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些事(二)暗访与“打架”

滢泉

<h3>  昨日车上听广播,恰好是电台美女王漪采访郑晓群老师。晓群老师除了聊旅行、摄影,还聊起当记者时采访经历。作为同行,听着特别有意思有感触。我是小记一枚,比不得郑前辈,从业多年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好作品,但是记者这段经历回想起来,点点滴滴都觉得鲜活带劲,刻骨铭心。因为采访,还真真切切打过一次架。</h3><div> </div><div> </div> <h3>  真不怕人笑话,小时候在家常和老三打架,追着她满屋子跑,亲戚中“凶”名远扬。上小学时和男同学打过架,上高中脾气还是一点就着,直到上了大学谈了恋爱开始工作才收敛了几分性子,改“君子动口不动手”了。</h3><h3><br></h3><h3> 《温州零距离》作为温州第一档民生电视新闻栏目,真正是以舆论监督起的家,那会儿我们隔三差五夹个暗访机,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去。不知道的觉得好玩,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潜在的危险。我呢,人傻胆肥,暗访什么黑车市场、街头反扒、冒牌少林武僧、赌窝等等,当然还有对公职部门舆论监督,配合公安部门抓捕行动之类的,家常便饭。哈哈,只是想不到,此生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打架就“奉献”给了暗访事业。<br></h3><h3><br></h3><div> </div> <h3>  记不得具体那一年,估计2005年左右吧。那时机关部门的工作作风和现在真没法比,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真是“小鬼难缠”,吃拿卡要乱收费的不正之风不少。当时,苍南个体经营户投诉某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我们接到爆料就带着暗访机,以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的名义到所里了解情况。大热的酷暑天,到了所里,正值午后,虽然是上班时间,窗口工作人员个个神情困倦,态度敷衍。我们又去了所长办公室。进门只见所长大人斜歪在沙发上休息,一双脚翘在茶几上,被我们打扰了估计心里有点不爽,见我们这几个“呆头呆脑”上门办事的“个体户”问七问八的,更是没了好气,对乱收费的事倒是理直气壮。也怪我们当时的暗访机子实在太low,刚问出点名堂,那所长突然发现了什么,脸色大变,猛地放下翘在茶几上的脚,霍然起身扑了过来抢机子,“你们是不是记者?你们是不是在暗访”。听到所长的叫声,他几位同事也冲进办公室一起抢夺。我的搭档一边保护机器继续拍摄,一边也怕我吃亏,但到底是个斯斯文文的书生,倒是把我骨子里不知死活的性子给激了起来,哪里还想到自己是个女的。打架细节不一一描述,最后我们报了警,也给当地宣传部打电话投诉,幸好对方心里也是存了几分忌惮,那拳头也没十分较真,但是我的包包被扯破了,事后身上也是实打实的疼。</h3><h3> </h3> <h3>  当然最后,我们的稿子第一时间如实报道了出去,当地宣传部门和市主管部门上门道了歉。也没去打听那位所长最后怎么处理,倒是那几位投诉爆料的个体户知道后心里过意不去,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来短信问候。</h3><h3> 这一架最直接的后果有二。一是我的搭档从此觉得我这女人明明这么彪悍还装什么淑女,太虚伪。我觉得他连架都不会打,不够爷们。二是家里的林sir觉得我好傻好天真,为了工作不要命,严令我不再暗访。哈哈,当然,这命令废纸一张,他自己还曾陪过我们一起暗访,抓过一个放学路上胁迫小学生交“保护费”的小混混。(待续)</h3>