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常德道是一条景观道路,东到民园体育场,西到西康路,全长1219米,南北两侧分别与大理道和重庆道平行。常德道属于著名的五大道地区,是其中东西走向道路中较短的一条。</h1><h1>常德道原名科伦坡道(Colombo Road),属于天津英租界,修筑于1929年。常德道所在地域原是一片沼泽洼地,英租界工部局于1919年至1926年结合海河清淤工程,进行填筑,使之成为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1929年修建此路。此后,两侧迅速形成大片高级住宅区。该路绿化良好,遍布各种不同风格的欧洲建筑。中国政府接收天津英租界后,将其改名为常德道。</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我对常德道的寻觅探幽拍摄,就从位于民园体育场西面的常德道东口开始(分几次完成)。</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1号为曾延毅旧居。曾延毅(1892~1964),字仲宣,湖北黄冈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20年任山西督军公署少校参谋,山西陆军第四旅营长、团长、旅长。1929年阎锡山就任平津卫戍司令时,曾任天津市警察局长。后任军职。1938年离职在天津英租界科伦坡道这所洋房内(现常德道1号)寓居。新中国成立后,曾延毅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于1964年去世。</h1><h1>1948年,为了配合天津解放,在常德道曾有两处地下党活动阵地,其中之一便是常德道1号。</h1><h1>其实,早在1945年秋,天津地下学委领导就已经决定,把常德道1号曾宅作为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一个活动据点,因为曾延毅的女儿曾常宁当时是一名进步学生,一直积极投身在学运斗争中。此时的曾延毅早已赋闲在家,不再参与政治,对女儿的民主进步活动,他采取了默许的态度。</h1><h1>曾延毅旧宅为罗马柱式的欧洲中世纪风格三层楼房,坐西朝东,建于上世纪30年代。正门有退台式圆台阶,扇形遮雨檐,上为二楼圆阳台。整幢楼规整严谨,又不失活泼精巧。</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2号是一座非常讲究的花园洋房。关于这个庭院的主人,一说是张福运。《天津通鉴》上记载,1932年11月24日,张福运以谦静堂的名义从先农公司购得6.457亩空地,于1935年建成。1946年房主更名为李国泰(张福运之妻)。后张福运去了美国,将房屋交由林鸿赉管理,复由普丰洋行经租。1952年交由市房地产部门予以代管。</h1><h1>李国泰是李鸿章的侄孙女,张福运是财政部的一名署长。22岁的李国泰和比她大13岁的张福运婚后无子,遂认正金银行经理叶铭斋孙女为干女儿。但后来荒腔走板,张福运竟然与叶铭斋孙女有了孩子。李国泰没有选择原谅,而是毅然决定离婚。追悔莫及的张福运辞职出国。而李国泰后来也没再结婚,在1934年入了空门,法号“逸尘”。</h1> <h1><br></h1><h1>而据林鸿赉之子林放介绍,林鸿赉与张福运同为清华同窗,两家经常往来。1947年张福运出国前,因与林鸿赉是多年挚友,故委托给林鸿赉管理,林在大理道已经购置了房产,因此常德道2号的房子他一天也没有居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大学校友联谊会曾在院子中的草坪上搞了一次联谊活动,朱继圣、杨天受等30余位清华校友参加了活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建筑为二层西式楼房,上设阁楼、混合结构。小肋空心砖楼板,红砖清水墙面,占地433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8.27平方米。</h1><h1>楼房正门门厅铺彩色大理石地面,两侧有穿衣镜和衣帽龛,入口处设有两根水刷石饰面的圆柱,承托着梳形拱券井字格式筒顶。一楼的过道和各房间均为人字形地板,另外设有筒子板、三槽窗和镶板木门。一楼客厅、餐厅的顶棚梁和小肋以菲律宾木板包镶,房间内部装饰和镶嵌有不同式样的花饰,还设有不同风格的壁炉。客厅墙身设有四组双柱双梁的石柱,为附墙西洋古典柱式。二楼为带阳台和卫生间的卧室,走廊地面铺有条形木地板,顶棚以线条和周边花饰做修饰,其中有的房间顶部为小井字梁顶棚。墙壁装饰有罗马塔司干式壁柱。</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该建筑的门庭、走廊与各房间比例匀称,尺度合宜,上面的装饰物雕刻精致。院内花草茂盛,树木成荫,是一所具有欧洲庭院式建筑风格的高级别墅。</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曾经是银行员工宿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br></h1><h1>常德道6号为孙凤藻旧居。孙凤藻(1884-1932),字子文,天津人,天津育才馆及北洋大学毕业。1921年任直隶教育厅长,1923年任津浦铁路局局长。在其任直隶工艺局参议兼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庶务长期间,受命创办中国最早的水产教育机关——直隶水产讲习所。1932年孙凤藻在此寓所去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8号为林宪祖旧居。林宪祖(1892~1980)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东南隅村人。民国时期曾任山东省省长。出身书香门第,幼时随祖父读私塾。1912年到开封一税局作录事。 1925年任山东军务善后事宜督办公署秘书长兼政务厅长。1926年4月,张宗昌保荐林宪祖为山东省代省长。 1928年3月任山东省省长。直鲁联军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后,他随张宗昌败退滦河一带,受命前往沈阳谒见张学良,要求允许张宗昌部出关,未准。