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帝城(初九)

番瓜菜

<h3>  奉节古时称作夔州,唐代为了纪念诸葛亮,托孤寄命,忠于蜀国的高风亮节,把此地更名为奉节。</h3> <h3>  早晨六点钟,起得床来,围着所住的宾馆绕了一圈,才真的发现奉节和重庆一样,也是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上、人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城市!明明楼下乘电梯爬到楼顶,打开电梯以为到了楼顶,没成想电梯门打开以后,又来到了另一条街上;桥上、桥下、山上、山下,这就是山城特色,其实在重庆有好多这样的奇葩景色。</h3> <h3>  整个奉节城还没有从昨夜的狂欢之中苏醒过来,而我们已经吃过了早餐(找了一个包子铺),再次踏上行程——白帝城。</h3> <h3>  从奉节城出来,一直沿着长江边行进,路况不是很好走,短短的十六公里硬是走了近五十分钟。快到景区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江对岸的山岭之间有白云升起,想想“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真好一番景致!<br></h3><h3> 诗仙“朝辞白帝彩云间”,而我们今天来到白帝城也是在早晨。相隔了一千多年,这里的山峰没有变,天上的云彩没有变,所不同的是来到这里的人以及人的心情都变了。当年李白从这里买舟东下是幸遇大赦满怀喜悦急欲归去与家人团聚,而今天我们则是怀着对高峡成平湖的喜悦来这里再访三峡的起始处白帝城。</h3> <h3>  景区人不多,来到景区时,天空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h3> <h3>  提前网购了门票,需要到游客中心换票,游人三三两两,适合游玩。</h3> <h3>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顶──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且因李白的《朝辞白帝城》而名扬天下。</h3> <h3>  门口随手拍了一下景区的导游图,看似不大,可走起来路程也并不轻松。</h3> <h3>  向下俯瞰,景区大门依山傍水,远处雾气氤氲。</h3> <h3>  曾经的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而今,因三峡工程蓄水它变成了一个孤岛,由风雨廊桥相连。<br></h3> <h3>  风雨廊桥。</h3> <h3>  廊桥左右江水景致。</h3> <h3>  留个影。</h3> <h3>  走过风雨廊桥,第一个出现在眼前的是诸葛亮的铜像,这里是忠义广场。诸葛亮的铜像,足有五米之高的塑像,加底座总高近八米,气度不凡,忠贞魁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铜像身后是16米长的大型汉白玉碑刻,前面是《出师表》,背面是《后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个真正忠义且智慧的人,为了蜀汉天下尽心尽力一辈子,最后却抱憾离去。站在这里仰望,不由得让人唏嘘感慨。</h3> <h3>  继续前行,走过忠义广场,来到白帝城渡船码头,上船渡河,近距离靠近江水。</h3> <h3>  渡河来到夔门古象馆。</h3> <h3>  夔门古象。1990年在夔门北发现的化石,是距今200多万年的类象剑齿象化石,据说是在觅食的时候跌入垂直的缝隙中被掩埋下来的。</h3> <h3>  从古象馆出来,沿着步道,登上半山腰,这里就是瞿塘峡的景色了。</h3> <h3>  来到了赤甲楼。</h3><h3> 赤甲楼因为修建在赤甲山下得名,楼内外镶嵌历代名人咏三峡的诗词歌赋,这里曾是古代放置炮台的地方。</h3> <h3>  从赤甲楼向江中望去,远处赤甲山气势恢宏,通往云霄;对岸白盐山壁立千仞,直插江底。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所以夔门。</h3> <h3>  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色。</h3> <h3>  从赤甲楼望向左侧江岸,沿着栈道一直前行就可以到达夔门。</h3> <h3>  赤甲楼内留存了许多名人诗篇。</h3> <h3>  苏大家的《滟滪堆赋》。</h3><h3> 古来多少风骚辞客写过诸多有关滟滪堆的文章诗句,更为夔门增添雄姿的一大景色,但建国不久,为了航运,还是被炸除了,“滟滪回澜”真的成了历史的陈迹,早已看不到景色,只能遥想。</h3> <h3>  从赤甲楼出来,沿着山腰的栈道缓慢前行,这时候雨稍稍有些密。前面有两位游客在喂猴子吃零食,以前娃被猴子抓伤过,看到猴子挡道,不敢走了…😂</h3> <h3>  从这个位置再拍一下雄伟壮丽的瞿塘峡景色吧!</h3> <h3>  拍了一段小视频。</h3> <h3>  往回走,从赤甲楼向上走是瞿塘峡博物馆。</h3> <h3>  来到顶部,这里是瞿塘关古战争博物馆,保留着目前三峡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战争遗存──古烽火台,馆内还保存了上百件的巨大阴沉木,保存了历代以来三峡神女的雕塑、木雕等制品。</h3> <h3>  馆内陈列着各时期的三峡女神像。</h3> <h3>  在水下七千余载。</h3> <h3>  展览完毕,出了博物馆,从山顶再拍一张瞿塘峡的照片,气势恢宏,不虚此行。</h3> <h3>  比较一下。</h3> <h3>  从山顶遥望白帝城。</h3> <h3>  再次坐船过江游览白帝城。</h3> <h3>  欲观山顶白帝庙,需绕阶而上。</h3> <h3>  看门外对联就可知在古时白帝城这一战略要塞的重要位置。</h3> <h3>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雕塑,诗圣当年寄居夔州,写下了大量有关白帝城的诗篇。</h3> <h3>  有关夔门、白帝城的相关介绍。</h3> <h3>  终于来到山顶的白帝庙,时间已经过午了。</h3> <h3>  进入大门之后,里面挺宽敞,大门左右各有一尊塑像,看情形应该是龙凤呈祥。</h3> <h3>  白帝庙的内院当中,有一棵年代十分久远的古树,几百年来,它也见证了无数的人前来这里祭奠。</h3> <h3>  走上台阶进入大殿,内有一尊非常雄伟的塑像,说实话我没有兴趣去看这些塑像谁是谁。白帝城之所以叫做白帝城,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公孙述的人雄踞蜀地,且自封为白帝,定都白帝城,这是白帝城之由来。公孙述在位十几年,全国到处战争不断,唯独他的辖地国泰明安,所以公孙述深得民心。后来公孙述被汉光武帝刘秀打败,战死沙场,白帝城也毁于战火,所以白帝城是一个真正的古战场,经受过很多次战争的洗礼。公孙述虽死,但人民没有忘记他,战争过后,人们在白帝山上建庙,专门纪念公孙述,称为白帝庙。</h3> <h3>  历史总是很神奇,白帝城祭祀了公孙述几百年之后,到了明朝,蜀地的官员以公孙述私自称帝为由,毁掉其塑像,改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马媛。再后来,白帝庙又改为祭祀刘备、诸葛亮,甚至被改名为”正义祠“,正义祠不久后又被毁掉。一直到了清代,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才形成了我们如今见到的格局,现在已经主要祭祀蜀国臣民。</h3> <h3>  已经一点了,这时候雨有些大了起来,于是我们一家人匆匆跑出景点,肚子也饿了,于是跑到白帝镇上解决了温饱问题。</h3> <h3>  在奉节不得不说一下奉节脐橙,以前只听说过奉节脐橙好吃,这次品尝之后才真正领略了奉节脐橙的美味,真的很甜,很美味。</h3> <h3>  从重庆出来的时候,后备箱已经买了一箱血橙,尝过脐橙后又买了二十斤,在以后的行程中有口福了。</h3> <h3>  好了,继续前行,去看三峡大坝和三峡人家,巫山风景就留待下次再来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