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地处县城西南部86公里,海拔1262—2660米之间,国土面积25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79个村民小组,实有人口7247人。居住有汉、彝、哈尼、拉祜等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2%,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杂居之乡,这里曾经是云南名鸡“瓢鸡”的发源地,故而被称为“瓢鸡之乡”。独特的气候和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山珍野菜,奇花异果总会让人目不暇接,惊喜不断!</h3> <h3> 当地的人们至今还保持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每逢周日便是这里的街子天,人们便把这一天叫做“赶街”。在这天村民们便从四面八方方圆几十公里来到这里进行交易、买卖、采购生活用品。赶街也就成了村民们买卖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场所,也成了大家休闲,散心和交流情感的一个地方。多时不见的邻村好友这时在街上相遇,拉拉家常,说说一年的收成,各自孩子的境况,大家一边选一些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或食材,衣物,一边又能见到老友,心里好不高兴!</h3> <h3> 据说以前人们赶街女的都是背着背篓男的则挑着担子,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大街上很少在看见有背着背篓的女的,挑着担子的男人更是少之又少,现在人们赶街一般都是两夫妻骑上一辆摩托车轻轻松松的来,等到街子散的时候在摩托车的货架上用口袋载上满满一袋货物,高高兴兴的回家。</h3> <h3> 说起赶街,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赶街,那时候我老家(和平那洛)还没有通公路,去赶街要走3个多小时的小路,那段路在当地可是赫赫有名—“石老虎坡”。这条路可谓是坡陡路险,去的时候基本都是上坡路,回来的时候又都是下坡路,一不小心摔倒了就会滚下山沟,据说在当时还会有一些食肉的猛兽出没,很是危险。父母一般都不愿意带着我们小孩子去,一来是道路危险,二来是路途太遥远,我们小孩子走不赢,到头来还要父母背着走。三来是街子上人多混乱,要是看不紧了,小孩子还容易走丢了。尽管这样但是每次看到父母要去赶街,我都会哭着闹着要跟着去,父母实在拿我没辙了,也就只好带上我了。在赶街的时候,我总是主动要求提着买东西的袋子,为的是能让他们给买点好吃的解馋,那些年渴望在街上父母能给我买一套新衣服,或者买些玩具和零食......(一说起这些往事,感觉就停不下来了,再说就跑题了,下面就少说废话,让我带你一起去赶街,看看田坝街的样子吧!)。</h3> <h3> 和我当年一样,手被父母牵着走,但眼睛却不由自主的被小摊上各种好吃的吸引着,恨不得把这里所有好吃的都搬回家....</h3> <h3> 差不多两百米的街子总会让你惊喜不断,农具五金、家禽果蔬、针头线脑,包罗万相、市井百态、形形色色,纷呈眼前,好不热闹,如果你来得早或者你运气好,你还可以在这里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宝贝。</h3> <h3> 街道虽然小,但东西摆放的还算整齐</h3> <h3> “美食街”这一排都是些乡村特色小吃</h3> <h3> 看到我在拍照,漂亮的老板娘都不好意思了</h3> <h3> 当地白薯,用烫火灰烤着吃,特别香特别好吃</h3> <h3> “树毛”在树枝上长出来的天然食材,可以用来凉拌吃</h3> <h3>“酸木瓜”可以用作其他食物的配料,也可以凉拌吃,味道那是正宗“酸爽”</h3> <h3>“野生山药”煮排骨吃,可以强身健体</h3> <h3>棕头,这个煮瓢鸡味道是杠杠的,也是我最喜欢吃的</h3> <h3> “香因果”又香又甜又水,可以当做水果吃,也可以做药,治咳嗽</h3> <h3> 现包现买的“三尖角”粑粑,一元一个,我一次最少要买3—5个,一口气吃着才过瘾</h3> <h3>“三尖角”粑粑,里面放有糖或者豆沙和花生米,咬上一口,糖汁便会从你两边的嘴角流出,又香又甜,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长大后在外面读书,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做给我吃...