日军侵占东北后,林宪祖举家由大连迁到天津。他竭力主张张宗昌回北京,以免为日本所利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宗昌的原日本顾问约其同去济南组织伪政权,他坚辞不就。建国后,仍寓居天津,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1980年病故。</h1><h1>林宪祖旧居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为英庭院式砖木结构尖顶红瓦三层建筑。坐北朝南,清水砖墙,房屋高大,设施完善。楼门前有高台阶,有四根水刷石柱子,上有阳台。楼下设客厅、 饭厅,二楼为卧室,三楼只用于存放东西,共有房屋10多间。院内遍植花草。目前看到的是重修后的模样,乍看与旧单元楼无异,已经面目全非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里是民园西里,始建于1939年,由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该建筑群整体为二层砖木结构,局部三层,多坡大筒瓦屋顶,琉缸砖,共分为17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自成院落,又连成一体成“凹”字形排列。突出部分为屋顶露台,入口设在凹字部分。室内木地板,木门窗。院墙采用墙垛砌筑,用材与建筑一致,形成统一风格,院门采用深色金属门,与整体色彩搭配和谐。2009年5月,经过精心整理修复的民园西里,作为五大道上的文化艺术街区正式对社会开放。</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民园西里最初居住的多为当时实业界金融界医务界的高级职员与高级知识分子。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教授就曾在此居住。</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其中一个单元的院落。</h1> <h1><br></h1><h1>薄雾中静谧的民园西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20号为孙啸南旧居,孙啸南(1894-1987)名琦字啸南,浙江平阳县鳌江镇人。出生于商贾之家,曾就读于武汉某专科学校,学习会计专业,先后在中兴煤矿、北票煤矿负责财会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定居天津,曾担任中孚银行副经理。</h1><h1>该旧居为孙啸南亲建,用料上乘,三层英庭院式楼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棕灰色清水砖墙,多坡大筒瓦顶,四周出檐。入口处有方柱支撑的小方过厅,上有铁护栏围墙,三层阳台与二层阳台重叠。</h1><h1>此宅右侧夹道里有左右并排两座同样规格的小楼,为孙啸南朋友所建。解放初期孙啸南将20号住宅卖掉,买下朋友这两栋楼中左侧16号的住宅。文革中孙啸南家很早被抄,被迫离开此宅。直至文革后落实政策迁回。此后孙啸南一直住在这里,并于1987年93岁时在此宅中过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在常德道与桂林路交口这个地方从24~28号有三座一模一样的小楼。这是1930年前后由周贻春与朱启圣建的房产。24号为范权旧居,而28号则为孟广宧旧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24号为范权旧居、为二层英国庭院式砖木结构楼房,大筒瓦顶,木门窗,室内装修精致,设备完善。院落宽阔,靠东侧临桂林路有一排牛舌瓦顶平房,现为办公用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范权(1907~1989)为我国著名儿科专家,</h1><h1>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协和医学院副教授、1937年~1938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员,天津市第二至五届政协副主席,天津市第九至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届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h1><h1>范权毕生致力于儿科事业,在儿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辛勤耕耘,特别是在研究水盐代谢及液化体疗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范权曾创范式输液法,并在儿科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也卓有成就,是我国儿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h1><h1>此外范权还是颇有名气的业余摄影家。捕捉到很多的精彩镜头,拍照后的冲洗与剪裁,他也是亲历亲为,乐此不疲。从日出到日落,从黑白到五彩,各地的名胜古迹,都静静地躺在他的相册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28号是“谦祥益”孟家旧居、并在这里先后居住过孟家五代人。旧居第一代孟氏主人叫孟广宧(1891~1955),字养轩,为山东章丘旧军孟氏,系孟子后裔,孟广宧执掌自家商号“谦祥益”,在天津开办的“谦祥益保记”,生意遍布大江南北。1928年孟广宧与全家从山东迁至天津定居,1952年孟家“用五十件布”购得此房产,即常德道28号。1955年孟广宧去世后,孟家住到1966年,文革抄家后举家迁出,直到1973年搬回。此宅于2005年由孟氏后代转手卖出。</h1><h1>旧居总占地面积594平方米,前后各有一个院子,前大后小,后院封闭。建筑面积四百余平方米,建筑的承重墙都是“三七墙”,比普通的墙厚很多,窗户玻璃为三层,冬暖夏凉,居住舒适。