见,几乎很难跟她交流。她一个人在村里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很少看见她有闲着的时候,特别是春夏之际,她在田地里种上茄子辣椒黄瓜,等上市的时候,他驼着身子,担着蔬菜到白沙圩上去卖,赚些零用钱。2016年,我们送了20只小鸡给他喂养,15元1只的小鸡仔,被邻村的年轻人10一只买走。去年,我们又送了30只小鸡给她,终于让她明白了我们的意图,除了被人偷走4只,其他的都养的很壮实很漂亮,每天还能捡好几个鸡蛋。</h3><h3> 每次到她家走访,总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其实老人的生活开支并不多。去年他建房的时候,他的一卡通存折里有15000元的积蓄。他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h3><h3> 结对帮扶人:黄九旺</h3> <h3>  彭华正是一位命运坎坷的男人,年轻的时候读过高中,因为贫困,无奈之下娶了外地一位有智力残疾的女人,育有四个子女,大女儿被人骗嫁外地几乎没有了联系。还有两个子女在读小学和初中,全家人靠他一个人劳作养家糊口。前几年,检查出患有白血病,需要经常做血液透析打针吃药维持生命。</h3><h3> 教育局局长欧阳华同志结对帮扶后,先后为他捐助了2万多元,为他偿还了治病的债务,并申请危房改造资金,新建了住房。全家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每个月有一千元的生活补助。两个读书的小孩,享受国家困难生活补助 ,还联系了爱心人士结对助学。</h3><h3> 对于特困的贫困群体,国家有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和措施,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贫困户坚强乐观积极向上,日子才能一天一天好起来。</h3><h3> 结对帮扶人:欧阳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