</h3> <h3>“菜粑粑”里面放的是肉和菜</h3> <h3> 还没有下锅之前的样子</h3> <h3> 要是带着小朋友路过这里,少了5元钱你就别想把他从这里拽走</h3> <h3> “卤肉”这个美味不言而喻,小学时候有同学会带这个来吃,整个教室内都是卤肉的香味,搞得我直流口水</h3> <h3> 当地村民自家种的“软柿子”,味道特别的甜</h3> <h3> “洋子瓜”,这种瓜还有白色,我还见过全身长毛的,据说是野生的,这种瓜用来煮羊肉或者煮牛肉,味道最甜最好吃</h3> <h3> “韭菜根”用来腌着吃,也是当地的一种特色</h3> <h3>“粑粑”</h3> <h3> “米花饼”味道香、甜、脆,完全是纯手工的产品,从用的原材料到成品都是农户自家种植,然后用手工制作的,目前只有田坝胜利村有,在可以算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工艺繁琐,制作成本高,利润低,在过一段时间,很难说这门手艺会被后人遗忘</h3> <h3> “白萝卜”天然萝卜,不施加肥料能够长这么大,也实属不易,用来煮排骨,最美味啦</h3> <h3> 烤鸭的帅哥,动作娴熟</h3> <h3> 大爷认真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水果,老板娘在一旁幸福的数着刚收到的钞票</h3> <h3> “花生”有煮的,也有炒的,喜欢什么味就买什么味,都是5元一碗</h3> <h3> 买花生的大叔你能再调皮一点吗?一旁的大妈也是笑的好开心</h3> <h3> 街上买的蜂蜜,味道天然</h3> <h3> 调皮的大叔,看到我在拍照就做出各种可爱的动作,看来大叔平时就是一个快乐的“老顽童”</h3> <h3> “麻鱼”当地一种小河里面的野生鱼,恩耕井的麻鱼可以说是最有特色,它肉质细嫩,骨头酥软,口味鲜美,是上好的美味菜肴,酸菜鱼、酸笋鱼、木瓜鱼、油炸小鱼等等可以有几十种做法,每一种都好吃</h3> <h3> “牛肉干吧”,这个和田坝大麦酒是绝配,爱喝酒的人都知道,家里来亲朋好友了,大家都会用它炒上一盘,边喝酒,边吃肉,边打牌,边聊天,生活逍遥自在</h3> <h3> “鸡枞”田坝土特产,也是云南独有的土特产之一,菌肉细嫩,气味浓香,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味道可与鸡肉相媲美,可以用来做鸡枞油,煮面条,米线、米干味道香浓鲜甜。</h3> <h3> “奶浆菌”是当地常见的一种野生菌之一,也是上等的美味佳肴</h3> <h3> 农具摊,这里有各种农具和家用产品</h3> <h3> 草药摊</h3> <h3> 都是伟人图像,三个伟大的领袖,一个让中国站起来,一个让中国富起来,一个让中国强起来</h3> <h3> 过年前面一点大人们会带上孩子来到这地方,让孩子们选一套衣服,过年时候穿,我小时候总盼着这一天,新衣服买到手了,高兴的不得了,穿上了就不愿意脱,连睡觉都舍不得脱</h3> <h3> 竹具品,也是纯手工的,如今的年轻人会这门手艺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h3> <h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繁荣,特别是网络交易的兴起,这些民间习俗却在慢慢消失,或许哪一天,“赶街”这种由来已久的民间习俗,亦会不复存在,即将成为一种逝去的乡愁,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如今赶街的文化在慢慢的改变着,氛围似乎已经没有以前浓厚了。</h3> <h3> 常年在外的游子们,你可记得那片土地的芬芳?你可想起那条街的繁华?你可知道亲人们的心肠?....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条街,乡愁是一生情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一杯水,一杯酒,一朵云,一条街,一生情,都是乡愁。让我们永远记住乡愁 ,一起回味这浓厚的乡土风情——“赶街”。(作者:罗勇金1589448188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