</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样的大块石砌院墙与欧洲宫廷式墙灯,是近年五大道整体开发时的设计,已经与百年前的老建筑风格相差甚远,多了外显的富贵,却失去原有低调奢华的风韵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38号为林修竹旧居。林修竹(1884~1948) 字茂泉。掖县(今莱州市)东南隅村人。实业教育家。林修竹少时勤奋好学,17岁考中秀才第一名。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被清政府选派赴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1911年(宣统三年)学成归国,先后任山东高等学堂教务负责人、省教育司科长等职,期间,山东省教育、实业方面的规划,均出自他手。</h1><h1>林修竹还兼办通俗教育,向民众灌输知识,革除不良习俗,并应聘主办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倡办纱厂等实业。林修竹还亲自起草改进实业教育提案,主持创办了烟台水产试验场、济南矿业传习所、益都蚕丝劝业场、临清棉业实验所、山东工业试验所等。</h1><h1>1927年,林修竹编纂了《历代治黄史》《李黄堵口实记》等书以总结治黄的经验教训。同年秋,他被举荐为北京政府教育次长,协同总长将北京九校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并应聘兼任法科学长,办学成绩显著。</h1><h1>后因政局变化,林修竹离职去天津定居,1948年10月19日病逝。林修竹著有《茂泉实业文集》《澄怀阁诗集》等流传于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旧居为三层砖木结构洋楼。楼前建有大平台,进门有门厅,楼梯右手为客厅,左手为餐厅,正对着一间为书斋,书斋名“澄怀阁”。二、三楼均为卧室,另设有书房。三楼顶为水泥平顶,是个大平台。洋楼带地下室,包括锅炉房、储藏室。该建筑有前后院,前院有门房;后院有平房,为佣人住。院内种有海棠树、梨树以及其他花草树木。现为和平区第四幼儿园使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紧挨林修竹旧居西面,是著名的“四友”。上两层为四友小学,底层为四友幼稚园。四友幼稚园是租界内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天津市女青年会。历史悠久。</h1> <h1><br></h1><h1>常德道50号,被称为毕鸣岐在常德道的两座旧居之一。但目前主要聚焦在78号,可惜那所西式平房已经拆掉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51号是过之翰旧居,但对于这座小洋楼而言,过之翰只是短暂的过客。过之翰78年的人生中,在天津这座小洋楼里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十天。而这十天里,过之翰与他的全家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避难。过之翰把家人在天津安顿下来后,又与长子过家芳离开这里,开始了又一段惊心动魄的人生历程。</h1><h1>过之翰(1887-1965),字觐宸,楚村乡大过庄人。宣统三年(1911年),入南京陆军讲武堂,并参加了同盟会。过之翰曾参与讨伐张勋,升为炮兵上尉。曾任冯玉祥部十六混成旅军需官。1926年任国民联军总部军需处长。后任宋哲元二十九军军需处长,力主抗日。新中国成立后,过之翰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委员,并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65年病逝。</h1><h1>这所洋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结构。外檐通体水泥饰面,筒瓦坡顶,挑檐。设有地下室,平面布局舒适合理,严整对称;建筑立面采用西方古典建筑三段式构图,比例协调,线脚丰富细腻,典雅而温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从常德道由西往东看,右手一排就是金氏旧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57-59号为金氏旧居。金氏是津门望族,该组建筑由金虎岑建造,共有五所楼房。其中四所为样式一致的欧式楼房,一溜排开,分别供金虎岑的四个儿子居住。</h1><h1>金家有四子,其裙带关系也都是名门望族,但名声最响的当数第四子金克刚(1920~1998)。这位毕业于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工学院的高材生、天津第一发电厂的工程师,在当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中共地下党党员。1948年,为了配合天津解放,常德道曾有过两处地下党活动的阵地,一处是常德道1号,另一处就是常德道57号59号的金氏旧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金氏旧宅共有砖木结构的3层欧式楼房五所。其中四所建于1937年,坐南朝北一溜排开。清水砖墙,大筒瓦顶。内装修为菲律宾木地板、木楼梯、三槽窗和挂镜线。天花板为圆形灯光灰线和方框灰线,暖气卫生设备齐全。后院原有一片菜地,种植瓜菜。1941年,金家在后院菜地上又建起一排狭长的条子楼,至此五所楼全部建成,总建筑面积为2763平方米。</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座楼是座新楼,是在孙多森之子孙震方旧居院子里盖的,有些人误以为这也是孙氏旧居,其实只是现在做为和平宾馆一部分的新楼。</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58号为岳阳道小学。</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60号与64号是格局一样但左右对称的两座小楼,中间隔着一条狭窄的里弄。