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霍热征文 -- - 《多一双筷子多一份修养》

谭步赤

<h3>单位: 八十一团学校 作者:谭步赤</h3> <h3>  中国人了解别人,往往都是从细节开始的。而餐桌上的小细节,可以看出一些大端倪。因为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严肃到很多时候它在不经意间,就毫不留情地显示了你的教养。</h3><div><br></div> <h3>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客人时,餐桌上总是多一双筷子。父亲说:“多一双筷子多一份修养”,我不以为然,这跟修养扯得上关系吗?父亲问我:“这多余的一双筷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我恍然大悟,这多余的一双筷子都是母亲用来给客人夹菜的。父亲是个不苟言笑、骨子里还透着威严的人,所以吃饭时他从不给客人夹菜,有些客人见到我父亲就很拘束,每次都是母亲非常热情的用多余的那双筷子给客人夹菜,这多少缓解了餐桌上的气氛,也让客人开心的吃饭。父亲常说:“给人夹菜也是有讲究的,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第一:不要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人夹菜,不卫生,有些人忌讳,所以餐桌上要多放一双筷子当做公用筷,既体现对客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主人的修养。第二:对于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的人就不用给人夹菜,她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菜,给人独立自由。第三:对于拘束的人要用公筷主动给人夹菜,但要猜测一下人家喜欢吃什么?而且还要有个度,度很重要, 夹菜也是要替人设想,一开始帮忙夹一些菜,量不要太多,夹太多让别人为难,尽到我们这分心意,之后就随着每个人他的喜好去夹就可以了。第四:和领导吃饭时,尽量不要给人夹菜,否则就变成了拍马屁,拍不好就拍马蹄上了,抢着给领导夹菜也会留下糟糕的印象。做人要不卑不亢,不要势利,真诚待人就行。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才可以。因此餐桌上要约束自我的不良行为而让共同用餐的他人感到舒适与放松……。”父亲的话,我铭记于心,和亲戚、朋友、领导一起吃饭,我总能控制有度。</h3> <h3>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经常在餐桌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推杯换盏之间,东道主为尽地主之谊,劝酒、夹菜是必不可少的,好像不夹菜就不足以说明热情的程度。但夹菜不规范往往又令客人很难堪。有一次朋友请领导吃饭,要我作陪,席间她不住地用她的筷子给领导夹菜,一筷子接一筷子,手一套嘴一套,弄得领导应接不暇,面前的小盘堆成了小山,而我发现领导有点反感了,我拉拉同事的衣角,示意她不要太热情了,让人家顿时食欲皆无,还说不出来道不出来,很是尴尬。不到半小时领导借着接电话的机会告辞了,这大概就是父亲说的拍马屁太过了吧!因此中餐的文明礼仪是在用餐的时候, 讲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可以劝人多用一些, 或是品尝一下菜肴, 但切勿越俎代庖, 不由分说, 擅自做主, 主动为他人夹菜、 添饭。 且不说这样做不够卫生, 还会让人勉为其难。 </h3><div><br></div> <h3>  用餐时为客人夹菜本是一种传统礼仪,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礼仪和卫生是紧密相连的,不讲卫生的“礼仪”只能给人带来尴尬,因此餐桌上多放一双筷子,也就多一份修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