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点事

一叶知秋

<h3>  大明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号建文帝由于朱棣起兵夺取皇位,不知所踪。 第七帝朱祁钰由于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大臣于谦拥立为帝死后,明英宗朱祁镇以王位葬于玉泉山。其余十三位皇帝葬于北京天寿山,史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境内,埋葬明朝十三位皇帝。陵墓依山而建,陵墓群恢宏磅礴,建筑精美,国家著名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h3><h3><br></h3><h3> 思陵,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的陵墓。朱由检在位时大明衰落,虽然勤勉图志,竟无力回天,加之内忧外患,生性多疑听信谗言凌迟良将袁崇焕,宁远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自缢景山歪脖树。每个皇陵附近都有一个守陵村,据说是有为皇帝守陵人不断繁衍壮大形成村落。唯有思陵没有思陵村,而称悼陵村。传说崇祯死后运送遗体中头颅不翼而飞,装了一个金头。后来被盗取金头,思陵村改为悼陵村。</h3><h3>思陵前立了一块无字石碑,周围荒草丛生,一片破败景象。</h3> <h3>明昭陵位于在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h3><h3> 朱载垕,嘉靖皇帝朱厚熜第三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之父。登基前称裕王关心朝局,登基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与蒙古议和结束几百年征战,开放海禁海,史称隆庆新政。由于沉迷春药,纵欲过度导致因病去世,在位6年,死于36岁。</h3><div><br></div><div><br></div> <h3>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10岁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执政后期荒废朝政,二十年不理朝政,国力逐渐衰落。</h3> <h3>明康陵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喜好玩乐,怪诞无耻,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建豹房养猛兽和女子供其淫乐。喜欢亲征杀敌数十人,自损八百,竟然退敌,大肆鼓吹。启用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剿灭西南匪患。诛杀大太监刘瑾。在位16年,死于31岁。</h3><div><br></div><div><br></div> <h3>明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墓。</h3><h3>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在位初年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1487年病逝,终年41岁,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h3> <h3><font color="#010101">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石门山下。</font>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主,于谦拥立朱祁钰当皇帝。后来被放回来被朱祁钰幽禁7年,复辟又当上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死于1464年,三十七岁,葬于裕陵。</h3><div>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div> <h3>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合葬陵寝。</h3><h3> 朱常洛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长子,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h3><div>他在位期间罢除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葬在明十三陵的庆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