该建筑为英式风格。在二层上面附带阁楼,楼顶呈坡形,首层是一个向前突出的弧形,二层有阳台。建筑线条简洁、明快,带有一个院子。楼里装潢讲究,壁橱与地板均用菲律宾木,卫生间铺设比利时高级地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60号为李赞臣旧居。李赞臣(1882~1955 名宝诗)为天津李善人家族第三代,曾任津浦殖业银行总理、长芦盐纲纲总、斋堂煤矿创始人、门斋铁路董事长。李赞臣原住睦南道28~30号的大宅门,解放后移居此宅,并于1955年在此宅中去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64号为佟兆元旧居。佟兆元(1881-1948)字德一,辽宁抚顺人,1907年毕业于奉天师范理科,清末举人。曾任民国奉天省第一届省议会议长,奉天交涉署署长。佟兆元曾创办奉天纺纱厂,1931年为躲避日本人纠缠,举家迁至天津落户。1948年因病去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69号为赵以成旧居。该建筑为英格兰别墅式二层小楼。拱券形大门入口处十分新颖别致。楼体墙面为部分清水砖墙,部分水泥断块。原建筑楼下设计为饭厅、客厅,楼上为卧室、起居室和书房等。室内铺菲律宾木地板,欧洲中世纪风格的拱券形砖砌壁炉也很精美。后院宽敞,有甬道、花坛和葡萄架,环境幽雅宁静。</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赵以成(1908年-1974年)福建龙溪(今龙海)人。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对神经外科各专业均有研究,并在国内最先建立单独的神经外科。赵以成创造特制的胎膜以防止开颅术后脑组织与脑膜粘连。他培养了大批神经外科骨干,使神经外科网点遍布全国各地。</h1><h1>赵以成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入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学习。1940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讲师。</h1><h1>建国后,历任天津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脑系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宣武医院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和国际神经外科学会会员。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对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等研究很深。主编有《神经内外科手册》、《急性颅脑损伤手册》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71号是刘茀祺旧居。刘茀祺(1904~1955),我国著名的给排水专家,1904年生于陕西富平县。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1925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28年获硕士学位,在纽约顾问工程处从事自来水工程的设计施工。1932年应聘天津济安自来水股份公司工程师,1937年升任总工程师。抗战期间拒绝为日本人工作,抗战胜利后,回到济安自来水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53年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担任中国第一个给水排水设计院的首任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55年因肺癌去世。</h1><h1>与此宅有渊源的还有张学良胞弟张学铭。文革期间张学铭受到迫害,后经周总理保护,也曾居住在这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刘茀褀旧居属于典型的西班牙风格。整体呈现淡黄色,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典雅小巧温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紧挨刘茀褀旧居的也是一所颇有特色的洋平房。墙面上有不规则的横线装饰。</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72号为苏锡麟旧居。苏锡麟(1880~1972)字玉书,直隶省宁河县人。1894年投聂士成部下,先在骑科当学兵,并习旗语、灯语等,不久任马队教练。1901年初划归山西巡抚岑春煊节制,1903年调回直隶,由袁世凯差遣。袁将其改编为直隶淮军先锋队,交张勋统带,从此苏成为张勋的下属,并受到张勋的赏识。</h1><h1>1911年夏张勋任江南提督时,苏锡麟任骑兵营管带,驻南京守护粮台。1913年8月袁世凯封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安徽都督兼长江巡阅使,所部称定武军,苏锡麟为统领之一。</h1><h1>苏锡麟于1927年脱离军旅。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不久到天津租界寓居,在张学良帮助下,经营裕蓟盐业公司。</h1><h1>该旧居为三层砖混结构连体公寓,外观简约大方。</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77-79号小洋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曾任天津海关监督的韩麟生旧居,他的另一处旧居在河北区。