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div>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div><div> 相比楷书的端庄,行书的飘逸,隶书更具古拙之气,书写灵动,“笔软则奇怪生焉”。书写形状宽扁,而楷书是方形略长。隶书最重要的特点是“蚕头燕尾”,即逆入藏锋起笔,笔头呈蚕状,而尾部重按后收笔,类似燕尾。但要注意“燕不双飞”,即每个字的笔划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燕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