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在沁水同学聚会为记

红葉

<h1>公历戊戌狗年3月10日(农历正月23),年节刚过,春天的蓬勃便在每个角落里滋生开来。春光乍泄,乍暖还寒。晋东南体校中七班同学,应杨艳芳出嫁女儿之邀后,又一次沸腾了。这是继班里巧玲之后,又一次盛会。是艳芳的大喜,也是班里的大喜,一时间,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微信,电话,大家相互邀约,一起到沁水去,一起去!</h1><h1>沁水因沁河而得名。黄河流域的一条支流,四面环山,风景如画。河道宽阔,穿城而过。东西长,南北窄,绵延数十里,呈长条型,地势平坦。驱车40多公里,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行至城内,拐上小桥即到达此次相聚的目的地-----玖捌快捷酒店。早有同学艳芳以及部分早先到达的同学迎至门口,一时间,大家寒暄如潮,兴奋之至。</h1><h1><br></h1> <h1>寒暄过后,上桌,席间的推杯换盏自不必说,大家举樽同饮,多少情怀就不言自明。在咀嚼美食的同时,不得不慨叹人生易逝,光阴荏苒。转眼就是人到中年。</h1> <h1>中年是尴尬的,是不动声色的隐退,是拯救,是安静和自足。再见面都少了年少时候的鲜衣怒马和轻狂气盛,多了从容自若和淡泊宁静。经历了半生,有的体无完肤,有的支离破碎,时间不放过每一个伤口。恍如道场,匆如过客。回首,有谁记得曾经的誓言,说出出发时的初心?生活将一切蜕变成魔。千帆过境,过滤的都是精华,留下的都是真实,那些我们终将逝去的年华,不复存在了。时间将我们推在生命的风口浪尖,我们期许的夙愿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完成,亦或成为永远的遗憾,这些都不足与撼动我们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深情于世,只为了世间有无尽的牵挂。同学,这闪耀着温暖光芒的字眼,在某个时刻,让人心生感动。在这个和煦的春天,我们借杨艳芳女儿出嫁之际,再次聚集在一起,重温昔日的同学之情,多少欢乐无以言表,只在心中。同学们!趁我们还能柔软的挺立,趁我们还能深情地拥抱生活,就让我们相聚成欢,细说感念吧!</h1> <h1>在玖捌快捷酒店门前,留下了集体照。多年后当我们在生活的道场里转身,也许看到的是生命的原味,那份真纯也许只有在同学相聚的时刻,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无处不相逢。</h1> <h1>回忆总是那么美好,当时的学校还是较为简陋的。那时候,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穿运动服,绕过球场外侧,一直走到外面的操场,或者从球场的台阶跑下去跑上来,寒来暑往,每每如是。早晨训练结束后,便是噼里啪啦的洗漱,男女生都在一个院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只水桶,方便泡脚,洗衣服。而后便是到前院的餐厅吃饭。学校的伙食相当好,在那个不算宽裕的年代,我们犹如住在军营里。早晨大多馒头油条,隔天还有面包。冬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常常穿着宽大的军大衣,所以,遇到有面包,总会揣一个作为干粮,在上午下课间隙,补充一下。青春期,大多饿多,但女生们多不是饿,而是女性天生的零嘴。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带语文课,赵老师刚刚师专毕业,满身的文化气息,妙手偶得的书法,和博学多识的文学素养,让我们得以滋养和濡染,时至今日,依然记得课堂上赵老师给我们读的那些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薄雾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些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文化给了我们一些文字上的启迪。只是悔当时,学的太少,但却影响整个一生。那时候心情充满了无忧,青春可以力敌一切,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迷恋琼瑶小说,在轻愁悱恻的期许里,期待一份爱情,那是青春夺人的力量。有的邂逅了,就是完满,有的错过,就是一生,但年轻懵懂的心对未来充满着无限遐想。二层小楼内,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体育竞技把我们磨砺成坚韧不拔,刚直不屈的精神气质,锻造了我们走向社会,临危不乱,包容和担当的品质,我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豪情,峥嵘岁月稠,多少志愿深埋于胸,正是军营化的教育环境成就了我们天各一方,都拥有各自独特的社会角色。</h1> <h1>毕业后的第十年,我们相聚在晋城,一个雪后的天气,很浪漫的情境,除了外省几个同学没有来到,长治,郑州的差不多都到了,大家聚在一起,又复归了浪漫和童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头小鹿,怦怦乱撞,大家尽情释放着各自的情怀,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代。</h1> <h1>如今我们再次举杯,仿佛没了十年前的勇气和斗志,但依然不减当年的豪气干云。只是岁月如歌,四季轮回,此消彼长,循环往复,举杯!一切就都在酒里了。</h1> <h1>徜徉于沁水的街头,多了几许安祥和静谧。大家都在感叹,这里的环境真优美,空气真新鲜,沁水的同学们还保留着昔日的淳朴与善良,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招待和热情。</h1> <h1>酒后,大家相互鼓劲,一鼓作气登上了石楼公园,感受寺庙里的空阔和安然。杨艳芳和潘沁江以及范瑞斌给大家热情周到的引导和讲解,感受出她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徐缓的拾阶而上,登上山顶,一览沁水县城的全貌。寺院里,有僧人焚香祈福,我们也不约而同稽首叩拜。清净境界,佛本菩提,万事万物,皆是圆融。下山路上,在吊桥上,石阶前,我们都不由得有了佛性的虔诚,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信仰,对人生的彻悟与感恩,年过不惑之后,读些经书,体悟一下人生,就是心灵的皈依,是对良心的交待,是不看别人的过错,反省自身的不足,人生的真理就在这平淡无味之中。</h1><h1>佛不渡无缘之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夕阳西下,和同学们一一作别,辞行是为了下一次重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