韩麟生是奉军张作霖手下著名将领韩麟春的弟弟,曾任沈阳商埠局总办,对沈阳城市近代化建设推动很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韩麟生任天津海关监督。</h1><h1>该建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四层混合结构集合式住宅,外檐为琉缸砖清水墙,立面简洁大方。建筑左右对称,坡屋顶,平板瓦屋面。</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西安事变发生后,韩麟生曾和佟兆元等人一起致电张学良,劝他释放蒋介石。1935年由于侵华日军施压,韩麟生被南京国民政府解除职务,后来在津赋闲。</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的街景。西面遥遥相望天津电视塔的塔尖。</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里是铭通里,分前后两座楼。后面是铭通里旧楼,属于联排别墅式公寓楼。前面临街本来有个大院子。后来建了新的单元楼。</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就是位于铭通里后面的老楼。里面的房间很宽敞舒适。</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在“五大道”地区,毕鸣岐家的房子至少有三处。大理道一处,常德道两处。这其中无论是书籍资料记载,或是其后人指认,都认为常德道的西式平房才算是真正的毕鸣岐旧居。如今,人们常常误认为此处正在修缮的常德道76号西式平房就是毕鸣岐的家。但是,据毕鸣岐女儿毕守萍讲,76号平房后面的78号平房才是毕鸣岐的家。但现在78号原有建筑已被一座刚落成的两层楼房取代。</h1><h1>78号的西式平房系毕鸣岐1944年以水顺堂毕名义购自玉德堂苏的房产,转年赠予其子毕守藩所有。占地916.67平方米,建有琉缸砖大筒瓦尖顶西式平房13间,灰砖平顶房5间,设有卧室、会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锅炉房、杂房等。总建筑面积275平方米。室内装饰讲究,木地板、三槽窗,卫生和采暖设备俱全,现已不存。</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br></h1><h1>常德道83号为雍鼎臣旧居。雍鼎臣为大军火商、慈善家雍剑秋(1875~1948)的独子。雍剑秋去世后不久,雍鼎臣携家人离开马场道西湖别墅的老宅,经马场道安裕里、革新里辗转移居此旧居。当时雍鼎臣牵头与三位亲友合伙开贸易公司,后因中美间冻结了贸易关系,大批货物滞留美国。无奈之下雍鼎臣卖掉此宅还债,此后住在常德道铭通里。再后移居成都道生甡里,直到去世。</h1><h1>解放后雍鼎臣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召集人,外贸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83号旧居院内,该楼为两层的花园洋房,内部装饰讲究,院子宽敞、内装修讲究。一楼入口门上方有弧形雨蓬,二楼四面均有阳台。</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107号的这座小楼建于1945年,当时为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居住。二层砖木结构独立式住宅,具有现代建筑特征。平面布局对称,主入口上方设雨篷。外檐为硫缸砖清水墙,局部混水饰面。由于建筑位于街角,围墙、主入口及其上部墙面均处理成弧形,使建筑与街道相融合,给人以舒适的层次感。</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常德道的西端在改革开放初期也盖了一些仿造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受当时设计思想的局限,夸张的堆砌一些欧洲古典建筑元素,且大多属于公共建筑,并没体现出原有纯居住环境的理念,与老洋房的低调内敛格格不入。现在应该不会再如此建设了。目前新修缮的老洋房也朝着“修旧如初”的理念去做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br></h1><h1>这是靠近西头的茂根大楼。位于常德道121号。该建筑建成于1937年,为高级公寓楼,混合结构,中部四层,两翼三层,带半地下室。</h1><h1>该建筑的平面和居住单元均按照新的生活方式布局,即每层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居住单元,每个居住单元以起居室为中心,设置独立的卧室、工作间、厨房、佣人房、公共卫生间等,该建筑在卧室中还设置了独立卫生间。建筑外部运用大面积的深色琉缸砖墙面和浅色的阳台体块对比,矩形窗、角窗和圆窗辉映,既简约明快,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结构之美,具有典型的现代建筑特征。</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茂根大楼取自投资建设者许大纯的堂名"茂根堂"。许大纯是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次女徐绪根的丈夫。许大纯于1935年聘请国内知名建筑师阎子亨、陈炎仲设计,投资15万元在此建楼。因许大纯本人有过留学经历,去过多个国家,所以在建房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一些设计理念融合了进去,历经两年建设,房子终于在1937年建成。</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茂根大楼的公寓大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走完常德道,深感这同样是一条名人荟萃之道,流连在不同的欧陆风情建筑之间,幽静而深邃,历百年沧桑而明媚,给我们历史穿越的感觉。这条道虽短,但地处五大道的核心,历史积淀同样深厚。</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